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深入,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应得到进一步优化。通过混合式教学,教师可充分利用线上、线下的丰富教学资源, 为学生提供更具趣味性、系统性的教学模式,从多角度、全方位对其进行引导,以此增强学生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能力,促使他们的思维得到进一步发展,提升物理实验教学质量。基于此,本文将针对混合式教学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策略, 仅供各位同仁参考。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应用策略
作为一门与生活实际、自然现象密切联系的学科,物理的很多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得以发现和证明。因此,进行物理授课时, 教师应重点关注实验教学在物理学科中的重要意义,并通过开展更具针对性、层次性、趣味性的教学,激发学生物理实验学习兴趣, 加深其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使他们在无形中构建出一套属于自己的物理实验知识体系,为之后学习更深层次的物理知识打下坚实基础。
一、混合式教学的概念简介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受到影响的不仅是人们的生活方式,传统教学模式也得到了颠覆。上世纪六十年代,混合式教学模式被提出,它通过将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融合,构建了一个更为多元化的授课方式,其中心在于通过引导、启发带领学生探究问题本质, 对学生思维能力、学习能力提升有重要意义。
现阶段,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开展混合式教学,通常是以慕课、雨课堂等方式为引导,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兴趣,促使其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从而全面提升物理实验教学质量。
二、混合式教学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课前微课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开展高效物理实验教学的基础,对于初中阶段学生来说,充满趣味的物理实验更具吸引力。为此,在混合式教学中, 教师可在课前阶段,结合物理实验教学内容,为学生制作一些趣味化微课视频,以此进行课堂导入,激发学生探究兴趣,促使其更为主动地参与到物理实验课堂。
以《光的折射》为例,这一部分的物理实验对外界环境、实验器材有一定要求,此外,在部分实验习题中,学生需要对光的折射角、入射角进行计算,整体上缺乏趣味性。
基于此,教师可从日常生活入手,结合网络资源设计一些与光的折射有关的微课视频,以此将抽象的物理实验内容具象化, 激发学生兴趣。
物理实验前需要制定明确的计划,并以此为基准,方可开展高效实验教学。为此,在课前,教师可利用 PPT 课件,借助投影设备将实验目的、实验过程等内容进行展示,为学生指明实验学习方向,为其进行物理实验探究提供指导,以此进一步增强学生参与到物理实验学习中的主动性。
(二)课上实践探究,加深学生理解
在以往教学中,通常是教师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受限于实验器材、学生水平等诸多因素,学生很少自主完成物理实验。
基于此,教师可结合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水平,将其分为不同的实验小组,通过线下团队合作的方式开展实验教学, 以此加深他们对物理实验的理解程度。
例如,在进行《滑轮》部分的实验教学时,实验内容较为复杂,需要学生合作方可提升实验效率。为此,教师可结合学生特点,为其安排不同的任务,让每个人都能在物理实验中发挥作用, 通过亲自动手,加深对物理实验学习内容的理解。
比如,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可负责实验操作,思维能力强的学生负责对实验流程进行合理规划,此外,还需有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记录、分析等。通过这种线下合作的方式,学生对物理实验知识的理解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课后线上总结,构建知识体系
学习过程离不开总结。混合式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构建线上平台的方式,帮助学生对所学物理实验知识进行总结,促使其逐渐完善自身知识体系。
在课后阶段,教师可构建一个线上网络平台,并将物理实验教学中所用的微课、数字化资料等进行上传,让学生能随时随地学到想要的知识,帮助其及时查漏补缺,开展更为高效的知识总结和复习。
以《电阻的测量》一课为例,教师在完成物理实验后,很多学生对此部分知识理解并不深入。为此,他们可在课后阶段,在线上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讨论,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升复习效率。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物理实验知识体系将得到有效扩充,对提升物理实验教学效果有重大促进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开展混合式物理实验教学时,教师可在课前利用线上微课导入,激发学生参与到物理实验学习的兴趣;在课中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加深其理解水平;课后构建线上平台,帮助学生完善自身知识体系。通过此方式,初中学生的物理实验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对其未来物理综合能力提升有极大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邵秀红 .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九年级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0(11):145- 146.
[2]温雅茹.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宁夏大学,2018.
