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贫穷”到”贫困””——论有岛武郎的反功利主义思想

来源 :散文百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yong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这本书里提出了”贫困”这个概念,”贫穷”只是单纯物质上的缺乏,而”贫困”是一种长期状态,是受政治、经济以及意识形态影响的生命状态;”贫困”不单单是物质上处于贫穷状态,在社会阶级以及社会关系上也属于困顿状态,是一种使人绝望的生活状态.长久不能改变的”贫穷”,就会发展成”贫困”.有岛武郎的作品集中于日本社会各阶层人民的”贫困”状态,展现人们在物质、社会关系以及精神上的”贫困”状态,他是日本伟大的人道主义作家.本文以”贫穷”和”贫困”为出发点,探讨了有岛武郎的反功利主义思想及其在日本现代化发展中的积极意义.有岛武郎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代表的不仅仅是大正年间的白桦派文学,更代表了日本文坛的良心,其正直、良善的文学观与日本军国主义文学形成鲜明对比.
其他文献
羌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具有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特色和传统文化.除了别具一格的语言、服饰、建筑等,羌族还与羊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羊头是羌族独有的图腾标志,它以有形、无形的方式参与着羌族人民的生活.分析羌族与羊之间的关系,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羌族和羌族的传统文化.
期刊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施蛰存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创作了一批具有鲜明个人风格的小说.与此同时,他受中国传统经典启蒙,并一直保持着对古典文学的钻研和热爱,因此中国传统的古典韵致始终是他创作的底色.可以说,施蛰存在学习西方理论,追随现代思潮的同时,还致力于维护传统文学的价值.他的这种对传统文学的主张乃至他所坚持的自由主义文艺观,在一定的历史背景和意识形态影响下受到了批判.新时期下,施蛰存的创作以独特的艺术风格,突出的审美价值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中,他对于现代和传统关系的思考,对于文艺和政治关系的认知也都逐渐回
史料是历史研究中最为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部分,可以说没有史料的存在,就没有历史研究活动.中国近代史料由于距今年代较近,因此保存的种类较多,数量也较大,并且以第一手史料居多,因而对于中国近代史研究是尤为重要的.中国近代史料包括档案,奏议政书,书札、日记和报刊等形式.曾国藩作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人物,一生留下了丰富的著作和史料,成为我们今天研究曾国藩一生的重要依据.
音乐,是文学,尤其是诗歌关注的重点内容.音乐无形,用文字来描绘,欲求动人、感人,实现化无形为有形是关键.手法上,侧面描写常常被运用并推崇,但直观描写如果注重丰富修辞下的形象性,注重描写内容的多样性、层次性、衔接性,其表现力将更加突出.唐代音乐相关诗歌丰富典型,恰为明证.
本文以许渊冲先生英译的《毛泽东诗词选》作为样本,以实例分析的方法从中外诗歌意象对比的角度来分析诗歌中意象翻译及其效果,并探究诗歌中意象翻译的方法.
本文从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视角,以杨宪益与霍克斯的英译本为例,对《红楼梦》第二十八回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再现效果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两种译本翻译方法的比较和分析,探究不同的翻译方法对译文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总结两种翻译策略的优缺点,希望能为以后的翻译实践提供借鉴意义.
莫言是最具实力的先锋派作家代表之一,他的小说具有鲜明的语言本体意识.他驾驭语言的能力在各个方面均有体现,艺术特色鲜明,大胆创新,别具一格,且最大程度地发挥了汉语言的特性,极具视觉空间感和韵律声象性,这样的表达方式产生了特别的艺术效果.
索绪尔提出的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除了任意性和社会性等,符号的能指和所指是分离的还是一体的一直备受争议.本文从日语词汇的角度来阐述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并主张符号的能指和所指是分离的.
毕淑敏作为当代著名的女性作家,她的许多小说是对女性经历的书写.本文试着结合作品《血玲珑》,对其笔下的人物形象进行女性主义分析,思考女性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的处境及其命运,再分析独有的医学叙事的小说特点,最后联系毕淑敏本人的写作特点,阐释毕淑敏的女性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