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广夏神话”的终结者

来源 :周末文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sical11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句话初露疑云
  
  蒲少平是一位多年从事证券市场分析的策略分析师,与平常大家所熟悉的,经常在报纸上发表股评的人,有着根本区别。他实际的工作是在证券公司的研究部门,对行业和公司的情况做分析。工作需要他经常撰写报告型的文章,两三万字一篇,较深入地研究一个行业或一个公司的营运情况。


  蒲少平从事证券市场的研究素来严谨认真。在做策略分析的时候,他采取的方法首先是收集上市公司的资料,包括利用报刊、互联网和电话,然后再加上实地考察,最后才按照这些内容,分门别类地进行分析。
  蒲少平平常很少深入研究多元化的企业,据他看来这样的企业很少成功。然而,事情总有例外,银广夏作为一个多元化的企业,于1993年上市以来,成绩卓越。尤其是2000年,银广夏的业绩出现突飞猛进的增长,仅一年内利润增长了200%多,股价也随之增长了400%多。普通股民眼中的这桩大好事,也引起了作为内行的蒲少平的注意。
  无论是在公众心目中,还是在媒体上,银广夏都被认为是一只前景非常看好的股票。作为投资者,股票上市公司的效益越好,他所持有的股票价值就越高。实际上,蒲少平开始也将银广夏当作一只绩优股。他所接触的材料都是正面报道,根据报道内容,蒲少平也一直将银广夏公司当作一家好公司去考察。但是在这过程当中,他越深入地考察,发现的问题越多。
  2000年3月17日,蒲少平到某一从事毯业生产的企业进行考察。18日是银广夏召开股东大会的日子,趁此机会,蒲少平顺便到银广夏总部做了一次实地考察。在公司办公室里,他看见了一本内部刊物,刊名就叫《银广夏》。其中刊登了董事长的一段讲话,他说:“我们这个公司80%的职工都是不赢利的。”这句话引起了蒲少平的注意,银广夏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是一个创造奇迹的公司,它的管理水平应该是很高的,怎么会弄得80%的职工不赢利呢?一个大大的问号打在了蒲少平的心里。银广夏的业绩难道是靠其余20%的职工支援出来的?
  为了深入了解银广夏的幕后,蒲少平参加了公司的股东大会,同时在公司的安排下,参观了治沙基地。在跟银广夏员工的接触中,蒲少平整体感觉,他们的管理水平并不高。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呢?
  
  卧底暗访遇阻力
  
  如果是一个管理井井有条的企业,它的各项数据应该是非常全面的,但是蒲少平看到的情况却恰恰相反,在银广夏总部保存的各方面数据都不全,比较混乱。


  磁盘是银广夏的起家产品。开完股东大会后,蒲少平在没有告知任何人的情况下,独自一人参观了银广夏设在银川的子公司。由于平常很少有人到子公司参观,子公司的工作人员警惕性不高,客户打扮的蒲少平才没有被怀疑,他顺利地打入了子公司的内部。
  他以客户的身份表示,对子公司生产的磁盘及其他的产品感兴趣,受到了员工的接待。但是在蒲少平参观的时候,却发现他面临的是一家即将倒闭的磁盘公司。“凋零”是惟一的感觉。在库房里积压了几百万片磁盘,车间里一片漆黑,早已全面停产。这一切给蒲少平的直观印象是亏损。
  银广夏下属另一家据说是赢利的房地产公司,房子还看得过去,此外还办了一家二星级标准的酒店。但总体感觉是管理水平一般,员工素质也一般,这样的企业能够创造奇迹,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银广夏的主要利润来自天津,是不是天津的管理水平比银川的高?从银川参观完回到北京,出于职业的好奇心,蒲少平迫不及待地赶到了下一站天津。
  在天津的子公司戒备森严,蒲少平不得不采取另外一种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以证券市场策略分析师的公开身份到公司“参观”。但是,他刚亮明身份,马上遭到了天津子公司警卫的严厉拒绝,即便他一再表示只是进去参观一下,仍得不到警卫的放行,他们异口同声称领导不在。蒲少平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他返身出来找了一个公用电话,与总公司董事长秘书联系,希望得到他的支持。在电话中,蒲少平一再强调,自己只是佩服于公司的成就,希望看看他们的公司到底是怎么经营得这么好的。董事长秘书就他的事情和天津的银广夏领导取得联系,经过1个多小时的协商,在蒲少平不断的电话催促下,管辖天津子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接待了他。
  总经理带着他参观。尽管从表面上看,公司的设备和厂房都比较先进,但关键的生产设备,蒲少平却无缘一见。隔着玻璃,车间里没有一丝灯光透出来,似乎没有人在里面进行生产。一路来到检测设备处,里面空空如也。临时叫人开了门,显然里面也没人工作。难道他们的设备都是全自动生产?即使如此,也得有一人在一旁进行管理呀。整个厂区给人的感觉空荡荡、静悄悄的,而蒲少平能够有幸见到的几个人,也都是一副闲散的样子。这就是一个利润增长200%多,创造“神话”的公司应有的景况?
  
