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功利实用至上的思想直接导致了专业教育狭隘化和人文教育弱化,实用型的课程遍地开花,功利性价值不那么突出的人文科学被不断边缘化,中国高校教育向重应用性开发、重工程技术发展向轻视基础性研究、轻视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的模型异变。然而知识的高度综合化是现代学科发展的典型特征,自然科学知识与人文科学知识的高度融合才是现代高校教育的正确方向,因此,加强大学人文素质教育,对于重塑大学精神、实现大学的教育使命具有重要意义。
在市场经济膨胀的时代,伴随着社会财富的急剧扩张,好不容易摆脱一个多世纪贫弱阴影的中国社会,不可避免地孕育了一个畸形的极端论调。唯功利实用至上的思想泛滥成灾,急功近利式的价值观贯穿社会各领域。就如商业片导演们的“票房才是硬道理”,获利成为各行各业成功的指标,实用成为价值评价标准。而教育界也终于开始被功利化心态渗透,“成功秘决说”、“教师走穴风”、“教育谋官论”……乃至各种学术不端造假,都不过是这阵浪潮的小小折射。
一、功利实用论调下的高校人文精神缺失
当实用主义与功利主义相结合,成为一种社会的常态,更被某些人振振有词地合理化之后,耐住寂寞不计回报地专注于某项事业之中的行为,就成了这个时代最大的奢侈品。
人民论坛开展的“您认为当代大学生与90年前的大学生最大的区别是什么?”调查里,72.8%的人选择“更现实功利”。复旦大学曾邀请加拿大总督来校演讲,数名学生一再追问:从海地移民到加拿大,当了总督,你是怎么成功的?学校邀请一些知名学者作报告时,总有些学生在报告结束后一拥而上,把事先准备好的推荐信拿出来,直截了当地说:“请您签个名,我要去美国。”
当代的高校学生,已经更愿意以实用、利益的标准来评价身边的事物,这样的评价甚至已经延伸到知识领域。人们曾经对大学生象牙塔里的理想主义极尽嘲讽之能事,然而,当大学生从洋溢了热情与青春的高谈阔论中慢慢冷漠,变得只关注自身发展的脚踏实地时,又何尝不是大学的悲哀?当现实主义倾向取代了理想主义倾向,当“经世济民”变成“经济仕途”,绝不是因着时代的进步,而是信仰的跌落。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曾坦言批判,在“走出象牙塔”的口号声中,实用主义在相当程度上遮蔽了大学精神的光芒。“过窄的专业教育、过强的功利主义,过弱的人文精神”,一句话概括了当前高校教育令人无奈的现状。
高校作为探求学术和真理的神圣殿堂、文化创新和知识传承的基地、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摇篮,绝不仅仅是人才加工厂这样肤浅的定义,它包含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它涵蕴了创造精神、批判精神和社会关怀精神,展现的是一个国家与一个时代的文明程度。
但伴随着高校扩招、就业形势恶化、经济意识不断膨胀,这种被称作“大学精神”的高校人文精神在不断弱化。不仅学生将“考上好大学,找份好工作”作为高校教育的全部意义,就连许多高校本身也将教育理念定位于: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实际操作型人才。
这样的背景下,学生甚至学校本身将实用作为课程设置的评价标准。换而言之,学这门课“是否有用”成为课程存在的依据,而这种“有用”,往往指的是,在劳动市场上能否具体现实地获得收益。
如此功利主义的标准,直接导致了专业教育狭隘化和人文教育弱化。它注重的,是一个学科的“使用价值”而非学科的“价值”。因此,实用型的课程遍地开花、倍受追捧,而功利性价值不那么突出的人文科学,被不断排挤、被边缘化。
早在新文化运动之前,陈寅恪先生便对中国的功利主义文化心态表示过忧虑:“其言道德,惟重实用,不究虚理,其长处短处均在此。长处即修齐治平之旨。短处,即实事之利害得失,观察过明,而乏精深远大之思”。
事实上,就“科技”一词本身来探讨,除却实用的“技术”,更包含“科学”的理念。科学本身绝非一个工具化、功利化的概念,它包含了一种博大的科学精神。中国高校教育在朝向偏重应用性开发、轻视基础性研究;偏重工程技术发展、轻视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的模型异变。归根结底,就是“惟重实用”的观念在作祟。
然而,现代意义上的“技术”毕竟不是经验主义的总结,它是扎根于 “科学”与“人文”的土壤里孕育出的百花齐放,失却根基与土壤,终将迅速凋落。这种模式带来的后果十分显而易见,我们在短期之内拉近了与国际领先技术水平的差距,却在更长期的发展中,缺乏原始创新能力、缺乏开拓新领域的能力、缺乏冲击下一轮技术革命的源动力。
二、强调高校人文素养培育的必要性
(一)大学精神需要人文素养的支撑
自从高校扩招发展至今,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已经超过俄罗斯、印度及美国,跃居第一,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在国家大力扶持下,高校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迅速提高。但细究与教育发达国家的高校对比差距,不难看出,外在差距固然可以依靠人力缩短,内在的差异却很难在短期内追赶。
