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小谟,我国著名雷达专家,预警机事业的奠基人与开拓者,防空雷达技术体系的创建者、战略家与教育家。1938年11月生于上海,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50年来,他一直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主持研制出多部世界先进的地面雷达和预警机装备,领衔了我国防空雷达系列化发展的技术路线制定与人才培养,为推动我国国土防空网的完善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国防科技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
20世纪60年代,王小谟创造性提出雷达脉内扫描方法,使雷达高频系统大大简化。70年代在全国率先开展三坐标雷达的研制。80年代,王小谟主持设计了我国第一部数字化、集成化和自动化引导雷达——JY-8和世界优秀的低空雷达——JY-9,并因此分别于1985年和1995年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97年获何梁何利奖和光华科技基金奖一等奖。
80年代末,王小谟开始从事预警机系统的研制,是我国现代预警机事业的奠基人。在对外合作期间,王小谟作为中方总设计师,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新型相控阵雷达方案,并坚决主张和部署国内同步研制,为对外合作中止后国内立项研制预警机创造了条件。王小谟提出了我国预警机系列化发展的技术路线和装备型谱,主持了预警机新概念、新理论和新技术的研究,组织推进了我国预警机技术从国际先进全面步入国际领先水平。王小谟于2006年获“国防科学技术一等奖”,2008年获“国防科学技术特等奖”,201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星河里,有一种星辰,不因岁月的流逝而黯淡,不因朝代的更迭而湮灭,反而随着民族的昌盛、国家的发展,越磨越亮、愈久愈炫。他们就是为国家为民族贡献青春与热血的人。
我们今天采访的就是这样一位老人。50多年来,他主持研制了多部世界先进的雷达,是驰誉中外的雷达专家;他引领实现了我国预警机的跨越式和系列化发展,被称为“中国预警机之父”。作为我国防空雷达技术体系的创建者、战略家与教育家,他主持了我国防空雷达系列化发展的技术路线制定、产品研制与人才培养,为推动国土防空网的完善作出了重大贡献。如今,年逾古稀却精神矍铄的他仍在科学的生涯中轻舟逐浪,无限寻觅,永远没有彼岸,正所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小谟就是这样的一匹老马,继续引领我国防空雷达和预警机从世界先进向世界领先水平前进。
上篇: 唱响激情岁月,逐梦雷达强国
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伴随着新中国在极不平坦的征程上走过的半个多世纪,王小谟见证了中国从一个任凭列强欺凌、千疮百孔的积贫积弱之国,发展成为一个鼎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大国。其中,新中国国防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实现了历史性飞跃,近代百年仁人志士们的富国强兵梦想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这其中便有王小谟院士的杰出贡献。
携笔从戎,投身国防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当王小谟向我们讲述他当年投身国防的经历时,笔者的脑子里就浮现出了唐代诗人王维的这首《少年行》。
王小谟出生于1938年,童年在纷飞的战火中走过,无线电是当时前沿的科技。他从小就对那无形的电波充满了好奇,从初中开始就经常省下早点钱购买原料,自己动手装矿石收音机,一粒自然铜矿石、一个耳机、一根天线,就是一个简单的收音机,现在看来就是一个简单的二极管,在当时却令王小谟无比的着迷。稍大一些时,他又装了三灯机、五灯超外差式收音机等。1956年高中毕业前夕,在参观某科技展览会时,王小谟在一个庞然大物前面驻足凝视半晌,有人告诉他这是雷达。谁曾想,从此他的一生竟然与雷达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旧中国留给新中国的遗产中,国防科技工业基本上是一张“白纸”。要建立独立而强大的国防,新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国防科技工业事业。王小谟少年时代适逢新中国初创,人们对新生的共和国充满了由衷的热爱和期待。在那个有着火一般热情的时代,“为祖国而学习”、“为国防而献身”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坚定的信念,而他也是怀着这样的梦想和信念投身国防事业的。
1956年,王小谟被保送到北京工业学院(今北京理工大学)无线电系学习雷达专业。北京工业学院是“为国家培养红色国防工程师”的摇篮,是新中国最早的国防工业院校之一,以献身国防、艰苦奋斗、甘于奉献为精神内核,吸引着一大批怀揣报国理想的年轻学子来到这里学习,并从这里走上了国防科技工业和部队的第一线,许多人为国家和人民作出了重大贡献。王小谟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长期以来,他一直在科研第一线从事雷达设计研制工作,他成功地研制了多种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雷达,填补了我国雷达技术的多项空白,开拓了雷达设计研制的新领域,推动了雷达技术和军事科研的发展,为军事电子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王小谟自己也成为了新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代雷达专家。
