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让课堂返璞归真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ixueer29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写下了他的教育理想:“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我想也许生本教育能够接近这样的理想。以前师本教育理念下教师思考的是如何教,而生本理念下教师思考的是如何使自己的教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学。那么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如何使“教”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从而做到教师少教,学生多学,教师不教,学生会学,使生本教育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呢?我谈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以学定教,不教而教。带动人文情感与知识素养的同步提高
  
  生本教育的独特魅力就在于,它以学定教,为了不教而教。最终的目标就是,引领孩子们自觉热情地投入学习,学会阅读,学会学习,学会感悟,学会品味,从而获得道德品质与学习能力的相互提高,进而促使良好学习品质的提升,这是语文综合素养最丰富、最现实的发展内涵。教师在教学当中,无需预设得太多,只需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存和认知水平作为起点,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恰如其分地加以点拨。让学生在真实地反馈自身的阅读感悟的同时,进行语言文字的内化和迁移,有效地落实语言训练,无声地积淀人文品质,实现水到渠成,就像执教《呼风唤雨的世纪》这一课时,由于学生在课前已经大量查阅了古今中外的各项发明创造,对课文中提到的发明,并不都感兴趣,当学生谈到课文提及的其中两种发明时,有学生话锋一转,就转到了他们所了解到的文本以外的更新的发明创造,而且大家都争先恐后,津津乐道,言谈间流露的是由衷的自豪和骄傲,此时,作为老师就得做个专注的聆听者,既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更要点拨学生分享各自的发明创造。这样,学生学习的热情就能持续高涨,课堂学习成为他们快乐交流的乐园学问的研究。阅读的探讨,思考的延伸,不再是“水中花,镜中月”,可望不可及,而是那么的可近、可信、可感、可学。教师再也没必要为没有讲完课文里介绍的内容而感到不安与焦虑,因为,学生的发展已经远远超越了课本,超越了预设,超越了自我。
  