  唇枪舌剑挑破绽
  
  所有的一切在蒲少平心里埋下了一个又一个问号。参观完后,总经理客气地将他领到了会议室,并且亲自给他倒了一杯水。见此情景,蒲少平的怀疑更大了。难道总经理连一个秘书都没有?如果是,那么更加证明了他们平日的无所事事。
  蒲少平很快切入正题,他首先提问:“你们这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能够取得这么好的业绩?”总经理夸夸其谈,他表示他们的管理水平很高。蒲少平接着他的话题,继续进行质疑,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高低,是能够在员工的身上反映出来的,能不能让他见见公司的员工?如果出于技术秘密原因,不能见到从事萃取的员工,那么在牙膏厂工作的员工能不能见?但是,蒲少平周到的设想同样得到了总经理的拒绝。
  后来,总经理解释说,他们之所以有这么好的利润,是因为他们的规模大,是得益于规模效益。蒲少平的嘴角拉开了一丝微笑,既然规模大的话,公司从事的萃取生产,要从植物中提取精华,应该有很多的原料,当然应该具备很大的库房,是不是能够带他看看库房呢?总经理没有说更多的理由,一概拒绝。
  经过那么多次的试探,蒲少平终于证实了他心底的疑问,他直截了当地问:“你们是不是并没有进行大规模的生产?”这个问题一下子戳中要害,总经理尴尬地说:“这个问题我不能回答你。”从总经理的神色看,他似乎已经意识到蒲少平看出了破绽,他由刚才的侃侃而谈变得无话可说。
  谈话到了这个地步,似乎没有必要再进行下去了。蒲少平知道即使继续问,也不可能得到他想了解的内幕。他礼貌地告辞了。此时,他已经有百分之六七十的把握断定,银广夏的业绩是假的。
  回来后,他一口气打了3个电话,其中两个是打给媒体的,另一个是打给宁夏证管办的。这两家很有影响力的媒体,曾参加过银广夏的股东大会。蒲少平最直接的目的,就是希望这两家媒体能对银广夏有个初步了解,认清目前形势,停止正面报道。当时他的想法比较单纯,一旦银广夏的内幕被曝光,影响面不止是他个人调查和一个公司之间的问题,而是包含了方方面面。但是这一切都不在蒲少平的考虑范围之内,他觉得作为一个分析师,他有义务将自己看到的真相广而告知。
  