“我运气很好,从学雷达开始到搞雷达,一直到现在,一辈子都在跟雷达打交道。”王小谟笑呵呵地说。朴实的话语中蕴含的却是几十年的坚持。这种坚持源于国防科研人自力更生的勇气。“感谢国外对我们的技术封锁,让我们必须走出一条自力更生之路。”一路走来的艰难,最难忘的就是当初“要吃饭,先种米”的研究过程。凭着苏联专家撤走前留下的仅有的一点资料,王小谟从头开始做,他从各种渠道搜集国外资料,认真研读,有一篇文章他竟曾经花了一年时间看。人在磨练中总是能成长得很快,在“种米”的过程中,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形成了自己的创新性想法。
这种坚持还源于他笑对人生困境的坦然。文革中,顶着“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王小谟被勒令去机房管计算机。“其实要感谢这段时间,使我切实掌握了计算机。”从这里,他研制出第一个使用计算机技术的三坐标雷达,并且在以后的科研工作中能引领前沿无不得益于此。
这种坚持更源于对从事国防事业的自豪感。“我们都是搞军工的,感到非常自豪。”其实军工人的风采,是从踏上岗位那天开始的。他坚信,只有具备了强大的国防,才会有社会的安定团结和人民的长治久安。
担当重任,潜心雷达 我国古代神话中有千里眼和顺风耳的故事。而雷达就是科学的千里眼。这个于1935年诞生在英国的探测器,除了在二战中大显神威外,长期以来直到现在也一直是一个国家电子工业的标志。
上世纪60年代初期,刚参加工作的王小谟就担起了重任:担任我国第一部三坐标引导雷达583的副主持设计师。他大胆地突破了传统设计的模式,创造性地提出了脉内扫频的方法,大大简化了复杂的雷达高频系统。在一个脉冲持续时间内完成整个仰角空域的扫描,比当时各国(包括美国)只采用脉间扫描技术有更高的数据率。一年以后,在英国伯明翰召开的国际雷达会上,英国米勒博士才提出同样的脉内扫频方案。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这个雷达在做出样机后便夭折了,但其设计方案及优越的性能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并为以后的雷达研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70年代初,王小谟支援三线,调入38所,继续三坐标雷达的研究,担任了JY-8雷达的主持设计师。13年磨一剑,终于研制成功我国第一部三坐标雷达,在设计中他大胆创新,采用了多项新技术,第一次在雷达中采用集成电路,第一次采用人机工程理念,第一次采用基于统计的试飞方法,解决了C波段射频网络、自相参、双脉冲、动目标显示、函数图传等技术关键,在探测威力、三坐标测量精度和自动化程度等方面都优于当时世界的主流雷达,在开创我国雷达研制新领域的同时,一举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更为重要的是,我国雷达在测量目标距离和方位信息的同时,第一次可以同时获得目标的高度信息,三坐标雷达家族由此成为我国国土防空网的主干力量,促进实现了防空模式从人工引导向自动化引导的转变,促进实现了从概略引导向精确引导的转变,有力推动了我国防空模式的巨大变革,为保障国家领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1985年,王小谟作为JY-8项目排名第一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87年,王小谟被选为全国14名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之一,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低空是我国地面雷达防空网的薄弱环节,为完善国土防空体系,必须要研制出性能优异的低空防御雷达。1986年,一条爆炸性的新闻震惊了全世界,德国青年鲁斯特驾驶轻型飞机低空飞越苏联领空数千里,突破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苏联地面雷达防空网,降落莫斯科红场。此事更加坚定了王小谟向国际雷达技术热点——低空防御问题探索的信心。在三坐标雷达研制成功之后,王小谟开始对地面雷达的低空防御技术着力开展攻关。他们以超常规的速度成功地研制了我国第一部中低空兼顾的微波雷达——JY-9,使我国在低空雷达方面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美、英、法、中等国十几部雷达在国外一家军方用户的一次演习中,JY-9雷达的电子对抗性能排名第一,综合性能评比排列第二,在国际上被公认为优秀的低空雷达,不久即以国际价格出口多个国家,同时也陆续装备国内。JY-9雷达的研制成功,很好解决了地面雷达的低空补盲问题,参与构建了我国全空域覆盖的地面防空网。同时,为我国雷达赢得了世界声誉。1995年王小谟再次作为项目排名第一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记得刚毕业时老一辈雷达专家对我们说,你们一辈子能干出一个雷达就是好样的,能干出两个雷达就是奇迹。而我这辈子算来干了三个雷达了。”王小谟说到这里爽朗地笑了起来。而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的时候,他也深刻地意识到,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还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仅仅依靠地面雷达是很难覆盖整个领空的。空军要在信息化条件下捍卫国家主权、完成国土防空任务,就必须拥有空军作战的“空中帅府”——预警机。
下篇: 打造空中帅府,再挺民族脊梁
2009年10月1日,国庆60周年阅兵式上,由王小谟主导研制的预警机作为领航机型,引领庞大机群,以矫健的雄姿,米秒不差飞过天安门广场,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拥有了自主研制的世界先进预警机!举国上下一片欢腾,世界为之震惊!
