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小学语文新课标在语文课程目标和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高学段学生阅读说明性文章应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基本说明方法,重在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综合能力。教师花在说明文教学上的精力不少,学生学习的时间也很多,但总是收不到良好的效果。考试中理解片面、语言不通、表意不准确的句子比比皆是,这说明在说明文教学中侧重感受、理解,却淡化了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本文以我的一节六年级说明文专项复习课——“说明文阅读,我有方法”为课例进行分析和反思,浅谈在教学各个环节中如何根据学生存在的不用问题,以实践和评价为为途径,大幅提高课堂的有效性,使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关注重要的文本信息和评价方向,合理、准确地搭配,从而形成阅读策略,巩固和提高说明性文本的阅读能力。
一、立足实际。专项确题
说明文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其突出的科学性、知识性,能够考核学生理解并提取文中信息、运用文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涉及学生阅读的感受理解、提取信息、分析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这些语文能力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不论是读书看报、看新闻或者听广播,甚至是阅读普通的药品说明,都需要运用这些能力。基于培养、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我认为从理解、提取信息等基础知识技能人手,立足实际确定课题。
分析往届的考试题型,结合日常做过的说明文阅读,我发现提取运用说明方法的句子、从关键词入手,设题为: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能集中考查学生理解句子说明了事物的什么特点,并且能在具体答题过程中梳理答题思路,做到准确、完整地分析、解答。
二、以例为本。强化能力
作为一堂专项复习课,必得有课前和课堂练习。课前练习最主要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技能的掌握情况,暴露学生的问题,并以此作为范例,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训练,让学生以这些题目为基础,回顾阅读方法。而课堂练习最主要的目的则在于训练专项技能,并暴露学生更深层次的问题,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调整、修改阅读方法,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使学生在反复的训练中逐步完善阅读能力。同时,练习的设计不能脱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脱离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所产生的新时代现象,将语文阅读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基于练习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将练习素材集中在曾经学过、做过的说明文课文、阅读题中;同时还将目光投向更贴近学生生活的非连续性文本。从简单的说明方法辨析、说明方法作用做起,后半节课以图表为素材,提取说明对象的特点和关键信息,并根据题目要求进行有效信息的取舍,最终达到训练学生阅读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和运用恰当、准确语言根据要求叙述的能力。
三、还课予生。以学定教
说明文作为一种实用类文本,对小学生适应现代社会和科技高速发展有重要意义。为了提高课堂的容量和效率,有针对性地设计预习单,暴露学生阅读文本时只关注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严谨性,而忽略了遣词用句的好处,回答片面。但这是教师发现的问题,而不是学生在练习后自主发现的,若教师直接暴露学生存在的问题,将扼杀学生自主判断的能力。因此我将课堂还给学生,把学生的答案进行投影对比,让学生自主评价,找出哪个答案是错误的,哪个答案是不完整的,哪个答案是完整的,从而进行集体纠正。如此,学生的学习质量和状态得到明显提升,这样的教学比教师把所有的问题逐一进行讲解更有选择性和针对性。
四、混合文本。重视表达
我国义务教育新课标中,第三学段(5~6年级)要求“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基于新课标要求以及小学阅读能力的要求,本课将一半的内容设计为针对非连续性文本信息提取、分析并准确、完整表达的能力的训练。
从传播信息的角度上看,非连续性文本的颜色、线条、框线、文字等都能让信息更有效地传递给阅读者。一张图表可以同时展现出许多意义。因此,要看懂图表必须先懂得表示重点信息,提取重要信息后根据问题进行筛选,最终取重要的信息进行进一步分析获得结论。所以,不能忽略非连续性文本的表达的重要性。学生普遍存在表达不准确、不完整,因为错误表达而产生歧义的问题。比如“1990年至2010年人口增长情况”柱状图中,表示年份的横轴中只表示出1990年、2000年、2010年三个时间点,而学生用“逐年”进行表述,但图表只显示以10年一个周期,人口呈现增长趋势,而并没有显示是否每年都比前一年有所增长,这就产生表达不准确出现歧义的问题;再如大部分学生只关注到人口呈现增长趋势,而忽略了后十年人口增长幅度明显比前十年要大,造成了表达不完整的问题。这些问题通过当堂投影回答的对比,都直观地暴露出来,学生自评互评,在集体合作中进行不断地修改、完善,达到较好的课堂效果。
我认为,基础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个体无限发展的可能,为个体未来发展提供基础方法,协助下一代掌握基礎技能。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文材料越来越贴近学生现实生活,更注重从实践运用出发,凸显语文在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工具性。近年来小学语文对于学生阅读说明性文章,特别是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越发重视。作为一名工作在一线的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我也将不停地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进行探索,坚持更深入地探究,以学生为本,以实践为本,发现更有效的说明文教学方法。
