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咖啡和阅读生存

来源 :风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ko04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次逛书店,出门时,突然听到玩滑板的男孩从空中飘来一句话:“这年头,谁还看书啊!”
  听得我一愣一愣的。然而每每跟朋友聚会,都会自然地谈到最近读到的新书,发现,原来一杯咖啡一本书的生活,亦没有被大家抛弃。
  又发现,很多卖书又卖咖啡的小吧,一家家的多起来,留住了咖啡的淳香,留住了窗外的暖阳,留住了纸张的轻响。
  原来,阅读依然是一种生存。多少年来,从来都是这样。
  
  阅读生存之书店
  
  二十年前。淮海中路三联书店隔壁,上海人常常去逛的旧书店“新文化”曾经在那儿;现在,那儿成了马可孛罗面包房。十年前。长乐路、成都南路口,“新文化”曾经搬去了那里;现在,那儿成了一片绿地。
  很少有人知道它搬去了哪里。如同低调的、不再保持联络的大学同学,在毕业多年后终于失了音讯,甚至很可能,连消失这一事实都从未进入过意识的范围。一家旧书店的命运,应该类似。然而有暗恋者。有虽然边缘、依旧固执的爱。这旧书店,因此而活着。在瑞金二路一条绵长而曲折的小巷里,我沿着窄路行至深处,方在一扇锈迹斑斑的铁门边看见书店的指示牌。蓝底白字,带着一种不甚张扬的醒目。
  书店意外的宽敞。尤其就一家旧书店而言,这样的营业面积简直奢侈。但更奢侈的,是店内铺天盖地的旧书,以及旧书特有的岁月的味道。文论、外国文学、中国文学、社科、艺术、杂志、工具书分门别类,整整齐齐。收购处偏居一隅,老伯伯用的还是算盘。抬头,你会发现那里竟还藏有一个阁楼,里面密密麻麻的全是书。
  有很多种寻找。在孔夫子旧书网按下“搜索”键是一种,在“新文化”的旧书海洋中偶遇是另一种。你或许想不起一周前在季风拎回的满满一袋书里究竟有些什么,但却能轻易记得几个月前在这里淘到《当代意大利短篇小说集》时的欣喜。暗红色的书脊。上海译文1983年初版。包括卡尔维诺、夏侠、布扎蒂在内的28位意大利作家作品。原价1元,现价6元。时间和金钱的换算率,竟然就暗藏在这样一本旧书里。
  在“新文化”,读者永远很少。但循着书香找来的人,却每每都是爱书之人。都说酒香不怕巷子深,我想旧书亦是如此。那是经过时间的淘洗、岁月的选择而沉淀下来的东西,柔软而坚韧;一如这家几度易址、却仍然坚持活下去的旧书店。
  海莲·汉芙的一本《查令十字街84号》令Marks & Co.成为了一个二手书店的传奇,我也梦想着有朝一日若能写一本《瑞金二路410弄3号》,那有多好。
  其实在上海,类似这样的旧书店并非仅此一家。在靠近河南路、金陵路的一条短而窄的马路——盛泽路上,有一家老牌的二手英文旧书店。店堂不大,二十来个平方,书却是顶天立地、密密麻麻——从仅仅过期数周的《Time》、《Newsweek》,到市面上难得一见的美版时尚杂志;从Paperback到Hardcover的各类小说;从词典等工具书到大部头的会计专业书,几乎都可在此觅到,价钱一般仅10-30元,为同类新书市价的一到三成。
  在这家盛泽路的旧书店里,我还曾有一次传奇经历。有一次,我正在店堂里淘书,看店的老阿姨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那端的人在询问有没有1-3元一本随便什么书。老阿姨不免疑惑,便去内间找来了店主老伯伯。后来,老伯伯终于弄清了来电的真相:原来是春节将至,有鞭炮厂需要大量纸张,制作鞭炮的缘故。让人感叹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的同时,我也暗暗想:用外文旧书做出来的鞭炮会不会不同凡“响”呢?
  就在人人感叹读书人越来越少的时代,我却在新年伊始得知了另一家独立书店——渡口书店在上海开张的消息。兴奋之余,专程前去拜访。书店的选址颇费苦心——在安静的巨鹿路上,有参天的古树和静谧的街区,书店躲在一个院落里,门前甚至还有一个花园,真是惬意得不行。
  踏入书店,一种简洁舒服的感觉扑面而来,白色的书架、白色的椅、白色的桌子令小小的空间亮堂起来,一扫小面积带来的局促感。渡口书店的选书也独具特色——它不求新不求全,只涉及设计、文学和社科几类,选的书却本本都是精品,有一些还是市面上较少见到的货。店主辟出一角,供爱书之人寄售各类二手书,只收取极少手续费,真是不枉“渡口”之虚名。
  其实每一家好书店都是一个渡口,每个爱书之人藉着这渡口,才得以欣赏到彼岸的知识风景,不是么?
  
