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未来小说家的独白

来源 :西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OG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让创作者剖析自己的作品,无异于脱光了站在那儿对镜自怜或被人看,而我根本没有这样的自信。因此,一开始,我拒绝写作诸如“创作谈”之类的玩意儿。尽管我非常喜欢看作家们写的创作谈——通过那些酒醒之后的文字,我拥有了八卦小报记者的乐趣。在这种双标之下,我经受着煎熬。不过,凭着我的善良,我还是回首了一遍,因为这三篇小说诞生在很久之前,久到我一时半会儿想不起写了啥。
  《消弭模仿的戏法》中的一些观点基本回答了我对于写作和好小说的态度。尝试在虚构的情节中增添精确的描写和判断,是一种坐过山车般的心跳加速。我一直不敢忘记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对于好小说的要求——兼备诗道的精微与科学的直觉。我有意地在我的写作中去注入这些东西,当然,我也不确定自己能否成功驾驭,说不定弄巧成拙。作为一个经过文学研究基本训练的人,等到自己动笔创作,任何理论却都烟消云散了。让我去评价一部小说,我也会无从下手,只好拿出当年读书时的笔记本,开始套理论,像个孩子开始拼积木,最终拼成什么很难说,这实在是一件不好玩的事。
  更年轻一点的时候,我幻想自己有朝一日会成为一位小说家,因为我曾被天赋的光环笼罩,而且我还相信天赋这种东西会如胎记一般长伴此生。可惜,还存在着天性这种东西。
  成年之前,我把多余的能量、过剩的情绪和可怜的时间大多交给了写作,也不全是因为热爱,而是写作几近成了一种可以淋漓尽致展现自己的方式,它不需要一张美艳的面孔,不需要符号和象征,甚至不需要开口,便能毫不畏惧地告诉别人:我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成年之后,我离家远行,念书玩乐,着迷于研究世俗生活的美妙,写作渐渐成为我生活中的微粒。习惯了无需担忧的日子,也习惯了没有思考的长夜,青春期时的悲欣被逐渐遗忘,朝九晚五的生活让容颜保持从容的状态,自己的世界似乎不再需要文字那凛冽、骄傲的陪伴。
  2017年秋天,我又开始了小说创作,好像也没有来由,就开始利用零碎的时间写起了故事。我尽量抛弃现成的观念,去创造一些从未有过的东西,当然,这很难。在《我欲乘风归去》这个故事中,我试图讨论一个潜在的病例,但是我拒絕对此做出评价,我为其套了一个类似社会侦探故事的壳,但于其中保持恰当的缄默。现实如何进入文本是文学写作无法避免的问题,对写作者来说,冷静的观察和对细节永恒的执着显得尤为可贵,事实上,写作者置身于人类社会和人类生活的不同状态下,如何寻找独特且由内在力量驱动的东西、普遍而有深刻意义的东西也成为了一个具体而实际的问题。对于我来说,这是一个在荒漠种树的过程,需要考虑树种的选育、浇灌的方式、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等,还有金钱、体力等的付出,这还不完善,在整个过程中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即便眼前一片郁郁葱葱,仍会忐忑不安。这些年来,我写了一些故事,因为羞怯和不自信,这些故事都被束之高阁,偶尔会给信任的朋友看一下,收到他们的鼓励和批评,让我有了写下一篇的动力。过去,我从不知道文学创作是有圈子的,创作者、小说家、批评家等组成了这个棱镜似的世界,这似乎可以让我荒漠种树的过程少去一些孤独。
  然而,写作本身是一件极其孤独的事。原本我认为“勤奋”最为重要,后来我把“忍受孤独”放在了前面。“忍受孤独”最终会演变成“享受孤独”,在《托拉查进行曲》中,我的主人公一直在解决这个问题。“孤独”这个议题广而深,不可能只是字面上简单的“独处”,它应该指向自我世界的圆满。我的很多小说都在讨论这个问题,形形色色的人生,最终都为了解决自我与自己的关系、自我与他人的关系、自我与世界的关系,最终望着自我的圆满。但是,我从来不敢给出答案,毕竟,答案在风中飘。
  这三篇小说均提到了“死亡”,故事都发生在冬天,有关于文学作品的叙述,其中两篇出现了英语系男教师,它们没有任何指征性意义,出现在这种组合中,纯属巧合。
  原本,我准备给这篇小文取名《一个写作者的独白》,觉得过于平淡,就把“写作者”变成了“未来小说家”,这里的“未来”可能是未来某个时刻,也可能在被遗忘的角落,也可能在想象中。这算是我给自己的鼓励。重要的是,我必须忍受孤独,也要更加勤奋,才能在荒漠种下一棵棵大树。
其他文献
我有两座老屋,一在虹桥,一在芙蓉。当年,我一只脚在虹桥,一只脚在芙蓉,分享着彼此生长的故事。  虹桥的老屋,建于解放初期,三间两层,居然铺有地板,砌有青砖拱门。它全身布满了羡慕的眼晴。父亲还用水泥在瑶岙山脚建了一座四框坟墓。水泥叫水门汀,是稀罕物,墳墓也落满了惊叹声。父亲阴阳两手抓,脑子封建是一回事,看重房子又是一回事。  父亲解放前做过生意,有些积蓄。他还将许多银元砌进墙,砌进老屋的镬灶,埋到老
