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财富之名改变世界

来源 :VOGUE服饰与美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mz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龙宇、李颖、方爱之,三个在中国投资界响亮又曼妙的名字。她们皆毕业于美国名校并拥有惊人履历,却秉持不同的投资之道。她们掌控巨大财富,每一个是与否的决定,都可能影响一个企业甚至行业的发展。重压与光环之下,她们却保持着勤勉虔诚的态度和对金钱的敬畏。工作之外,她们更有着对家庭与美好生活方式的追求。于是,一个女投资人的自我修养,在经年累月的商海沉浮中得到提升。
  龙宇投资的德艺之道
  龙宇熟悉新办公室中的每一株植物、每一件藝术品。
  贝塔斯曼两个月前刚刚搬到了新的办公室,位于东三环的一栋造型极具未来感的大厦。走进去明净、敞亮,没有拥挤的工位,几步一件艺术品,浓烈或清淡,不拘一格。龙宇踏着12厘米的细跟高跟鞋从更衣室里走出来,像一道光从身边划过,嘴角一直挂着明亮的笑。她今早踏进办公室时也是这样,妆容和高跟鞋加身,从容美好。她站在窗边,微微拾起下巴对着镜头,身姿与眼神将活力与沉稳融合。
  2016年,是龙宇回国后的第十年。2007年开始,她负责贝塔斯曼中国市场的战略发展规划,那一年的11月,在龙宇的带领下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BAI)诞生。到今年为止,包括易车、凤凰网、蘑菇街、易鑫金融、优信、分期乐、摩拜单车在内的诸多投资案例都是出自她之手,同时BAI也是愉悦资本、晨兴资本等一线基金的出资人。
  龙宇善谈伶俐,行事优雅从容。不做超出能力范围的预期,对人事无激烈偏见。在一点点浇铸自己和BAI的事业版图时,她亦为中国整个投资环境和人才的培养感到些许“担忧”——VC不是制造传奇的平台,尽心做好一个“钱庄经理”的本分。对金钱与职业永久保持敬畏心才好。和巴菲特吃午饭的幸运女孩
  龙宇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电视台主持人。“一个很偶然的经历,我非常不喜欢。”她快人快语,有不容置疑的坚定。镜头拉回上世纪90年代的四川成都,“一个有很多局限的时期和地域”。她形容那份工作“没有智力和脑力的刺激,没有职业的自豪感”。六年主持人生涯,她一次都没有回看过自己的节目。
  那时候她一直在等待改变自己一成不变的生活,留学的机会来了。她很快通过语言考试,到了美国,“原来也没有那么难”。迷茫在选专业的时候到来,没有头绪,想想不如寻找比较宽泛的口径,申请商学院的念头这时冒了出来,“不如就练习一下好了”。她喜欢美国东岸,“喜欢纽约、花花世界、城市、高跟鞋、购物、戏剧……”到了斯坦福,面试官说她像律政俏佳人,“我当时没看那个电影,我以为他表回家我就赶紧找来看,一看心想这下子惨了,他们把我看成这样,我肯定没戏了。”一星期后,她却接到了斯坦福的电话。
  她感慨斯坦福的教授们对她潜力的挖掘,“当时我看不到自己有今天”。彼时拥有半个世纪教龄的斯坦福著名学者Jack MacDonald在商学院执教一门非常受欢迎的、很难选上的课程,龙宇是自豪的“麦当劳”家族一员。“他一直告诉我,你会成为特别棒的投资人。”“麦当劳教授”是投资界大亨沃伦·巴菲特先生的好友,他曾带自己最喜欢的学生们去过巴菲特的家乡,听他亲身传授经验。巴菲特亲自开车带他们去吃午餐,在经历这些不可思议的事情时,当时的龙宇还很懵懂。