  


  刘凝:只要有书陪伴
  文/韩晶摄影/张洪兵
  
  关于刘凝
  刘凝出生在山东泰安。浙江广播学院毕业后,很快成为江浙一带极具知名度的新闻女主播。
  2002年,她撇下已有的瞩目和成功,来到上海,开始了访谈节目主持人的转换。走进《往事》的刘凝,运用着细节的力量,为大家记录、解读着有关历史和时间的意义。
  千娇百媚的上海女主持人中,刘凝显得很突兀。她在镜头前几乎素面朝天,说话不紧不慢,能令访谈对象忘记摄像机的存在。
  “如果什么事急就可以得到,那着急就有价值了。”
  凡事遇到排队,刘凝宁愿放弃。她不争不抢,守着《往事》这一方天地。
  
  喜欢有书的日子
  生活中的刘凝是安静的,气定神闲的,与电视里从容知性的她略有不同。普通的衣着,素面朝天,语调平和,让人感受到一种特别的美丽。
  刘凝说,读书是她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她把大部分的闲暇时间都耗用在了读书上。不管走到哪里,她的包里都会装着一本喜爱的书,一有时间就拿出来读一读。她说,读书对于她,是一种生命要素,是一种生存方式,她喜欢纸张里的那份依赖。
  没人能够想象到,外表恬静的她对于书籍有着如此痴迷的一面。刘凝说:“喜欢在空闲的日子,一个人躲在房间里,躺在家里柔软的沙发上,或赖在被窝里,泡一杯茶,放在伸手可得的地方,捧着一本书,专心致志地投入。”在深秋落叶时,在冬雪飘零时,这样沉醉的刘凝,忘记了所有。“我常常恍然发现已经两天没有说话了。”
  刘凝喜欢读比较有思想性、有深度、有哲理的书。书提高了她的人生境界,让她过得很充实。刘凝说:“书给了我一个空间,让我能够在无序而纷乱的世界里看到另一个世界;让我知道眼下之外的事情。”
  这样一个在书香中熏陶出来的女人,犹如冬夜里暖炉上的一壶热咖啡,总是能够温暖每一个夜归的人。我崇尚这样的女人,她闪烁智慧的光芒,她的美丽永不褪色。
  
  


  她的《美丽女主播》
  书读得多了,刘凝自己也写书了。《美丽女主播》是她写的第一本书。对于这本书,刘凝的态度非常谦和,“我不太喜欢把它称为一本书,情愿叫它是一些字。”事实上,出版社约稿,请刘凝写一本关于自己的书,刘凝谦称资历尚浅,转而瞄准了12位同行。在这本书中,刘凝带我们走近了沪上一批美丽的女主播们。她们自然鲜明的形象、细腻丰富的人生感受,在刘凝若有若无的引导下展示出来。
  “刘凝的样子,看上去是安静的,但从她的文字中可以感觉到她的善感。她的心、她的眼睛恐怕是不安静的吧?她在《美丽女主播》(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里用笔自如流畅地表达出自己的所思所想,那笔端流露出的一点小资,也挺可爱的。”敬一丹在《美丽女主播》的序言中如是评价。
  
  风采Q﹠A
  
  FRENDS:有没有一本书影响你一生?
  刘凝: 一生过半了,但还是不知道一生的事。但愿好书在后面。应该说在我不同的成长时期,都会受这样或那样的一本书的启迪。迷茫的时候,书让我看到了方向。当然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用语言很难表述出来。
  
