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母亲盼我们回去,每次打电话,问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什么时候回来?小虎子长多高了?”小虎子是我的儿子。我们在电话里告诉了她,那头,母亲略带一丝伤感地说:“有空就回来,不然,小虎子回来,怕我都认不出来了。”我们应承着,说一定回来,到了暑假,一准带着孩子回来。母亲沉吟了—会儿,大概在计算着我们回归的日子吧,如果时间还长,就会长叹一声:“还要那么长时间啊。”如果快到了,就会很高兴地说:“早点回来啊,我望着你们。”
母亲说望着我们,是真的望,绝不是说说而已。
回家那天,我们耽搁了。妻子娘家在公路边。一下车,妻子无论如何要到娘家看看,说离开一年了,都快想疯了。于是,我们一块儿去了,玩到第二天才回家,到了村子,远远的,看见一个人站在七月的阳光下,手搭在额头上,向远处张望。那个人,就是母亲。
见到我们回来,母亲很高兴,拉着自己的孙子,又是找糖,又是找饼干。我看着母亲头上的汗,埋怨:“大太阳底下,干嘛站在外面啊?”
父亲抽着烟,笑了笑,说:“望你们呢,昨天听说你们要回家,不停地到路边去望,来回不下二十趟。今天一早起来,到现在怕也有十来趟了。”
母亲却只是笑,频频的念叨着一句话:“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二
母亲和父亲在家里侍弄着十多亩茶林。茶林,听名字好像还很具有诗意的,其实蛮不是那么回事。家乡山高坡陡,有的地方甚至人都站不住脚,是很危险的。
每天早晨,天刚亮,母亲就和父亲起来了,悄悄地关了门出去,上了坡。有几次,妻子起来,拿起锄头,喊我,准备一块儿去锄草。母亲制止住了她,说:“快别去了,坡陡,稍微不注意,就会摔倒,有时还会被蜂子蜇了。”母亲前两天锄草。就遭了蜂子蜇,脸还肿着呢,所以谈蜂色变。为了阻止妻子上坡,母亲把妻子手中的锄头夺下来,拿走了。
母亲和妻子之间,和所有的婆媳之间一样,过去也产生过摩擦,甚至口角。但是,随着我进城,妻子也进了城,母亲对妻子一天天好起来,尤其回家,甚至不要妻子下厨房和下地了。
母爱,让母亲不再刚强。
三
回家后,还有一样,感觉到母亲突出的变化。
母亲在坡上忙碌了一天之后,回来,吃了晚饭,坐在院子里,我们一家人纳凉。无论坐的时间多么长,母亲也睡意全无。直到我们说累了,说要睡了,母亲才睡。
坐在那儿闲聊时,母亲很少说话,只是听我们说话,间或笑笑,慢慢地摇着蒲扇,很满足的样子,望着我。这让我倒有些不好意思起来,问:“娘,你望啥啊?”
母亲欣慰地说:“你胖了。”
妻子就笑了,说胖不好,瘦一点才好呢。母亲马上给予了更正,说:“胖比瘦好,胖,身体才壮实啊。”事后,妻子在我面前说:“娘看见你,鼻子眼睛都在笑,你身上不好的也变成好的了。”说时,有几分妒忌。有几分羡慕。
一次,在月光下坐着,小风悠悠地吹着,院子里的葡萄叶“沙沙”地响着。在静谧的夜里,我们谈着家事,陈芝麻烂谷子细细碎碎的。突然,母亲不经意地说道:“村那头的张婶死了。”
“张婶?身体很结实啊?”我问,很诧异。
“哎,谁知道?早晨见我,还有说有笑的。可是上午做饭时。一头栽倒在地上,扶上床,就咽了气一比我还小一岁呢,黄泉路上真的无老少呢。”母亲陷入了一种深深的惋惜中。月光照在她的脸上,皱纹很清晰,一条—条的,刀刻—般。
母亲已经六十多的人了,我突然无来由地产生一种惊慌。母亲,你千万坚持住,退休后,我就回来,让我稍微尽几天孝道。
四
在家里一共呆了七天,由于单位组织外出学习,所以,我又要走了。
走的前一天晚上,我并没有陪母亲坐。忙着收拾书籍,母亲也在帮忙,只不过不是装我所需要的东西,而是她认为最重要的。
首先是鸡蛋,母亲用一个袋子,装一点棉花,然后把积攒下的鸡蛋一股脑儿装了下去。我们拦,不让拿,母亲和父亲都爱吃鸡蛋。再说,鸡蛋易碎,路上稍不注意,就破了。
