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城市群的研究述评及展望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guoqia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术界对江淮城市群的关注时间不长,目前对构建江淮城市群的必要性论证较多,一致认为,培育发展江淮城市群既是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中部地区崛起的内在需求,也是国家区域总体战略上空间布局的需要。同时,针对江淮城市群的功能定位、空间优化等也有一些积极的探索与讨论,但总体上看,江淮城市群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今后,需要在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指导下,结合地区实际,深化江淮城市群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研究。
  关键词:江淮城市群;研究进展;评述;展望
  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深化推进,城市群作为我国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和重要载体,能够积极有效地吸纳新增城镇人口,促进城市健康发展。江淮城市群是支撑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城镇化和工业化地区,是长三角城市群向西推进重要的腹地区域,是中部地区贯通南北重要的区域板块。深化江淮城市群研究,不但对于安徽省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而且对于促进中部崛起、优化国家区域总体布局具有现实意义。
  一、江淮城市群概念的提出
  2006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皖政[2006]29号),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推进“省会经济圈”、“沿江城市群”、“沿淮城市群”建设,这是在政府层面开始注重优化城镇化的空间布局。随后,2008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倪鹏飞研究员主编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6》中,对我国城市群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总结时,在中部地区提出了“皖江淮城市群”这一概念,并将其列为成长中的区域性城市群(倪鹏飞等,2008)。同年,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安徽省发展战略研究会共同组织课题组,以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契机,通过对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深入研究,认为构建“江淮城市群”可带动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可作为重点开发区纳入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自此,对江淮城市群的关注度日益提高,相关学术研究随即展开。
  二、构建江淮城市群的重大意义
  由于合肥省会经济圈、沿江城市群等在布局上较为分散,形不成发展合力,为此构建以合肥为中心,以沿江、沿淮城市群为两翼,辐射范围皖北、皖南等地的江淮城市群既是必要的又是必然的(赵良庆等,2008)。江淮城市群发展不仅对安徽省、中部地区的崛起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同时作为全国重点开发区,是国家区域和城镇化空间布局的重要板块。
  1.江淮城市群是安徽省崛起的重要支点和增长极。安徽省城市数量较多、规模偏小,长期以来缺乏一个空间上的战略支点,生产力布局分散,构建和培育江淮城市群,可作为安徽省加快崛起的战略支点,继而改进原有分散的生产力布局(程必定,2008)。从范围上,江淮城市群涵盖省会经济圈、皖江城市带和沿淮城市群的主要城市,是安徽省经济的增长极,能够与周边区域以及中部地区主要城市群包括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鄱阳湖城市群、太原城市群、武汉城市群等实现良性竞争,互促发展(芮祖平,2010)。
  2.江淮城市群是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腹地 。江淮城市群紧邻长三角城市群,作为长三角地区的经济腹地,可以更好地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及经济辐射,并为长三角城市群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空间,是“泛长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袁宏,2011)。具体地,江淮城市群作为长三角地区扩大范围和承接转移的战略腹地,其比较优势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煤电钢铁铜粮棉等资源禀赋较好;二是劳动力、土地及综合商务成本相对低廉;三是交通区位上承东启西,成为长三角地区与广大西部内陆地区的重要枢纽(吴妍妍,2010)。
  3.江淮城市群是国家的重点开发区。2010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国发〔2010〕46号),其中明确指出,江淮地区是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该区域的功能定位是:“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能源原材料、先进制造业和科技创新基地,区域性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三、江淮城市群的发展思路