  (二)以读引读,以读引说,以读引研,以读引写,随时点燃思想碰撞的火花。唤醒创新的萌芽
  
  以下,按三个阶段来论述。
  1 意义识字时,开启学习兴趣的大门。
  生本的意义识字要求教师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潜能”。让孩子们全员、全感官、积极地,充分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从课文整体感知的导读,到局部识字的指导,到游戏活动的复习巩固,要遵循着儿童的年龄及心理认知的规律,感知,认记,巩固,都得讲究科学有效。用以培植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无比热爱。很多时候观摩老师们的识字课堂,都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孩子们识字的热情是与日俱增,对认记生字的兴趣浓厚,还经常能在老师的启发下自己创造识字游戏,自编故事记字,自发联想认字,就像认“睡”这个字。有的学生就会联想到垂下眼皮人睡;记“霜”字时,有学生会说:“抬起眼睛看到树木上落下的雨水结了霜”。多么形象,多么诗情画意的想象啊!我认为,这就是智慧的火花,这就是创新的萌发,这就是学习兴趣大门的开启。这也正是生本课堂显得生动,鲜活的见证。
  2 推进阅读时,激活理解感悟的思维。
  假如把学生最需要的放在首位,那么,生奉语文的以读引读,以读引说。以读引研的课堂学习将能煽起学生满腔的热情。让他们独立自主地徜徉于字里行间,品味遣词造句的深刻内涵,学生能文里课外,旁征博引,捕捉着思维碰撞的火花,各抒己见。所有这些异彩纷呈的局面,都有赖于学生广泛的阅读积累。因此,执教阅读课例的老师们,不要在乎自身风采的出色表现,却要诱发学生精彩的发言。用激情去煽动,用沉着去启发,用耐心去引领,驾驭思维的齿轮环环相扣地自如运转于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的交流活动之中。要实现这样的教学境界其实并不难。就是要学生拥有丰厚的阅读积累,并且要让语文课成为学生尽情交流阅读信息的平台,成为分享阅读感悟的天地。还记得学习《怀念母亲》,学生从文中对生身母亲的怀念,谈到对祖国母亲的思念,从作者的母亲谈到自己的母亲,声声入耳,句句感人;学习《伯牙绝弦》则辐射到悠悠几千年的历史,涉及古诗句的引用,谈论到《俞伯牙掉琴谢知音》的传说等,学生知识面之宽广,思维的深刻度、敏锐度之高,令人惊叹之余,又不得不为学生的滔滔不绝而喝彩。学生智慧的灵动就从阅读思考的交流分享中不断闪现,教师只需适时适地正确引导和及时鼓励,就能轻松自如地驾驭生本语文课堂大阅读的良性循环。
  3 读写结合时,融汇语文素养的提高
  郭思乐教授经常说,只要博览群书,思想就会变得丰富。我想,儿童从小广泛地读书,是丰富思想的重要保证。有了丰富的思想,当需要发表见解时,就能呼之欲出,而滔滔不绝了。这种境界,正是生本语文教学倡导的从独立自主地大量识字,到积极主动地广泛阅读,到轻松自如地发表见解,最后实现情不自禁地执笔写作。这的确是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过程。从真实的语文课堂上,让我真切地看到学生从识字到阅读,从争先恐后的各抒已见到洋洋洒洒的格子耕耘,都源于他们博览群书,不断凝聚思想,为表达积淀了内存,为自己的文化素质丰富了底蕴,为自身的人格修养充实了才智。大量的课外阅读能凝聚丰富的思想,积蓄写作的灵感,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深切地体会到一个爱读书、多读书的孩子他的写作能力往往就是胜人一筹。
  总之,书海泛舟读为径,只要学生爱读爱说,有了量的积累,就能有质的飞跃,就好像“熟读唐诗三百首”,能达到“出口成章”,就有可能实现“妙笔生花”。语文教学就应该让孩子们在朗朗读书声中积累本领,在滔滔不绝的言谈中展现才华,在洋洋洒洒的练笔中书写童真。这样,语文的综合素养就能融会贯通,实现全面的提高。生本,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用大量的阅读充实课堂教学,让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推动教学进程,促使简单的教学环节,孕育“惊喜的发现”:开放的合作交流,反馈无穷的文化积淀;敏捷的思想碰撞,催开创新思维的火花。
其他文献
复习一直是学习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复习,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全面、系统地梳理。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并使学生在数学能力、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情感等方面有一个全面的提升,促使学生对知识由量的积累达到质的飞跃。计算的复习,应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出发。通过复习,使学生能结合实际需要,选用合理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对数学产生积极的情感;把蕴含在计算方法内部的联系、隐性的数学思想方法展示在学生
期刊
阅读教学要做到省时高效,关键要优化教学设计,以文本的灵魂性词句一文眼,作为教学设计的切入点和抓手,能够拢聚重点,厘清脉络,使课堂的结构简洁严谨,从而提高效率,谨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为例,谈操作策略。    一、明确目标,有的放矢——凸显“了不起”    目标的确定是阅读教学的基础和根本,它决定教学的基本走向。《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材五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1994年美
期刊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作文教学一直以来是我们新课程要着力探讨的一个难点问题。如何切实提高小学作文教学的效益,是每一位教师应深入思考的话题。    一、激发习作兴趣    “作文难,作文难。听说作文就心烦。”一直以来学生对于作文总充满着畏惧的心理。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
期刊
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生质疑。古希腊大思想家、教育家苏格拉底也十分强调在教学中启发学生的思维。初中政治教材中的许多内容都前后有机地联系着,挖掘和沟通其间的各种因素,指导学生利用已掌握的旧知识展开丰富联想,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变换审题的角度,使问题得以顺利、更简便的解决,这一过程就需要教师的悉心组织和精心创造来启发学生思维。现笔者就中考复习期间“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专题复习做进一
期刊
语文“活动单导学”形式是指教师依据语文教学目标、学生的情感认知水平而自主设计“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其程序大体为:学生自学——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答疑解难——评价小结——检测反馈。在语文课堂教学流程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为主体,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生亲身感知、感悟、快乐学习。“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的主导思想就是学生“活动”,同时有6—8人进行语言训练
期刊
【摘要】在美术鉴赏教学活动中,学生在获取人文知识的同时,也获得了心理上的愉悦和精神上的满足。情境教学是美术鉴赏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模式,我们不能流于形式或哗众取宠。必须深入研究、科学谋划、合理编排。使学生在生动的教学情景中热爱学习、学会学习、享受学习,提高审美素养。  【关键词】美术鉴赏;学生;情境;编排;审美    美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凝聚了人的思想、情感、道
期刊
【摘要】本文拟就2010年全国大纲卷Ⅰ第19题为引子,从分子动理论的原理上,运用微积分思维,解析分子作用力曲线与分子间势能曲线的图象。  【关键词】分子作用力曲线;分子间势能曲线
期刊
2010年江苏考试说明对作文发展等级中的“丰富”作了这样的说明: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这是从两个角度提出的要求。一是从内容上,要讲究材料的丰富;一是从塑造上,要讲究形象、意境的丰满深远。那么,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如何做到形象、意境的丰满深远。进而获得评卷老师的青睐而得到一个不错的分数呢?这里不得不谈谈细节描写的作用了。所谓细节描写是指文学作品中对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以及
期刊
【摘要】从理念层面探讨校园文化,有学生、教师、学校三个取向。综合考察每种取向的发展需要,从文化角度对理念进行反思与重构,学生的求知与自主理念,教师的治学与育人理念以及学校的质量与特色理念等成为构成校园文化必然因素。
期刊
作为一所农村普通小学,学生们的整体语文能力令人忧心,基本限于在课堂上所学的基础字词及相关训练,作文表达更是内容空洞,词汇贫乏。而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就决定了,若想提高语文能力必须在课外有丰富的阅读。  结合本校学生经济条件、社区环境和家长素质的特点,这似乎又陷入了矛盾的境地。农村家庭普遍不重视孩子阅读能力的培养。另外家长学历普遍处于初中或小学等较低文化水平,他们大多务农或所从事技术要求较低的操作工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