  FRENDS:那有没有一本书让你反复阅读?
  刘凝:有。哈代的《无名的裘德》。这本书我读了两遍半。许多书我都想再重新读一遍。如果有时间的话,我还想再读一遍曹雪芹的《红楼梦》、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对于一本书的理解,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阅历的增长变得更加深刻,每当有这样感觉的时候,我都很欣喜。
  FRENDS:推荐几本你最近在读的书?
  刘凝:佩索阿的《惶然录》、《蒙田随笔——达利插图本》、 章饴和的《伶人往事》、南怀瑾的《金刚经说什么》、 梁漱溟的《这个世界会好吗》。我经常因为一本书而喜欢一个作家,然后就会去查这个作家的一些资料,看他的传记,再看他写的其他书。我觉得全面地了解一个作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他的作品。
  
  FRENDS:你通常喜欢在什么时间看书?
  刘凝:每当闲下来的时候,我就会想到它(书)。它真的是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FRENDS:你一般在什么地方看书呢?
  刘凝:我比较懒,一般是在家里看书。但心情好,或者勤快的时候,也会出去看书,通常会去一家可以看到江水的茶馆或者咖啡馆。
  
  FRENDS:这些年选择看书的品味有没有改变过?
  刘凝:有些。在青春懵懂的时期,曾经喜欢看爱情故事的书,我相信许多过来人都有过这样的一段经历。现在对于书的选择更加理性了,选择的书也是那种内容比较理性、比较有思想性,有哲理,有深度的书。这大概跟年龄和阅历有关系吧。有的时候我也会因为工作的需要去看一些书,比如《福尔摩斯探案集》,读这本书,对我主持访谈类节目会有一些帮助,从中我会得到很多启发,比如如何去追踪和把握一些细节元素等等。
  
  FRENDS:能不能描述一下你对书的感情?
  刘凝:书是生命中最忠贞的“情人”,相遇并相伴,不离不弃。
  
  


  薛莉:读书是一辈子要做的事
  文:王琛
  图:钱勇
  
  关于薛莉
  现任职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生活版编辑。朝九晚五的时间里,曾是ELLE中文版专题总监、网站制作人及项目经理。8小时以外的时间,用来胡思乱想,在《上海壹周》、《广州日报》、《第一财经》、《申江服务导报》等报刊兼职专栏作家,涂鸦成这样的小书,娱乐自己娱乐大众。化名“谁谁谁”,著有《朝九晚五》、《上海在失眠》、《白领极限生存》,销量不俗。
  眼前的薛莉无疑是美丽的,刀平娃娃头,浅绿色的锦织缎上衣,胸前的银坠子有着温润的光泽。正像她给我的感觉,清新淡雅如菊。她不爱化妆,喜欢素面朝天,但听说要给她拍照时,她才腼腆地说自己不好看,要去给自己化一个淡妆。刚见面的时候她不太多话也不太爱笑,而一旦聊起了写作和书,她淡定自若,没有停顿的一句一句地吐出来,让我觉得她的世界太大了。
  
  一辈子都要做的事
  薛莉从小学习成绩就非常好,当时的书并不丰富,她一拿到奖学金就跑去买文学名著,泰格尔、托尔斯泰、巴尔扎克都是当时她百看不厌的。到了考大学,她选择了复旦的新闻系,她也真正确定了自己一辈子要做的事:阅读和写作。她说:“人很难发现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所以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我怕等到老了的时候,等到走进坟墓的那一天,什么也没留下。所以找到了喜欢做的事情就一定要坚持。”
  毕业以后到了媒体工作,就是不停地采访和写稿。“那根本谈不上是写作,只是不断去适应媒体风格。只有在8小时以外,我才可以写自己喜欢的东西。后来慢慢有所选择,选择自己喜欢的题材和文风。”薛莉把“读”和“写”说成是“积累”和“释放”的过程,书能让她静下心来盘整自己,然后再把盘整出来的结果释放出来,“读书和写作是我一辈子都不会放弃的。”
  