而此时,坐在天安门观礼台上的王小谟正在轻轻地拭去脸颊上的两行热泪。这是激动的泪水。在王小谟被泪水模糊却依旧深邃的目光中,有一种比电磁波更具穿透力的力量——使命!正是这种力量,让他在20年前把目光从地面转向空中,开始了在完善我国防空体系之路上艰难而辉煌的跋涉。
主动请缨:
中国人一定能行
自上世纪40年代诞生以来,预警机一直是各军事强国着力发展的重点。随着预警机的不断发展,它作为战场枢纽的作用日益增强,甚至可以带动一个国家整个作战体系的巨大变革。但由于预警机研制涉及机载预警雷达、指挥控制、通信、电子对抗等众多尖端领域,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研制难度极大,世界上只有美国、俄罗斯、以色列等少数几个国家拥有预警机研制能力。对中国空军来说,没有预警机,就无法实现国土防空的无缝覆盖和具备远程机动指挥能力,这是国家防空的巨大软肋。
拥有预警机是全军将士几代人的期望。上世纪60年代末,我国就启动了空警1号预警机的研制,终因国力和技术基础极度薄弱未能成功。海湾战争中预警机的重大作用,使得美国人认识到“没有预警机,美国是不会参战的”。王小谟和十几位老专家联名上书,主动请缨,自主研制预警机。然而,这一举动却招来接踵而至的质疑和压力。王小谟始终坚定地站在风浪的最前沿,他认为:唯有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才能将祖国发展与国家安全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预警机这样重大的信息化武器装备,只能靠我们中国人自己!他对我们的科研团队有充分的自信,对中国人的聪明才智有充分的自信,并坚定地说:“外国人能做的,我们中国人一定能做到!我们不但要研制出预警机,而且还要研制出世界领先的预警机!”
自力更生:
打造国内“争气机”
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曾经在雷达领域屡建奇勋的王小谟就敏锐地意识到了预警机对我国防空体系的重要性,毅然投身到预警机的预先研究之中,并率领军工电子人逐步突破了预警雷达研制最为关键的“两高一低”技术。1996年,王小谟受命担任圆环预警机工程中方总设计师,提出采用大圆盘、背负式、三面有源相控阵新型预警机方案,这是世界首创。同时,他立足自力更生,坚决主张并且部署安排了国内同步研制,并做出了样机。 2000年7月,在外方单方面中止合同时,他积极向中央领导和有关部门建议,力主自力更生开展我国预警机装备研制。为了争取国内立项,王小谟连续向高层汇报请示了十次之多,详细阐述十几年的预研基础,综合分析国内各方面的科研力量,全面展示我们多年来已经取得的重大成果,充分表达走自力更生之路、研制中国人自己的预警机的坚定信心,请求国家给中国的军工电子人一次“争气”的机会,保证完成使命。故此,预警机又被称为“争气机”。军委和总部首长高度重视王小谟的建议,果断做出“立足国内,自主研制预警指挥机”的决定,国家领导人更是做出了“研制部门一定要争口气,否则总是要被人卡脖子”的重要批示。几个月后,大型预警机就作为“争气机”在国内立项。此后,王小谟在指导年轻的总设计师确定型号技术方案和开展工程设计的同时,开始领导后续型号预警机的规划与研制。
预警机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技术难度超常。摆在大家面前的困难,首先就是缺少经验和技术。军工电子以前没有做过这样的大系统,而且国内当时各方面的配套基础还非常薄弱,甚至连符合条件的微波暗室都不具备,这就有如角斗士赤手空拳与猛兽搏斗,要想获胜,是何等艰难!
“重担交给我们,说明人民对我们的肯定,祖国对我们的信任。”王小谟说。这是一个国防科研人的誓言,铁肩担道义,既然选择了国防,便只顾风雨兼程!
为了这个誓言,王小谟始终坚守在科研最前线。夏日骄阳似火,连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焦味,风似乎都被烤糊了,封闭的机舱内温度甚至达到了40多度,在里面工作就像是在蒸“桑拿”;冬天滴水成冰,零下三四十度即使裹着羊皮大衣也瑟瑟发抖,干上二十分钟,手脚都冻得失去了知觉;机舱内的噪音使面对面的交谈都要紧贴在耳边才能听的见,每次下机后耳朵都不停轰鸣,两三个小时听不清声音。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年近七旬的王小谟仍坚持奋战在试验现场,一次上机往往就达4个多小时,晚上经常加班到凌晨,这样一干就是整整两个多月。2006年,预警机研制最为关键的时刻,王小谟在外场遭遇车祸,腿骨严重骨折。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在大家忧心忡忡时,又一无情打击接踵而至,王小谟被诊断出身患淋巴癌!这一消息无异于晴天霹雳,令每一个人焦急万分!但大家看到的,依然是王小谟镇静平和的笑容;听到的,依然是王小谟对预警机事业的无尽牵挂。躺在病床上,王小谟一边输液,一边和设计师面对面探讨交流。病情稍有好转,他就又拖着虚弱的身体赶到了热火朝天的试验现场。
