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主性学习,它指学生自我获取知识与方法的认知活动,其中学生对知识与方法的自主探究、自主构建、自主扩展是自主性学习活动的本质特征.课后自主性学习,它指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对课程有关知识与方法进行深层次的认知活动.具体目标要求为:贯通对原有知识与方法的认识;扩展并丰富对原有知识与方法的认知结构;在原有知识与方法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获取新知识与新方法.本文就初中物理课程如何引导学生开展课后自主性学习,谈谈个人的初步认识.
1贯通性学习
学生对知识与方法的运用水平取决于对知识与方法的贯通建构.所谓贯通建构,就是指学生在深刻认识知识与方法内涵的基础上把握其中的内在联系并能理清各要素之间的层次结构,同时明确知识与方法的适用情形.如初中光学内容模块,在知识方面,主要包括“光的直射”、“光的反射”、“光的折射”三大基本规律.在生活应用方面,主要有“影的形成”、“平面镜成像”、“折射成像”、“蜃景”、“凸透镜成像”、“光的色散”、“眼睛的矫正”,而解释这些现象就是依据光的三大基本规律.在方法方面,作光路图是分析与论证各种光现象的通用方法.如果学生对光学知识与方法具有这样的贯通性建构,那么他在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中就能迅速准确地提取相关信息并制定正确的方法或策略,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引导学生开展贯通性学习,首先是引导学生做好课题小结,具体做法是归纳知识点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如《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课题,它包含“牛顿第一定律”与“惯性”两个知识点,其内在联系为:惯性是表征物体运动状态的内在属性,而牛顿第一定律则是物体不受力条件下物体运动状态的外在体现,两者属于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其次要引导学生学会对单元或模块知识与方法体系的结构梳理.如《熟悉与陌生的力》单元,就可以将知识内容要点与层次关系梳理为下面结构形式:
对于知识与方法体系的内容与层次关系表示,也可以是其他形式,但总体要求是:内容要点简明,层次关系清晰.
引导学生辨析或区分相近或相似知识内容的异同点.如“水面反射成像”与“水面折射成像”,其中成像性质、物像位置、物像大小、成像光路图等有何相同或区别.这种辨析,有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与方法内涵的理解.
不论是课题小结、单元模块知识的梳理还是相近或相似知识内容的辨析,它们都属于学生对课程知识与方法的自主贯通构建,而这种贯通建构正是知识与方法运用的根基.
2扩展性学习
物理课程内容的编排特点是“螺旋式”上升.同一知识点,对不同的学段,其内容深度与课程目标要求均有所不同.如“静电现象”,小学科学教材仅要求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且简单的静电现象,初中教材就要求学生理解静电现象的形成原因,而高中教材则要求学生能分析静电感应且能对静电力进行定量计算.由于课程内容的“螺旋式”编排,学生的认识也是逐步扩展,因此,引导学生自主扩展自己的认知结构是物理课程学习的必然要求.所谓课后自主性的扩展性学习,就是指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通过个体的探究思考来深化并丰富原有的认识.
引导学生开展扩展性学习,关键在于教师对学习内容的选择以及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设计.关于学习内容的选择,就是针对初高中课程相关知识方面寻找衔接点.如“功”的概念知识,初高中课程中都有这方面的内容安排,然而关于“功”概念的内涵,初中课程浅显,高中课程则较为深奥,引导学生开展扩展性学习的目的就是促进学生扩展对初中“功”概念的认识,同时注意使学习内容深度必须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相适应.对于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设计,具体要求是学习内容问题化,因为问题化的学习内容,其认知过程中的思维方向明确,学习过程操作性强,适宜初中生的学习特点.下面以“功”概念的扩展性学习引导案例加以说明.
对于“功”的概念,初中教材仅给出“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W=F·S)”.当然,学生依据公式能进行有关计算,但他们对其中的计算方法与原理则属于一知半解.为促进学生深化理解并扩展对“功”概念的认识,教师就可以设计如下系列问题来引导学生开展课后思考或探究:
如图2所示,在恒力F作用下,物体由斜面底端运动到顶端:
(1)力F做了多少功?(W=Fh)
(2)请用θ与S来表示力F所做的功?(W=FScosθ)
(3)物体沿斜面运动,它具有怎样的两种运动效果?为什么力F在垂直于斜面方向没有做功?
(4)你对功有何新的认识?
在上面学习过程中,问题(1)是学生对原有知识的运用,它是扩展性学习的基础.问题(2)、(3)是促进学生深化对初中“功”的认识,理解初中计算功的方法与原理.问题(4)则是引导学生扩展构建有关“功”的一般化概念,知道决定功大小的因素是F、S、θ这三个因素.
显然,这样的扩展性学习引导,既可以促进学生深化原有认识,又可以使学生初步领悟物理分析方法与数学工具在物理研究中作用,还可以发展学生对知识与方法的自主建构能力.
