线粒体在原发性青光眼视神经损害中的作用机制

来源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w22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光眼是全球常见且不可逆的严重致盲眼病,其视功能损害的病理基础是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进行性死亡和神经纤维的丢失.神经节细胞死亡主要是通过细胞凋亡的方式进行的,其在本质上与大多数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理生理特征包括氧化应激与能量障碍是一致的.而线粒体在细胞凋亡中起着主开关的作用。

其他文献
第51届国际临床视觉电生理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Clinical Electrophysiology of Vision,ISCEV)年会暨第13届全国视觉生理大会将于2013年10月在美丽的山城重庆召开。首先,第51届国际临床视觉电生理学会年会于2013年10月12日至10月17日在重庆喜来登大酒店召开,这是国际临床视觉电生理学会年会时隔23年后再次在中国举办
期刊
目的 了解高眼压状态下经透明角膜切口行虹膜周边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前瞻性系列研究.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患者21例(21只眼),经全身及局部联合药物降眼压治疗眼压仍不能控制,行透明角膜切口虹膜周边切除术.术后观察患眼视力、眼压、房角,并发症等.结果 21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眼压(68.69±12.79)mm Hg,经联合药物治疗后眼压( 60.65±14.26 )
目的 比较OrbscanII眼前节分析系统与Topolyzer角膜地形图仪测量角膜曲率和散光参数的差异,并进行一致性评价。方法前瞻性对照研究。由同一检查者分别应用OrbscanII和Topolyzer对50例(50眼)受检者的角膜曲率(K1、K2、Kin)和散光参数(通过矢量公式转换为J0、J45)进行测量。应用配对t检验对2种方法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并应用Bland—Ahman分析方法对2种仪器
期刊
目的 探讨东南地区棘阿米巴角膜炎的发病、临床表现、诊疗及其预后.方法 对2007年7月至2011年6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的来自东南地区的47例棘阿米巴角膜炎进行临床分析,研究其发病诱因、诊断方法及临床特征,采用药物或结膜瓣遮盖术或穿透性角膜移植术进行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 47例确诊病例中,33例发病与角膜外伤有关,5例与角膜接触镜相关;41例经角膜刮片镜检确诊,17例合并真菌感染;临床
目的 通过对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和复发因素的研究,以期对本病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减少临床误诊、漏诊和复发,提高早期诊断率及生存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10年6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眼科收治的79例病理确诊为IE期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结果、治疗方式及预后情况.结果 79例病例中,原发于眼眶49例,结膜14例,泪腺10例,眼睑6例.发生在眼眶
目的 探讨局部注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Ⅰ,IGF-Ⅰ)对成年兔眼外肌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7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双眼上直肌随机注射0.05ml(10靏)IGF-Ⅰ或0.05ml生理盐水,1周后肌肉张力换能器检测上直肌肌肉力量,获取上直肌行组织学检查.结果 实验组上直肌单刺激收缩力为(2.4515±1.1019)mN,对照组上直肌为(1.1511±0
目的 探讨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2003年6月至2009年12月经门诊确诊的42例42只眼,根据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情况和预后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组病例用药后40例,疗程最短1周,最长6周,平均2周,临床症状消失,眼压正常,随访6个月无复发.结论 青光跟睫状体炎综合征用药物治疗效果好,一般不宜手术治疗;但有复发倾向,严密观察,长期随访。
目的 Toric人工晶状体植入用于治疗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的患者,分析其临床疗效及远期旋转稳定性.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对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的20例(21眼)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Toric人工晶状体植入,观察不同时间点裸眼视力、术后残余散光、并发症等,观察Toric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远期的旋转稳定性.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结果 术后随访观察12个月以上,最长24个月,平均(15.5±2
根据最新版的《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黏”与“粘”字的使用:在发“nian”音时,一律用“黏”字,如黏膜、黏菌、黏合剂、黏液等;在发“zhan音时,一律用“粘”字,如肠粘连、粘贴等。“唯”与“惟”字的使用:二字均表示“单单”、“只是”等含义,但用在“惟一”、“惟独”、“惟有”、“惟恐”、“惟命是听”、“惟利是图”等词汇时一律用“惟”字;
期刊
目的 通过超声诊断学检测方法观察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ICL)对前房参数引起的改变.方法 利用A超和UBM进行术前术后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及ICL后间隙等参数进行测量,同时记录术前术后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等数据.结果 A超测量中,前房深度术后(2.54±0.21)mm比术前(3.40±0.30)mm变浅(t=22.648;P≤0.01);晶状体厚度术后(4.50±0.55)mm较术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