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我国财政支农问题研究

来源 :中国经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1gwe52rg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财政支农政策是政府为改善农村环境、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而采取的有效手段。随着公共财政框架模式的初步建立及财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调整优化财政支农政策,建立支农资金持续、稳定的增长机制,扩大公共财政对“三农”的覆盖范围,是新形势下财政支农的关键所在。本文对新形势下我国财政支农问题进行研究与探讨,分析政策实行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财政支农发展模式新思路。
  【关键词】财政支农;“三农”问题;政策补贴;措施
  一、引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既关系到我国几亿农村人口的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稳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近些年来,我国把“三农”的发展作为全党各项工作的重点,围绕财政支农施行了一系列重大强农惠农改革措施。中央财政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要求,不断增加“三农”在国民经济中的投入比例,积极调整财政投入支出结构,确保财政支农资金持续、稳定增长。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的改革措施。
  2014年在财政“三农”支出比例继续增加的基础上,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按照稳定存量、增加总量、完善方法、逐步调整的要求,积极开展改进农业补贴办法的试点试验。同时,继续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政策,新增补贴向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新型农业经济经营主体、主产区倾斜。2009年至2013年,中央财政对“三农”发展的投入比例逐年增加,年均增长13.8%。
  二、财政支农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财政支农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推动作用,在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村环境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我国财政支农资金在结构、投入支出总量规模以及管理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限制了财政支农政策的有效发挥。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财政支农资金比例不均衡,分配不合理
  我国财政支农资金在支援农业生产、农业科技三项费及农村救济费分配比重由2001年的35.88%下降到2009年的28.80%,农业财政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例仅为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的1/3至1/2。最近几年,虽然财政支农支出投入占农业总产值有较大幅度提升,但由于结构矛盾突出、使用效率低下等原因,相对于我国农业的发展而言,资金投入仍严重不足。目前我国支农资金在分配上还存在着严重的不合理性。对于救济费投入用而言,只能暂缓农民生活困难处境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科技三项费用的使用则可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整个农业的发展。然而,财政支农资金在两者分配上的不合理性体现在,自2006年至2012年,财政用于农村救济费用平均为95.21亿元,科技三项费用平均为21.18亿元。
  2.财政农业税费改革隐患诸多
  合理科学的农业税费制度是财政支农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几年,我国农业税费改革虽取得了巨大成效,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但税费改革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诸多问题。 乡村负债数额大,债务化解困难、基层收入甚微,机构正常运转困难、历史欠账较多,遗留问题难解决和税费改革政策滞后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极大地制约了财政农业税费的改革。
  3.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不完善
  现阶段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基本上还是延续投资、建设、管理、使用四位一体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的弊端是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而且,涉农管理部门繁多,势必将造成统筹协调困难、资金使用分散、办事效率低等现象,以至于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实施效果不理想。同时,还存在着支农资金监督力度弱等问题。资金在使用过程中,被截留、挤占、挪用的现象较多。
  三、深化财政支农政策改革,探讨发展模式新思路
  新时期新形势下发展“三农”、深化财政支农政策,既要坚守底线意识,更要融入时代精神。发挥财政职能,支持“三农”发展,就是要坚定不移的将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主线,将探索创新财政措施和工具,解放发展农村生产力作为财政支农的主旨。
  1.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支出行为,保证资金及时、合理、有效使用是推进支农资金整合工作的保证。建立健全农业财政资金管理各项规章制度,改革和完善项目立项管理,推行项目招投标制、公告制、专家评审制等制度,建立项目库制度,规范资金分配办法,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加强资金的监督和检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扩大财政支农范围,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增加农民补贴性收入,发展现代农业。提升科技对农业的支撑,加大农业技术创新,侧重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完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农村经济产业升级。重点培育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制造加工企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扩大农民就业和农民增收空间,提高农民收入。加强农村环境治理,支持耕地质量建设,强化增殖放流等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推进林业生态建设。
  3.支持推进综合扶贫和收入倍增,扩展农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广度。首先,健全扶贫开发体系。由输血保障型扶贫向造血发展型扶贫转变,由点上推进型扶贫向面上综合型扶贫转变,由分散扶持型扶贫向整合立体型扶贫转变,由投入带动型扶贫向绩效考核型扶贫转变。其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劳务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提高惠农补贴政策的落实质量,增加农民补贴性收入。
  参考文献:
  [1]陈共.财政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2
  [2]年丹丹.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科学版),2013,(6)
  作者简介:
  王雄飞(1990—),男,汉,河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2012级财政学研究生,研究方向:财政理论与政策。
其他文献
"三社联动"是我国城乡社区治理探索的创新性实践,是近年来基层社会治理的主推方式,按照促进社区发展的动力来源划分有三种模式:内生型模式、嵌入型模式和联动型模式。这三种
建筑施工企业对国民经济的增长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建筑施工企业如果在营增改的形式下发展的更加顺利是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探讨施工企业营增改的难点及应对措施,对建筑企业的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医院的经营业务开始呈现多样化的发展形势,其加快了走向市场化的步伐,虽然大部分医院还属于公立机构,而且属于非营利性组织,但由于在市场化过程中财政
文章通过对我国当前经济情况的分析,指出马克思对"自由人联合体"的设想理论从本质上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公司制改革的立足点,并且在具体的运作实现方式可以而且应当多
保险专业硕士作为培养新型风险管理人才的载体,是决定保险业能否实现转型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目前我国保险硕士的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仍有脱节。本文结合实践经验,从培养方向、
煤制油企业属于现代煤化工的一种,利用SAP系统可以帮助煤制油企业全面提升管理水平。本文以SAP系统在煤制油企业成功实施为背景,分析了煤制油企业实施SAP的必要性, SAP系统在财
财富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资源,随着财富在经济生活中日益升温的地位和人们对财富予以的特别关注,有必要对财富的内涵、特性、源泉、社会意义等做一理性思考.
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和合同能源管理公司正逐渐被市场认同,文章指出,在进一步推广这种机制时,需要注意考虑的几个方面的问题.
文章在分析我国沿海地区对外直接投资现状的基础上,阐明了沿海地区对外直接投资的制约因素和有利条件,有针对性地提出构建我国沿海地区对外直接投资体系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