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宫壁画中的朝元队列

来源 :美术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uniuplaypl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永乐宫壁画作为道教艺术的代表,其绘制技法和神祗布局堪称中国寺观壁画艺术的典范.在永乐宫最早规划营建的三座殿堂中,三清殿与重阳殿都绘有朝元图式,凸显了全真教对朝元主题的重视程度.本文围绕永乐宫的朝元图像,对其整体布局和核心殿堂三清殿中三清塑像及壁画主尊的布局理念做出探讨,认为永乐宫三座主要殿堂的神祗布局不唯体现道教斋醮活动,更是为了满足全真教徒列队朝元的愿望.其中三清殿内塑像和壁画神祗的排布,系按照九宫八卦(后天八卦)理念,遵循天地运行规律而来.
其他文献
清代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尤其是康熙至嘉庆年间的女性题材作品,既有对文学作品的呈现,又能反映女性生活的方方面面,读书与闺乐成为视觉文化研究中一种独特的现象.本文主要聚焦清代苏州桃花坞女性木版年画,一方面关注明清时期从文人画仕女图到木版年画雅俗共赏的视觉线索,另一方面关注木版年画复制、摹刻、复刻、翻制、拼版等图像生产的机制,探索雅俗之间的连接点、绘画到版画的转折点和版画图像生产背后的文化意义.
本文通过对当代艺术的起源、概念、主题三个方面的探讨,得出对当代艺术的任何界定都必须根植于当代文化、美学、艺术史、艺术理论、艺术展览和当代艺术家的艺术实践这一结论,只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接近当代艺术.
从现象学角度来看,艺术风格作为一种可见的现象始于画家知觉中世界的变形.基于变形,风格吸引我们去关注画布现实性的笔触纹路的显现与非现实性事物的显现之间的争执实现过程.这种关于风格的现象学阐释有助于克服沃尔夫林基于形式的风格研究屡遭指责的弱点,为美术史的风格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进路.
梁白波的代表作《蜜蜂小姐》原始的创作动机源于商业考虑,为了迎合大众偏好,看似标榜激进的女性主义,实则隐藏着对待男权的某种暧昧.同时,该漫画又是梁白波与叶浅予婚外恋情的产物,融入画家自陈心迹的言说,是其面对道德压力的无声辩护.本文结合梁白波的创作处境与情感纠葛,围绕漫画的视觉图像展开分析,更为立体地呈现艺术家的创作意图与书写策略,也为研究民国女性历史境遇提供了崭新素材.
语言中心论对产品设计符号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符号学基础理论教学研究、产品语义学研究与设计实践中.认知语言学的语言—认知互动论,为产品设计符号学提供了以使用者完整认知方式为基础的研究方向.本文将“产品语言”的定义由之前的使用者对产品的认知途径转向知觉、经验、感知的三种认知方式.产品设计活动是普遍的修辞,使用者与产品间的认知方式提供了与产品文本进行修辞的三种符号来源,并对应了三种产品文本编写类型.
本文从文化史角度考查古籍版面栏线消失的历史,评述栏线消失对中国书籍版面设计的影响.笔者认为,书籍版面栏线的消失反映了工业化机器生产的技术变革,隐含了大众化等现代思想观念;栏线消失随同现代标点符号的应用,改变了版面设计的方法和思维,意味着中国书籍版面脱离传统进入现代设计历史阶段.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新媒体的普及,动态图形成为当下热门的创作形式,广泛应用于新媒体各个领域.动态图标的出现,是图标设计的发展新趋势,受到大众喜爱.2020年东京奥运会首次亮相的动态图标成为奥运会视觉形象设计的一大亮点,催生了动态图标形象设计的新潮流.本文对比东京奥运会和北京冬奥会的动态图标设计形式,尝试从运动轨迹、图形变换、节奏控制三个角度进行分析,探索动态图标的设计方法,并提出动态图标设计创新的思路.
现代设计语境下的设计美学有其历史发展的局限性.在文化自信、人工智能的时代背景下,我们重新梳理设计美学思想,希望能得到更完善的当代解读.在东方智慧启示下、设计致用的共识下,朴实无华、生态和谐、简约淡泊是当代设计之美的核心导向.
[本刊讯]12月1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江苏省美术家协会、江苏省美术馆、江苏省书画院联合承办的“百年华彩——2021·中国百家金陵画展(中国画)”在江苏省美术馆开幕.rn本届展览以“百年华彩”为主题,于今年6月开始征稿,共征得稿件5000余幅,经过评委会严格的初评、复评,最终100件中国画作品入展,其中10件典藏作品,10件收藏作品.本次展览旨在以笔墨丹青追寻党的百年光辉岁月,推出了一批表现祖国伟大建设成就、壮丽
期刊
永乐宫通过宫观建设规模以及贮藏道藏经板等多种形式,在全真教内一举奠定了“鼻祖根本之宫”的重要地位.其长期以来归堂下直辖,无论宫门事务还是人事任命都可以直接通过全真掌教举荐而获得朝廷宣授.在下移至地方道司管理期间,宫门人事任命等方面则呈现出一定的混乱状态.永乐宫与时任掌教间联系的疏密背后牵扯着该任掌教是否为宋德方法系弟子的客观因素,从而其管辖权的更迭直接关联到了全真教在元代发展的命运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