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近视眼角膜塑形术后角膜曲率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272206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高度近视眼配戴角膜塑形镜后屈光度和角膜曲率的变化.方法 临床病例自身对照研究.对2008年2月至2010年12月在南京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34例高度近视的青少年共63只眼连续戴镜2年以上复查屈光度和角膜曲率.结果 (1)屈光度的变化:戴镜前的屈光度为(-6.83±0.70)D,戴镜一年后的屈光度为(-6.86±0.73)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戴镜两年后的屈光度为(-7.01±0.7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角膜曲率的变化:戴镜前的水平角膜曲率为(43.34±1.15)D和垂直角膜曲率为(44.35±1.48)D;戴镜一年后,水平角膜曲率为(43.11±1.20)D和垂直角膜曲率为(43.82±1.80)D,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戴镜两年后,水平角膜曲率为(43.11±1.52)D和垂直角膜曲率为(43.73±1.77)D,与戴镜前相比,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戴镜一年后水平角膜曲率变平坦(0.24±0.42)D,两年后(0.27±0.46)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戴镜一年后垂直角膜曲率变平坦(0.32±0.44)D,两年后(0.34±0.69)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高度近视眼行角膜塑形术后一年,控制近视未进展;行角膜塑形术后两年,近视仅有轻度进展.(2)高度近视眼的角膜曲率在戴镜一年和戴镜两年发生轻微的平坦化,且在持续戴镜的两年内,这种轻微的平坦化改变保持稳定。

其他文献
目的 比较火车医院和大学医院的白内障手术患者人群结构特征以及术后眼内炎的发生率.方法 对2006~2011年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承担的健康快车防肓项目(火车医院)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同期收治的白内障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其人群的结构特征和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发生率.结果 火车医院实施白内障手术12495例,平均年龄(68.30±9.48)岁,女性占60.18%;同期大学医院收治白内障手术1
目的 观察急性症状性马蹄形裂孔预防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适宜时机与方式.方法 回顾性的分析患急性症状性马蹄形裂孔者,接受预防性治疗的92例(92只眼),观察所获预防性治疗的临床效果,以不同病程、不同术式和不同技术分组统计,分析并进行比较性研究.结果 (1)行预防治疗的92例中未发生视网膜脱离者79例(85.87%),其中激光光凝70例,未发生视网膜脱离者58例(82.86%),22例采用巩膜外冷凝术
目的 探讨累及黄斑区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患者行巩膜扣带手术后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测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变化及中心视野的改变.方法 临床病例分析研究.对2012年3~12月间在上海交大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累及黄斑区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16例(16只眼)行巩膜外加压术.术前及术后1、3、6个月所有患者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采用Octopus101自动视野计行视野检
患儿男,2岁.因发现右眼角结膜肿物2年于2009年10月20日人院.患儿父母述患儿自出生时就发现右眼角结膜肿物,且逐渐增大.患儿行右颊横裂手术2年.患儿为第一胎,足月顺产,生后无紫绀及吸氧史.母亲孕期无服药史,否认家族成员中有类似遗传病史,父母非近亲结婚.眼科检查:交替遮眼后有注视能力,双眼内眦赘皮,右眼颞侧球结膜可见1个7 mm×15 mm大小淡黄色肿物,质软,肿物鼻侧边界清楚,颞侧向眶后延伸,
期刊
目的 探讨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眼球突出时眼外肌肥厚、眶脂肪增多等相关性CT影像学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甲状腺相关性眼病CT影像资料,男22例,女36例,行横轴位和冠状位检查,层厚和层距2mm.结果 58例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眼球突出CT影像观察,单纯眼外肌肌腹肥厚(n=54),肌腹及肌腱、肌止点均受累及(n=3);眶脂防增多(n=16);眼外肌肥厚伴眼上静脉增粗(n=3);眼外肌肥大伴视神经增粗(n
目的 探讨LASEK术中使用化学分区浸润法制作上皮瓣的可行性及优缺点.方法 对2011年3~12月在焦作五官医院眼科应用LASEK治疗高度近视98例(196只眼)患者,所有病例左眼均使用20%乙醇分区浸润法制作角膜上皮瓣为实验组,右眼均采用常规制瓣方法为对照组.观察术中制瓣情况、术后双眼刺激症状,角膜上皮瓣愈合情况及Haze发生率.结果 术中选择上皮瓣完整、边缘整齐者,实验组93只眼,对照组89只
例1 女性,52岁.因"双眼视力渐降1年,左眼重"于2010年5月10日来我院就诊,视力:VOD 0.3、VOS 0.05,眼前节检查未见异常,眼底检查可见双眼视盘周围视网膜呈灰黄色及散在点片状色素斑,病变已累及黄斑,黄斑结构不清,中心凹光反射消失,视盘边界清楚,色淡红(图1A、2A).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显示:在造影早期暨动脉期双眼视盘周边及其颞侧见脉络膜毛细血管萎缩呈点片状高低荧光柑间
期刊
视网膜毛细血管前小动脉阻塞(preapillary arteriole oc-clusion),在临床上常合并在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出现.国内尚未见到做为独立诊断的病例报道.我们最近遇到一例,系统进行观察和治疗.报告如下:
期刊
患者男 18岁因双眼视力下降7年,左眼加重2月,于2008年1月21日收住院治疗.4年前有右眼小梁切除术史,无外伤史.无青光眼家族史.全身检查:身体发育正常.视力:右眼0.04不能矫正,左眼0.5-2.50DS+3.25DCAx95-0.8.眼压:右眼18 mmHg,左眼25 mmHg。
期刊
1.本刊面向基层广大临床眼科专业医师及科研人员,以交流眼科临床经验,促进专业技术进步,提高专业水平为目的。2.本刊设有“专题笔谈”、“临床研究”、“经验体会”、“病例报告”、“基础研究”等固定栏目,以及“教训分析”、“病案分析”等不固定栏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