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t06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数学《新课标》明确提出:"小学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方面有独特的作用。"要求学生的计算能力达到答案准确、计算迅速、方式灵活和运用合理的基本要求。《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规定"要使学生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的能力"。在教学要求中也强调"使学生能够正确的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对于其中一些基本的计算,要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并逐步做到计算方法合理灵活。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计算所占的比重很大。有些概念的引入要通过计算来进行;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步骤、结果也要通过计算来落实。几何知识的教学,要涉及周长、面积、体积的求法,这些公式的推导与运用同样离不开计算。至于简易方程、比例和统计图表也无不与计算密切相关。学生的计算能力差,在计算时出现错误,是常见的现象,这种现象有时是"屡说无效"和"屡禁不止"的,当班主任时,我班学生经常在做作业,完成习题时都比较粗心,尤其到了高年级级了,计算量相当大,可以说教材基本都是以计算为主。如:小数乘法、小数除法、解方程、求多边形的面积等内容。学生的作业做得差,那么,怎样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使计算准确呢?因此,我在数学的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的。
  一、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教会学生用口算、笔算和计算工具进行计算,并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达到算得准、快的目的。讲究训练形式,激发计算兴趣。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寓教于乐,结合每天的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练习一些口算。在强调计算的同时,讲究训练形式多样化。如:用游戏、竞赛等方式训练;用卡片、小黑板视算、听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等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还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二、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
  口算是必算的基础,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要抓好口算基本训练,把口算教学落实在常规训练之中,使口算为笔算服务。例如23×32这道题可以看作是由这几道相关口算题组合而成的,即23×2=46,23×30=690和46+690=736,学生只要熟练地口算出这三道题的结果,就能充分运用法则笔算出23×32的结果来。由此就可以看出,口算在笔算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了。
  口算训练的针对性,提高训练的效果。一方面通过熟练地口算降低学生学习计算法则的难度,另一方面应让学生最大限度的运用口算把新知识学习的更扎实、更牢固。例如在教学“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之前,要进行“一位数乘加”综合口算训练和“一两位数与整十数相乘’的专项口算训练,因此,口算训练要有针对性,要抓住重点突出练,把握联系反复练,切实提高口算的质量。
  三、归纳计算法则,演绎计算能力
  学生对计算的理解,包括兩个方面,一是对计算本身的理解,在小学阶段主要是对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认识,要分清它们的含义。二是对运算方法的理解。由于教材考虑到了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在编排这些内容时,大多采用归纳法,把认知建立在大量的直观感受上,这样虽然便于学生达到很快认知的目的,但对学生形成知识结构体系是有一定影响的。如“加法交换律”、“乘法分配律”等等,这些运算定律的灵活使用,可以使计算简便。但是,如果学生不理解其中的算理,那么就只能是“依葫芦画瓢”,缺乏自主运用能力。因此,我在教学生这节内容时,就尝试着让学生完成一个从“归纳”到“演绎”的认知全过程,建构知识体系。
  我在教学生“乘法分配律”时,为了达到让学生理解的目的,我首先根据教材中的情景图,再现了生活情景,让学生模拟购物,体会购物中的“几个几”用乘法计算的原理,同时,建立大量的直观感受,让学生体会到“规律”存在。这个意图和教材编排以及学生特点是符合的,采用了归纳推理。接着,我让学生讨论: “买5件夹克衫,要用多少元”就是求“5个65”或“65个5”,同样,买5条裤子就是“5个45”或“45个5”,那么,“5个65”与“5个45”一共是“5个几”?“65个5”和“45个5”一共是多少个“5”?通过对算式的意义的理解,从演绎推理的角度,使学生加深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这样,使学生从归纳以建构模型到演绎以深入理解,完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认知过程。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经常做到从对“模型”的“模拟”,到对本质的理解,这才是数学教育的真谛。
  四、加强检验方法的指导
  加强计算检验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检验的习惯,有利于提高计算的正确率,计算的检验方法应充分体现其灵活性,不同的计算题选择不同的检验方法,对于同一到计算题也可以选择不同角度进行检验。教给学生正确、灵活的检验方法,培养良好的检验习惯,既可以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同时还可以结合检验的过程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