  与斯坦福的缘分一直保持至今。教授日渐年高身体抱恙,龙宇但凡到美国,一定会前往看望。前些日子他收到教授写来的邮件,当年那门很难选的多少业界大佬都前来授业的课程,如今轮到龙宇受邀前去做客座讲师了。从当年那个背着双肩背包、骑粉红色单车、“永远穿着不同鞋子去上课”的小女孩,到如今投资界的资深人士,这条路龙宇用了十余年时间。成长之快,龙宇说是得益于对这份职业的“敬畏”。
  “在中国,投资行业的从业人员最长不超过二十年经验,我从毕业开始一直在做风险投资和并购的工作,已经11年。在斯坦福商学院这两年的学习接受到的是全世界最好的VC教育,我个人的总结就是,不要认为自己有多独特的思考,很多东西都是行业常识,我所能讲出的,在硅谷不过都是教科书一样的铁律,千万不要谈什么自己的经验。”
  理性的“钱庄经理”
  龙宇爱艺术,爱生活,有敏锐的观察力,但做投资,龙宇直言必须动用全部的理性,“谁用感性去投资的话我会觉得这个人不负责任。”这个行业中一切有可能引向所谓“成功”的标签或口诀,是她常常在警惕的事情,她反感有关这个行业的“低级的总结”和“耸动的标签”。
  “做风险投资本来就是将一些特别不确定的事情尽可能减少其不确定性,这中间就少提点感性,少提点火花吧——如果这个东西一直被强调的话,风险投资就无法真正成为一个行业。”
  “当你要投一个马上要上市的案子时,坐在桌对面的这些投资人跟你一样,大家在算这桌子中间到底有多少价值可以被我们分,这个时候就要非常强调你的精算能力。在合适的时间,提出合适的问题,但行业内至少一半人做不到。”
  她相信科学的方法论,相信体系,“你要相信规定动作做到了,结果很大可能性是好的。”她也曾遇到小同事跑来说对这个行业充满幻想,尤其是“扣动扳机那一刻的戏剧性”,龙宇会告诉他们,扣动扳机那一刻在这份工作当中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瞬间”,“你事先已经对被投者的行业做了多少调研,聊了多少家类似企业,和创始人、团队进行了多么深入的接触,才会得出一个渐进的决定。”
  龙宇对待投资一向谨慎严肃,“不乱做判断,不撒风口不堵赛道”。她愿意事先思考孤注风险持续加仓,“愿赌服输、努力思考、下次再来、保持善缘”。
  最初决定投李学凌的YY时,龙宇的出价是其刚刚交割完成的B轮七八千万美金的两倍,她觉得自己很慷慨果决,然而李学凌的答复是,“跟你谈得很投缘,但是现在有人出了10亿美金的价钱……”当时龙宇的反应是“愤怒”,“我想跟他说你不要这么伤害我的感情、我的智商,怎么可能有人短时间加十几倍的价格?结果,是真的!有些非常优秀的案子,一旦错过就再也追不上70我们在YY的案子上虽然擦肩而过,但是跟李学凌成了很好的朋友。后来,当他做Bigo Live进军海外直播的时候,我们立刻在A轮下了重注。只要彼此理念是契合的,合作的缘分一定会在的。”   龙宇清醒地看待自己的职业身份,“不要把这个身份神圣化或者妖魔化,其实就是一个钱庄经理。你管理的是别人的钱,所以对这个钱要有敬畏之心,钱要生钱,钱有回报……一定要有一点工匠精神,放下一些情怀和野心,不要演得太用力了。如果不肯好好历练,就手握资本去决定别人的命运,是极其可怕的事情。”
