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功能论

来源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dsomeni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具有弥补起诉权、区分成年人司法、分流案件与预防犯罪的重要功能.将附条件不起诉纳入酌定不起诉范畴进行一体化改良思路混淆了两者界限.附条件不起诉的系统化起诉权功能要求确立该制度的独立地位,以自由裁量权为核心,与绝对不起诉、证据不足不起诉和酌定不起诉一起构成宽严相济的严密起诉权体系.为发挥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二元化司法功能,宜以区分未成年人与成年人为基础完善其适用范围.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吸纳恢复性司法“合意”要素,并将帮教行为予以前置化,有利于犯罪人顺利回归社会.预防犯罪的综合性、复杂性特点要求“合意”与“帮教”内容具有自由发展空间,为此,立法只能对帮教行为做原则性规定,不宜固化其形式.此外,立法宜构建国家被害人补偿制度,以消解“以钱买刑”质疑,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公平适用提供制度支持.
其他文献
干事以孜孜不倦,谓之勤;从业以丝丝不贪,谓之廉。勤廉兼优者,备受敬仰尊崇。  形端影直,源洁流清。羊续悬鱼、杨震拒金,自古是,清风两袖、十里盈香,贪腐一生、万世遗臭。吾辈川高人,持权力之柄、行公器之事,须葆清莲本洁而不褪色,做勤廉标杆而赢美誉,于国于家、于己于人,皆大幸也!  前事不忘,以史为镜。透观百业万象,多少锦华拂开、疮痕犹在,香饵之下、触口是钩。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弃小节不守,何谈大节?凡
期刊
新时代高校统战工作品牌化建设是推动高校统战工作提质增效、全面构筑高校大统战工作格局、充分激发高校党外知识分子主动性与创造性的有效途径。加强高校统战工作品牌化建设,应坚持服务中心、持续创新,优化整合、彰显特色,以人为本、讲求实效的原则,从理念、内涵和宣传入手,不断强化品牌化建设思维,推动高校统战工作方式方法创新,从而不断提升高校统战工作的凝聚力、创造力与影响力。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迈入新发展阶段,专业素养在领导干部干事创业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对于专业性较强的行政部门更是如此.本文以专业性较强的卫生健康部门为例,通过分析28名省级卫健委主任和183名地级行政区卫健委主任(卫健局局长)共计211名卫生健康部门行政一把手的履历,得出如下结论:(1)省级部门领导干部的专业素养水平较高,地市级水平相对较低;(2)专业素养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考量因素,在省级层面的权重高于地市级层面;(3)对于省级部门而言,党政机关路径和事业单位路径均为领导干部成长的主要路径;对于地市级
校园欺凌危害被欺凌人、欺凌人以及社会,既有家庭原因,也有社会原因和校园本身的问题.校园欺凌理论上是一个“正常”的社会现象.对校园欺凌应当惩罚与教育并重,重刑主义不能解决问题.《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刚刚修订,比较分析二者的具体规定,有利于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系统规范校园欺凌问题.
纪委监委,纪检干部,似乎一直自带“高冷”标签——办理案件,监督执纪。  但其实纪委监委,从来不是冷冰冰的“衙门”,纪检监察干部,也从不曾有一张不近人情的“铁脸”。  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干部管理的重要講话中将严管和厚爱摆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明确提出“干部是党的宝贵财富”。  四川纪检监察机关这些年来,除了监督干部,
期刊
要力争实现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目标、2060年前碳中和愿景,需要建立更加有力的管理制度。本文从企业温室气体碳排放信息披露制度入手,梳理了国家层面企业碳排放信息披露制度的建设进展,识别了重点领域和地方层面企业碳排放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建议通过立法建立强制性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信息披露制度及对应的奖励机制,加强温室气体排放信息管理以应对碳关税等国际贸易壁垒。
伟大建党精神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从现实价值来看,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有利于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强化大学生的责任担当、提升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培育大学生的崇高情怀.从理论逻辑来看,伟大建党精神是增强大学生思政课程实效性的重要因素、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效果的重要依托、提升大学生校园文化品质的重要载体.新时代,实现伟大建党精神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融入、实践融入、文化融入具有现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理论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重要理论基础.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历史价值理念,是顺应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的理性选择.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具有交往性、超越性和发展性等世界历史性特征,为解决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世界历史性”问题、推动世界历史进程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具有深刻的世界历史价值.
《刑法修正案(十一)》降低了未成年人法定最低刑事责任年龄.其刑事责任年龄的降低不是仅仅为了惩治低龄化未成年人犯罪行为,更侧重于对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和心灵上的呵护.刑法在此方面保持了与《民法典》相关规定的对接,也需要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有关未成年人年龄规定之合理正当地对接.其对接并不是随之降低其相关的年龄规定,而是需要在维护未成年人权益最大化原则的基础上保持其法对待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本质,尤其是在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处置制度分流上提供符合未成年人特点的矫治环境和教育措施,以期确保《未
“通过体育运动预防青少年犯罪”是近年来国际犯罪治理领域兴起的一种新模式.本文在概述“通过体育运动预防青少年犯罪”模式的兴起和发展、介绍相关实践探索和阐述主要观点之后,认为该模式为创新和深化青少年犯罪治理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新途径,提出了充分认识体育运动对青少年犯罪预防的作用价值、大力推行“通过体育运动预防青少年犯罪”模式、努力研发本土化的“通过体育运动预防青少年犯罪”项目、高度重视体育运动项目训练师队伍建设、积极开展“通过体育运动预防青少年犯罪”模式的研究与评估等建议,以期为提高我国青少年犯罪治理能力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