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工程:青春的经纬永不褪色

来源 :传奇故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shuhu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纺织的启蒙,大概源于我的老男神父亲。父亲是个老裁缝,跟面料打了一辈子交道,更善于借助不起眼的纱线创造出独一无二的服饰品。纺织承载了父亲的梦想,也顺带领我上路,追寻父亲的光芒不断向上。
  秉承着“女承父业”的传统,高考结束后,我不假思索地填报了浙江理工大学的纺织专业作为我的第一志愿。年幼那些天马行空的想象与稀奇百怪的故事,一点一滴渗透进我对纺织的求学之路。
  传统又时尚的矛盾体
  纺织工程,是立足实业的传统专业,它古老又时尚,简单又内涵,充满理性,极具艺术趣味,又带着工科的严谨刻板,简直是一个矛盾体!浙理的纺织专业历史悠久,是国家特色专业、浙江省重点专业和省优势专业,被列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学校最具特色和优势的高就业率专业之一。
  初闻纺织专业,不少人脑海中会浮现出纺织厂女红劳作的辛苦场景,这不过是纺织产业链较为低端基础的一环。其实,纺织专业的覆盖面很广,是一门名不虚传的工科,通识基础课涵盖高数、线代、英语、近代史、编程、机械制图等等。
  到了大二,纺织专业课更是种类繁多,纺纱学、纺织材料学、织造学、非织造学、统计学、纺织品市场营销…… 可谓是工科里的理科,理科里的文科,文科里的工科,想精通纺织专业,可真不容易!
  浙理的纺织专业积淀很深,可以追溯到1897年杭州知府林启为实现实业救国、教育救国而创办的浙江蚕学馆,是中国最早创办的新学教育机构之一。一代又一代的纺织人深耕传统市场,把“做强实业”作为座右铭,下工厂干苦力,在不断摸索中撑起民族振兴的希望。
  纺织业不只局限于对时尚充满向往的女孩子,更吸引了无数有实干理想的男生,深入基层,提供数不清的就业岗位。纺织专业着重培养具有现代时尚纺织品设计,纺织品市场营销与国际贸易技能,现代纺织生产管理与检测以及企业管理能力的复合型纺织人才。
  “敢为人先”的纺织人,通常需要扎根底层多年,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稳扎稳打中织就最好的青春梦想。纺织业,需要灵感创意的迸发,更需要坚守自我的勇气。传统中带着些许革新的魄力,在时尚中又不乏古老的回望,纺织人不断上下而求索,在稳扎稳打中低调地前进。
  艺工结合的创意孤品
  一提到纺织专业,不少人会脑补出“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的悠闲画面,误以为纺织工程是一门比较轻松的专业。其实,纺织专业需要非常全面的通识课为基础,辅助以绘画功底、色彩感受以及必要的艺术灵感。
  纺织专业是理论与实践结合异常紧密的学科,注重创意创新思维、以及工程和艺术能力的培养,突出艺工结合,工贸一体。小到如何在显微镜下鉴别各种纤维组织结构、气味燃烧的区别,大到宏观分析纺织行业整体运行规律以及风险把控。纺织包含很多细分领域:原料、纺纱、织布、印染、制品、设计、销售、外贸等等。任何一环都值得纺织学子深入研究探讨,做精做细才能走得更远。
  纺织专业,最让人热血澎湃的是无限的创意。从纱线的选择到经纬分布,从染料的颜色到面料的后处理,从图案的创意到成衣的裁剪,无一不透露出纺织人对创意的追求。
  纺织学子凭借着努力与踏实,一步步把杭州服装市场、柯桥面料市场的角角落落都探寻个遍,只为找到最心仪的面料、最时尚的花色,对完美的不懈追求是流淌在每个纺织学子血液里的执着。
