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重大战略。在2020年全国两会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也是不少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目前已有哪些计划?未来还应向哪些方向着力?一起来看看和听听,代表委员们有哪些“金点子”和“好声音”。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渝中区委書记黄玉林:渝中区将进一步发挥“重庆母城”优势,体现“中心城区”担当,提升“开放窗口”功能,扮靓“都市客厅”形象,以“二次创业”奋斗姿态。推动渝中全域整体打造“重庆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成现代服务业引领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展示区、中西部国际交往中心窗口区、“近者悦、远者来”美好城市示范区。
一是把“两江四岸”核心区作为城市形象的集中展示区,高标准细化设计方案,高品质推进项目建设,打造传承百年的精品工程,力争3年内投资160亿元,实施核心区渝中片区整体提升111个项目。二是推进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目标,聚焦6大服务业、打造10大集聚区,扎实推动“强核提能级”。三是高水平建设“人文渝中”。围绕主城都市区打造“中部历史母城”目标,发挥3000年江州城、800年重庆府、100年解放碑的深厚历史人文优势,充分彰显重庆的历史底蕴和文化魅力。四是深化对外开放与交流合作。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改革开放新高地”目标,不断深化与兄弟区县、毗邻地区、发达地区、国际友城的全方位、深层次合作,进一步提升开放能级、服务能级。五是坚持全域一体化推进深耕精耕。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目标,加快提升城市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品质。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九龙坡区委书记周勇:九龙坡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双城”“双核”相向发展的“主通道”,是重庆西扩的“主阵地”,是中国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的“主战场”,具有突出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创新优势,承担着共建重庆高新区升级版、做靓“人文之城”名片等重任。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目标是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九龙坡区将坚持不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进高质量城市管理,创造高品质人民生活,努力把九龙坡建设成为成渝地区“双城”“双核”重要的现代产业高地、科技创新高地、改革开放高地和宜居宜业宜游品质之城。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机遇,将释放和激发一系列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效应。九龙坡区将用好经济圈产业集聚效应,在打造“中国铝加工之都”中“再造一个九龙工业”;用好经济圈开发突进效应,在中国西部(重庆)科学城兴建中“建造一座现代新城”;用好经济圈品质提升效应,在老工业区城市有机更新中“锻造一个智慧商圈”;用好经济圈文旅融合效应,在“两江四岸”提质升级中“塑造一个美术半岛”;用好经济圈生态优化效应,在主城“四山”保护涵养中“打造一大生态景区”。九龙坡区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努力克服新冠疫情冲击的影响,切实把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要求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努力塑造一方新优势,干出一片新天地。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大足区委书记于会文:从经济体量、地理区位、科技人才等各方面看,成渝地区在西部都具有领先优势,产业携手将能更好带动整个西部发展。大足区是成渝腹心的重要节点,是联动渝西川东周边的桥头堡,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的国际知名旅游地。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对大足区来说自然是可遇不可求的重大发展机遇。大足区将主动融入、取长补短,同频共振、抱团发展,做好自己的功课,不抄别人的作业。进一步明晰“桥头堡城市”定位,争做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协同发展示范区。具体地说,就是要做到擦亮六个特色品牌,打造六个区域中心。一是要擦亮大足石刻品牌,打造区域文化旅游休闲中心;二是要擦亮工业优势品牌,打造区域特色产业中心;三是要擦亮“大足硒锶”品牌,打造区域特色农产品供应中心;四是要擦亮生态环境品牌,打造区域高品质生活中心;五是要擦亮区位优势品牌,打造区域交通枢纽中心;六是要擦亮职业教育和医疗卫生品牌,打造区域职业教育和医疗康养中心。希望成渝地区真正变离心力为向心力,实现“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共赢”。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副院长刘占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未来在于强大科技产业集群的形成,科技产业的发展依靠科学创造、依靠具有科学素养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依靠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的制度环境。为此,建议国家成立成渝国家科学中心。具体来说,建议将成渝国家科学中心纳入科技部、教育部、发改委、经信委、工信部等关于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培育体系,创新管理制度来运行科学中心。同时,科学中心的工作核心应始终以科学问题为导向,还要成立科学中心咨询顾问委员会,竞争性建立若干科学问题研究团队以及独立研究,制定科学成果、报告、数据的制度,制定科学发布和传播制度,制定科普宣传制度,制定科学界与工业界交流制度。建议将成渝国家科学中心设立于中国西部(重庆)科学城。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静昇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彭静: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是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重要产业布局,是成渝地区创造高品质生活的现实需要。在当下复杂的发展新形势和成渝地区难逢的发展新机遇面前,围绕双城经济圈“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的整体目标,需构建高效分工、错位发展、有序竞争、相互融合的现代服务产业体系,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一是要以“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为愿景,实现区域金融要素深度集成,共同打造中国金融“第四极”;二是要以成渝地区联合创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为契机,致力于共同打造中国数字经济新高地;三是要以成渝合作共建西部科学城为载体,共建“一带一路”科创合作区和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提升知识要素的区域集聚和流动能力;四是要以成渝共建出海出境大通道体系为主线,发展多式联运、国际物流、供应链物流、智能物流和枢纽经济,提升成渝地区物流效率;五是要加快形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大健康公共服务一体化,推动成渝地区统筹建设区域性医疗中心。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渝中区委書记黄玉林:渝中区将进一步发挥“重庆母城”优势,体现“中心城区”担当,提升“开放窗口”功能,扮靓“都市客厅”形象,以“二次创业”奋斗姿态。推动渝中全域整体打造“重庆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成现代服务业引领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展示区、中西部国际交往中心窗口区、“近者悦、远者来”美好城市示范区。