  黑幕彻底被曝光
  
  从天津回来后,蒲少平将这两天的亲历理了理。他十分肯定,对银广夏的报道有问题。但是怎么将这个问题揭露出来呢?在银广夏的参观没有任何证据,既没有录音,也没有录像,这又是摆在蒲少平眼前的头等难题。
  蒲少平惟一能做的就是针对银广夏的研究报告,反反复复进行研究,核对数据,将年报和年报之间同一个产品的销售额进行对比,看是不是前后一致。经过将近一周的分析后,他终于发现了关于银广夏的9个疑点。
  3月31日,《财经时报》周末版上发表了蒲少平撰写的《关于银广夏的九个疑点》。文章中谈了9个问题,其中第二个问题直接击中要害。蒲少平在这个问题中谈到了银广夏的萃取生产。银广夏在股东大会上散发的材料中写道,2000年萃取产品的销售额是4.7亿元人民币。但是在年度报告上,却说萃取产品和医用玻璃制品的总销售额是8.2亿元人民币。如此算来,医用玻璃制品有3.5亿元人民币的收入,比上一年增长了250%。根据常识,医用玻璃制品的增长幅度绝不可能有那么大的涨幅。两个数据相差得这么大,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在萃取产品的销售额上存在不真实的情况。
  在第五个问题,2000年上半年和下半年销售毛利率的比较中,同样存在相差数据太大的问题。上半年是45%,而下半年是87%。从市场实际情况看,上半年和下半年的业务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为什么销售额却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任何一个有专业知识的人若注意过这些数据,都能够从中发现,这一切都与假账有关。
  这篇千字不到的文章刊登后,马上引起了银广夏方面的注意。他们通过《证券市场周刊》给蒲少平发了一份答复,在答复中他们一味想隐瞒事情真相,掩盖问题。针对他们的答复,蒲少平又写了一篇《银广夏的业绩真实吗?》,发表在2001年4月10日的《财经时报》上。在文章中,针对银广夏的答复,他又提出了更多的疑问和意见。这篇文章从9问增加到16问,标题更加鲜明,直接指明怀疑银广夏的业绩是否真实,这16个问题所提问的角度表明,银广夏的财务状况是混乱的。
  问题最大的在于萃取。银广夏的答复中说,2000年萃取的合同金额开始是1.1亿马克,后来追加定单完成了1.8亿马克,马克与人民币的汇率比值大约是1∶4。按照银广夏的说法,1.1亿马克和他们在股东大会的材料中表示的4.7亿元人民币是基本吻合的。但1.8亿马克和4.7亿元人民币就相差甚远了。萃取是银广夏公司的主要产品,如果连这样的一笔金额都算不清,那不是一个很大的破绽吗?这个很明显的漏洞被蒲少平牢牢地抓在了手心里。
  出于职业的敏感和强烈的责任心,蒲少平一直不懈地向银广夏探底。在探底中,单薄的他面对的是一个大公司,所面临的威胁同样很大。在文章引起社会各界尤其是金融界的关注后,各界反响很大,媒体或是网站上,经常出现特别惊心动魄的语言。尤其是针对蒲少平,例如“正在部署捉拿蒲少平”之类。蒲少平看到后,只是觉得可笑。这让他想起了一句名言:哪怕是几何公理,它如果触犯了人们的利益,也会遭到反对。他虽然将事情的真相说了出来,并不见得大家都欢迎,但是即使如此,正直的蒲少平仍然一如既往地从事着他所认为正确的事情。
  银广夏的黑幕通过蒲少平的个人力量,将黑沉沉的铁门撬开了一角。在此以后,通过记者的调查、努力,终于将银广夏的黑幕彻底曝光。
  (《杭州日报》2001年10月28日 丁富强荐)
其他文献
泡沫经济崩溃后的九十年代被称为“失去的十年”,这种说法主要是针对经济而言的。然而现今的日本,各个方面都出现了相互摩擦的不和谐音。流血、流浪……个人、家庭、企业、地区,种种存在似乎都受到了挑战。    昔日企业翘楚今朝街头难民    100多个流浪汉参加了东京爱宣基督教会星期天的礼拜,教会向他们提供一顿免费餐。在免费餐发放现场,圣歌队唱起了赞美诗,那个因嗓音粗犷而尤其引人注目的男中音是大野哲男。平常
期刊
厌倦工作    厌倦工作的原因十分复杂,并不仅仅是你偶尔有一天心情不好,是对所做的某一类工作产生厌倦。这种厌倦逐渐升级至影响你的心理健康,其征兆表现为你早上起来不想去上班。对工作强烈的抵触情绪使你无法体验生活的乐趣和成就感。如果这样的反应已经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并已持续一段时间,你就应该考虑在工作上做彻底地改变了。记住,这里所讲的不是难处的同事也不是糟糕的工作环境。    敌对的工作环境    当