说到底,中国的高校缺乏一种求真的、非功利性的高校灵魂,这种灵魂是整个大学群体的精神境界和价值追求所在,关乎教育成长、科学创新和文明进步。而在绝大多数时候,它不是以一个学校的办学条件有多么优越、学校规模多大来体现的,它是通过高校发展中培育沉淀出的人文素养来最终彰显的。
人文素养是人才最根本、最基础的底蕴,它是关于人的精神、文化、价值方面的培育,也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不仅包含人对人文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分析与思辨的逻辑能和艺术鉴赏能力等等;还包含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更涵盖了从人文文化里沉淀出来的处世品质、人生观、道德意识甚至更为深入的人性思考。
作为一国最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高校的人文素养更是这个国家的文化性格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它以人文知识修养为基础,以对真理、正义、美学、科学的追求为信念,在文化的陶冶和自我完善的实践中,内化、升华成为一种人才的内在品质。
于大学生成才而言,人文素养起着无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所谓名校在许多时候与其他学校在硬件设施和专业结构设置上并无太多不同,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每一所高校独特的文化氛围和历史积淀,使得这些名校培育出了令人折服精神与传承。如追求真理、独立思想与注重人文的哈佛精神,科学与人本并重的剑桥精神,乃至兼收并蓄的北大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精神。
(二)现代学科发展亟需人文素养
知识的高度综合化是现代学科发展的典型特征,大多数学科领域都要求自然科学知识与人文科学知识的高度融合,不仅需要各类型专业人才的通力合作,还需要跨领域、综合化人才。
培育人文素养对个人的思维开拓有很大的帮助,深厚的人文功底对于任何学科的学习都是有益的。自然科学注重培养人的抽象思维能力,而人文科学注重培养人的形象思维,培根所说的: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哲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学使人善辩。人文科学是能够塑造人格,更是对人的想象力、创造力的开发。它通过对形象思維的培育,增进思维的开拓求新。对培养学生的丰富情感、敏锐的观察力、审美情趣、语言能力等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塑造有思想、广知识面、强综合能力、有创造思维的人才。
大凡卓有成就的自然科学家,在卓越的专业功底背后,往往有深厚的人文功底积淀作为支撑。正如周远清所说:“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每一所大学所应具有较高的文化格调和文化品位,这种文化的格调……渗透到学校由内而外的方方面面.构成一种无形的力量,对学生产生深刻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往往是某一门专业课程所无法比拟的 ”。
三、去功利化重塑当代高校人文素养
(一)开设人文类课程,强化人文素质教育意识
在高校教育中,尤其是针对理工类与职业技术院校专业,应特别强调人文教育与技能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重视技能教育与专业教育中的人文因素。
一段时期以来,为了适应市场对于专门人才的需求,各类院校都致力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育,尤其是理工类与职业技术类院校,只关注本专业知识的掌握,而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学生被限制在一个狭隘的知识范围内,缺少对于知识外延的理解和系统性把握。
开设人文类课程,并不是指将专业课程和人文课程简单机械相加,一方面要严格规范课程设置的比例和程序;另一方面,要根据专业的区别来设置人文课程,做到与专来结合、与技能配套,以真正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为目的。
(二)改进教学手段,确立人文教育的目标
过强的功利导向是目前高校人文素养培育的重要制约因素,但在高校人文素养培育中,也应结合现实的需求,人文教育目标不同于专业课,专业教育的核心是能力与方法,而人文素养培育的目的在于理念与素质,因此,在人文教育中,既要根据不同的学科背景,选择合理的学科教学,又不能将教育局限在生硬的知识框架内。既要进行知识传播,又要通过现实问题和生活经验来启迪学生;既要对思想观念、人生哲理进行挖掘,又要对各类的人文事件进行价值判断与引导。改进教学手段,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与情感思想,设置道德目标、价值目标与审美目标,在人文教育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研究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将人文素养培育与高校人文传统相融合,打造校园人文环境