  写专栏的7年
  《上海壹周》创刊时,就找上她开设专栏写“办公室文化”甚至是“办公室政治”。她以独特的女性视角,展开了一幅幅妙趣横生的办公室画卷,给人带来柠檬般的清新与酸辣。上班族读它,会从中找到自己及身边人的影子,在共鸣与浮想中会心一笑。从2000年至今,她从未停止过,她觉得自己越写越宽、越写越深入。“其实写作这个事情,无论何种风格何种题材,写什么只是形式问题,作家真正需要解决的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人为什么活着’。我是披着职场的外衣,实则写人本身。”
  读者评价她的作品为:心灵按摩剂——能暂时缓解心灵的烦躁。“其实心静跟阅读有关。我常常带着问号去阅读,阅读可以将我从生活的漩涡中拔出来,分身出来看着自己在生活的漩涡里面挣扎。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生活还将继续。回头看看这7年,虽然每回deadline之前都会很辛苦,但这是个非常快乐的过程,让我不断地静下来理顺自己的思路。”
  “其实一段时期写作遇到瓶颈,我就会思考是对生活的认识受到局限,抑或是技术上的限制。我通过阅读不断吸取养分。好像我写‘办公室’故事,最初我是在教年轻人怎么去‘混’,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我觉得应该上升到另一个层面上,我就开始看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伦理学方面的书。不同的学科领域可以给我不同的灵感,帮我开拓思路。不过我从来不写‘How to do’,我只是调侃现象,生活本身就是一个选择,而当社会提供给我们更多选择、价值标准更趋多元化的时候,我们常常会迷惑哪个价值标准是符合自己的、哪种生活是幸福的,现代人太缺乏安全感了。”
  
  “慢生活”态度
  当我们慢慢进入一个快节奏的由网络主导的“无纸时代”,看“有纸”书可不可以称为是一种“慢生活”的态度。当我提出这个疑问,她笑着反驳我,“其实‘快生活’和‘慢生活’的概念是由媒体造势出来的,我觉得阅读本身没有改变。既然网络提供了便利的方式,不是坏事,我们没有必要抗拒它,但是我一般不会下电子书看,除非实在等不及了。我常常逛季风书店,然后挑好书带回家在躺椅上慢慢看。而都市人为什么无法心平气和地‘慢下来’,关键在于他们什么都放不下,什么都想拥有,患得患失,其实都是自找的。这是个选择问题,你该勾哪项。我周末的时候就把手机一关,扔在家里去买书,回来顶多几个未接来电,没事,死不了人。”
  
  FRENDS:有没有一本书影响你一生?
  薛莉:至今还没有。
  
  FRENDS:那有没有一本书让你反复阅读?而你的作品也会不自觉被它左右?
  薛莉:《红楼梦》,我读了十几遍。语言精炼,没有一个多余的字。这让我有了阅读洁癖,我的作者交给我的稿子,多余一个“的”字我都不愿意再看下去,对我而言是浪费时间。《红楼梦》是一本永远值得回味的书。而每当我想模仿,到下笔时却发现一个字都写不出来,最后写出来的还是自己的东西。阅读本身是件快乐的事,写到纸上却不行了。
  
  FRENDS:推荐几本你最近在读的书?
  薛莉:《宗教经验种种》、《李叔同说佛》、《苏东坡说禅》、《激荡三十年》。
  
  FRENDS:你通常喜欢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看书?
  薛莉:我在自己觉得轻松的晚上看书。回家吃完饭,而且一定要在家吃饭,如果有一个晚上可以看书会让我觉得是一件挺奢侈的事。不管多忙,我每天固定的看书时间是在睡前的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还有就是有阳光的周末的下午。
  
  FRENDS:这些年选择看书的口味有没有改变过?
  薛莉:中学的时候特别喜欢《静静的顿河》、《战争与和平》。而现在没有这个心境再读这样的书,而且写法本身也和我们现在的生活脱离了。有时候是抱着功利性去读书,比如读今年的诺贝尔奖作品《我的名字叫红》,我是想研究一下它为什么会获奖。而这2年一直在我脑海里的书是高行健的《灵山》和《一个人的圣经》,无论是文字还是结构我都很喜欢,原来小说还可以这么写。
  