  五、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从小要给学生打好数学的初步基础,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习惯。这就要求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计算习惯。在教学进程中,我要求学生认真审题,看清题目中的每一个数据和运算符号,确定运算顺序,选择合理的运算方法,做到书写工整,规范。并要求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能口算得坚持口算,不能口算得要清晰地写出笔算的过程,计算结束后要自觉的检查。
其他文献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已经开展十余年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关注教学,聚焦课堂,已经成为当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为此,强力推进教学改革,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成为近年来进一步深化新课程改革的主战场。纵观近年来全国各地开展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践,人们愈来愈强烈地意识到,教育改革必须发生在课堂教学的改革上,而课堂教学改革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活动本身,缺乏支撑课堂教学活动的课堂文化,就不会取得真
期刊
摘要:苏轼,宋代的旷世奇才。他一生仕途坎坷,但仍然坚持着积极的人生观,对美好事物不懈的追求,保持旷达的心境。被贬黄州是苏轼思想及文学的重要转折点,本文从苏轼谪居黄州的经历,在黄州的创作中,体会苏轼不平凡的人生。  关键词:坎坷 佛道 旷达 乐观  苏轼无疑是北宋文坛上最耀眼的一颗巨星。他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成为一代又一代文人仰慕的偶像。当年欧阳修主盟文坛时,苏轼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青年,可欧阳修见过他
期刊
摘要:语言,无论是口头语言、书面语言,还是形体语言、艺术语言,作为一种媒体,它传达思想与情感、事实与信息,是人们须臾不可离开的工具。几千年人类语言文明的沉淀,各行业不同的语言特色,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可以思索的东西。本文拟就中学政治教师口头语言的特色问题,浅谈一点个人的见解。  关键词: 政治 口头 语言  语言,无论是口头语言、书面语言,还是形体语言、艺术语言,作为一种媒体,它传达思想与情感、事实与
期刊
不知为什么,我在书写教案花费的时间越来越多,也可能是语文学科本身的原因,也可能是自己年龄渐长,记忆力减退,生怕上课没有教案而完不成教学任务。因此不拿教案上课的招数几乎是很少,因为上述原因如果没有教案,我觉得一堂课自己可能会下不来。  现在的学生,天不怕、地不怕,有时你看他好象是没听课,可当你读错了一个音,说错了一句话,他马上就会抬起头来毫不留情地指出给你。近日,我在给学生讲授《威尼斯商人》这一课,
期刊
想像力是心灵的一种能力。  爱因斯坦认为:“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正是有了想像,人类才可能前思古人,后思来者,在空间与时间自由驰骋,创造灿烂的科学与艺术;正是有了想像,人类才能够超越常规思维的约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以大胆、奇特的方式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可见,培养想象力是教育的重要
期刊
作文批改是个老话题,作文批语是教师们普遍感到棘手的一个问题。虽然新课改实行至今,但公式化的作文批语还占据着一席之位,还可以看到一些作文的批语大同小异、千文一词。此类批语,根本无从谈起启发学生作文的兴趣。套话不可取,“老调’’不可重谈。故此,应化批语的“大同小异”为“小同大异”,使学生从教师启发性的批语中习得作文的方法,悟出做人的道理。那么,怎样的作文批语才有指导意义、有价值呢?  一、要有针对性 
期刊
一、课堂上的设问法  我每次讲课习惯性的让学生看看目录,解释一下标题,然后才进入设问法的教学过程。设问法首先要求老师在备课时很下工夫,把本节课所要讲的知识点、重点、难点、结构层次融会贯通,然后老师把这些知识点用“问题”的形式呈现在黑板上。当然,设置问题时也包含本节书本上不曾出现过的知识点,但又和本节内容紧密联系的,是本节知识的拓展、延伸部分。这样就加深了对本节内容更深层次的探讨,这给优等生提供一个
期刊
一、用“研究性学习”的思想指导课堂教学  在研究性学习中,信息资源获取机会的均等使得教师学生的关系模式不是单向输出而是双向交互的模式,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应当是双向交互模式。教师应重视在研究性学习中对学生的活动组织和学习指导,而组织和指导的根本目的在于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给学生树立研究性学习的思想意识,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养成他们研究性学习的习惯,培养他
期刊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参加工作以后的教育思想、知识结构和教育能力的不断发展。本质上是个体成长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和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教师要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人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究历程来拓展其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从而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  (一)历史回顾  在我国,1994年我国开始实施的《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第一次从法律角度
期刊
当今社会,我们的教育对象随着社会大环境正在悄悄地发生改变,学生身上所呈现的自主性、独立性、多样性、多变性要求我们不仅要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而且还要必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当今的教育及具有能动的学生。当今学生的特点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们一方面注重求知、求新、求异、求奇,有强烈的独立意识、自主意识、能动意识,他们主张用自己的眼光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用自己的思想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