仅依靠课堂教学远不足以达到人文素养培育的目标,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也绝不能单靠人文知识的生硬积累。依照人文科学的教学规律,更广阔有效的教学途径存在于课堂之外,必须向校园与社会延伸,通过课程外的实践来产生认同感,印证课堂教学的價值取向。
在人文教育中,人文环境至关重要。有别于硬环境,人文环境是渗透人文精神的生活环境,体现以人为本、充满人文关怀的社会文化环境。对于高校而言,人文环境更是高校文化内涵与精神底蕴的重要表现,在育人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渗透性教育功能。
校园人文环境的营造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高校的环境建设不只包括现代化的建筑与设备,更应重视自身独特的文化氛围;第二,增加人文设施建设,在大学校园中,除了各类实验场所、设施与仪器的投入,还需要满足师生陶冶文化情操的各类文化设施,诸如各类展览馆、艺术馆和博物馆等;第三,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素质的修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教师不仅要在学术上对学生进行引导,还要在人文情怀、责任意识成为学生的指引者。
参考文献:
[1]周远清,季羡林等.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第三卷)[M].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2]杨叔子.绿色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交融[J].新华文摘,2003(2).
[3]谭伟平.大学人文教育与人文课程[M].瑚南人民出版社,2005.
[4]邢宽广.新时期中国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理性选择[J].理论月刊,2008(1).
(作者简介:林如婷(1986.6-),女,福建福州人,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助教,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在市场经济膨胀的时代,伴随着社会财富的急剧扩张,好不容易摆脱一个多世纪贫弱阴影的中国社会,不可避免地孕育了一个畸形的极端论调。唯功利实用至上的思想泛滥成灾,急功近利式的价值观贯穿社会各领域。就如商业片导演们的“票房才是硬道理”,获利成为各行各业成功的指标,实用成为价值评价标准。而教育界也终于开始被功利化心态渗透,“成功秘决说”、“教师走穴风”、“教育谋官论”……乃至各种学术不端造假,都不过是这阵浪潮的小小折射。
一、功利实用论调下的高校人文精神缺失
当实用主义与功利主义相结合,成为一种社会的常态,更被某些人振振有词地合理化之后,耐住寂寞不计回报地专注于某项事业之中的行为,就成了这个时代最大的奢侈品。
人民论坛开展的“您认为当代大学生与90年前的大学生最大的区别是什么?”调查里,72.8%的人选择“更现实功利”。复旦大学曾邀请加拿大总督来校演讲,数名学生一再追问:从海地移民到加拿大,当了总督,你是怎么成功的?学校邀请一些知名学者作报告时,总有些学生在报告结束后一拥而上,把事先准备好的推荐信拿出来,直截了当地说:“请您签个名,我要去美国。”
当代的高校学生,已经更愿意以实用、利益的标准来评价身边的事物,这样的评价甚至已经延伸到知识领域。人们曾经对大学生象牙塔里的理想主义极尽嘲讽之能事,然而,当大学生从洋溢了热情与青春的高谈阔论中慢慢冷漠,变得只关注自身发展的脚踏实地时,又何尝不是大学的悲哀?当现实主义倾向取代了理想主义倾向,当“经世济民”变成“经济仕途”,绝不是因着时代的进步,而是信仰的跌落。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曾坦言批判,在“走出象牙塔”的口号声中,实用主义在相当程度上遮蔽了大学精神的光芒。“过窄的专业教育、过强的功利主义,过弱的人文精神”,一句话概括了当前高校教育令人无奈的现状。
高校作为探求学术和真理的神圣殿堂、文化创新和知识传承的基地、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摇篮,绝不仅仅是人才加工厂这样肤浅的定义,它包含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它涵蕴了创造精神、批判精神和社会关怀精神,展现的是一个国家与一个时代的文明程度。