本文以我的一节六年级说明文专项复习课——“说明文阅读,我有方法”为课例进行分析和反思,浅谈在教学各个环节中如何根据学生存在的不用问题,以实践和评价为为途径,大幅提高课堂的有效性,使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关注重要的文本信息和评价方向,合理、准确地搭配,从而形成阅读策略,巩固和提高说明性文本的阅读能力。
一、立足实际。专项确题
说明文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其突出的科学性、知识性,能够考核学生理解并提取文中信息、运用文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涉及学生阅读的感受理解、提取信息、分析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这些语文能力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不论是读书看报、看新闻或者听广播,甚至是阅读普通的药品说明,都需要运用这些能力。基于培养、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我认为从理解、提取信息等基础知识技能人手,立足实际确定课题。
分析往届的考试题型,结合日常做过的说明文阅读,我发现提取运用说明方法的句子、从关键词入手,设题为: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能集中考查学生理解句子说明了事物的什么特点,并且能在具体答题过程中梳理答题思路,做到准确、完整地分析、解答。
二、以例为本。强化能力
作为一堂专项复习课,必得有课前和课堂练习。课前练习最主要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技能的掌握情况,暴露学生的问题,并以此作为范例,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训练,让学生以这些题目为基础,回顾阅读方法。而课堂练习最主要的目的则在于训练专项技能,并暴露学生更深层次的问题,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调整、修改阅读方法,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使学生在反复的训练中逐步完善阅读能力。同时,练习的设计不能脱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脱离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所产生的新时代现象,将语文阅读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基于练习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将练习素材集中在曾经学过、做过的说明文课文、阅读题中;同时还将目光投向更贴近学生生活的非连续性文本。从简单的说明方法辨析、说明方法作用做起,后半节课以图表为素材,提取说明对象的特点和关键信息,并根据题目要求进行有效信息的取舍,最终达到训练学生阅读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和运用恰当、准确语言根据要求叙述的能力。
三、还课予生。以学定教
说明文作为一种实用类文本,对小学生适应现代社会和科技高速发展有重要意义。为了提高课堂的容量和效率,有针对性地设计预习单,暴露学生阅读文本时只关注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严谨性,而忽略了遣词用句的好处,回答片面。但这是教师发现的问题,而不是学生在练习后自主发现的,若教师直接暴露学生存在的问题,将扼杀学生自主判断的能力。因此我将课堂还给学生,把学生的答案进行投影对比,让学生自主评价,找出哪个答案是错误的,哪个答案是不完整的,哪个答案是完整的,从而进行集体纠正。如此,学生的学习质量和状态得到明显提升,这样的教学比教师把所有的问题逐一进行讲解更有选择性和针对性。
四、混合文本。重视表达
我国义务教育新课标中,第三学段(5~6年级)要求“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基于新课标要求以及小学阅读能力的要求,本课将一半的内容设计为针对非连续性文本信息提取、分析并准确、完整表达的能力的训练。
从传播信息的角度上看,非连续性文本的颜色、线条、框线、文字等都能让信息更有效地传递给阅读者。一张图表可以同时展现出许多意义。因此,要看懂图表必须先懂得表示重点信息,提取重要信息后根据问题进行筛选,最终取重要的信息进行进一步分析获得结论。所以,不能忽略非连续性文本的表达的重要性。学生普遍存在表达不准确、不完整,因为错误表达而产生歧义的问题。比如“1990年至2010年人口增长情况”柱状图中,表示年份的横轴中只表示出1990年、2000年、2010年三个时间点,而学生用“逐年”进行表述,但图表只显示以10年一个周期,人口呈现增长趋势,而并没有显示是否每年都比前一年有所增长,这就产生表达不准确出现歧义的问题;再如大部分学生只关注到人口呈现增长趋势,而忽略了后十年人口增长幅度明显比前十年要大,造成了表达不完整的问题。这些问题通过当堂投影回答的对比,都直观地暴露出来,学生自评互评,在集体合作中进行不断地修改、完善,达到较好的课堂效果。
我认为,基础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个体无限发展的可能,为个体未来发展提供基础方法,协助下一代掌握基礎技能。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文材料越来越贴近学生现实生活,更注重从实践运用出发,凸显语文在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工具性。近年来小学语文对于学生阅读说明性文章,特别是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越发重视。作为一名工作在一线的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我也将不停地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进行探索,坚持更深入地探究,以学生为本,以实践为本,发现更有效的说明文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