我阻拦说:“娘,不要鸡蛋,难拿。再说,城里也有。”
母亲不听,仍在继续装,说:“城里鸡蛋没有本地鸡下的蛋好吃,我和你爸现在又不太爱吃鸡蛋,放在家里坏了怪可惜。”快装完时,一个鸡蛋落在水泥地上,碎了。母亲拿来一个碗,把蛋黄蛋清小心的刮入碗中。然后,仿佛完成了一件大事似的,长出了一口气,又让父亲去拿腊肉。母亲的理由仍然很充足,他们两个老人不爱吃肉,我爱吃。
腊肉装好,接着是青辣椒,是西红柿,是韭菜。还有一捆小白菜,外加一袋花生。
我急了,说:“娘,你再装,我一样也不拿了。”听了这话,吓住了母亲,松了手,连连叹息:“地里的菜正旺,不吃,进城去吃白饭,一点下饭的菜也没有。”说完,让父亲帮忙,把东西扛上车。
五
车开动了,刚走几步,母亲突然想起了什么,忙喊着招手。车停了,母亲扒在车窗外,对小虎说:“虎子,葡萄快熟了,到时候,和你爸一块儿回来吃。”看到我们答应,母亲脸上露出喜悦的光,放下了扒在车上的手。车子一声喇叭响,走了。只留下母亲,孤零零地站在早晨的晨雾中。
我不敢回头望,知道母亲又站在村口望着我们,我怕自己控制不住眼泪。我知道,我无论如何走不出母亲的思念,也走不出我对母亲的思念。路的两边,时时闪现出村庄,还有田野,和田野里劳作的老人,这些时时撩起我对母亲的思念,让我想起母亲,想起故乡,和故乡的茶林。
母亲留守着茶林,留守着故乡,也留守着我们的幸福,永远。
(编辑·姚磊)
母亲盼我们回去,每次打电话,问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什么时候回来?小虎子长多高了?”小虎子是我的儿子。我们在电话里告诉了她,那头,母亲略带一丝伤感地说:“有空就回来,不然,小虎子回来,怕我都认不出来了。”我们应承着,说一定回来,到了暑假,一准带着孩子回来。母亲沉吟了—会儿,大概在计算着我们回归的日子吧,如果时间还长,就会长叹一声:“还要那么长时间啊。”如果快到了,就会很高兴地说:“早点回来啊,我望着你们。”
母亲说望着我们,是真的望,绝不是说说而已。
回家那天,我们耽搁了。妻子娘家在公路边。一下车,妻子无论如何要到娘家看看,说离开一年了,都快想疯了。于是,我们一块儿去了,玩到第二天才回家,到了村子,远远的,看见一个人站在七月的阳光下,手搭在额头上,向远处张望。那个人,就是母亲。
见到我们回来,母亲很高兴,拉着自己的孙子,又是找糖,又是找饼干。我看着母亲头上的汗,埋怨:“大太阳底下,干嘛站在外面啊?”
父亲抽着烟,笑了笑,说:“望你们呢,昨天听说你们要回家,不停地到路边去望,来回不下二十趟。今天一早起来,到现在怕也有十来趟了。”
母亲却只是笑,频频的念叨着一句话:“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二
母亲和父亲在家里侍弄着十多亩茶林。茶林,听名字好像还很具有诗意的,其实蛮不是那么回事。家乡山高坡陡,有的地方甚至人都站不住脚,是很危险的。
每天早晨,天刚亮,母亲就和父亲起来了,悄悄地关了门出去,上了坡。有几次,妻子起来,拿起锄头,喊我,准备一块儿去锄草。母亲制止住了她,说:“快别去了,坡陡,稍微不注意,就会摔倒,有时还会被蜂子蜇了。”母亲前两天锄草。就遭了蜂子蜇,脸还肿着呢,所以谈蜂色变。为了阻止妻子上坡,母亲把妻子手中的锄头夺下来,拿走了。
母亲和妻子之间,和所有的婆媳之间一样,过去也产生过摩擦,甚至口角。但是,随着我进城,妻子也进了城,母亲对妻子一天天好起来,尤其回家,甚至不要妻子下厨房和下地了。
母爱,让母亲不再刚强。
三
回家后,还有一样,感觉到母亲突出的变化。
母亲在坡上忙碌了一天之后,回来,吃了晚饭,坐在院子里,我们一家人纳凉。无论坐的时间多么长,母亲也睡意全无。直到我们说累了,说要睡了,母亲才睡。
坐在那儿闲聊时,母亲很少说话,只是听我们说话,间或笑笑,慢慢地摇着蒲扇,很满足的样子,望着我。这让我倒有些不好意思起来,问:“娘,你望啥啊?”