  高效后的从容美好
  龙宇每天走路上班。她把家安在离公司十分钟脚程的地方,刚好又是她最喜欢的“宇宙中心”三里屯。“我不会太早起床。过于勤奋一定是智力和效率的问题。正常就好,过犹不及。”对于公司的员工她也如此要求。
  龙宇通常8点半醒来,在床上把重要的微信和邮件读完,然后喝咖啡或普洱,享用早餐。化简练的淡妆,然后蹬上高跟鞋从容进公司。有时候中午不吃饭,晚上再大吃一顿,从不会过得拧巴,也不刻意健身,不在自己身上做“反人性”的事情。她也受不了那种车轮大战的看项目方法,认为是对双方的不尊重。“如果有一个创业者问我有多少时间,我说既然你来了,我们需要多少时间就多少时间,我不希望太匆忙。”
  不急不缓,是她生活的节奏。说起自己的家,她更充满热情。龙宇的家由相熟的犹太设计师精心打造,刚刚拿到了纽约建筑师学会年度奖。她和女儿的浴室都是圆形的,柔美如珍珠。她喜欢做饭,而且在外面吃到什么好吃的就可以“反向推导”。也喜欢花草,出差在酒店里看到好看的花就会拍给花艺师。她有一个漂亮又淡定的10岁女儿,她晚上不轻易约人吃饭,而把时间留给孩子。女儿自小和她一起旅行,也曾“莅临”董事会,柏林、巴黎、纽约、伦敦……妈妈开会,她就在一边做自己的事,因而造就了朴素又自在的性情。“她的美貌和美德是我崇拜的,她从不虚荣,并且有爱心。”龙宇言谈之间是毫无掩饰的自豪与爱。
  作为投资人,龙宇无疑是成功的。而在生活里,她也把日子经营得有序又美好。这位目前斯坦福商学院唯一的中国籍校董始终记得学院的精神内核:改变人生、改变组织、改变世界。她将这训诫默默埋在心底,作为内心根系的滋养,因为要求自己始终拥抱大事,中正平和,去掉一切的虚荣和浮躁,抱持谦卑的初心。投资某种程度上就像她热爱的艺术,“德才兼备的投资人也必然是一个德艺双馨的艺术家”。
  李颖变化及其所创造的
  与李颖的约访直接与她本人进行,拍摄当天她只身前来,穿着朴素,细声浅笑。对于一个管理着几十亿美金流向的商业女性,这些没有被预设,映射在投资人身上的刻板印象——风风火火、日理万机、商务范儿,随即被打破。
  李颖12岁随父母移居美国,2008年回国帮助KPCB在中国建立办公室,2009年任马云牵头成立的云鋒基金董事总经理。过去三十多年里,她完成了很多人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做到的事情。但是近几年来,她渐渐开始慢下来,体验和感受生命更加盛大而多元的秘密——无论是作为一个投资人,还是一个女人。
  短跑,长跑
  翻查资料,关于李颖的介绍有几个难以绕过的关键词:初中时到美国即跳级;仅用三年时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三个学位;曾在麦肯锡、Ikanos、UT和KPCB等顶尖公司工作并担任要职,以“惊人的速度转换着工作平台”;马云亲赴硅谷邀她合伙……
  履历光鲜可靠,但这最后一桩事,李颖不想将之神话,她歪头一笑:“事情是这样的……”她认识马云的时候,是在2004年前后,彼时的阿里巴巴虽不似现在这般炙手可热,却也已经有了一些名气。李颖很关注马云,因为当时她所在的公司投资了亚马逊,“(亚马逊)这么强大的公司居然在中国被一家小公司打得落花流水,我觉得特别扬眉吐气,中国有这么厉害的公司。”2006年左右,李颖想说服他做KPCB在中国开设的新公司和基金的领头人,马云则告诉她:“我们怎么能在中国帮外国人来创业呢,我们应该做出一个中国自己的世界级的基金。”李颖听到这一番话“好振奋”,“本来想说服他,没想到他反过来说服了我。”后来她帮助KPCB在中国建立办公室,也一直没有切断和马云的联系。直到2009年,一切时机成熟,云锋基金开始筹备,李颖担任董事总经理,并负责基金在高科技、新能源、文化产业、消费服务等领域的投资。