  通宵是纺织学子的必修课,记得刚开始熟悉纤维特性时,我们必须亲自去数纤维,班里近视的同学可能会摘掉眼镜,将一根棉线用手指搓开,开始一根一根地数,旁边会有一个同学按计算器,近百根的纱线就这样抽丝剥茧般被我们研究透彻。
  当然,再完美的创意必须通过最后的成品展现出来,而织布是纺织学子的基本功。在狭小的织布室,我们要绞尽腦汁根据设计好的图案,选择合适的纱线,摇好几百圈线,做好基本的准备工作之后,开始织布。
  一纬又一纬,小心谨慎地打纬,打上几十次才能大致看出布的样子,而一块准确无瑕的布才能验证我们的创意是否能成真。每次织布,学生们大气都不敢出,眼睛全部都盯着眼前的小样,满怀期待,生怕一丝错误就得重头再来,严丝合缝中才有不俗艺术品的诞生。
  一经一纬织出梦想花开
  从懵懵懂懂的纺织新生,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纺织能手。时间的经纬里,满载着与同学相伴做扎染、缝面料、搭模型的珍贵记忆,青春岁月里的梦想如期绽放。
  那些早起奔赴面料市场选货的难挨日子,点滴辛酸铸成梦想的羽翼;再次回忆起无数次为图案用色与同学争论不休的场景,你一言我一语的自由散漫,丝丝的无奈印证着成长的喜悦。
  纺织学子从来不孤单,一群人才能走得更快。与同学一起携手成长,朝夕相处的欢笑,让熬夜赶图的疲惫烟消云散。不做“不食人间烟火”的纺织人,纺织学子不会把自己囿于无忧无虑的轻松课堂以及枯燥的实验室,我们会深入工厂实习,亲身体验纺织业的苦与乐,在实践中不断修正自己的纺织梦。
  追梦的路上,从来不是黑白的单调,而是起此彼伏的缤纷多彩。我独爱自由发挥的创意课程:纱线设计、图案设计、面料设计、服装制作、扎染……从纺织的点线面到立体化地呈现纺织创意,在焦头烂额的头脑风暴中,参悟经纬的人生哲学。无数次勇敢的创意,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的折磨,一点点摸索成功的路径。其实,学习纺织专业更像是一场人生的修行,一件完美纺织品的诞生需要无数人精心配合的无限创意。对待纺织艺术的探索,我们永无止境,永在路上。
  纺织专业,虽然传统,却不落伍,更不要担心这是一个“夕阳”行业。纺织业,是关乎民生的基础行业,更是我国最具世界竞争力的行业。
  没有永远吃香的专业,只有不断跟着时代变化主动学习的人。与其左顾右盼,不如埋头苦学,采撷努力与勤奋化作青春的经纬,以岁月为底色,织就永不褪色的回忆。
其他文献
电影《无处安放的青春》里李然和蒙蒙最后一次在银杏树下相拥,诗人评价蒙蒙“不能算漂亮,只能说美好”。我想,被誉为“森林式大学”的华中科技大学的秋天大概也不能用“漂亮”来形容,而应该用“美好”,那美好的时光就像宗教,根植在你的心里。  穿过紫荆路去上课时,若是能遇到五片以上的叶子打落在你的头顶,那便是秋天来了。漫步在喻园,暂时把复杂的公式放在一边,带着柔美而静谧的心灵,静静聆听这首悠然唯美的自然之歌吧
期刊
林夏萨摩:本名夏婷婷,外语系毕业生,曾混迹于广告圈,服务多个世界500强品牌,做过文案、策划、执行、翻译、艺人经纪,绰号“多能替补王”,已出版《你才20多岁,为什么总怕来不及》《人生没有标配,每一步都珍贵》。  表弟阿轩去年顺利地考上了省内的一所重点本科,高考结束后的那个夏天,他的生活被同学聚会、打游戏、看球赛和睡懒觉填满了,那段时间连他的影子都见不到。  去学校报到的前一周,阿轩奉母命到我家来玩
期刊
前两天长沙下了雨,气候冷清湿润,我又开始想念西北干燥的空气和暖气了。刷朋友圈时看到很多人说想家,无论是食物还是天气,还是自己家里的小床,都非常想念。我顿时觉得说出了我的心声。高三的时候,我总是偷着一点空闲,在晚饭后透过教室的窗户往外看,那个时候我总是想着,未来,我会在哪里看夕阳呢?还好现在的我,身边有一座郁郁葱葱的山。  在长沙的河西,顺着湖南大学(以下简称“湖大”)东方红广场一直往前走,一路便能
