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至少写过9个遗嘱

来源 :看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ayy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第4期的《先锋国家历史》上,刊登了台湾传记作家王丰《蒋介石的最后岁月与真假遗嘱问题》一文,王认为,蒋逝世后公布的最后遗嘱是“补写”,是台湾官方版“政治遗嘱”,不是真正的遗嘱。曾长期服侍蒋介石与蒋经国的“贴身卫士”翁元,也对媒体称,蒋最后遗嘱是其死后由人“补写”的。王丰、翁元否定蒋介石最后遗嘱真实性的基本理由是,蒋逝世当天根本没有留下遗嘱,又不可能事先留遗嘱。翁元接受访问时还反问道:“谁敢先写好遗嘱?你怎么知道今天会死?”
  但这只是基于一般常理的推论,不能当作事实依据。王丰等人所不了解的是,蒋介石有在预计将有不测之时留遗嘱的习惯,他在晚年曾数次留遗嘱,这在其日记中有迹可寻。
  他在1971年6月写道:“审阅检查身体报告书,脑动脉血管有硬化之象,自觉亦有所病也。如医药与休息无效,则国家后事应预作安排。经国乃可继此‘复国任务’,惟其为我父子关系,不愿有此遗嘱,但其能力为静波(严家淦字,其时为“副总统”)之助手,出任‘行政院长’,则于公于私皆有益,望我党政军同志以助我之心助彼完成我光复大陆之共同使命也。”当年底,蒋介石再次留下了遗嘱。这次是单独写在一张纸上,夹在1971年日记本中,形式上更像“遗嘱”。全文如下:“今后政府组织:一、以家淦继任‘总统’。二、以经国任‘行政院长’兼‘三军总指挥’。三、党务应集体领导。中正 12月23日”。用了“今后政府组织”、“继任”等词,显然是做最后的交待。
  从蒋介石的个性与生活习惯,其最后遗嘱在其过世后第一时间即公布原件,且有宋美龄、“副总统”及“五院院长”签字等程序看,1975年蒋介石的最后遗嘱是真实的,绝非“伪造”。
  2004年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开放的宋子文日记中,首次披露西安事变时蒋介石曾写有遗嘱交宋子文,但没有遗嘱的具体内容,之后开放的蒋介石日记中则有其所写三份遗嘱的全文。蒋认为张学良、杨虎城的行为是“叛乱”,必须严惩,要求南京政府急速进兵讨伐。但他知道这会更加危及自己的生命安全,在此生死未卜之际,写了三份遗嘱。
  蒋日记中最早出现遗嘱的记载是在1920年3月,当时他在援闽粤军中任职,时常感到“受小人排挤”,郁闷不得志,故立遗嘱。第二次出现有关遗嘱的记载是1922年,蒋决心南下护卫“蒙难”的孙中山,临行前抱有去无回之决心,20日“上午写静江遗嘱事”,将家事托付好友张静江。另有一个内容完整的遗嘱,写于“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蒋当时感到“内忧外患相逼”,怕自己“万一不测”。
  由以上概述可见,蒋介石年轻时就已留有遗嘱,从1920年至1975年这55年中至少写过9个遗嘱(其中3个具体内容不详)。至于他缘何“爱写”遗嘱,他有什么样的生死观,则是需要另外探讨的问题。 ■
  (原文题为《蒋介石遗嘱知多少》,载于《近代史研究》2010年第3期)
其他文献
1888年,一位名叫约翰劳德的美国记者设计出一种利用滚珠作笔尖的笔,这是早期圆珠笔,但他未能将其制成便于人们使用的商品。到了1940年,匈牙利的印刷厂校对工人比罗成功发明了现代圆珠笔,并于1943年7月10日申请了专利,1945年开始投入市场。圆珠笔与自来水笔不同,由于它使用的是干稠性油墨,油墨依靠笔头上自由转动的钢珠带出来转写到纸上,因此不渗漏、不受气候影响,并且书写时间较长,省去了需经常灌注墨
期刊
1984年10月1日,民主柬埔寨联合政府三方武装力量的领导人西哈努克、宋双和乔森潘参加了中国的国庆阅兵式。次日,“三巨头”接受《中国日报》独家采访时,还显得很激动,并且对柬埔寨的前途都表示乐观。  次日,《中国日报》在头版中央位置刊登了采访稿以及采访“三巨头”时的现场照片。这张报纸后来成了记者团进出柬埔寨各战区的特别通行证。  这年年底,联合国将讨论柬埔寨问题,三方武装力量正在争取在联合国的合法席
