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肝,胆道系统组织化学和牛黄分泌形成的研究

来源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yue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HE、PAS与Alcian蓝-PAS染色法对正常牛、天然牛黄牛和胆囊培育牛黄牛的肝与胆道系统组织化学进行了比较研究。天然与胆囊培育牛黄牛的肝有点状炎性病变;胆道粘膜上皮脱落,粘膜炎症,腺体分泌亢进。牛黄由胆红素和中性、酸性粘多糖颗粒组成。牛黄的分泌形成:(1)牛胆汁由肝细胞和胆道粘膜腺体所分泌。(2)肝与胆道感染、粘膜受损和β-G酶作用,游离胆红素增多,与钙结合形成胆红素钙结合物;肝与胆道腺体分泌糖蛋白与中性、酸性粘多糖和胆红素钙颗粒形成牛黄。
其他文献
道有二;一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
本文研究四甲基吡嗪(TMP)与α受体的相互作用。TMP 以剂量依赖方式竞争性抑制0.2nM 浓度的~3H-哌唑嗪与血管平滑肌质膜的结合,增加~3H-哌唑嗪的浓度可减少其抑制。Scatchard
用~3H-prazosin 与~3H-rauwolscine 结合从狗大隐静脉分离出富含质膜的微粒体部分来研究突触后α受体亚型。Bmax,~3H-rauwolscine 4倍高于~3H-prazosin。两放射性配体Kα值,
以大鼠为实验动物,经绵羊红细胞免疫后,产生的抗体形成细胞初次反应的光密度值为指标,研究中枢乙酰胆碱对大鼠初次体液免疫应答的影响。结果表明:(1)侧脑室注射乙酰胆碱合成
本研究表明,速尿从小鼠3个不同穴位和静脉给药后的排钠利尿量明显不同.'委中'组与静脉组效应相当,显著大于'内关','三阴交'组.扭体法比较5种不同给
未经选择的良恶性手术胃标本166例,其中胃癌83例,良性病变83例:用瑞士席卷法取材,切片后用组织化学进行研究,采用AB(pH2.5)—PAS,PB—KOH—PAS,AB(pH1.0)—PAS方法把肠化生分
用15μg鹅膏蕈氨酸分三点注入 SD 大鼠右侧尾壳核头部。术后1个月进行跳台试验,有29只鼠(占被破坏鼠69%)表现明显的学习记忆能力低下,且存活7个月无明显变化。光电箱试验表明
扫描电镜观察麝香的基本结构,为麝香腺腺泡细胞分泌物与麝香囊皮脂腺分泌的皮脂,融合在一起呈堆叠团块状(云团状)。安徽、陕西、广西省区,由原麝、林麝所分泌的麝香,电镜结构
本文对国内研制的喹诺酮类抗菌药新品种门冬氨酸洛美沙星进行体内、外抗菌作用研究,并与同类药物氟哌酸、环丙沙星、氟嗪酸进行比较。结果提示:门冬氨酸洛美沙星对小鼠细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