  FRENDS:能不能描述下你对书的感情?
  薛莉:比如今天早上吧,8点开始编稿子,11点电视剧的投资商找我谈想把《上海在失眠》编成电视剧。我觉得生活处处充满机会,而我们静下来想东西的时间却越来越少。书能让我暂时安静下来盘整自己,看书的时候被它所营造的环境隔绝,在里面一边读东西一边得到触动的瞬间是最轻松的。
  
  关于Corner咖啡书房
  
  这是一家很有情调的咖啡书房。在这里,咖啡、音乐、书籍自然和谐地融合在一起。一进门就给人以“宁静”、“温馨”的感觉。一共有上下两层。四周布满了玲珑满面的书籍,种类十分齐全。文艺书、科技书、各种各样的杂志,只要是你想读的,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主人把自己的旅游照片贴在墙上,很温馨的感觉。适合午后去晒晒太阳,聊聊天,看看书,悠闲地消磨半天时光。这家咖啡书房从开业后改变过好几次格局,现在除了咖啡,各种奶茶,已经开始供应饭菜了,“卤肉饭的确蛮好吃的,香蕉奶昔,柚子茶味道也很不错。”
  有别于其他店,Corner书房还经常举办一些活动,让大家在轻松休闲的同时,认识一群有共同爱好的朋友,很有意义。
  来到这里才知道,原来生活也可以这样!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广贤路399弄26支弄54号
  电话:?021-64144191
  人均消费:30元
  
  


  张腾:阅读是到另一个空间的玩耍
  文:可儿(红字部分)、张腾
  摄影:钱勇
  
  关于张腾
  张腾还有一个更加有名的名字叫“瞎讲三千”,在上海话中大约是胡说八道的意思。这个八零后的上海男人,有着一份正宗“四大”的高级白领的工作,然而平时的他,喜欢“混”在艺术圈中“看风景”。他喜欢玩LOMO,喜欢玩BLOG,喜欢旅游……常常以各种身份出现在上海的时尚杂志或报纸中,或是介绍美食,或是展现自己的摄影作品,抑或仅仅是带大家去探寻一下新的生活方式。他是个超级忙的“玩家”,充分体验出八零年代人的特质。
  然而从他的作品或文字中,你还是可以感觉到,他一直在追寻和思考的东西。认识他也有三年了,从一个青涩的男孩到如今有着成功事业的男人,他的眼睛始终没有改变过,那就是一直在追找一种更有意义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
  
  另一个空间的玩耍
  “从前,我们从漫画开始看到武打、言情,再后来看点更为文艺的书,可是到最后,我们就只喜欢一种风格的歌,钟爱少数几个导演的电影,看大同小异的书,口味渐渐单一,以至于连自己都觉得无聊。这真是个问题,因为一走进书店,我就会习惯性地去找那些自己熟悉的名字,最后又捧回一堆喜欢却完全预料之中的书。这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我们总懒得去发现那些自己不熟悉的东西。而最好的解药,就是把你放到一个所有书都完全陌生的书店,完全凭感觉淘书,于是旧书店就成为不二之选。
  第一次到“申东书店”其实是朋友推荐的,当时不以为然,想着大概也就卖点过期《时代周刊》之类,而我也没有王伟文那样的恒心去寻自己出生那天的《vogue》。 在一个太阳很大又无所事事的下午,因为想坐一下公车而决定去“申东书店”。如愿以偿地坐了长久公车之后,终于在一个小区里找到了“申东”。满屋都是书,陌生的书。因为是国外图书馆的旧书,所以有些很古旧,而有些真的很偏门。就凭书名作者和封面去选书,结果自然是买到大体上符合自己喜好但和经常看的那些又完全不一样的书。因为价格便宜,所以这样的尝试成本很低,即使买了不喜欢看的,也完全没有浪费的意思,而若能找到心水之物,简直就赚到了。
  从小去图书馆借书就会在心里暗暗希望能在借书时发生点什么故事,比如抽掉一本书却发现对面有双惊讶而好看的眼睛,或者发现这本书20年来只有一个人看过并且名字还很好听,当然,这样的故事至今没有发生过。在大书店买书发生故事的概率太低,而小书店的概率就会高很多,至于小二手书店,那大概是最高的了。所以,在申东淘书几乎是场小旅行,而坐在堆成山的旧书里翻书也是很有小虚荣的成就感的事情。
  最后的最后,二手书店大概是所有书生命的最后一站,要是还没有人领养它们,它们大概就会被扔到大炉子里变成纸浆再变成A4纸然后被印上些无聊的计划或者报表,看过一次就再也没人看第二眼。
  无论是发现新大陆还是小旅行还是拯救与你合衬的书,这都是个适合难得去一下玩耍的所在。”
  