母亲欣慰地说:“你胖了。”
妻子就笑了,说胖不好,瘦一点才好呢。母亲马上给予了更正,说:“胖比瘦好,胖,身体才壮实啊。”事后,妻子在我面前说:“娘看见你,鼻子眼睛都在笑,你身上不好的也变成好的了。”说时,有几分妒忌。有几分羡慕。
一次,在月光下坐着,小风悠悠地吹着,院子里的葡萄叶“沙沙”地响着。在静谧的夜里,我们谈着家事,陈芝麻烂谷子细细碎碎的。突然,母亲不经意地说道:“村那头的张婶死了。”
“张婶?身体很结实啊?”我问,很诧异。
“哎,谁知道?早晨见我,还有说有笑的。可是上午做饭时。一头栽倒在地上,扶上床,就咽了气一比我还小一岁呢,黄泉路上真的无老少呢。”母亲陷入了一种深深的惋惜中。月光照在她的脸上,皱纹很清晰,一条—条的,刀刻—般。
母亲已经六十多的人了,我突然无来由地产生一种惊慌。母亲,你千万坚持住,退休后,我就回来,让我稍微尽几天孝道。
四
在家里一共呆了七天,由于单位组织外出学习,所以,我又要走了。
走的前一天晚上,我并没有陪母亲坐。忙着收拾书籍,母亲也在帮忙,只不过不是装我所需要的东西,而是她认为最重要的。
首先是鸡蛋,母亲用一个袋子,装一点棉花,然后把积攒下的鸡蛋一股脑儿装了下去。我们拦,不让拿,母亲和父亲都爱吃鸡蛋。再说,鸡蛋易碎,路上稍不注意,就破了。
我阻拦说:“娘,不要鸡蛋,难拿。再说,城里也有。”
母亲不听,仍在继续装,说:“城里鸡蛋没有本地鸡下的蛋好吃,我和你爸现在又不太爱吃鸡蛋,放在家里坏了怪可惜。”快装完时,一个鸡蛋落在水泥地上,碎了。母亲拿来一个碗,把蛋黄蛋清小心的刮入碗中。然后,仿佛完成了一件大事似的,长出了一口气,又让父亲去拿腊肉。母亲的理由仍然很充足,他们两个老人不爱吃肉,我爱吃。
腊肉装好,接着是青辣椒,是西红柿,是韭菜。还有一捆小白菜,外加一袋花生。
我急了,说:“娘,你再装,我一样也不拿了。”听了这话,吓住了母亲,松了手,连连叹息:“地里的菜正旺,不吃,进城去吃白饭,一点下饭的菜也没有。”说完,让父亲帮忙,把东西扛上车。
五
车开动了,刚走几步,母亲突然想起了什么,忙喊着招手。车停了,母亲扒在车窗外,对小虎说:“虎子,葡萄快熟了,到时候,和你爸一块儿回来吃。”看到我们答应,母亲脸上露出喜悦的光,放下了扒在车上的手。车子一声喇叭响,走了。只留下母亲,孤零零地站在早晨的晨雾中。
我不敢回头望,知道母亲又站在村口望着我们,我怕自己控制不住眼泪。我知道,我无论如何走不出母亲的思念,也走不出我对母亲的思念。路的两边,时时闪现出村庄,还有田野,和田野里劳作的老人,这些时时撩起我对母亲的思念,让我想起母亲,想起故乡,和故乡的茶林。
母亲留守着茶林,留守着故乡,也留守着我们的幸福,永远。
(编辑·姚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