  云锋基金发展到第七年,一直保持着稳健增长。李颖说,自己对那种忽然爆发的项目和领域域者是大家争相“抢夺”的,一般不大“感冒”。“这家公司马上要爆发了,我们没有进去,我们得赶快进,那样的情况下投得不一定好,大家都在抢的东西,你回头来看,对于后期投资人的回报率不一定是最高的。”而与之相对的,所谓的“赚钱”,大多是你跟踪了一段时间,自己又真正感兴趣,并且花了时间去了解的项目。
  这几年投资的项目里,最让李颖兴奋的,是由汪建创立的华大基因。十几年前,她在美国听到汪建和他的基因组计划,是大多数人眼里的天方夜谭。现在回头看,李颖总是对树立高远目标并一个个将其兑现的人充满敬佩之情,汪建如是,马云亦然。
  如今,华大基因已经成为了世界范围内建立基因组规模最大的公司。未来他还将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为全人类的疾病预防和治疗事业贡献力量。这一切,都让李颖感觉兴奋异常,因为自己可以成为科学和商业间的一座桥梁。“科学家和商业机构之间常常会存在一些鸿沟,我的工作需要在其中完成沟通和解决问题。”在与华大基因共同成长的几年间,李颖也逐渐悟到一个合格投资人需要具备的素质:除了前期对项目的寻找和建立,还要有能力管理一个项目,在尽量长的时间内与他们一起成长。这不一定是立竿见影的事情,换做几年前喜欢一针见血、一击致命的她,或许对这样的事情不感兴趣。时间给她的锤炼便是,这一条路不是只靠爆发力的短跑,而是一条更加遥远的长跑。去除偏见
  与李颖相处一个下午,她始终保持着缓慢的姿态,温婉平和皆在一颦一笑。
  她有过一段“着急的过去”,焦虑。看到别人往前走,不甘于人后。从求学到工作都力争最好,总觉得还有自己没干的事情,“这个完了还有那个,那个完了还有下一个……想把事情快点干完,再去惦记下一件事情。”   刚刚做投资,李颖把自己搞得很忙,每天都安排得满满当当,现在她学会了把权力下放,这是一个充满了变化和创造的行业,每一样都自己亲力亲为去学习,难以为继,让最适合的人去做最适合的事情,才是公司持久动力的来源。
  多出来的时间,她开始亲身去体验生活里种种多样的事物。去参加聚会的时候,也不会像过去一样想着,能否马上在其中找到什么可以一起合作的人或项目。“很多时候不要太功利,想见这个人,好久没见了,就去见见,更深入地了解和交往也许会创造更好的机会。”
  她当下要求自己去克服的,是对事物已形成的偏见。“一个留着长发的男人来和你谈项目,你就会觉得他是那种比较敏感的艺术家l生格继而会影响自己对他项目的判断,一定要这样吗?”
  “投资是一门艺术”,原先李颖听了这样的话,会不以为然,“我不觉得,投资就是算模型,把公式都算清楚,然后按逻辑分析看这个市场有多大。”时间久了,她在前辈身上看到越来越多逻辑无法解释的成功和正确的决定,原来在“模型”之外,还有另外一样东西对投资者而言至关重要,那就是灵感。这是李颖眼下正在学习的新技能,如何在投资经验的基础上,把自己的偏见降到最低,同时召唤灵感的来临。非黑即白?