  风采Q﹠A
  
  FRENDS:有没有一本书影响你一生?
  张腾:阿兰德波顿的《哲学的慰寂》。这是在我大学里读到的一本书,对我影响很大,但是不是会影响一生我不知道。这本书教会了我看事物的方法。
  
  FRENDS:那有没有一本书让你反复阅读?
  张腾:没有。呵呵,我一般同一本书不会去看两次的。
  
  


  FRENDS:推荐几本你最近在读的书?
  张腾:米兰·昆德拉的《帷幕》,这是昆德拉被译成中文的第14本书,由他在中国唯一的入室弟子董强教授操刀。可以肯定的是,我们短时间内再也不看到昆德拉的新作了,他八十多啦。还有一本是连岳的《神了》,是他阅读《圣经》的随笔。这本书以人类、社会、心灵等红尘俗事议题,或嬉笑,或怒骂,写得很好玩。最后推荐给大家一本童话书《百变小红帽》,凯瑟琳·奥兰斯汀的。这可是一本全新的小红帽啊。
  
  FRENDS:你通常喜欢在什么时间看书?
  张腾:床上。一直看到我睡着为止。我真想不出还有什么时间可以看书。如果是去书店,我会在那儿看一会,然后买回家。但如果让我到咖啡馆专门去看,我想我还没有养成这样的习惯,我会分心的。没有一个地方比温暖的床上更适合看书了。
  
  FRENDS:这些年选择看书的品味有没有改变过?
  张腾:有。感觉好像越变越差了。哈哈。那些经典的东西全是学生时代看的。现在通常不会去看大部头的东西了。总是感觉没有时间,总是在挤时间看书。这点真让人烦。
  