期刊
1  你见过的,迟早会在梦境深处呈现,无所遗漏,纤毫毕现。尤其是那些在白昼时忽略的细节,慢慢逐一浮现。比如那两只隐藏在狭长阴影中的壁虎与苍蝇,前者的湿黏舌头在空中是一柄突然掷出的长矛。这种一闪而逝的残酷性,让你所踏足的梦境犹如一座先人用来祭祀神灵、祈求庇佑的祭坛。  你在这个冷雨敲窗的下午再次梦见它,最早它出现在凌晨二点,你以一种半莲花的坐姿晕晕欲睡的时候;接着,它出现在上午十点,校教研室召開理论
期刊
1  一大早手机就响起来,郭云浮以为是闹钟,发了一会呆才看清。电话那头是把陌生的男声:“你好,是郭云浮吗?”她第一反应就是“这年头的广告信息广告电话怎么这么多啊”,正想说声“不需要”就挂电话,那男声却及时地说:“请问蔡清远昨晚是不是在你那?”郭云浮立即想到对方是谁,脱口说:“哦,你是那西装!”说完才惊觉自己失态,一时不知道该如何接下去。  “对,那天在国贸,我穿着西装。”男人自嘲道。  郭云浮定了
期刊
开栏的话:   访谈的好处是见性情。邓菡彬的专栏进行了四年,艺术家、科学家、学者都放下严肃面孔,在专栏里侃侃而谈:“艺术与科学”、“艺术与新知识”、“艺术与后人类”。今年想更见性情、更见人,切入一个被陈旧的知识模式统治的领域:表演史。人是鲜活的,人类的表演从来生动,但是关于表演,尤其是关于那些最光芒万丈的艺术创造和接受的时刻,现有的史学模型却显得苍白。于是邓菡彬虚构了一群“性情中人”的艺术世界,每
期刊
这个题目,你信?反正我是不信的,哈哈。  但“身高两米”真实地出现在谢青皮的微信签名中,也存在于他的个人简介里。此外,还有“头上长草”、“热爱唱歌,五音不全”之类,无不让人觉得这个小伙子很“跳”啊。  有一次他在朋友圈发了一个截图,内容是他17岁时的一封告白信,信的大部分内容都还算可以理解,无非一个故作深沉的小男生渴望那个女孩子的垂青,但到结尾他突然来一句:“你明白,我是个淫荡的男子汉。”我忍不住
期刊
此时,离春运还剩几天的时间,火车站已挤满了人,广播里不时说着来往车辆的信息。妈妈背着一个硕大的袋子,手上提着一个包。我们的东西实在太多,这些还拿不完,我拉着一个有轱辘的旅行箱,拉杆上还架着个手提包。下午三点二十多分,离检票时间越来越近,我们就跟着别人在捡票口排起了长队。有几次,妈妈被挤到了外面,我就把她叫过来,使劲地往后挤,然后妈妈又艰难地排在了我的前面。  我们坐的是K226次列车,这趟车是由广
期刊
劳伦·李·麦卡锡(Lauren Lee McCarthy),一位工作于洛杉矶的艺术家,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副教授,在今天充斥着自动化和算法的生存环境中探讨社交关系的状态。她是 2020 圣丹斯学会“新前线故事”实验室成员,2020“目光”艺术与科技中心(Eyebeam)快速反应小组成员,2019“创造力资本”奖项获得者。她的作品《某人》(SOMEONE)获奥地利电子艺术节金尼卡大奖与
期刊
去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协副主席白庚胜提交了《合力构建西南联大文化、IP、政企文旅融合项目提案》,提案指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人文资源是旅游的核心资源。在新的技术推动下,新时代文化与旅游融合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使文化繁荣和旅游发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通过深入挖掘文化旅游资源,打造西南联大文化IP以推动文旅融合,大力提升旅游的思想文化内涵,充分彰显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推动优秀传统文
期刊
回想起来有些奇怪,我,一个写小说的,啊呜,一个写诗的,两人在一个文学培训班第一次见面,彼此用来熟稔的身份却是广告公司的策划和高中语文老师。换句话讲,我和啊呜的相识并不是从谈论文学开始的。这一方面是我俩性格里都有些羞赧的成分,隐隐觉得小说家和诗人是一类可疑的身份;另一方面,恐怕则是因为我俩都对彼时的“当下”不甚满意。我毕业之后为了快速出点成果,没去北京,选择留在厦门一家广告公司做编剧,结果闹腾了一年
期刊
时间:2020年10月   讨论人: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教师与研究生  1、人与土地的生命联系  郭洪雷:大家分头读了贺享雍的《乡村志》,一共十本,四五百万字。就小说情节的连续性、结构的完整性和整體规模而言,都体现了一种极为罕见、极为难得的史诗追求。从创作状态看,当代作家真正能够写乡土,并且扎根于乡土的越来越少。我们熟悉的乡土作家,如贾平凹、莫言、阎连科等人,都慢慢进入了创作的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