但伴随着高校扩招、就业形势恶化、经济意识不断膨胀,这种被称作“大学精神”的高校人文精神在不断弱化。不仅学生将“考上好大学,找份好工作”作为高校教育的全部意义,就连许多高校本身也将教育理念定位于: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实际操作型人才。
这样的背景下,学生甚至学校本身将实用作为课程设置的评价标准。换而言之,学这门课“是否有用”成为课程存在的依据,而这种“有用”,往往指的是,在劳动市场上能否具体现实地获得收益。
如此功利主义的标准,直接导致了专业教育狭隘化和人文教育弱化。它注重的,是一个学科的“使用价值”而非学科的“价值”。因此,实用型的课程遍地开花、倍受追捧,而功利性价值不那么突出的人文科学,被不断排挤、被边缘化。
早在新文化运动之前,陈寅恪先生便对中国的功利主义文化心态表示过忧虑:“其言道德,惟重实用,不究虚理,其长处短处均在此。长处即修齐治平之旨。短处,即实事之利害得失,观察过明,而乏精深远大之思”。
事实上,就“科技”一词本身来探讨,除却实用的“技术”,更包含“科学”的理念。科学本身绝非一个工具化、功利化的概念,它包含了一种博大的科学精神。中国高校教育在朝向偏重应用性开发、轻视基础性研究;偏重工程技术发展、轻视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的模型异变。归根结底,就是“惟重实用”的观念在作祟。
然而,现代意义上的“技术”毕竟不是经验主义的总结,它是扎根于 “科学”与“人文”的土壤里孕育出的百花齐放,失却根基与土壤,终将迅速凋落。这种模式带来的后果十分显而易见,我们在短期之内拉近了与国际领先技术水平的差距,却在更长期的发展中,缺乏原始创新能力、缺乏开拓新领域的能力、缺乏冲击下一轮技术革命的源动力。
二、强调高校人文素养培育的必要性
(一)大学精神需要人文素养的支撑
自从高校扩招发展至今,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已经超过俄罗斯、印度及美国,跃居第一,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在国家大力扶持下,高校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迅速提高。但细究与教育发达国家的高校对比差距,不难看出,外在差距固然可以依靠人力缩短,内在的差异却很难在短期内追赶。
说到底,中国的高校缺乏一种求真的、非功利性的高校灵魂,这种灵魂是整个大学群体的精神境界和价值追求所在,关乎教育成长、科学创新和文明进步。而在绝大多数时候,它不是以一个学校的办学条件有多么优越、学校规模多大来体现的,它是通过高校发展中培育沉淀出的人文素养来最终彰显的。
人文素养是人才最根本、最基础的底蕴,它是关于人的精神、文化、价值方面的培育,也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不仅包含人对人文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分析与思辨的逻辑能和艺术鉴赏能力等等;还包含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更涵盖了从人文文化里沉淀出来的处世品质、人生观、道德意识甚至更为深入的人性思考。
作为一国最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高校的人文素养更是这个国家的文化性格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它以人文知识修养为基础,以对真理、正义、美学、科学的追求为信念,在文化的陶冶和自我完善的实践中,内化、升华成为一种人才的内在品质。
于大学生成才而言,人文素养起着无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所谓名校在许多时候与其他学校在硬件设施和专业结构设置上并无太多不同,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每一所高校独特的文化氛围和历史积淀,使得这些名校培育出了令人折服精神与传承。如追求真理、独立思想与注重人文的哈佛精神,科学与人本并重的剑桥精神,乃至兼收并蓄的北大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精神。
(二)现代学科发展亟需人文素养
知识的高度综合化是现代学科发展的典型特征,大多数学科领域都要求自然科学知识与人文科学知识的高度融合,不仅需要各类型专业人才的通力合作,还需要跨领域、综合化人才。
培育人文素养对个人的思维开拓有很大的帮助,深厚的人文功底对于任何学科的学习都是有益的。自然科学注重培养人的抽象思维能力,而人文科学注重培养人的形象思维,培根所说的: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哲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学使人善辩。人文科学是能够塑造人格,更是对人的想象力、创造力的开发。它通过对形象思維的培育,增进思维的开拓求新。对培养学生的丰富情感、敏锐的观察力、审美情趣、语言能力等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塑造有思想、广知识面、强综合能力、有创造思维的人才。