  FRENDS:能不能描述一下你对书的感情?
  张腾:很喜欢书。它们能让你视野开阔,懂得很多东西。对它们的感情更像个学生对老师吧。总是有着敬畏的,但又同时不可缺少。一个人的一生怎么能够没有老师呢?如果说碟片和音乐更像朋友的话。只是现在社会节奏很快,我希望自己可以多挤时间和多挤心情去看书。人的一生不可以没有书,人的生存和发展是需要阅读的。
其他文献
编辑/Yee 静物摄影/李树家     也许女人天生就喜欢矛盾的东西,所以每一年的T台上都少不了西装的精妙魅影——纤细柔美与精明干练、优雅娴淑与坚强果敢、端庄甜美与奔放洒脱……所有的这些矛盾焦点,都被西装巧妙融合地展现在利落的肩头和秀丽的腰线中,让好修养的美女们跃跃欲试。      十九世纪的法国女小说家乔治·桑,应该算是穿西装最超前的女人,在女人都穿雨伞式长裙的时代,她独树一帜穿起西服,被人视为
期刊
巴黎 巴黎!  文/舒菲  编辑/王曦    乔瑟芬贝克性感慵懒的嗓音唱出:真正使我着魔的是巴黎/整个的巴黎;  电影《巴黎恋曲》的女主人公说:没有其他城市比巴黎更合适于制造爱情;  诗人徐志摩则写道:尝过巴黎的一定不会再希罕去天堂……  她的他,也在巴黎。  但他却未曾言过巴黎任何一丝的浪漫。  她取笑他天生就不是一个浪漫的人,纵然在巴黎,又能如何?  只是内心的深处,却期望他永远都不要在巴黎发
期刊
印象里的苗圃像足了一个小男生,习惯戴男款的大手表,穿男式军靴。大刺刺的起落行走,抽烟,放声谈笑,看上去豪爽不羁。还极其的勇猛无畏,爱玩极限运动,摩托艇、赛车、蹦极、攀岩,哪一项都不输给男人。经常夜半开着她的黑色陆虎上高速兜风,把油门踩到底,享受风在耳边呼呼吹的刺激感受。更曾经练过擒拿格斗,硬是把陪练的160多斤的运动员摔了个几十次。  这样性情的女孩,难怪入行几年来,除了和佟大为传过一个不太靠谱的
期刊
编辑/王曦    每一年的圣诞我们总是仰脖期盼着雅诗兰黛的限量版香氛膏,鼻尖捕捉着弥散在空气中的气味,而这样的跃跃欲试却更多的是为了那一个个精致的香氛盒。每年不同主题却同样精致的小盒子,打开它,仿佛打开了一段故事,所有尘封的过往、爱情、承诺都呼之欲出,那一瞬间,似乎随着时空隧道开启了神奇的世界,仿佛获得了所有由物质带来的精神满足。    小盒子里的大秘密    Erica住进了新房子,浴室有个很特
期刊
经常饮茶好处多    英国科学家研究发现,每天喝4杯茶比喝8杯白开水更有益于身体健康。茶不仅补充体内水分,还预防心脏病和癌症。坚持每天喝茶能够使患心脏病的风险降低11%,关键在于茶存在大量的抗氧化剂“类黄酮”,从而能够防止细胞损害。仅仅3杯茶中所含的类黄酮就是一个苹果含量的8倍。    计划怀孕的人少吃豆制品    英国生殖专家研究发现豆类制品有杀死精子的作用,因此计划怀孕的女性日常饮食中应尽量减
期刊
编辑/王欣    12月对你意味着什么?  是无休无尽的年终总结会、累到吐血的年底大攻关、走马灯式的社交大party、还是静心对自己的回顾与总结?  不管怎样,到了12月,所有的辛苦和狂欢都是那么理所当然,你需要为人生中的又一个刻度做一次道别:无论是华丽的,抑或简单的。  当然,除了自己之外,你还需要知道这个世界在2006都发生了什么,在2007又即将发生什么。无论是时尚界的、娱乐界的还是艺术界的
期刊
柏宇  专业:化妆造型,摄影,后期制作
期刊
明星博客:汤加丽http://blog.sina.com.cn/m/tangjiali    一本挑战全裸尺度的《汤加丽人体艺术写真》,将她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有赞扬也有非议,四处充斥着艺术与色情的争鸣。面对公众社会的流言蜚语、意想不到的官司缠身、意外的堕马受伤,这么多压力一下子压在了一个柔弱女子的肩头,可她却没有选择退缩和逃避。她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她不是为了一“脱”搏出位,不是性感开放。汤加丽
期刊
编辑/王曦    “鸡瘟没把你吓倒,禽流感更没能磨灭你为家族延续而努力的精神,见你又毅然走进产房,我默默地祝福你:生蛋快乐!”    平安夜、圣诞夜、圣诞老人、圣诞树,还有众多的精彩节目,这么多的亮点让我们不禁对“生蛋”节无限期待。数字产品自然也不能置身世外,一系列的新产品给这个喜庆的日子锦上添花!    HP Photosmart D7368照片打印机    在惠普新一代的产品中,HP Phot
期刊
花语、星光、新风,06年的珠宝世界就像是在呈现这样一幅充满色彩、光芒、清新的时尚盛景。色彩的拼接与碰撞,经典的回溯与颠覆,奢侈的张扬与内敛,一切都会以闪亮的方式登场,珠宝时尚的舞台上,没有所谓的低调。    如花彩钻     绚丽的花朵永远能给设计师们提供无尽的灵感来源,也能吸引女人无限的热爱。06的彩钻首饰设计风格被各种花朵造型簇拥着,虽然造型或奔放、或精致,色彩却是一致的明艳娇俏,俨然一幅“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