期刊
南京师范大学(以下简称为“南师大”)随园校区里有两棵树龄已逾百年的银杏树,这两棵银杏树根粗叶茂,似乎将南师大百年的变化刻在了自己身上,成为一代又一代南师大人青春的见证者。  早在兩江师范学堂时期,当时的学堂监督李瑞清就提出了“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校训,这是南师大最早的校训,同时也奠定了南师大质朴传统的特质。作为一所百年老校,南师大名家辈出,文化底蕴深厚。走进金陵女子学院的贻芳园,吴贻芳先生的“厚
期刊
离开四川大学已经有大半年的日子了,而每当走在新校园的时候,满脑子都是过往的身影。   那时很喜欢伴着清晨的缕缕阳光读书,在江安新校区的明远湖畔,读着读着便要抬起头来四处张望:一教楼的水上报告厅是那么的独特,不远处的图书馆和湖里的倒影相映成趣,长桥上的学子行色匆匆,总感觉可以看到过去的自己。来到望江老校区,行政楼的红外墙在阳光下总是那么的迷人和好看,和着双荷池一墙之外一环路的车水马龙声读书,真的
期刊
伊斯兰风格的东方语学院、维多利亚风格的英语学院、东瀛风格的日本文化经济学院……没错,这里是上海外国语大学。校园里,墙上攀爬的绿藤低语,木椅上的背影静默,厚重的咖啡香气宛如一缕加州的阳光。年轻的男孩女孩用浪漫的法语诉说爱情,用热情的意语激扬青春,用悠扬的西语追忆过往……在教室里,学子们模拟着国际会议的现场,用各种外语练习着同声传译,畅谈着要去往世界各地。未来注定跌跌撞撞,但我们的青春可以有“语”众不
期刊
“当我走在校园的小道上,这里的金陵三栋,那边的真如、建阳,每一步都在教我牢记历史,珍惜当下。”  刚拿到录取通知书时,亲戚朋友问,你考上哪儿了呀?  我说,暨大,暨南大学。  哦,济南大学呀,济南是个好地方。  一遍又一遍,即使上了两年大学,也还是这样。现在我的态度是“whatever”,反正我喜欢就够了。  >>>不用军训真的不是在做梦<<<  高考后,拿着录取通知书等开学那阵子,我每天都在幻想
期刊
杨凌是隋文帝杨坚的陵墓所在地,后来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于此地,“杨凌”寓意“凌云壮志,凌空而起”。伴着远古后稷教稼的遗风,爱国人士于右任先生、杨虎城将军等人在这里筹建农林学校,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简称“西农”)的前身原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学校自1934年建校以来,承农桑圣地之祥云,拓华夏农耕之文明,开科教兴农之新篇。如今,八十多年过去了,这里有了更便利的交通、更优越的生活条件
期刊
初印象  甘肃的早晨,较之东部省份来得更迟,在慵懒而暧昧的晨光中,校园惺忪醒来。这是我在兰州求学的最后一个年头,我知道,曾经的那份叶公好龙的幻想,已然变成了真真切切的欢喜。  高考结束后,因为一种莫名的情愫,生于华北的我把志愿填到了西北,如愿来到兰州。在那之前,我对它的了解也仅仅局限于一条黄河、一本《读者》和一碗牛肉面,局限于张子选笔下的诗、三毛书里的字和《中国国家地理》杂志里的照片。但真正抵达后
期刊
1  十年寒窗苦读,所有经历过高三学习和生活的人应该都深有体会。虽然我现已大四,即将离开西政校园,但是细细回想起四年前此刻的自己,那种热血与疲惫交织的状态,在记忆里却又是这般鲜活,仿佛那些人那些事就在眼前。   恋恋山水城  从小我就很喜欢观看法治类节目,比如中央电视台解密真相的《今日说法》;生动真实的《社会与法》;律师与警匪斗智斗勇的港剧《谈判专家》……这些构成了我对法学的最初记忆,同时,也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