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数学课的教学过程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ob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教学过程既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又是一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它是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活动过程。其实数学教学过程还可以这样表述:它是一个以教师、学生、教材、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为基本要素的多维结构,它是一个教师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形成良好心理品质的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过程,它又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师生相互作用的双边活动过程。
  一、多种教学要素相互影响激发了数学教学过程的生命活力
  数学教学过程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它突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是数学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选择课程资源、组织教学活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以及参与研制开发学校课程等方面,必须围绕施素质教育这个中心,同时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学生是数学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的发展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学生的学习应是发展学生心智、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因此,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不同学习内容,让学生的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材是数学教学过程的重要介质,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利用包括教科书、校本资源在内的多样化课程资源,拓展学生发展空间,让学生把数学思想应运到生活实践活动中去,从而让数学课程充满了生命活力。
  二、师生相互沟通和交流是数学教学过程的力量源泉
  数学教学过程的核心要素是加强师生相互沟通和交流,倡导教学民主,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营造同学之间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因此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而互动必然是双向的,而不是单向的。
  由于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情感交流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讨论是情感交流和沟通的重要方法。教师与学生的讨论,学生与学生的讨论是学生参与数学教学过程,主动探索知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要依照教学目标组织学生充分讨论,并以积极的心态互相评价、相互反馈、互相激励,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发挥集体智慧,开展合作学习,从而获得好的教学效果。我认为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之一就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使之由客体变为主体,使之积极地、目的明确地、主动热情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成功的教育是非显露痕迹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是充满爱心的教育。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真诚交流意味着教师对学生的殷切的期望和由衷的赞美。期望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由衷地赞美学生的成功。我认为,作为教师,应该在数学教学过程的始终,都要对学生寄予一种热烈的期望,并且要让学生时时感受到这种期望,进而使学生为实现这种期望而做出艰苦努力。
  三、教师与学生的充分理解和信任让数学教学过程完美实现。
  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理解和信任学生。理解是教育的前提。在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体会他们的切身感受,理解他们的处境。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热爱学生,只要你对学生充满爱心,相信学生会向着健康、上进的方向发展的。
  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在讲到某些重、难点时,由于对学生学习潜力估计不足,所以教师包办代替的多,讲道理占用了学生大量宝贵的学习时间。即使让学生自学也是由“扶”到“半扶半放”,再到“放”。叶圣陶先生说:“教者,盖在于引导、启发。”这就是说教师是指导者就不能“代庖”,教师是启发者就不能“填鸭”。因此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目中无人”,把自己视为教学的指导者、促进者和帮助者,是“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基于此,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讨论、评价、倾听、激励,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群体磨合后的智慧,必将大大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另外,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参与到学生中间,及时了解到、反馈到学生目前学习的最新进展情况。学生出现了问题,没关系,这正是教学的切入点,是教师“点”和“导”的最佳时机。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教师的引导、启发、帮助,学生必将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
  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提问,教师不必作直接的详尽的解答,只对学生作适当的启发提示,让学生自己去动手动脑,找出答案,以便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他们良好的自学习惯。课上教师应该做到三个“不”:学生能自己说出来的,教师不说;学生能自己学会的,教师不讲;学生能自己做到的,教师不教。尽可能地提供多种机会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感悟、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认识,激发学生的数学情感,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
  四、教师的组织性和协调性营造了数学教学过程的良好育人氛围
  现代教育理论下教师已经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吸收、选择和整理信息,带领学生去管理人类已形成和发展的认识成果,激励他们在继承基础上加发发展;教师不单是一个学者,精通自己的学科知识,而且是学生的导师,指导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督促其自我参与,学会生存,成才成人。教师的劳动不再是机械的重复,不再是在课堂上千篇一律的死板讲授,代之而行的是主持和开展种种认知性学习活动,师生共同参与探讨数学的神奇世界;教师也不再是学生知识的唯一源泉,而是各种知识源泉的组织者、协调者,他们让学生走出校门,感受社会和整个教育的文化。可以说,促进人的发展,促进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这是数学教师的根本任务