历尽千难成伟业,人间万事出艰辛。经过精确的技术方案确定和全面的关键技术攻关,国产预警机创造了世界预警机发展史上的9个第一,突破了100余项关键技术,累计获得重大专利近30项。一项项独特的设计思路和集成创新,使我们的国产预警机成为世界上看得最远、功能最多、系统集成最复杂的机载信息化武器装备之一。美国政府智囊团“詹姆斯敦基金会”发表评论:中国采用相控阵雷达的预警机,比美国的E-3C整整领先一代!这些重大突破,使我国在一些重要技术领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王小谟用执着的坚守和成功的实践告诉我们,一定要勇于站在世界科技发展的最前列,敢于在一些重要领域和科技前沿创造自主知识产权,大力提高核心竞争力,方能在世界高新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2011年1月14日,一个历史性的时刻,胡锦涛、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向我国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颁发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王小谟作为主要完成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预警机的研制成功和加入装备序列,标志着我军信息化武器装备建设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不仅提高了我军核心作战能力,也带动了我军信息化装备整体建设水平的提高,书写了我军武器装备建设新的壮丽篇章,是国防科技战线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征途上树立的又一座历史丰碑。
远见卓识:
构建体系化发展蓝图
王小谟不仅始终坚定着“中国人一定能行”的信念,不仅始终坚持对核心技术进行突破,而且对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未雨绸缪,推进了中国的预警机国内国外结合、空军海军结合、大中小系列化发展,构建了我国预警机技术的谱系。在王小谟的精心筹划下,我国预警机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精,实现了预警机装备的跨越式、体系化发展,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装备研制之路。
早在圆环工程开展期间,王小谟就考虑到,国内除了大型预警机外,也需要小型预警机作为补充。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挤出了科研经费支持预先研究,与研制单位一起制定了研究方案,为国内立项轻型预警机打下了基础,开辟了国产预警机系列化发展的道路。
在大型预警机和轻型预警机立项之后,王小谟想到利用国产飞机能否实现背负式大圆盘,解决大型预警机载机的国产化难题,于是他亲任总设计师,和几位航空的老同志一起毅然选择了在国内中型运输机上打造达到美国E-3A预警机性能的新型号,不但可以验证小平台、大预警的技术,在国际市场也有良好的前景。他说服了上级领导自筹资金,开展出口型预警机的研制。
出口型预警机启动研制后,王小谟敏锐地意识到全数字阵列技术是国际上雷达最先进的技术,是重要的发展方向,于是亲自作为技术负责人,主持开展机载数字阵列预警雷达的技术攻关。针对预警机的应用,完成了地面样机研制,为进入型号研制准备了条件,有力地推动了我国预警机的主要技术从国际先进向国际领先水平迈进。
如今,在王小谟的带领下,我国预警机家族不断发展壮大,既服务于空军,也服务于海军,既服务于国内,也占领国际市场,既有高端产品,也有高低搭配。我国的预警机产业不仅实现了我军信息化武器装备的跨越式发展,实现了我国国土防空网从地面向空中的飞跃,同时,也促进了我国信息技术产业从元器件国产化到系统整体技术水平的显著提高,扩大了我国的政治和军事影响力,同时极大地鼓舞了民族自豪感,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
王小谟在规划我国预警机产品系列化发展并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作为一名教育家和伯乐,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也取得重要成果。为了使年轻人尽快得到锻炼和成长,他始终强调要通过工程实践带动人才培养。在率先垂范的同时,他还言传身教,经常组织专题讨论,听取大家的意见。在他身边,年轻的设计师们能够非常强烈地感受到他渴望年轻人迅速成才的拳拳之心。在工程中,他准确把握设计过程,敢于把重要的方案设计或技术组织工作交给工程经验并不丰富的年轻人,同时又给予具体指导。正是在他手把手的教育和指导下,一批年轻人迅速成长,相继走上重要岗位,成为独当一面的领军科技人才和骨干,有的已成为院士,有的已成为预警机研制的总设计师,有的已成为相关技术领域的带头人,年龄都在45岁以下,成为国产预警机事业的中流砥柱,为我国预警机实现新的突破积蓄了强大的发展后劲。为了使更多的后来者都能站在前人的肩上,进一步推动我国雷达技术人才的培养,王小谟于2008年倡导编写《雷达技术丛书》,并担任主编和亲自编写其中的《监视雷达技术》,首次对我国雷达技术和工程设计进行全面总结,并反映了当前最新的雷达技术及发展趋势,这是继美国《雷达手册》之后,该领域最全面的高水平技术丛书,受到了读者的广泛欢迎,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
预警机作为继“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工程之后,我国新时期国防科技领域的又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工程,在报效祖国的历程中凝练成了深具感染力的预警机精神:自力更生、创新图强、协同作战、顽强拼搏。王小谟带领一支坚韧不拔的团队,自力更生,开创了中国预警机事业的华美篇章;创新图强,用智慧和汗水铸就了新的辉煌;协同作战,把社会主义的伟大合力镌刻在了民族的里程碑上;顽强拼搏,用实际行动将报效祖国的誓言写上了蔚蓝的天空。
五十年的披荆斩棘,五十年的栉风沐雨,五十年的厉兵秣马,五十年的昂首阔步。正是像王小谟这样千千万万的国防工业工作者,用他们的坚韧与顽强,责任与智慧,挺起了中华民族国防工业的脊梁,并赢得世界的尊重! 有他们在,祖国的天空没有盲区!