3创造性学习
所谓创造性学习,这里指提出并探索或解决新问题的认知活动.如“伏安法”测电阻,无论安培表内接还是外接,其测量值均存在系统误差,如果学生能提出“测量值的误差与哪些因素有关”、“为减小误差,对于某一电阻,安培表应内接还是外接”、“怎样的测量电路才能消除系统误差”等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就属于创造性的学习活动.
引导学生开展课后的创造性学习,关键在于教师对创造性学习内容的设计.初中物理课程内容,多数是简单物理现象与过程的定性描述,因此创造性学习内容的设计是“拓展一击”和“引导定量探究”. 拓展一击,就是引导学生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而探究新问题.如学习《力的合成》与《力的平衡》课题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并探索“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力平衡问题”. 引导定量探究,就是引导学生探究物理现象与过程中有关物理量的数量关系.如“凸透镜成像规律”,初中课程仅要求学生定性探究物像的大致位置关系,作为引导创造性学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定量探究并论证物像的确切位置关系.为启迪学生的创造性学习思维,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通过对教材中“平行光照射凸透镜的光路图”分析,从中领悟凸透镜对三条特殊光线(平行主轴的光线、通过光心的光线、通过焦点的光线)的折射特点,使学生在此基础上形成采用作光路图的方法来定量分析并论证凸透镜成像中物像位置关系.如何从成像光路图中寻找物距、像距、焦距三者的数量关系,那仅是数学几何知识的运用,多数学生都可以获得正确的结论.
引导创造性学习,其重要的功效价值不在于知识获取的多少,而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并学会研究,同时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智慧.如“探究三力平衡问题”,当学生领悟“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的大小相等且方向相反”的结论后,就有可能形成“探究互成角度两个力的合力”的实验设计思路,或者通过力的图示法来直接论证力合成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再如定量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如果学生直接从实验数据来分析物距、像距、焦距这三个数量的倒数关系,无疑是学生在探究或发现过程中创造性潜能的发掘,尤其是学生体验创造性学习收获而产生的喜悦心理会促进学生的再度创造行为,以致良性循环,这就是创造性人才成长过程的内在动力.
在引导课后自主性学习中,贯通性学习是促进学生对课堂已学知识与方法的融会贯通,扩展性学习是促进学生在对教材知识与方法内涵把握方面的延伸扩展,而创造性学习则是促进学生创造性地解决与课程有关的新问题.当然,扩展性与创造性的学习内容,确实超越了初中课程标准要求,但依据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并学会研究课程理念,其作用不容否定.另外,就初高中课程教学衔接而言,引导学生开展扩展性学习或创造性学习是其最有效的方式.
1贯通性学习
学生对知识与方法的运用水平取决于对知识与方法的贯通建构.所谓贯通建构,就是指学生在深刻认识知识与方法内涵的基础上把握其中的内在联系并能理清各要素之间的层次结构,同时明确知识与方法的适用情形.如初中光学内容模块,在知识方面,主要包括“光的直射”、“光的反射”、“光的折射”三大基本规律.在生活应用方面,主要有“影的形成”、“平面镜成像”、“折射成像”、“蜃景”、“凸透镜成像”、“光的色散”、“眼睛的矫正”,而解释这些现象就是依据光的三大基本规律.在方法方面,作光路图是分析与论证各种光现象的通用方法.如果学生对光学知识与方法具有这样的贯通性建构,那么他在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中就能迅速准确地提取相关信息并制定正确的方法或策略,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引导学生开展贯通性学习,首先是引导学生做好课题小结,具体做法是归纳知识点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如《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课题,它包含“牛顿第一定律”与“惯性”两个知识点,其内在联系为:惯性是表征物体运动状态的内在属性,而牛顿第一定律则是物体不受力条件下物体运动状态的外在体现,两者属于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其次要引导学生学会对单元或模块知识与方法体系的结构梳理.如《熟悉与陌生的力》单元,就可以将知识内容要点与层次关系梳理为下面结构形式:
对于知识与方法体系的内容与层次关系表示,也可以是其他形式,但总体要求是:内容要点简明,层次关系清晰.
引导学生辨析或区分相近或相似知识内容的异同点.如“水面反射成像”与“水面折射成像”,其中成像性质、物像位置、物像大小、成像光路图等有何相同或区别.这种辨析,有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与方法内涵的理解.
不论是课题小结、单元模块知识的梳理还是相近或相似知识内容的辨析,它们都属于学生对课程知识与方法的自主贯通构建,而这种贯通建构正是知识与方法运用的根基.