  刚刚来到云锋不久,李颖和马云之间曾有过一次重要的谈话,在那次对话中,马云告诉她,你这样—直打破砂锅问到底,一定要弄清楚是白还是黑,是对还是错,“为什么”地问个不停,这样的方法不一定能够得到真理。当时对这番话李颖还是在问,“为什么?为什么我的方法不能得到真理?”常年受到的西方教育让她眼里揉不得一点沙子,一个疑问,必须找到答案。马云遂推荐她看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書籍。
  “当初的我一点都不理解,觉得他在说什么,是因为答不上我的问题就这么说而已。”后来,是在与他多年的工作和观察中,一点点看出马云如何将“儒释道”精神融入企业经营中的。“事情并不是非黑即白的,在变化中的,才是有生命力的。”
  所以她开始渐渐放宽自己,时间上也渐渐采取“动态分配”的方法。以前也曾有过一些硬性的要求,比如节假日一定要在办公室加班,要求自己达到甚至超出老板的预期,“如果打破一次,心里就会纠结,有负罪感,但又不能改变事实。”因为对变化和未知的不再害怕,她现在的感受更加自由。又因为自己投资了健康领域的项目,也引导她一点点开启对新知识的探索。工作闲暇之余,她练习太极,甚至开始研究中医和针灸。一切看起来都和她本来的生活和行事风格相去甚远。“对,原来慢下来,对一个人的意义那么大,慢才是真正的快。”
  VR在这一年变成一个急速升温的热词,投资界几乎人人都谈,一片喧腾中,李颖反而不急不缓清醒以待,“叫得很大、很快、要爆发,但是真正离完全爆发还有一段距离,还是冷静下来,再等一等吧。”无疑,这种定力来自时间和她观念的转变。
  变化,是这些年发生在李颖身上的一个总结。言谈间,她总会找到自己现在和过去的对照。过去争强好胜,现在量力而为;过去好高骛远,现在关注当下。父母曾经最担忧她眼高手低,给自己定很多宏大的目标,却不考虑实际情况,她那时候觉得他们保守,现在也理解了,“我们去看那些发展得特别好的公司,像阿里巴巴、谷歌,也不是很短的时间起来的,都是经过很长时间的磨炼,成长而来的。”罗马城非一日建成,当下的李颖对一蹴而就的成功和野心,并没有那么大的追求了。
  就像她的太极老师告诉她的,女人在三十岁之后,应该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锻炼方法,锻炼“身”和锻炼“体”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有的会耗损你的元气,有的会帮你增补。李颖仍然在追求着自己的目标和理想,但是她想要自己不那么辛苦,不那么焦虑,给自己更多的时间。
  方爱之拥抱大事,改变世界
  和方爱之约在下午4点钟在真格基金的北京办公室进行采访,这是她这一天里会面的第六拨人。
  早晨她和婆婆一道去参观了一间幼儿园。她的儿子两岁,女儿刚刚出生两个月,她想要给他们找一个更好的幼儿园。未待参观完全结束,她便赶赴一场商务午餐。下午1点回到办公室,接下来的时间以小时为单位分割。她会面了一个创始人,面试了一个应聘者,又和另外一家VC合伙人聊了AI领域的合作。我们的采访后,她会和从香港来的投资人见面。本来当天下午6点还有一个例行的“务虚会”,因为徐小平老师出差,被临时取消了。
  这是这位真格基金合伙人兼CEO最寻常的一天,也是方爱之来到真格的第六个年头。
  投资有时就像结婚
  方爱之的履历整齐而好看。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而后获得斯坦福大学工商管理学硕士。职业生涯始于纽约摩根大通,后加入通用电气中国业务发展部,负责中国区的业务发展及兼并收购。2011年,徐小平将方爱之招至麾下,与她共同建立真格基金。截至目前,方爱之已经参与投资了蜜芽、小红书、出门问问、51Talk等七十多家公司,并担任多家公司的董事会成员。
  她至今保持着见创业者听项目的基础工作,平均一天要看四五个项目、多的时候甚至要见八个、十个。因为负责着整个基金,除了看项目,她还负责融资、招募人才以及向媒体介绍真格的投资理念和计划,甚至担任电视创业节目的评委。
  面对创业者,她的姿态是友好的,“我更多在想的是怎么能帮到他们,会更多从他们的角度去思考。”
  方爱之曾有过一个著名的判断合作者的标准:是否愿意和TA一起吃顿饭。她解释道:“我愿意花时间和TA相处,就意味着我能向TA学到东西,这样的人我会更愿意投。”“吃饭”其实只是一种形式,也可以是度假或其他。总之是愿意把时间拿出来与这个人共享。
  最初小红书的创始人毛文超找到真格时,还是个学生,没有任何数据可以参考,判断要不要和他合作,方爱之用了一个有趣的比喻:“相当于考虑是不是要跟这个人结婚,一起走一条很长的路。”毛文超最初想把小红书做成一个旅游项目,并不是我们现在可见的这个“小红书”,方爱之看中的,是他想要做一件大事的决心。   “我看好的人,他肯定想做一件大的事,他自己不会选择一个小而美的事。”
  相较于之前的轻松,在这个话题上方爱之更加坚定,“小而美的项目,我不会投。”原因很简单,因为“不赚钱”。
  “如果这个小而美的项目拥有资金回报以外的社会价值呢?”