20世纪60年代,王小谟创造性提出雷达脉内扫描方法,使雷达高频系统大大简化。70年代在全国率先开展三坐标雷达的研制。80年代,王小谟主持设计了我国第一部数字化、集成化和自动化引导雷达——JY-8和世界优秀的低空雷达——JY-9,并因此分别于1985年和1995年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97年获何梁何利奖和光华科技基金奖一等奖。
80年代末,王小谟开始从事预警机系统的研制,是我国现代预警机事业的奠基人。在对外合作期间,王小谟作为中方总设计师,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新型相控阵雷达方案,并坚决主张和部署国内同步研制,为对外合作中止后国内立项研制预警机创造了条件。王小谟提出了我国预警机系列化发展的技术路线和装备型谱,主持了预警机新概念、新理论和新技术的研究,组织推进了我国预警机技术从国际先进全面步入国际领先水平。王小谟于2006年获“国防科学技术一等奖”,2008年获“国防科学技术特等奖”,201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星河里,有一种星辰,不因岁月的流逝而黯淡,不因朝代的更迭而湮灭,反而随着民族的昌盛、国家的发展,越磨越亮、愈久愈炫。他们就是为国家为民族贡献青春与热血的人。
我们今天采访的就是这样一位老人。50多年来,他主持研制了多部世界先进的雷达,是驰誉中外的雷达专家;他引领实现了我国预警机的跨越式和系列化发展,被称为“中国预警机之父”。作为我国防空雷达技术体系的创建者、战略家与教育家,他主持了我国防空雷达系列化发展的技术路线制定、产品研制与人才培养,为推动国土防空网的完善作出了重大贡献。如今,年逾古稀却精神矍铄的他仍在科学的生涯中轻舟逐浪,无限寻觅,永远没有彼岸,正所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小谟就是这样的一匹老马,继续引领我国防空雷达和预警机从世界先进向世界领先水平前进。
上篇: 唱响激情岁月,逐梦雷达强国
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伴随着新中国在极不平坦的征程上走过的半个多世纪,王小谟见证了中国从一个任凭列强欺凌、千疮百孔的积贫积弱之国,发展成为一个鼎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大国。其中,新中国国防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实现了历史性飞跃,近代百年仁人志士们的富国强兵梦想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这其中便有王小谟院士的杰出贡献。
携笔从戎,投身国防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当王小谟向我们讲述他当年投身国防的经历时,笔者的脑子里就浮现出了唐代诗人王维的这首《少年行》。
王小谟出生于1938年,童年在纷飞的战火中走过,无线电是当时前沿的科技。他从小就对那无形的电波充满了好奇,从初中开始就经常省下早点钱购买原料,自己动手装矿石收音机,一粒自然铜矿石、一个耳机、一根天线,就是一个简单的收音机,现在看来就是一个简单的二极管,在当时却令王小谟无比的着迷。稍大一些时,他又装了三灯机、五灯超外差式收音机等。1956年高中毕业前夕,在参观某科技展览会时,王小谟在一个庞然大物前面驻足凝视半晌,有人告诉他这是雷达。谁曾想,从此他的一生竟然与雷达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旧中国留给新中国的遗产中,国防科技工业基本上是一张“白纸”。要建立独立而强大的国防,新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国防科技工业事业。王小谟少年时代适逢新中国初创,人们对新生的共和国充满了由衷的热爱和期待。在那个有着火一般热情的时代,“为祖国而学习”、“为国防而献身”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坚定的信念,而他也是怀着这样的梦想和信念投身国防事业的。
1956年,王小谟被保送到北京工业学院(今北京理工大学)无线电系学习雷达专业。北京工业学院是“为国家培养红色国防工程师”的摇篮,是新中国最早的国防工业院校之一,以献身国防、艰苦奋斗、甘于奉献为精神内核,吸引着一大批怀揣报国理想的年轻学子来到这里学习,并从这里走上了国防科技工业和部队的第一线,许多人为国家和人民作出了重大贡献。王小谟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长期以来,他一直在科研第一线从事雷达设计研制工作,他成功地研制了多种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雷达,填补了我国雷达技术的多项空白,开拓了雷达设计研制的新领域,推动了雷达技术和军事科研的发展,为军事电子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王小谟自己也成为了新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代雷达专家。
“我运气很好,从学雷达开始到搞雷达,一直到现在,一辈子都在跟雷达打交道。”王小谟笑呵呵地说。朴实的话语中蕴含的却是几十年的坚持。这种坚持源于国防科研人自力更生的勇气。“感谢国外对我们的技术封锁,让我们必须走出一条自力更生之路。”一路走来的艰难,最难忘的就是当初“要吃饭,先种米”的研究过程。凭着苏联专家撤走前留下的仅有的一点资料,王小谟从头开始做,他从各种渠道搜集国外资料,认真研读,有一篇文章他竟曾经花了一年时间看。人在磨练中总是能成长得很快,在“种米”的过程中,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形成了自己的创新性想法。
