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所致脑梗死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902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所致脑梗死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收集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自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所致脑梗死患者189例,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变化情况将患者分为END组(NIHSS入院72 h-NIHSS入院时≥2分,n=51)和非END组(NIHSS入院72 h-NIHSS入院时<2分,n=138)。收集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2组患者各项资料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所致脑梗死患者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

2组患者年龄[(69.1±10.6)岁vs. (65.8±10.4)岁]、基线NIHSS评分[(10.6±4.6)分vs. (5.1±4.1)分])、颅内动脉狭窄部位(前循环)(82.4% vs. 66.7%)、颅内动脉狭窄程度(闭塞)(66.7% vs. 44.2%)、胆固醇水平[(6.7±1.0) mmol/L vs. (4.8±0.8) mmol/L)]和淋巴细胞数量[(2.3±2.2)×109/L vs. (1.5±0.6)×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2.411,95%CI:1.102~5.273,P=0.028)、颅内动脉闭塞(OR=1.220,95%CI:3.635~4.102,P=0.007)和基线NIHSS评分(OR=2.464,95%CI:1.189~5.105,P=0.015)是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所致脑梗死END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年龄偏大、颅内动脉闭塞及基线NIHSS评分偏高的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所致脑梗死患者更需避免END。

其他文献
回顾性分析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2017年10月到2018年3月398例住院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398例均在发病24 h内检测血清肌钙蛋白(cTn),其中59例水平升高(cTn升高组),339例cTn水平正常(cTn正常组)。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ISS分型)和岛状皮质病变及相关非神经系统疾病作为相关的变量,通过发病10~15 d
目的观察肌少症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骨骼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连续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于邯郸市第一医院心内一科住院治疗合并肌少症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60例为研究组,同时入选同期年龄、性别与之相匹配的无肌少症的CHF患60例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骨骼肌质量指标去脂体重指数(FFMI),骨骼肌功能[包括握力(HS)、步速(GS)、简易体能(SPPB)],心功能[包括6
目的了解≥60岁2型糖尿病(T2DM)患者黎明现象与睡眠障碍的关系。方法396例T2DM患者为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内分泌科就诊、年龄60~80岁、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8.5%,行72 h动态血糖监测(CGMS),口服降糖药物治疗>3个月者。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睡眠质量,PSQI总分>7分为存在睡眠障碍。396例中,165例发生黎明现
脑小血管病(CSVD)总体负担是近年来为评估其对大脑的整体损伤而提出的概念,具体方法为对4种CSVD,即脑白质高信号、脑微出血、腔隙和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的MRI影像学特征进行综合评分。卒中后抑郁(PSD)的患者常合并不同的CSVD影像学表现。最新研究发现,CSVD总体负担与PSD密切有关。本文现围绕上述内容综述如下。
低钠血症是神经外科患者常见的电解质紊乱类型之一,常见于颅脑术后患者,如脑肿瘤手术、垂体手术、蛛网膜下腔出血及颅脑外伤手术等。低钠血症容易引起患者意识水平下降、癫痫发作、脑水肿,故应及时治疗以最大限度减少脑损伤。这其中,正确认识低钠血症发生的原因并准确进行诊断、治疗极为重要。笔者现围绕近年来神经外科患者低钠血症的病因及其对应的治疗方式的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
目的探讨Sestrin2过表达在大鼠海马神经元缺氧复氧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从出生24 h内的SD大鼠中提取并体外培养的原代海马神经元以2×104个/mL的密度接种到6孔板后,分为对照组、缺氧复氧组、空载体组、Sestrin2过表达组,后3组采用氧糖剥夺法制备成缺氧复氧模型,后2组于缺氧复氧处理前分别转染含空载体及Sestrin2过表达基因的慢病毒。缺氧6 h复氧20 h后采用活性氧(R
目的通过分析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动物模型中信使RNAs(mRNAs)及微小RNAs(miRNAs)差异表达谱明确HIE发病过程中关键miRNAs及其调控途径。方法18只新生7 d 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缺氧缺血组及假手术组,每组9只;并进一步按照造模后不同时间分为0 h、1 d、7 d 3个亚组,每个亚组3只。缺氧缺血组大鼠采用改良Rice法制作HIE模型,假手术组大鼠仅分离左侧颈总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