2扩展性学习
物理课程内容的编排特点是“螺旋式”上升.同一知识点,对不同的学段,其内容深度与课程目标要求均有所不同.如“静电现象”,小学科学教材仅要求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且简单的静电现象,初中教材就要求学生理解静电现象的形成原因,而高中教材则要求学生能分析静电感应且能对静电力进行定量计算.由于课程内容的“螺旋式”编排,学生的认识也是逐步扩展,因此,引导学生自主扩展自己的认知结构是物理课程学习的必然要求.所谓课后自主性的扩展性学习,就是指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通过个体的探究思考来深化并丰富原有的认识.
引导学生开展扩展性学习,关键在于教师对学习内容的选择以及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设计.关于学习内容的选择,就是针对初高中课程相关知识方面寻找衔接点.如“功”的概念知识,初高中课程中都有这方面的内容安排,然而关于“功”概念的内涵,初中课程浅显,高中课程则较为深奥,引导学生开展扩展性学习的目的就是促进学生扩展对初中“功”概念的认识,同时注意使学习内容深度必须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相适应.对于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设计,具体要求是学习内容问题化,因为问题化的学习内容,其认知过程中的思维方向明确,学习过程操作性强,适宜初中生的学习特点.下面以“功”概念的扩展性学习引导案例加以说明.
对于“功”的概念,初中教材仅给出“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W=F·S)”.当然,学生依据公式能进行有关计算,但他们对其中的计算方法与原理则属于一知半解.为促进学生深化理解并扩展对“功”概念的认识,教师就可以设计如下系列问题来引导学生开展课后思考或探究:
如图2所示,在恒力F作用下,物体由斜面底端运动到顶端:
(1)力F做了多少功?(W=Fh)
(2)请用θ与S来表示力F所做的功?(W=FScosθ)
(3)物体沿斜面运动,它具有怎样的两种运动效果?为什么力F在垂直于斜面方向没有做功?
(4)你对功有何新的认识?
在上面学习过程中,问题(1)是学生对原有知识的运用,它是扩展性学习的基础.问题(2)、(3)是促进学生深化对初中“功”的认识,理解初中计算功的方法与原理.问题(4)则是引导学生扩展构建有关“功”的一般化概念,知道决定功大小的因素是F、S、θ这三个因素.
显然,这样的扩展性学习引导,既可以促进学生深化原有认识,又可以使学生初步领悟物理分析方法与数学工具在物理研究中作用,还可以发展学生对知识与方法的自主建构能力.
3创造性学习
所谓创造性学习,这里指提出并探索或解决新问题的认知活动.如“伏安法”测电阻,无论安培表内接还是外接,其测量值均存在系统误差,如果学生能提出“测量值的误差与哪些因素有关”、“为减小误差,对于某一电阻,安培表应内接还是外接”、“怎样的测量电路才能消除系统误差”等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就属于创造性的学习活动.
引导学生开展课后的创造性学习,关键在于教师对创造性学习内容的设计.初中物理课程内容,多数是简单物理现象与过程的定性描述,因此创造性学习内容的设计是“拓展一击”和“引导定量探究”. 拓展一击,就是引导学生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而探究新问题.如学习《力的合成》与《力的平衡》课题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并探索“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力平衡问题”. 引导定量探究,就是引导学生探究物理现象与过程中有关物理量的数量关系.如“凸透镜成像规律”,初中课程仅要求学生定性探究物像的大致位置关系,作为引导创造性学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定量探究并论证物像的确切位置关系.为启迪学生的创造性学习思维,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通过对教材中“平行光照射凸透镜的光路图”分析,从中领悟凸透镜对三条特殊光线(平行主轴的光线、通过光心的光线、通过焦点的光线)的折射特点,使学生在此基础上形成采用作光路图的方法来定量分析并论证凸透镜成像中物像位置关系.如何从成像光路图中寻找物距、像距、焦距三者的数量关系,那仅是数学几何知识的运用,多数学生都可以获得正确的结论.
引导创造性学习,其重要的功效价值不在于知识获取的多少,而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并学会研究,同时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智慧.如“探究三力平衡问题”,当学生领悟“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的大小相等且方向相反”的结论后,就有可能形成“探究互成角度两个力的合力”的实验设计思路,或者通过力的图示法来直接论证力合成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再如定量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如果学生直接从实验数据来分析物距、像距、焦距这三个数量的倒数关系,无疑是学生在探究或发现过程中创造性潜能的发掘,尤其是学生体验创造性学习收获而产生的喜悦心理会促进学生的再度创造行为,以致良性循环,这就是创造性人才成长过程的内在动力.
在引导课后自主性学习中,贯通性学习是促进学生对课堂已学知识与方法的融会贯通,扩展性学习是促进学生在对教材知识与方法内涵把握方面的延伸扩展,而创造性学习则是促进学生创造性地解决与课程有关的新问题.当然,扩展性与创造性的学习内容,确实超越了初中课程标准要求,但依据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并学会研究课程理念,其作用不容否定.另外,就初高中课程教学衔接而言,引导学生开展扩展性学习或创造性学习是其最有效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