这种坚持还源于他笑对人生困境的坦然。文革中,顶着“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王小谟被勒令去机房管计算机。“其实要感谢这段时间,使我切实掌握了计算机。”从这里,他研制出第一个使用计算机技术的三坐标雷达,并且在以后的科研工作中能引领前沿无不得益于此。
这种坚持更源于对从事国防事业的自豪感。“我们都是搞军工的,感到非常自豪。”其实军工人的风采,是从踏上岗位那天开始的。他坚信,只有具备了强大的国防,才会有社会的安定团结和人民的长治久安。
担当重任,潜心雷达 我国古代神话中有千里眼和顺风耳的故事。而雷达就是科学的千里眼。这个于1935年诞生在英国的探测器,除了在二战中大显神威外,长期以来直到现在也一直是一个国家电子工业的标志。
上世纪60年代初期,刚参加工作的王小谟就担起了重任:担任我国第一部三坐标引导雷达583的副主持设计师。他大胆地突破了传统设计的模式,创造性地提出了脉内扫频的方法,大大简化了复杂的雷达高频系统。在一个脉冲持续时间内完成整个仰角空域的扫描,比当时各国(包括美国)只采用脉间扫描技术有更高的数据率。一年以后,在英国伯明翰召开的国际雷达会上,英国米勒博士才提出同样的脉内扫频方案。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这个雷达在做出样机后便夭折了,但其设计方案及优越的性能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并为以后的雷达研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70年代初,王小谟支援三线,调入38所,继续三坐标雷达的研究,担任了JY-8雷达的主持设计师。13年磨一剑,终于研制成功我国第一部三坐标雷达,在设计中他大胆创新,采用了多项新技术,第一次在雷达中采用集成电路,第一次采用人机工程理念,第一次采用基于统计的试飞方法,解决了C波段射频网络、自相参、双脉冲、动目标显示、函数图传等技术关键,在探测威力、三坐标测量精度和自动化程度等方面都优于当时世界的主流雷达,在开创我国雷达研制新领域的同时,一举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更为重要的是,我国雷达在测量目标距离和方位信息的同时,第一次可以同时获得目标的高度信息,三坐标雷达家族由此成为我国国土防空网的主干力量,促进实现了防空模式从人工引导向自动化引导的转变,促进实现了从概略引导向精确引导的转变,有力推动了我国防空模式的巨大变革,为保障国家领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1985年,王小谟作为JY-8项目排名第一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87年,王小谟被选为全国14名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之一,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低空是我国地面雷达防空网的薄弱环节,为完善国土防空体系,必须要研制出性能优异的低空防御雷达。1986年,一条爆炸性的新闻震惊了全世界,德国青年鲁斯特驾驶轻型飞机低空飞越苏联领空数千里,突破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苏联地面雷达防空网,降落莫斯科红场。此事更加坚定了王小谟向国际雷达技术热点——低空防御问题探索的信心。在三坐标雷达研制成功之后,王小谟开始对地面雷达的低空防御技术着力开展攻关。他们以超常规的速度成功地研制了我国第一部中低空兼顾的微波雷达——JY-9,使我国在低空雷达方面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美、英、法、中等国十几部雷达在国外一家军方用户的一次演习中,JY-9雷达的电子对抗性能排名第一,综合性能评比排列第二,在国际上被公认为优秀的低空雷达,不久即以国际价格出口多个国家,同时也陆续装备国内。JY-9雷达的研制成功,很好解决了地面雷达的低空补盲问题,参与构建了我国全空域覆盖的地面防空网。同时,为我国雷达赢得了世界声誉。1995年王小谟再次作为项目排名第一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记得刚毕业时老一辈雷达专家对我们说,你们一辈子能干出一个雷达就是好样的,能干出两个雷达就是奇迹。而我这辈子算来干了三个雷达了。”王小谟说到这里爽朗地笑了起来。而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的时候,他也深刻地意识到,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还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仅仅依靠地面雷达是很难覆盖整个领空的。空军要在信息化条件下捍卫国家主权、完成国土防空任务,就必须拥有空军作战的“空中帅府”——预警机。
下篇: 打造空中帅府,再挺民族脊梁
2009年10月1日,国庆60周年阅兵式上,由王小谟主导研制的预警机作为领航机型,引领庞大机群,以矫健的雄姿,米秒不差飞过天安门广场,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拥有了自主研制的世界先进预警机!举国上下一片欢腾,世界为之震惊!