  从省级层面上看,江淮城市群是安徽省的制造业聚集区、科教集中区和创新基地,将承担起工业型、科技型、创新型的主体功能(赵良庆等,2008)。从国家层面上看,江淮城市群依靠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及资源条件,积极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将日益发展成为“泛长三角”区域的重要制造业基地,同时由于地处南北过渡和东西接壤的位置,随着高速公路及铁路网的日益完善,将来有望发展成为我国东、中部过渡地带区域性的大城市群(程必定,2008)。随着我国区域总体发展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深化推进,未来江淮城市群在成长过程中,要遵循城市群发展一般规律,突出以下基本要点。
  1.在发展时序上,实施“三步走”方案。第一步,实现“合巢六”一体化,加快提升合肥市作为城市群核心城市的首位度;第二步,将淮南等城市加入省会经济圈,提升省会经济圈的核心带动能力;第三步,蚌埠、滁州等市加入,形成与南京经济圈、皖江城市带等互为掎角、相互支撑的“江淮城市群”,远期将合肥发展成为长三角城市群副核心城市(赵良庆等,2008)。
  2.在开发空间上,加强不同层次的优化整合。由于合肥、芜湖在城市群中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是城市群中最为重要的两个节点城市,同时江淮城市群是一个“弱核型”城市群,城市群的空间联系方向是以合肥为中心,呈圈层状向外辐射以及沿交通走廊呈轴线状拓展,空间联系的交通指向较为明显;为此,可通过“圈层”(合肥为核心)、“双核”(合肥与芜湖)型空间整合模式,实现江淮城市群的协调发展(李俊峰、焦华富,2010)。另外,从城市能级的角度,可以判定江淮城市群有两条重要的经济发展轴,一是以合芜、合徐高速公路为依托的南北向的合芜蚌轴线;二是以长江沿江高速城际铁路等通道为依托的沿长江的东西向轴线(韩玉刚等,2010)。这样,随着江淮城市群的成长,在空间扩展上基本呈现由“极核式”、“双核式”、“点轴式”渐进演变的迹象(白如山、陈陆,2012)。   3.加快促进城市群内部各城市功能优化互补。经济学研究发现,当城市群体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 亿美元时,就可构成一个具备内部分工协作的城市群;江淮城市群在2007 年的地区生产总值规模约为600 亿美元,显然早已具备了城际分工的基本条件;实质上,从城市资源特点上看,例如,淮南是煤矿资源型城市、合肥和芜湖是制造业强市、安庆是文化大市,在城市功能分工上先天就具有明显的互补效应(吴伟,2008)。
  4.积极对接与长三角城市群谋求共生发展。长三角城市群发展需要开拓新的发展空间,而长三角城市群发展的纵深空间必然要向中部拓展,安徽省是最靠近长三角地区,加上安徽省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相对低廉的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为长三角地区劳动密集性产业转移提供了就近的最佳选择;实质上,2010年合肥和马鞍山已经率先加入长三角城市群,江淮城市积极对接融入长三角城市群是区域一体化的必然趋势(吴长亮,2010)。为此,江淮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应积极探索共生发展,加强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强化政府在城市群合作中的作用,建立有效的分工协作机制,促进跨省城市群协调发展(李强,魏巍,2010)。
  5.加快解决交通通勤的短板问题。江淮城市群内各城市间通达性水平差异较大,合肥作为核心城市在交通联系网络中处于中心地位,因而合肥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绝对优势,芜湖次于合肥处于网络的次中心位置,这为其培育成为次级核心增长极提供了交通条件;同时,应该看到,地理障碍对城市的通达性具有明显的负面影响,例如,池州市和马鞍山市处在长江之南又缺少过江交通导致在公路交通上处于劣势,为此,下一步要从城市群总体布局发展的角度,完善交通网络,大幅度提升路网通达性,补齐交通短板(方大春、周正荣,2010)。
  四、简要述评及研究展望
  综上,自2008年以来,关于江淮城市群的讨论日益热涨起来,针对江淮城市群构建的必要性、功能定位、空间优化、区域合作等都有一些有益的总体建议或具体提法,这为利益相关者进一步谋划江淮城市群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参考,同时开启了江淮城市群研究开启了的篇章,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但总体看,关于江淮城市群的研究热度和深度远远不及国内其他城市群,主要得到安徽省内的一些学者的关注,对江淮城市群成长的阶段、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挑战、未来的发展思路和重点任务等缺乏系统的探讨或研究。
  实质上,江淮城市群在我国区域发展和城镇化的总体空间布局板块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一方面它作为一个省级行政区内部的城市群,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起到决定性的支撑作用;另一方面,由于承东启西、贯通南北,江淮城市群未来如何处理好与周边城市群的竞合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将影响到我国区域的协调发展。为此,呼吁更多学者关注江淮城市群的发展,进一步深化与江淮城市群有关的一些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至少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城市群一般理论与江淮城市群的案例研究。遵循一般理论指导个别的逻辑思路,根据城市群形成发展的一般规律,以江淮城市群为案例,深化对江淮城市群的基本认识,特别是要对江淮城市群的成长阶段、所属的城市群类型、空间组织形态等要有准确的判定。
  二是江淮城市群的功能定位与发展目标研究。需要从安徽省、中部地区以及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科学判定江淮城市群的功能定与发展目标,为加快安徽省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深化推进国家区域总体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担当起应有的区域责任。