  “从基金的角度出发,我不考虑。我的职业是投资人,投资决策最应该关注的是回报率。”她的回答没有丝毫犹豫。“但以我个人的身份就不一样了。”
  最初在投行工作的两年里,方爱之曾经自己募款,在甘肃最贫困的地方盖了一所希望小学,起名“伏羲学校”,自己管理,一住数月,教授孩子们中国传统文化。
  CEO、妻子与母亲
  早前参与北京卫视的《我是独角兽》节目时,方爱之作为评审曾遇到过一位女性创业者,怀孕八个月,问她准备休多久的产假,对方回答四个月。方爱之心里当时的回应是,“还蛮长的……”她生完第一个孩子的隔天就已经开始用电脑远程看项目了,“因为就几个小时,反正孩子睡觉,我觉得无所谓。对我来说我觉得OK,如果他哭我就关掉喂奶。”孩子出生后第二周,她开始恢复工作,第三周进了办公室保持全职状态。“当很多事情离不开你,就必须要去平衡。”在她的感受里,成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并没有让她放下工作,也不曾让她焦头烂额。
  她也觉得自己是幸运的,成立真格时自己29岁,已经是已婚状态,VC又是一个相对能自由支配时间的工作,项目稳定了,她也顺理成章地开始进行人生接下来的使命——孕育新生命。
  她并不觉得太累,原因在于首先有很好的“阿姨”帮助她,另一点则是因为她是那种“不特别操心的妈妈”,心宽,不会看到那些别人做得不好的地方。生活里,她依然希望有更多时间陪伴孩子。身边女性她最佩服的是张欣,“我25岁认识她,后来变成好朋友。她有两个孩子,晚饭除非是重要的活动,她肯定会跟孩子在家吃饭,或者邀请别人到她家吃饭。她会去判断什么东西最重要。”
  事实上,在决定生小孩之前,方爱之曾和先生商量,是否可以选择做全职妈妈。两个人一起在家庭财务模型中做了一番“实验”和计算,得出的结论是,如果方爱之两年不工作,一切无恙。“工不工作对我来说就是个选择,我之所以这么选择了是因为我很喜欢这份工作。我的幸运在于,找到了我适合、我喜欢、我离不开的事情。因为在某一方面,真格是我第一个孩子,我现在的孩子实际上是第二个、第三个。”用资本改变世界
  最初来到真格时,投资界还在流行草根创业者,这不是方爱之的强项,因为在国外长大,她的人脉里几乎没有草根创业者。她曾就此向徐小平求教,自己是不是应该弥补一下劣势,接接地气?徐小平给她的回复是,“你如果这样走就完蛋了”。徐小平认为方爱之最大的优势是留学生群体、斯坦福的资源,这些代表未来的精英阶层。“他给我一个明确的方向,如果我花时间再弥补我的弱点,我永远不会比其他人做得更好。但是如果我发挥我的优势,我就能比别人做得更好。”
  在真格六年,对方爱之来说是不停息地学习和奔跑。
  “我看好的人,他肯定想做一件大的事,他自己不会选择一个小而美的事。
  我的职业是投资人,投资决策最应该关注的是回报率。"
  以前,她基本上一份工作做两年,但是在真格,一转眼五年过去,乐趣在于“天天不断地接触新的事情,接触未来”。作为CEO,她一直保持着自省的状态,带领团队努力往前跑,“你不知道下一个项目在哪儿,你的成绩单是永远在改变的,你永远需要抓住今年的项目。”
  读商学院的时候,她的理想很壮阔,“想要改变世界”,解决世界上最难的问题,比如医疗、能源开发。毕业后她去了通用电气,认为這个公司和她的理想是契合的。某一天她忽然接到在红杉资本的师弟的电话,说徐小平想要见她,一起做天使基金,“我说你肯定打错电话了,我没想过做投资,因为我父亲做投资,我老公也做投资,所以我不想再进到这个领域。”不承想,两次和徐小平的见面,改变了她的决定。
  加入真格的第一天,她看着项目心里忽然有一个声音,“叮”一声响了,“这个非常带劲啊,我一直在寻找颠覆和改变世界的方法,这些创业者们的念头就是在解决世界上的种种问题啊!”她也由此在这份工作里体会到与人沟通的乐趣,原先她以为自己内向,后来经过工作锤炼和性格测试后才一点点发觉,自己其实很擅长与人交流,并且可以多线程工作。