期刊
意外造就了昆虫学家    七岁那年的暑期,我被寄放在海边的一户人家。这户人家每逢暑期便会收容一两名男孩在那儿度假。对于小男孩而言,天堂海滩真是名副其实的天堂。每天早晨用过早餐,我便离开这栋面对海滩的小屋,独自沿着海滨闲荡,搜寻宝藏。我观察在海边可以见到的每一种生物,可能的话把它们逮起来再细细地看一次,对我来说这是赏心乐事。  天堂海滩假期并非大人刻意为我安排的教育课程,只是我小时候的一段意外的插曲
期刊
爱转身离去的时候,许多女人会在一瞬间变得脆弱不堪,在需要支撑的时候,频频回头我们能得到安慰吗?一路走去又如何?  桑菊就是在这样的十字路口上迷失了自己的方向。  分手后,桑菊一直没有办法忘记李一愚。尽管桑菊知道他去意已定,可在那个孤单的夜晚,当李一愚打来电话,说自己有点寂寞,希望她来自己的住处时,桑菊还是满怀期望地飞奔了过去。尽管在此之前,李一愚已经相当决绝,但当他将踏进家门的桑菊揽入自己的怀抱时
期刊
朱镕基总理不久前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发表讲话,分析国民经济的形势和解释相关的政策,对数千名干部开了一张3年兑现的支票:从2001年起工资3年后翻一番。  以直率闻名的朱镕基总理干脆亮出自己的"荷包",透露他自己每月工资2000元,今年可增至4000元。这3年中,他制定的工资政策在他身上的体现是涨了一倍。  在中央目前的工资制度下,列为一级高干的只有政治局7名常委,他们的月薪包括级别工资、职务工资、基础
期刊
谋杀案震惊了俄罗斯、新西兰和中国香港特区。    吸毒女供出谋杀大案    1999年10月13日,俄罗斯警方拘留了一名29岁的吸毒女,警方在登记入册时发现这名女子叫奥尔加·波戈达什芙斯卡娅。警方把她关押到海参崴的拘留所里。  拘留所里肮脏不堪,12个囚犯把一间小小的囚室挤得水泄不通,连睡觉都得轮流。在这座最低温度零下30摄氏度的城市里冬天是够人受的,何况条件低劣的拘留所。囚室里没有窗子,只有用板
期刊
多少次,怜悯只是开始,被怜悯才是结局。  原南京某知名中学教导主任、今年65岁的高级教师黄生做梦也没想到:资助贫困大学生余某及其无业母亲的行为,竟给自己带来无穷的苦涩。他倒贴几万元不算,还被贫困大学生的母亲以重婚罪告上法庭。    公园邂逅    1997年5月的一天,黄生像往常一样,在自家附近的和平公园散步。这时,对面走来一位40岁左右的妇女,皮肤黑黑的,眼睛大大的,手里拎着一个包。  妇女走上
期刊
美国的博士后制度    美国的博士后事业已有120年的历史。它的发展经过了两个阶段,194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时,美国总统罗斯福在给美国科研发展局写的一封信中,提出了在未来和平时期美国社会发展至关重要的4个问题,其中一个问题就是要制定发现和培养美国青年的科学才能,以确保美国将来的科研项目的具体有效实施。美科发局组织美国最有权威的专家完成了题为《科学——疆界无尽的报告》,报告中提出了“公民的
期刊
高科技的现代战争对女兵再无偏见。  在美国空军中,女兵的数量几乎占到了总人数的1/5,且越来越多的女兵被分派了战斗任务。美国军队中的女兵一直在默默努力,争取平等待遇。现在,她们和许多男兵一样,在危险的战斗岗位上服役。    “不是‘女战斗机飞行员’,只是‘战斗机飞行员’”    驻地在美国军舰卡尔·文森号甲板上的阿什丽上尉喜欢“在清晨散步”。在美国海军飞行员的行话中,“散步”的意思是披挂齐全,准备
期刊
总统也是人,惟有严加管束,才可能循规蹈矩。  做了美国总统,这官也就做到极致了吧。你能在当今世界上找出第二个如此举足轻重名声显赫的主么?可这总统也不好当啊,有时甚至窝囊。因为美国人虽说敬重自己选出的总统,却从来没有就此认定这总统就是个好人。反而用种种方式将总统看得牢牢的,甚至像防贼一样。前年,克林顿同白宫实习生莫利卡小姐偷欢——被独立检察官一查,让新闻媒体一哄,差点就成了待业青年。新任总统小布什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