  总之,数学教学过程对学校管理,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课程,教师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理解新课程的要求,要树立新形象,把握新方法,适应新课程,把握新课程,掌握新的专业要求和技能----学会关爱、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给予、学会等待、学会分享、学会选择、学会激励、学会合作、学会"IT"、学会创新,这只有这样数学教学过程更加流畅,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体悟数学思想,在数学实践当中检验数学真理,全面提升个人素质。
其他文献
目前,小学的习作指导和练习是从三年级开始纳入教学内容的,而小学低段的学生基本没有涉及系统有序的写作指导。对于承担低段教学的语文教师,写作的教学只是自发的个人行为,对此项内容的重视程度完全取决于教师个人的素质和愿望。现行小学低段语文教材对学生的习作训练也仅停留在写话练习和口语交际的层面。另一方面,小学低段学生的表达能力提升速度极快且极需系统的指导和评价。一、二年级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不够强,但是他们对
期刊
为推动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迅速发展,国家教育部已制定了《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全国普通高中要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各级学校也开始给予重视,不断增加投入、增加课时。信息技术课比其他学科更具有现代教育模式和方式的特点,融合基于任务驱动式、探究式和互动式的团结协作等现代教育理念的教学方式,能有效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操作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与情感体验有机结合。总结以往教学经验
期刊
从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看:《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一要求特别强调了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数学学科作为工具学科,它的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数学知识必须“生活化”。  一、 善于研究生
期刊
一、 高中语文课堂问题生成的内涵  问题生成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自己的主导作用,对课堂进行适度调控,将教学问题有效地渗透于课堂中,并使得这些问题能进一步再转化生成为新的有效教学资源。顾名思义,高中语文课堂问题生成可以这样理解:一方面是指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有效的语文教学问题,激发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以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为手段,根据学生自身的经验产生对文本、对事物的独特体验、感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利用信息技术教学辅助教学手段,提高语文学科课堂效果,从而达到优课的目的,如何取得整合实效,值得我们思考与研究。本文分析了整合的过程以及整合的误区,希望能给从事一线教学的老师一些启发,实现优质教学。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语文学科 整合 思考  在新课程改革中,不少学科教师都开展了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实践,涌现出许多优秀的课件,但同时也出
期刊
我们都知道高中数学是高中较难的一门学科,都曾有过“高中数学难学”、“上课听不懂数学”的经历。这种情况下数学老师往往把原因归结为“学生基础差”、“对牛弹琴” 等。自从我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每次课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是经常出现“穿新鞋,走旧路”的现象。课堂教学不能促进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老师教起来特别累,学生学起来很难,并且成绩也很难提高。我深思:问题出在哪里?是老师上课时没讲解
期刊
新课程改革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将学生作课堂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培养对学习的兴趣,构建高效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在这种要求下应运而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表现欲,培养自信心,从而增加对学习的兴趣,并且还能打高学习能力。信息技术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将促进学生之间思想的交流、提高学习效率,激发思维火花。  一、小组合作学习构建有效课堂的学习形式  小组
期刊
新时期,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高中历史教育成果也尤为丰富。随着新课改的提出,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理念,课程目标等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尤其是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國家教育部出台了第一份独立的《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大纲》,使高中历史课程设计出一定的层次性、时代性、开始重视研究性学习,并且编写出版了面向21世纪的高中历史教材和教辅。”  新课改背景下历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期刊
摘要:众所周知小学语文是学生的启蒙阶段课程,如何让孩子从小就爱学语文,打好语文基础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那么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如何上好课就成了探究的焦点问题,而备课则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任何一堂好课都是精心备课而来的。因此本文就如何备好小学语文课谈了笔者的的一些简单看法,与同行共同探讨。  关键词:备课;语文;学生  作为一名教师,我很赞同孔子的一句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做好一件事情,都
期刊
思想政治课是初中教育中一门重要的课程,在目前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中起着独特的作用。所以,如何在政治课教学中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素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思想政治课的现状  在应试教育的气侯影响下,思想政治课教学不可避免地烙上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印记。从目前看,许多学校试图超出“应试教育”的怪圈,但从根本上说仍未从中解放出来。主要是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思想上仍然受应试教育禁锢。2.行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