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民乐伴随孩子快乐成长

来源 :网络导报·在线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7773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民族音乐,在历史上曾一度处于世界音乐文化的前列。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在体裁、形式、风格以及审美情趣等方面,形成了我们民族的鲜明特点和美学上的独特追求,这是每个炎黄子孙都应当珍视的文化遗产。近年来,我国民族音乐已经走向世界,受到各国人民的欢迎和赞赏。但在我国中小学生群体中却知之甚少。究其原因,主要有二:整个社会环境对民族音乐不够重视;在校内外缺乏民族音乐的氛围。长此以往,中国民族音乐的群众基础将会动摇,甚至会出现断层。从这个角度出发,将民乐教育确定为我校的校本课程具有一定的前脆性和必要性。中国民族音乐有其独特的魅力和审美价值,能够吸引小学生,使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以民乐教育为载体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将使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精神得到升华,提高他们的感知力、想象力、创造力、竞争力和协调合作的能力,优化他们的综合素质,将他们培养为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人才。器乐的学习,历来是少数所谓有音乐天赋的学生的专利,作为基础教育的艺术教育,它面向的是全体学生,它的主要任务不在于传授多少艺术技艺,而是要着重培养艺术教育所特有的,能对学生今后一生产生影响和作用的稳定素质和能力,最终是要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生存质量和发展水平。
  一、注重营造校园动态的民族音乐艺术环境
  (一)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平台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推进,每个学校的教学设施日趋完善,不仅在大部分教室配备了多媒体教学平台,而且还有设施齐备的红领巾广播站。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开辟“民乐之声”栏目。在每天早上播放,并在欣赏之前通过校园广播向学生解说乐曲的创作背景、作者的生平及乐曲所表达的意境等方面的知识。所播放的乐曲先从学生熟悉的民族乐器开始,比如:竹笛、二胡﹑古筝﹑琵琶等。再逐渐过渡到其他较不常见的乐器种类。每星期介绍一种乐器,聆听一首乐曲。通过这样的形式首先让学生们接纳并产生合理的想象,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鉴赏水平。
  (二)用民族音乐主题替代校园传统的作息铃声
  铃声,作为学校调控作息的信号,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以往大多数学校的上下课铃声每次1分钟,并没有定期更换,给人单调乏味的感觉。这种单调刺耳的铃声,着实让美丽而又充满勃勃生机的校园大煞风景。每日从微曦初露到灯火阑珊,在一阵阵尖利的铃声中,师生们忙碌着一天的紧张工作和学习。为此,笔者所在的学校,针对学生对民族音乐鉴赏力较缺乏的情况,实施了“课间铃声变悦耳名曲”工作。乐曲全部选自民族音乐,既陶冶情操,又提高了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民族音乐鉴赏能力。
  (三)广泛开展校园艺术实践活动
  为了营造民族色彩浓郁的校园艺术氛围,我校结合学校的实际立足本民族特色组建了古筝队,开展各个民族的舞蹈兴趣小组。每学期展示各兴趣小组的艺术成果,还组织一些普及型的歌咏、绘画、书法、演奏等活动,这些都是很好的动态艺术教育氛围。除此以外,我们还鼓励各个班级自己举办各类民族艺术活动如歌唱比赛、班级音乐会等,学校定期举办一年一度的体育文化艺术节和元旦文艺晚会,从“基础”和“普及”抓起,逐步提高、深化,充分发挥师生们在艺术活动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潜能。
  (四)在各学段开展民族音乐欣赏课
  欣赏民乐、吟唱民乐,是激发学生民族归属感的重要途径之一。针对目前许多小学生偏爱流行音乐,缺乏民乐欣赏意识和能力的现状,根据我校学生的认知情况,我们音乐科组6个音乐老师认真筛选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制定各学段的民族音乐教学内容,编制了低、中、高各学段的校本教材。我们教师之间经常开展集体备课,坚持不懈地在孩子们中开展民族音乐欣赏课,为他们提供感受民族音乐,鉴赏民族音乐,表现民族音乐,甚至创造民族音乐的广阔天地。
  二、精心打造校园静态的艺术氛围
  相对于动态环境来说,静态环境主要指学校的建筑、布局等物质化环境。现代化的学校静态环境应具有“润物细无声”的特点,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不知不觉受到美的熏陶。
  (一)打开各类宣传窗口
  正如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要努力使学校的墙壁也能说话。”我校校园内共有五个校级宣传橱窗、四条科组文化长廊、级组墙报和班级黑板报更是对学生进行民族音乐熏陶的优良载体;我校音乐组主题为“民族乐器大观园、民族音乐长廊、民族民间曲艺”的宣传橱窗更是为学生打开了一扇进一步了解民族音乐的窗口。此外,我校在各教室、走廊的过道,甚至灯柱上都张贴了许多有关渲染民乐的标语和图画:如京剧脸谱、民族民间音乐家的励志格言等……给予了学生一种正确的民族审美观,一种民族自豪感与民族自信心。培养了学生的艺术素质,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
  (二)拓展家庭民族音乐艺术氛围
  鼓励学生自选内容自发地选择各种形式与家长同乐,共同开展音乐活动,在2009年的一个学期,笔者倡导了主要以民族音乐文化为内容来进行课外音乐活动。教师定期将活动手册收上来,发现学生们刚开始所从事的课外音乐活动以学唱民歌的居多,因而,我们因势利导,将一些著名的音乐网址告诉学生,适时引导学生们自发的上网搜索相关的民族音乐来欣赏。渐渐地,发现学生们的知识面宽了,口中唱的不再是没完没了的流行歌曲了。
  总之,没有良好的环境便没有完善的教育,只有重视民族音乐艺术教育环境的营造,才是提高学生民族音乐艺术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才是如今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当然,民族音乐艺术教育环境的营造不仅传承了民族音乐文化,而且达到了其他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项工作是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只要我们能夠长期坚持下去,让民乐弥漫我们的校园,我们就一定能让民族音乐的奇葩永远伴随着孩子们的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音乐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其他文献