  她说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缺乏自信,父母又对她要求极高,“父亲一直觉得我应该上哈佛。”这样的环境造就了她一项特殊的技能,在做投资人这件事上帮了大忙,“我很容易发掘一个人的优点。我观察别人的时候,会看到他比较厉害的地方。”
  父亲和家族对方爱之的另一个重要影响,是他们的爱国情怀。父亲方风雷1993年即参与筹建了中国首家中外合资投资银行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成为“第一代中国本土投资银行家”。“我爷爷奶奶有六个孩子,我听我大妈说,他们每天放学,吃饭时的话题就是政治,我父亲他们到现在家庭聚会还是讨论国家大事。”方爱之一直记得父亲在她大学毕业时对她说过的一番话,“你又不是美国人,你是黄皮肤,你在那边的任何机构都不会做到顶级。所以有一天,你一定要回国。”
  前几年他们全家坐游轮度假,有一天在船上,父亲掏出《论语》来,说现在开始上课。他虽是投资人,却鲜少教授方爱之专业理论,而是一直不停教诲她“无论做什么,首先要做一个好人”。《论语》里面,她最喜欢“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句,意在不因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忧虑,而应当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尤其在投资行业,有些项目你觉得不好,或者是你会有自己的判断,但是除此之外,也要试着从被投者的角度去思考这件事,或者审查一下,自己还有什么欠缺,为什么没有看到他的角度。”这是方爱之的自省之道。
其他文献
一双明亮清澈的眼睛,往往是情窦初开时带来的第一波涟漪。回不去年少,但是那清亮的眼神却仍难忘,没有眼袋、黑眼圈、细纹,满满的纯真感,不正是我们努力保护眼部肌肤所要留住的吗?  关于眼睛是否漂亮,判断的标准其实很明确——没有黑眼圈,没有皱纹,眼皮不松弛,眼球黑白分明,炯炯有神,如果笑起来眼睛弯弯的,更是可爱。虽说爱笑的女孩运气不会太差,但是爱笑的女孩鱼尾纹也不会太少。如果说从小女孩开始,笑起来就有假性
IN THE REALM OF DREAMS日本艺术家田名网敬一(KEICHI TANAAMI)将DIOR本季跳脱单纯女性优雅概念的时装设计融入大胆生猛的波普艺术作品中,带来如梦似幻的时装跨界插画。  “东京一直能启发我的灵感……这是一个让人感觉略带极端但又令人十分愉悦的城市。”Dior创意总监Raf Simons说。“迪奥精神二零一五·东京”成衣系列的设计以“Dior外套”廓形为主要灵感,独特而
酷不是一种风格,而是穿出你自己的风格。  不知何时开始,洛杉矶成了时尚地图上的热门地标。从Louis Vuitton到Saint Laurent,重量级时装屋纷纷跨越大洋,将秀场搬来阳光永远充沛的美国西海岸,借一些洛杉矶的酷感来冲淡巴黎的肃穆与程式化。  其实设计师们早就开始了向洛杉矶的“迁徙”——从Dior前设计师Raf Simons到Moschino的JeremyScott,以及众所周知对洛杉
创作即剧场,或许在有着长达三十余年创作生涯的ChristianLouboutin看来,这个比喻再恰当不过。从艺术、旅行至异域文化,传统手工艺的融合再创造,以及对女性的深厚情感,无论是具象的元素或是抽象的概念,与他的际遇碰撞出的火花,最终孕育了其丰富多样的鞋履设计。这也是为什么在走进此次名为“Christian Louboutin:L’Exhibition[niste]”的展览时,你会发现单纯的时间