大凡卓有成就的自然科学家,在卓越的专业功底背后,往往有深厚的人文功底积淀作为支撑。正如周远清所说:“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每一所大学所应具有较高的文化格调和文化品位,这种文化的格调……渗透到学校由内而外的方方面面.构成一种无形的力量,对学生产生深刻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往往是某一门专业课程所无法比拟的 ”。
三、去功利化重塑当代高校人文素养
(一)开设人文类课程,强化人文素质教育意识
在高校教育中,尤其是针对理工类与职业技术院校专业,应特别强调人文教育与技能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重视技能教育与专业教育中的人文因素。
一段时期以来,为了适应市场对于专门人才的需求,各类院校都致力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育,尤其是理工类与职业技术类院校,只关注本专业知识的掌握,而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学生被限制在一个狭隘的知识范围内,缺少对于知识外延的理解和系统性把握。
开设人文类课程,并不是指将专业课程和人文课程简单机械相加,一方面要严格规范课程设置的比例和程序;另一方面,要根据专业的区别来设置人文课程,做到与专来结合、与技能配套,以真正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为目的。
(二)改进教学手段,确立人文教育的目标
过强的功利导向是目前高校人文素养培育的重要制约因素,但在高校人文素养培育中,也应结合现实的需求,人文教育目标不同于专业课,专业教育的核心是能力与方法,而人文素养培育的目的在于理念与素质,因此,在人文教育中,既要根据不同的学科背景,选择合理的学科教学,又不能将教育局限在生硬的知识框架内。既要进行知识传播,又要通过现实问题和生活经验来启迪学生;既要对思想观念、人生哲理进行挖掘,又要对各类的人文事件进行价值判断与引导。改进教学手段,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与情感思想,设置道德目标、价值目标与审美目标,在人文教育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研究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将人文素养培育与高校人文传统相融合,打造校园人文环境
仅依靠课堂教学远不足以达到人文素养培育的目标,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也绝不能单靠人文知识的生硬积累。依照人文科学的教学规律,更广阔有效的教学途径存在于课堂之外,必须向校园与社会延伸,通过课程外的实践来产生认同感,印证课堂教学的價值取向。
在人文教育中,人文环境至关重要。有别于硬环境,人文环境是渗透人文精神的生活环境,体现以人为本、充满人文关怀的社会文化环境。对于高校而言,人文环境更是高校文化内涵与精神底蕴的重要表现,在育人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渗透性教育功能。
校园人文环境的营造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高校的环境建设不只包括现代化的建筑与设备,更应重视自身独特的文化氛围;第二,增加人文设施建设,在大学校园中,除了各类实验场所、设施与仪器的投入,还需要满足师生陶冶文化情操的各类文化设施,诸如各类展览馆、艺术馆和博物馆等;第三,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素质的修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教师不仅要在学术上对学生进行引导,还要在人文情怀、责任意识成为学生的指引者。
参考文献:
[1]周远清,季羡林等.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第三卷)[M].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2]杨叔子.绿色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交融[J].新华文摘,2003(2).
[3]谭伟平.大学人文教育与人文课程[M].瑚南人民出版社,2005.
[4]邢宽广.新时期中国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理性选择[J].理论月刊,2008(1).
(作者简介:林如婷(1986.6-),女,福建福州人,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助教,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