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办学指导思想下,我们对中职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逐渐形成了工学交替、工学结合等的教学形式。但现在财贸专业教学改革还处于瓶颈,它以严谨的学科体系为知识架构,以规范的理论讲解为知识传输的途径,忽视了学生社会经验的获得和实践能力的形成。目前我们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方式进行教学,但是基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的局限性,他们往往不能充分掌握所学的知识,
期刊
在“升学率”的重压之下,语文教师陷入了重教不重学的怪圈。为应付考试,不得不把学生变成“教参的翻版”,变成“长脚的书橱”。然而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向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应较少致力于传递和储存知识,而应更努力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看来教师的作用已不仅仅只是“传递、授业、解惑”而更应加强学法的指导。语文教学是基础教学,强调“学法”指导,重新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必将给令人窒息的现状带来很大的改观。下面本
期刊
初中政治课程的开设是培养中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渠道,对中学生的价值取向、人格完善起到促进作用。然而,传统观念的下的政治教学,多数采用了强迫记忆的方式,使得学生对政治课程的认识停留在一个抽象、乏味、难以接受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进行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认知程度便可想而知了。如何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怎样实现学生全面均衡发展,已成为教师关注的重要问题。我从政治课程的特点出发,提出了学生差异化培养的
期刊
一、校园里的歌舞人生  这是一部美国歌舞电影,电影主要由“青春”二字展开。讲述的是美国高中生的生活,女主角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女孩叫盖碧瑞拉,最初她对唱歌并不是很有信心,曾在学习和唱歌的道路上徘徊不定。但是一个男孩告诉她她唱的非常棒。后来,他们用自己的灵魂唱出了属于他们的青春。其實,只要你竭尽所能去努力,拼搏,不论你失败与否,你将永远不后悔。因为回过头想想时、你将问心无愧。我们必须永远相信自己。这部影
期刊
我们如果没有鲜活的素材,写出的作文就犹如一潭死水,就失去了生命力和朝气;即使有了鲜活的素材,不会运用,亦如美丽的珍珠,虽美,却摆错了地方,暗淡无光。为此,我选取了几则素材,进行写作指导,希望对你的作文有所启发。  素材一、地球一小时,不能办成“熄灯秀”  悉尼歌剧院、北京故宫、柏林勃兰登堡门、巴黎埃菲尔铁塔……全世界数以千计城市的著名景观和地标性建筑,在当地时间2010年3月27日20时30分至2
期刊
所谓感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叶老讲它是一种声情并茂的吟诵,是真正以声传情,以情动人的感情朗读。有感情地朗读要求的是理性上的真领悟,感情上的真投入。有感情的朗读。既是一种语言文字的训练方式,又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感情熏陶的重要途径。它的好处在于它能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理解字词句篇的同时,接受语言的文字所薀含的思想感情。这种教育作用,是发乎情,动于衷,在感情和认识一致的基础上产生的。
期刊
一、“开放”的范围  阅读能力的考查无非从两个角度入手:一是考查对“内容的理解”,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另一个是对“形式的鉴赏”,解决“怎样写、写得怎样”的问题。如: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一册第十七课后练习三,下面几句话写的很好,联系上下文,说说好在那里?而2006中考零距离第47页第2题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画线句子的理解。前者考查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属于“形式的鉴赏”;后者则是考查学生对这句话深刻含义的
期刊
语文课堂的提问艺术,是一项随语文教学活动发生就存在的教学技能艺术,这一领域的研究对语文教学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教师提问能起到设疑、解疑和反馈的作用,能指明方向、承上启下、启发思维和调节气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提问成为联系师生思维活动的纽带,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  一、课堂提问重精  苏联杰出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
期刊
把活动课提高到课程设置的高度来认识与安排,这是国家教委颁发的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方案》中关于课程设置的重要改革内容之一,《课程方案》明确指出:“活动在实施与发展教育中同学科相辅相成。”这就从教学法规的高度明确了活动课同学科课同等重要。如何做到“相辅相成”?我想以小学数学活动课的开设形式为例,谈谈个人的看法,希望能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根据小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大多数孩子喜欢活动,尤其是有组织的集体
期刊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加强人文教育,提高人文素质,弘扬人文精神,在国际上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和高度的重视。在我国,各界有识之士近年来对此也引起了足够的重视,他们呼吁要高度重视人文教育,加强人文学科的建设,把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学科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那么,人文教育的科学内涵是什么?如何在当前我国人文学科的教育教学模式中实现涵育人文精神的要求呢?本文拟就自己比较了解的历史教育谈一点看法。  一、人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