期刊
1860年代,足球由英国士兵传入南非,殖民当局、传教士及矿山经理人员则将其作为一种“教化”的任务推广开来。因此,在当时的南非,印第安人及非洲人运作的足球联盟不断涌现。  对于生活在种族隔离制度之下的黑人来说,足球是同种族身份、社会荣耀及为争取自由的斗争纠结在一起的,在当时,踢足球、成立足球俱乐部或者足球联盟,是一个黑人能够取得社会地位的唯一途径。但按照种族隔离制度的逻辑,足球并非一项真正的职业,如
期刊
在访问生涯中,我不时有“人不如其文”的经验。然而,对夏志清的性情,我自信从熟读的文中便可猜中十之八九。未见夏志清时,我早就想好了,访问孙康宜教授之后,请她打电话帮我约夏先生。果然,我在耶鲁大学和孙康宜相谈甚欢,当孙教授和夏先生通过电话后,把话机递给我,马上听到夏先生说:“You are welcome!”  2007年11月19日,我从波士顿坐车到纽约,刚放下行李,就步行到了夏志清先生位于113街
期刊
从1900年斯文赫定寻找遗失的铁锹却意外发现楼兰古城开始,罗布泊腹地深藏的秘密总是这样突然出现。这座发现于注宾河边的新遗址,是否《水经注》记载的注宾古城,抑或是一座根本不见任何记载而仅存在于传说中的大漠古城?  2008年11月,孤独虬曲于茫茫沙丘中的千年胡杨,又迎来了一群久未谋面的人类,那是2008东方道迩罗布泊大型综合考察队的队员。他们从远处深一脚、浅一脚地跋涉而来,又一步步挪向沙漠更深处。他
期刊
20世纪50年代,苏联就已制定严格的老虎保护政策。1973年,印度也开始了著名的老虎保护计划。那时,国际上已日益意识到老虎种群的危机,而与此相对照,在当时中国,华南虎的猎杀,依然是合法和被允许的,曾经在很长时间内,打虎的行动受到政府的鼓励。直到1989年,在颁布的《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南虎才被正式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而此时中国的野生老虎已经到了濒临灭绝的边缘。  在曾经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的
期刊
你可能多少听说过这样一些传说:近三百年来世界上发生的许多重大事件背后都有一个神秘组织——共济会的影子。据说这个起源于英国的准宗教组织领导了美国独立战争,起草了美国宪法,支配着美国政治、意识形态和财政,整个美国从奠基之后就一直受共济会操纵,历任美国总统只有被暗杀的林肯和肯尼迪不是共济会成员,连美联储也从属于它们,世上所有花美元的人其实都是在花共济会的钱。不仅如此,这个组织的神秘长老团还怀有一个更大的
期刊
百山祖如今究竟还有没有野生华南虎?这些年来,当地林业部门一直倾向于这样一个观点:在紧密相连的闽北、浙西南、赣东北、赣南山区,来来去去的虎踪可能都属于仅存的2-3只野生华南虎。但这,也仅仅只是猜测而已。    ■ 惊魂老虎沟    自从12年前巡山时意外遇上华南虎,叶从美这个当了20多年护林员的小个男人开始了漫长的寻虎生涯。他的所有装备,不过是一个头盔、一把柴刀、几双解放鞋,再加对讲机和一个随时打开
期刊
谭邦杰是一个很少被中国公众知道的名字。这位中国最早按照现代动物保护理念提出保护野生虎的人,在自己42岁的最好年华时,与动物隔绝了22年。也就是与此同时,中国的野生华南虎遭遇到毁灭性的捕杀,一步步走向灭绝。现在已无法假设,如果谭邦杰及其同道的命运轨迹不在那时拐弯,华南虎的命运是否会因此改变?    上世纪50年代初,谭邦杰就大声疾呼要抓紧保护野生虎。但很快,在1957年反右运动中他被打成“右派”,发
期刊
华南虎终于等来了“平反”。  1973年5月,《野生动物资源保护条例(草案)》公布后,华南虎被定为国家第三类保护动物。在这个《条例》里,华南虎摆脱了“害兽”身份,不再是过去林业部门“鼓励猎民以根除四害的精神,大力捕杀”的对象。  但是《条例》并没有完全禁止捕杀华南虎,而是规定可以“控制猎取”,“每年猎取多少,在保证资源不断增长的情况下有计划的安排。”  看起来,野生华南虎似乎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