  三是江淮城市群内部的城际协作关系研究。江淮城市群内部各城市的规模、发展基础、资源条件、产业特色等差异性明显,为此要结合各城市特色与基础条件,促进城市群内部各城市间实现资源互补、产业合作与要素共享,促进一体化发展。显然,理顺城际关系对促进江淮城市群健康发展、提升整体竞争力意义重大,深化城际协作关系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四是江淮城市群的综合承载力研究。江淮城市群作为区域性的重点城镇化区域,未来将承载更多的新增城镇人口,为此要在进一步优化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的基础上,全面提高城市群的综合承载力,既包括提高资源环境的人口承载力,也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岗位与公共服务供给等以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口承载力。可见,深化江淮城市群的承载力研究既是城市群发展的一般理论问题,也是安徽省城镇化战略深化推进的需要。
  五是江淮城市群的开放性研究。城市群具有开放型特征,江淮城市群也不例外。一方面,结合江淮城市群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地理位置,深化研究江淮城市群与长三角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鄱阳湖城市群等周边城市群的关系;另一方面,还要深化研究江淮城市群的对外开放,探索如何将江淮城市群简称为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作者单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
  参考文献
  [1]倪鹏飞等:《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6》[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3月。
  [2]赵良庆等:从“省会经济圈”到“江淮城市群”[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5卷第9期,第3-7页。
  [3]程必定:江淮城市群及其主体功能的战略定位[J],《城市》,2008年第12期,第16-20页码。
  [4]芮祖平:《城市流视角下江淮城市群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5]袁宏:《关于江淮城市群培育的探讨》[D],安徽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
  [6]吴妍妍:承接产业转移背景下合肥经济圈发展研究—兼论安徽江淮城市群[J],《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4期,第13-18页。
  [7]李俊峰,焦华富:江淮城市群空间联系及整合模式[J],《地理研究》,2010年第29卷第3期,第535-544页。
  [8]韩玉刚等:基于城市能级提升的安徽江淮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研究[J],《经济地理》,2010年第30卷第7期,第1101-1106页。
  [9]白如山、陈陆:江淮城市群城市竞争力评价及时空演变研究[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第29卷第2期,第77-85页。
  [10]吴伟:江淮城市群很难融入“泛长三角时代”[J],《魅力中国》2008年第10期,第41-42页。
  [11]吴长亮:长三角城市群新增6会员[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3月30日第02 版。
  [12]李强,魏巍:江淮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合作研究—基于共生理论的视角[J],《襄樊学院学报》,2011年第31卷第11期,第74-77页。
  [13]方大春、周正荣:基于拓扑网络的江淮城市群通达性分析[J],《铜陵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60-63页。
其他文献
20世纪中期的南京,作为民国时期的首都,南门改称“中华门”,开辟了一条并不很宽的马路叫“中华路”,靠近城门有一座南门桥,桥西有条“篾街”,后称糖坊廊,巷子中间住着我们一
期刊
德国的哲学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德国人的哲学思想以及哲学成就都是十分引人注目的,近些年来伴随着哲学的进一步发展,德国的文化哲学研究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因此本文通过对
在经济和商业时期实行养老金保险制度.社会保障是一种社会保障形式,国家和社区通过相应的制度规定减轻工人的关切.其目的是提高工人应对老年风险的能力,同时弥补家庭养老金的
最近,作者赴英国期间对苏格兰的检察系统进行了考察,结合苏格兰提供的第一手资料,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本文着眼于探讨和解决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以致学习动力较弱的问题。笔者通过教学实践了解,分析得出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的主要原因,强调了文化教学、非语言行为和教学活动设计是培养
在现代化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各行各业在开展自身内部审计工作过程中存在各类的潜在风险,因此,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管控工作则显得尤为重要,企业必须构建起强有力的风险防范体系,
随着“两带一路”政策的实施,中国与欧洲国家的贸易往来变得日益频繁。其中与德国的贸易无论是从深度上还是从广度上都有了前所未有的提升。本文从德国文化的发展特点出发,探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因此残酷的市场环境,对各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若想获得利润赢得发展,加强管理,降低成本,提高
人们常说:颜色是不断变化的,才构成了五彩缤纷的世界.可我却问自己:"果真颜色总是变幻的吗?难道就没有一种颜色是永恒的?于是,我开始寻找我理想中的那份永恒的色彩……
“喂,是我。啊,县长啊,什么事 ?“县审计局的华局长放下电话听筒。找来经济责任审计室主任小赵。小赵是两年前从南京审计学院毕业。她高挑的身材,一双黑亮的大眼睛,浑身上下透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