一是把“两江四岸”核心区作为城市形象的集中展示区,高标准细化设计方案,高品质推进项目建设,打造传承百年的精品工程,力争3年内投资160亿元,实施核心区渝中片区整体提升111个项目。二是推进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目标,聚焦6大服务业、打造10大集聚区,扎实推动“强核提能级”。三是高水平建设“人文渝中”。围绕主城都市区打造“中部历史母城”目标,发挥3000年江州城、800年重庆府、100年解放碑的深厚历史人文优势,充分彰显重庆的历史底蕴和文化魅力。四是深化对外开放与交流合作。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改革开放新高地”目标,不断深化与兄弟区县、毗邻地区、发达地区、国际友城的全方位、深层次合作,进一步提升开放能级、服务能级。五是坚持全域一体化推进深耕精耕。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目标,加快提升城市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品质。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九龙坡区委书记周勇:九龙坡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双城”“双核”相向发展的“主通道”,是重庆西扩的“主阵地”,是中国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的“主战场”,具有突出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创新优势,承担着共建重庆高新区升级版、做靓“人文之城”名片等重任。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目标是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九龙坡区将坚持不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进高质量城市管理,创造高品质人民生活,努力把九龙坡建设成为成渝地区“双城”“双核”重要的现代产业高地、科技创新高地、改革开放高地和宜居宜业宜游品质之城。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机遇,将释放和激发一系列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效应。九龙坡区将用好经济圈产业集聚效应,在打造“中国铝加工之都”中“再造一个九龙工业”;用好经济圈开发突进效应,在中国西部(重庆)科学城兴建中“建造一座现代新城”;用好经济圈品质提升效应,在老工业区城市有机更新中“锻造一个智慧商圈”;用好经济圈文旅融合效应,在“两江四岸”提质升级中“塑造一个美术半岛”;用好经济圈生态优化效应,在主城“四山”保护涵养中“打造一大生态景区”。九龙坡区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努力克服新冠疫情冲击的影响,切实把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要求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努力塑造一方新优势,干出一片新天地。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大足区委书记于会文:从经济体量、地理区位、科技人才等各方面看,成渝地区在西部都具有领先优势,产业携手将能更好带动整个西部发展。大足区是成渝腹心的重要节点,是联动渝西川东周边的桥头堡,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的国际知名旅游地。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对大足区来说自然是可遇不可求的重大发展机遇。大足区将主动融入、取长补短,同频共振、抱团发展,做好自己的功课,不抄别人的作业。进一步明晰“桥头堡城市”定位,争做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协同发展示范区。具体地说,就是要做到擦亮六个特色品牌,打造六个区域中心。一是要擦亮大足石刻品牌,打造区域文化旅游休闲中心;二是要擦亮工业优势品牌,打造区域特色产业中心;三是要擦亮“大足硒锶”品牌,打造区域特色农产品供应中心;四是要擦亮生态环境品牌,打造区域高品质生活中心;五是要擦亮区位优势品牌,打造区域交通枢纽中心;六是要擦亮职业教育和医疗卫生品牌,打造区域职业教育和医疗康养中心。希望成渝地区真正变离心力为向心力,实现“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共赢”。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副院长刘占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未来在于强大科技产业集群的形成,科技产业的发展依靠科学创造、依靠具有科学素养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依靠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的制度环境。为此,建议国家成立成渝国家科学中心。具体来说,建议将成渝国家科学中心纳入科技部、教育部、发改委、经信委、工信部等关于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培育体系,创新管理制度来运行科学中心。同时,科学中心的工作核心应始终以科学问题为导向,还要成立科学中心咨询顾问委员会,竞争性建立若干科学问题研究团队以及独立研究,制定科学成果、报告、数据的制度,制定科学发布和传播制度,制定科普宣传制度,制定科学界与工业界交流制度。建议将成渝国家科学中心设立于中国西部(重庆)科学城。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静昇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彭静: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是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重要产业布局,是成渝地区创造高品质生活的现实需要。在当下复杂的发展新形势和成渝地区难逢的发展新机遇面前,围绕双城经济圈“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的整体目标,需构建高效分工、错位发展、有序竞争、相互融合的现代服务产业体系,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一是要以“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为愿景,实现区域金融要素深度集成,共同打造中国金融“第四极”;二是要以成渝地区联合创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为契机,致力于共同打造中国数字经济新高地;三是要以成渝合作共建西部科学城为载体,共建“一带一路”科创合作区和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提升知识要素的区域集聚和流动能力;四是要以成渝共建出海出境大通道体系为主线,发展多式联运、国际物流、供应链物流、智能物流和枢纽经济,提升成渝地区物流效率;五是要加快形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大健康公共服务一体化,推动成渝地区统筹建设区域性医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