而此时,坐在天安门观礼台上的王小谟正在轻轻地拭去脸颊上的两行热泪。这是激动的泪水。在王小谟被泪水模糊却依旧深邃的目光中,有一种比电磁波更具穿透力的力量——使命!正是这种力量,让他在20年前把目光从地面转向空中,开始了在完善我国防空体系之路上艰难而辉煌的跋涉。
主动请缨:
中国人一定能行
自上世纪40年代诞生以来,预警机一直是各军事强国着力发展的重点。随着预警机的不断发展,它作为战场枢纽的作用日益增强,甚至可以带动一个国家整个作战体系的巨大变革。但由于预警机研制涉及机载预警雷达、指挥控制、通信、电子对抗等众多尖端领域,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研制难度极大,世界上只有美国、俄罗斯、以色列等少数几个国家拥有预警机研制能力。对中国空军来说,没有预警机,就无法实现国土防空的无缝覆盖和具备远程机动指挥能力,这是国家防空的巨大软肋。
拥有预警机是全军将士几代人的期望。上世纪60年代末,我国就启动了空警1号预警机的研制,终因国力和技术基础极度薄弱未能成功。海湾战争中预警机的重大作用,使得美国人认识到“没有预警机,美国是不会参战的”。王小谟和十几位老专家联名上书,主动请缨,自主研制预警机。然而,这一举动却招来接踵而至的质疑和压力。王小谟始终坚定地站在风浪的最前沿,他认为:唯有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才能将祖国发展与国家安全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预警机这样重大的信息化武器装备,只能靠我们中国人自己!他对我们的科研团队有充分的自信,对中国人的聪明才智有充分的自信,并坚定地说:“外国人能做的,我们中国人一定能做到!我们不但要研制出预警机,而且还要研制出世界领先的预警机!”
自力更生:
打造国内“争气机”
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曾经在雷达领域屡建奇勋的王小谟就敏锐地意识到了预警机对我国防空体系的重要性,毅然投身到预警机的预先研究之中,并率领军工电子人逐步突破了预警雷达研制最为关键的“两高一低”技术。1996年,王小谟受命担任圆环预警机工程中方总设计师,提出采用大圆盘、背负式、三面有源相控阵新型预警机方案,这是世界首创。同时,他立足自力更生,坚决主张并且部署安排了国内同步研制,并做出了样机。 2000年7月,在外方单方面中止合同时,他积极向中央领导和有关部门建议,力主自力更生开展我国预警机装备研制。为了争取国内立项,王小谟连续向高层汇报请示了十次之多,详细阐述十几年的预研基础,综合分析国内各方面的科研力量,全面展示我们多年来已经取得的重大成果,充分表达走自力更生之路、研制中国人自己的预警机的坚定信心,请求国家给中国的军工电子人一次“争气”的机会,保证完成使命。故此,预警机又被称为“争气机”。军委和总部首长高度重视王小谟的建议,果断做出“立足国内,自主研制预警指挥机”的决定,国家领导人更是做出了“研制部门一定要争口气,否则总是要被人卡脖子”的重要批示。几个月后,大型预警机就作为“争气机”在国内立项。此后,王小谟在指导年轻的总设计师确定型号技术方案和开展工程设计的同时,开始领导后续型号预警机的规划与研制。
预警机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技术难度超常。摆在大家面前的困难,首先就是缺少经验和技术。军工电子以前没有做过这样的大系统,而且国内当时各方面的配套基础还非常薄弱,甚至连符合条件的微波暗室都不具备,这就有如角斗士赤手空拳与猛兽搏斗,要想获胜,是何等艰难!
“重担交给我们,说明人民对我们的肯定,祖国对我们的信任。”王小谟说。这是一个国防科研人的誓言,铁肩担道义,既然选择了国防,便只顾风雨兼程!
为了这个誓言,王小谟始终坚守在科研最前线。夏日骄阳似火,连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焦味,风似乎都被烤糊了,封闭的机舱内温度甚至达到了40多度,在里面工作就像是在蒸“桑拿”;冬天滴水成冰,零下三四十度即使裹着羊皮大衣也瑟瑟发抖,干上二十分钟,手脚都冻得失去了知觉;机舱内的噪音使面对面的交谈都要紧贴在耳边才能听的见,每次下机后耳朵都不停轰鸣,两三个小时听不清声音。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年近七旬的王小谟仍坚持奋战在试验现场,一次上机往往就达4个多小时,晚上经常加班到凌晨,这样一干就是整整两个多月。2006年,预警机研制最为关键的时刻,王小谟在外场遭遇车祸,腿骨严重骨折。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在大家忧心忡忡时,又一无情打击接踵而至,王小谟被诊断出身患淋巴癌!这一消息无异于晴天霹雳,令每一个人焦急万分!但大家看到的,依然是王小谟镇静平和的笑容;听到的,依然是王小谟对预警机事业的无尽牵挂。躺在病床上,王小谟一边输液,一边和设计师面对面探讨交流。病情稍有好转,他就又拖着虚弱的身体赶到了热火朝天的试验现场。