課题项目:廉江市中小学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
课题题目:《信息技术环境下乡村中学物理实验的创新与实践》课题编号:2019LJYB076
(广东省廉江市青平中学,广东 廉江 524449)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应用策略
作为一门与生活实际、自然现象密切联系的学科,物理的很多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得以发现和证明。因此,进行物理授课时, 教师应重点关注实验教学在物理学科中的重要意义,并通过开展更具针对性、层次性、趣味性的教学,激发学生物理实验学习兴趣, 加深其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使他们在无形中构建出一套属于自己的物理实验知识体系,为之后学习更深层次的物理知识打下坚实基础。
一、混合式教学的概念简介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受到影响的不仅是人们的生活方式,传统教学模式也得到了颠覆。上世纪六十年代,混合式教学模式被提出,它通过将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融合,构建了一个更为多元化的授课方式,其中心在于通过引导、启发带领学生探究问题本质, 对学生思维能力、学习能力提升有重要意义。
现阶段,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开展混合式教学,通常是以慕课、雨课堂等方式为引导,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兴趣,促使其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从而全面提升物理实验教学质量。
二、混合式教学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课前微课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开展高效物理实验教学的基础,对于初中阶段学生来说,充满趣味的物理实验更具吸引力。为此,在混合式教学中, 教师可在课前阶段,结合物理实验教学内容,为学生制作一些趣味化微课视频,以此进行课堂导入,激发学生探究兴趣,促使其更为主动地参与到物理实验课堂。
以《光的折射》为例,这一部分的物理实验对外界环境、实验器材有一定要求,此外,在部分实验习题中,学生需要对光的折射角、入射角进行计算,整体上缺乏趣味性。
基于此,教师可从日常生活入手,结合网络资源设计一些与光的折射有关的微课视频,以此将抽象的物理实验内容具象化, 激发学生兴趣。
物理实验前需要制定明确的计划,并以此为基准,方可开展高效实验教学。为此,在课前,教师可利用 PPT 课件,借助投影设备将实验目的、实验过程等内容进行展示,为学生指明实验学习方向,为其进行物理实验探究提供指导,以此进一步增强学生参与到物理实验学习中的主动性。
(二)课上实践探究,加深学生理解
在以往教学中,通常是教师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受限于实验器材、学生水平等诸多因素,学生很少自主完成物理实验。
基于此,教师可结合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水平,将其分为不同的实验小组,通过线下团队合作的方式开展实验教学, 以此加深他们对物理实验的理解程度。
例如,在进行《滑轮》部分的实验教学时,实验内容较为复杂,需要学生合作方可提升实验效率。为此,教师可结合学生特点,为其安排不同的任务,让每个人都能在物理实验中发挥作用, 通过亲自动手,加深对物理实验学习内容的理解。
比如,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可负责实验操作,思维能力强的学生负责对实验流程进行合理规划,此外,还需有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记录、分析等。通过这种线下合作的方式,学生对物理实验知识的理解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课后线上总结,构建知识体系
学习过程离不开总结。混合式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构建线上平台的方式,帮助学生对所学物理实验知识进行总结,促使其逐渐完善自身知识体系。
在课后阶段,教师可构建一个线上网络平台,并将物理实验教学中所用的微课、数字化资料等进行上传,让学生能随时随地学到想要的知识,帮助其及时查漏补缺,开展更为高效的知识总结和复习。
以《电阻的测量》一课为例,教师在完成物理实验后,很多学生对此部分知识理解并不深入。为此,他们可在课后阶段,在线上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讨论,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升复习效率。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物理实验知识体系将得到有效扩充,对提升物理实验教学效果有重大促进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开展混合式物理实验教学时,教师可在课前利用线上微课导入,激发学生参与到物理实验学习的兴趣;在课中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加深其理解水平;课后构建线上平台,帮助学生完善自身知识体系。通过此方式,初中学生的物理实验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对其未来物理综合能力提升有极大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邵秀红 .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九年级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0(11):145- 146.
[2]温雅茹.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宁夏大学,2018.
課题项目:廉江市中小学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
课题题目:《信息技术环境下乡村中学物理实验的创新与实践》课题编号:2019LJYB076
(广东省廉江市青平中学,广东 廉江 524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