傅晓田:深入市井的隐居者  撰文:陈灵  傅晓田,80后,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丘吉尔学院,曾两度深入利比亚进行战地报道,现任凤凰卫视《风云对话》节目主持人,采访的国际政要超过百位。2016年剑桥大学丘吉尔学院举行“傅晓田花园”命名仪式,这是丘吉尔学院首次以女性校友的名义命名学院设施。2017年意大利共和国总统授予傅晓田意大利五星骑士勋章,以表彰其为两国交流作出的贡献。  我不是“别人家的孩子”  标
6.被点亮的水立方7.林更新与李佳琦  不久前,法国护肤品牌理肤泉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举办了为期三天的理肤泉“稳赢2020”沉浸式体验展.沉浸式体驗展共划分为五个不同的感官空间,让消费者全方面发现理肤泉B5小蓝瓶的奥秘。在体验展开幕首日,理肤泉更邀请到演员林更新、美妆达人李佳琦、皮肤学专家吴艳出席,一起点亮了宛如皮肤肌理的水立方,寓意在奥运年一同稳赢2020。(孔令一)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感受大自然的绚丽多彩和给人的启迪,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3.感受现代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  教学重难点:  品味语言文字,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设计理念:这是著名诗人孙友田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歌,诗中纯真而热烈的情感、具体而生动的意象、童稚而优美的意境、洗练而富有音乐性的语言让学生读后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干燥寒冷的季节,想让肌肤细腻柔润,充满光泽,你需要从以下个方面着手。  打造光晕美肌,刻不容缓。  摄影:JINGNA ZHANG  自古形容好皮肤的词句有很多,肤若凝脂、寒玉细凝肤、蔷薇露染玉肌肤……寒玉、冰雪,诸如此类的好皮肤,除了质感滑滑的,还总给人冷冰冰的感觉。但在滴水成冰的冬天,肌肤质感有绸缎般的细致柔软,低头抬眼间皮肤表面的光泽感又时隐时现,这才是好皮肤该有的样子。如何让皮肤重新恢复丝
1.Charlotte Tilbury四色奢彩眼影盘#Mesmerising Maroon¥420色彩与质感的双重魅力,丝绸般光滑的质地,打造属于你的魅惑眼妆。2.玛丽黛佳色彩工作室蔷薇河谷眼影盘¥299粉质细腻亲肤,亮片颗粒大小适中。3.Dior惊艳双头眼影眼线笔#002¥325一支多用,色彩闪耀饱满,打造百变创意眼妆。4.Givenchy禁忌之眸液体眼影#N2¥300触肤即化为粉质,轻松上妆,
早在19世纪,护肤品就放在香水店里出售,究其原因,当时的护肤品制作方法与香原料的萃取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使用花卉、药草等进行萃取制作。护肤品和香水的源头都来自人们对于植物的香味及其治愈作用的探索、了解和利用,因此,护肤品与香气的关系可谓密不可分。与香水相比,护肤品的香气更清淡,往往只有自己能闻到,却与生活更亲密,在一天早晨的开始与夜晚的结束与我们相伴,因此更具有“私享”的仪式感属性。在消费升级的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