历尽千难成伟业,人间万事出艰辛。经过精确的技术方案确定和全面的关键技术攻关,国产预警机创造了世界预警机发展史上的9个第一,突破了100余项关键技术,累计获得重大专利近30项。一项项独特的设计思路和集成创新,使我们的国产预警机成为世界上看得最远、功能最多、系统集成最复杂的机载信息化武器装备之一。美国政府智囊团“詹姆斯敦基金会”发表评论:中国采用相控阵雷达的预警机,比美国的E-3C整整领先一代!这些重大突破,使我国在一些重要技术领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王小谟用执着的坚守和成功的实践告诉我们,一定要勇于站在世界科技发展的最前列,敢于在一些重要领域和科技前沿创造自主知识产权,大力提高核心竞争力,方能在世界高新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2011年1月14日,一个历史性的时刻,胡锦涛、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向我国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颁发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王小谟作为主要完成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预警机的研制成功和加入装备序列,标志着我军信息化武器装备建设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不仅提高了我军核心作战能力,也带动了我军信息化装备整体建设水平的提高,书写了我军武器装备建设新的壮丽篇章,是国防科技战线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征途上树立的又一座历史丰碑。
远见卓识:
构建体系化发展蓝图
王小谟不仅始终坚定着“中国人一定能行”的信念,不仅始终坚持对核心技术进行突破,而且对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未雨绸缪,推进了中国的预警机国内国外结合、空军海军结合、大中小系列化发展,构建了我国预警机技术的谱系。在王小谟的精心筹划下,我国预警机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精,实现了预警机装备的跨越式、体系化发展,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装备研制之路。
早在圆环工程开展期间,王小谟就考虑到,国内除了大型预警机外,也需要小型预警机作为补充。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挤出了科研经费支持预先研究,与研制单位一起制定了研究方案,为国内立项轻型预警机打下了基础,开辟了国产预警机系列化发展的道路。
在大型预警机和轻型预警机立项之后,王小谟想到利用国产飞机能否实现背负式大圆盘,解决大型预警机载机的国产化难题,于是他亲任总设计师,和几位航空的老同志一起毅然选择了在国内中型运输机上打造达到美国E-3A预警机性能的新型号,不但可以验证小平台、大预警的技术,在国际市场也有良好的前景。他说服了上级领导自筹资金,开展出口型预警机的研制。
出口型预警机启动研制后,王小谟敏锐地意识到全数字阵列技术是国际上雷达最先进的技术,是重要的发展方向,于是亲自作为技术负责人,主持开展机载数字阵列预警雷达的技术攻关。针对预警机的应用,完成了地面样机研制,为进入型号研制准备了条件,有力地推动了我国预警机的主要技术从国际先进向国际领先水平迈进。
如今,在王小谟的带领下,我国预警机家族不断发展壮大,既服务于空军,也服务于海军,既服务于国内,也占领国际市场,既有高端产品,也有高低搭配。我国的预警机产业不仅实现了我军信息化武器装备的跨越式发展,实现了我国国土防空网从地面向空中的飞跃,同时,也促进了我国信息技术产业从元器件国产化到系统整体技术水平的显著提高,扩大了我国的政治和军事影响力,同时极大地鼓舞了民族自豪感,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
王小谟在规划我国预警机产品系列化发展并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作为一名教育家和伯乐,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也取得重要成果。为了使年轻人尽快得到锻炼和成长,他始终强调要通过工程实践带动人才培养。在率先垂范的同时,他还言传身教,经常组织专题讨论,听取大家的意见。在他身边,年轻的设计师们能够非常强烈地感受到他渴望年轻人迅速成才的拳拳之心。在工程中,他准确把握设计过程,敢于把重要的方案设计或技术组织工作交给工程经验并不丰富的年轻人,同时又给予具体指导。正是在他手把手的教育和指导下,一批年轻人迅速成长,相继走上重要岗位,成为独当一面的领军科技人才和骨干,有的已成为院士,有的已成为预警机研制的总设计师,有的已成为相关技术领域的带头人,年龄都在45岁以下,成为国产预警机事业的中流砥柱,为我国预警机实现新的突破积蓄了强大的发展后劲。为了使更多的后来者都能站在前人的肩上,进一步推动我国雷达技术人才的培养,王小谟于2008年倡导编写《雷达技术丛书》,并担任主编和亲自编写其中的《监视雷达技术》,首次对我国雷达技术和工程设计进行全面总结,并反映了当前最新的雷达技术及发展趋势,这是继美国《雷达手册》之后,该领域最全面的高水平技术丛书,受到了读者的广泛欢迎,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
预警机作为继“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工程之后,我国新时期国防科技领域的又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工程,在报效祖国的历程中凝练成了深具感染力的预警机精神:自力更生、创新图强、协同作战、顽强拼搏。王小谟带领一支坚韧不拔的团队,自力更生,开创了中国预警机事业的华美篇章;创新图强,用智慧和汗水铸就了新的辉煌;协同作战,把社会主义的伟大合力镌刻在了民族的里程碑上;顽强拼搏,用实际行动将报效祖国的誓言写上了蔚蓝的天空。
五十年的披荆斩棘,五十年的栉风沐雨,五十年的厉兵秣马,五十年的昂首阔步。正是像王小谟这样千千万万的国防工业工作者,用他们的坚韧与顽强,责任与智慧,挺起了中华民族国防工业的脊梁,并赢得世界的尊重! 有他们在,祖国的天空没有盲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