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人类干扰背景下横断山南段保护优先区规划研究

来源 :生态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m1982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和维持生物多样性最有效、最基本的措施.在有限的资金和人力条件下,如何参考不同人类干扰在保护优先区建设中的影响并选择合适的保护规划方案,在更大程度上的保护本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一直以来都是保护生物学家争论的焦点.以横断山南段区为例,重点关注保护区建设过程中不同的人类干扰程度,以人类干扰的高低为切入点,基于多准则决策分析的原理和方法,以横断山南植被生态系统和人类干扰强度因子为基础,对比分析横断山南的生态系统保护价值分布、人类干扰格局和保护成效,结果显示:一是区域内森林生态系统(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落叶混交林、常绿针叶林)、湿地生态系统(湖泊、河流、草本湿地)、高山生态系统(冰川和永久积雪、高寒草甸、高寒草原)价值高且分值在21分以上;二是从人类干扰高低分析入手,基于维持和提升区域生物多样性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不同的保护优先区域和保护策略.三是识别出横断山南段区的保护优先区主要包括峨边县、马边县、石棉县、越西县、保山市、腾冲市、维西县、德钦县、察隅县等区域.
其他文献
讨论了棉花坑铀矿床区域地质背景和主要地质构造格局,并通过对矿床深部地热钻孔涌水及含矿带附近的地表泉点、地表水的水化学分析研究,探讨了地热水形成的地质地球化学过程,指出棉花坑深部存在多方向构造的复合部位并赋存大量地热水,断裂构造利于热水的富集,并提供深部地下水补给通道,属中低温对流型地热系统;地热水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受棉花坑断裂带控制,循环深度较深,与花岗岩热源层的能量交换充分,地热水具有水温稳定、水量大及承压的特点.
根据2018-2020年澜沧江西双版纳段5次鱼类资源调查数据,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该流域鱼类组成及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澜沧江西双版纳段此次共调查到鱼类119种,隶属于11目28科79属,而历史记录鱼类共179种,隶属于12目34科106属.随着调查的不断深入,土著鱼类种数逐渐增多,但占比却逐渐下降,外来鱼类种数逐渐增多,占比也逐渐升高;本次调查到土著鱼类92种,占鱼类种数的77.31%,占比进一步下降;外来鱼类27种,占鱼类种数的22.69%,占比进一步升高.该区域鱼类优势种为云南吻孔鲃 Po
豚草是一种全球性的恶性入侵杂草,给我国生物多样性及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威胁.为研究豚草种子出苗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因素,采用盆栽实验分析了种子大小(L、M、S)与埋深(2、4 cm和6 cm)或播种密度(2、4粒/盆和8粒/盆)对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种子的出苗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埋深对豚草种子出苗的影响高于播种密度及种子大小的影响,较浅的埋深有利于豚草种子出苗;出苗率在不同播种密度下均具有较高水平,达到67.9%一100%,这种高出苗率是豚草在不同生境成功定植的原因
互花米草是我国沿海滩涂典型外来入侵物种之一,该物种在江苏盐城大丰港形成了大面积入侵种群.在大丰港设置了刈割+遮荫和单纯刈割样方共9个,对比分析了不同防控技术以及不同遮荫持续时间对互花米草地上部分和地下根茎的影响,评估遮荫去除后互花米草生长状况、土壤氮磷含量、底栖动物生物量和密度的变化,以探索适合的控制技术和有效控制时间.结果表明:两种控制技术都极显著降低了互花米草地上部分株高、基径、密度和地上鲜重(P<0.01),对已刈割的互花米草遮荫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2个月后依次去除遮荫网,互花米草地上部分均全
为满足新时期铀矿地质勘查行业发展要求,绿色勘查理念近年不断融入具体工作中,尤其是钻探工程,对环境影响较大,通过大力发展铀矿绿色勘查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地表破坏面积,加强作业过程中环境保护理念,系统进行事后的恢复治理,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2020年,在广东诸广矿集区铀矿资源调查与评价钻探工程项目实施中,通过勘查前的优化设计,优选适合的钻探设备,采用环保型冲洗液等对机台现场进行绿色勘查标准化建设,创新研发了山地无线遥控式履带搬运车,解决了山区钻探施工设备搬运难题,同时在施工技术方面推广应用液动冲击器,提高了
选择四川省夹金山针阔混交林,采用典型样地法调查、RDA二维排序分析高山高地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与地上地下生产力的关系及两者对不同等级放猪干扰的响应,结果显示:(1)夹金山针阔混交林群落共有植物55科117属172种,乔木层、灌木层在各程度干扰下优势种变动较小,川滇长尾槭(Acer caudatum var.prattii)、箭竹(Fargesia spathiacea)等始终占据首要地位,草本层优势种变化较大;(2)随干扰程度增加,一年生草本重要值升高,多年生草本重要值降低,其中适口性较强的禾草类植物重要
外来生物入侵威胁着全球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功能,研究外来入侵植物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有助于理解外来入侵植物的入侵机制.以广西喀斯特地区飞机草(Chromolaena odorata)入侵生境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了不同飞机草入侵程度下(对照、轻度入侵、中度入侵、重度入侵)土壤物理和化学指标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飞机草的入侵程度加重,土壤容重显著增加,轻度入侵、中度入侵和重度入侵生境下土壤容重分别比对照增加了 10.3%、16.7%、22.3%,土壤非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和土壤含水量显著降低,土壤毛管孔
中国大陆沿海湿地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的重要停歇地,自然湿地丧失与退化已经严重威胁到水鸟生物多样性的稳定性,急需开展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工作.识别中国大陆沿海水鸟保护优先区,针对保护优先区进行保护优先等级划分,确定目前尚存的保护空缺,是针对性开展水鸟栖息地保护的前提.以中国大陆沿海11省、自治区、直辖市沿岸湿地为研究区,整合鸟类网站、水鸟调查报告和文献中的水鸟调查数据,采用热点分析方法,确定水鸟保护优先区,将每个地块上满足水鸟保护优先区识别标准的物种数量占所有地块中满足标准的物种数量最大值的比例划分成
COVID-19疫情的爆发使得大气NO2排放量急剧减少,张家界城区O3浓度也随之降低,然而城郊的国家森林公园内O3浓度却有较大幅度升高.旨在基于多重分形去趋势互相关分析(MFDCCA)方法和自组织临界(SOC)理论来揭示疫情期间张家界不同生态功能区大气O3浓度变化对NO2污染急剧减排的不同响应机制.基于张家界3个大气监测站点(未央路、永定新区和袁家界)在疫情期间(2020年3月1日—5月31日)和非疫情期间(2019年同期)NO2、O3小时平均浓度数据,首先应用MFDCCA方法对NO2和 O3互相关性的多
在前人资料的综合分析基础上,研究了狼山中部花岗岩岩体铀矿化特征.通过对狼山中部花岗岩岩体开展地面伽马总量测量、地面伽马能谱测量,大致查明岩体伽马强度、伽马场晕分布特征及铀、钍、钾分布特征,总结了岩体铀矿化特征及铀找矿前景.研究认为狼山中部花岗岩岩体具备较好的铀成矿条件,在断裂构造破碎带内各类矿化蚀变强烈,为铀的迁移和富集提供了有利通道和富集环境,构造破碎带中已发现诸多铀矿化及异常点带,岩体既是丰富的铀源体也是较好的赋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