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市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

来源 :今日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jj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辽阳作为东北建城最早的城市,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在国务院2008年4月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中,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五项条件,其中首要一点为“保存文物特别丰富”。目前辽阳市在文物保护利用工作上存在文物古迹的发掘和保护力度不够,安全职责不明确,保护资金不充足,保护意识不强等问题,有待解决。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辽阳便积极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但在目前国家所公布的135座历史文化名城名单中,并无辽阳身影。随着历史朝代更迭、战乱与城市大规模地扩建发展,现存文物较少,这不利于辽阳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
  一、辽阳市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的现状
  辽阳市目前有711处文物点,国家级重点保护单位19处,省级重点保护单位28处,市级重点保护单位45处。随着新一轮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的开展,辽阳市从上到下统一认识,应高度重视对历史文物的保护和利用,并以此为载体,形成具有辽阳特色的文化产业。
  (一)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开展情况
  在全国重点文物单位的保护工作上,目前已对东京城城址进行了全面文物考古勘探,将其打造成一处供市民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场所。全面修缮了东京陵,完成了对该遗址重点部位的文物考古勘探和发掘。在辽阳壁画墓群中的三处周边环境很差的壁画墓架设了保护围栏,对六处壁画墓的周边环境予以全面整治。省级重点文物单位的保护工作方面,目前已完成对辽阳城墙遗址夯土的加固工程并复建了部分墙体。市级重点文物单位的保护利用方面,完成了对观音寺的保护修缮及周边环境美化治理,积极开展魁星楼的的复建工程,对所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全部制作和安装了保护标志碑。除此之外,辽阳市对历史街区内部分未定级文物点进行了保护和修缮,使其焕发出一定生机。
  (二)关于文物保护的相关立法工作
  随着2007年《中华人民其和国文物保护法》的修订与2008年《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通过与实施,我国已形成自上而下的历史文物保护体系。辽阳市为贯彻落实国务院与省政府精神,拟出台《辽阳市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条例》,将对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及其占地规划与地下文物的勘探开发予以法律制度上的保障。目前辽阳市遵循“保护第一,保用结合”的原则,对地上文物就地管理,但有关历史文化名城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工作,尚未有法律条例予以保障。
  二、辽阳市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文物古迹的发掘和保护力度不够
  辽阳地区埋藏着丰富的历史文物,但发掘和保护的力度还不够。近年来发现的重要文物,如滨湖花园辽金遗址、永昌雅居金代货币窖藏等均没有妥善地保护和利用,很多地方已建成住宅小区。在项目建设的总体策划中,很少考虑到文物的保护问题,往往是在建设过程中发现了古代文化遗存后才报请文物主管部门。在河东新城的开发过程中,并无文保中心的介入,这对河东新城地下文物的开发与利用极为不利。
  (二)文物安全职责不明确
  目前,文化体育服务中心负责文物的管理、考古、地质勘测、博物馆等各项工作,各级文物管理部门尚未设定明确的职责分工,在对文物的保护和开发的过程中,涉及到城建局、环保局及林业局等多个部门,权责上需进一步明确。在勘探地下文物时,建设项目在遇到重要文物遗存时,便无法推进,建设项目受到影响。文物考古、文物保护与项目建设的矛盾长期存在。一些文物单位保护责任不到位,相关责任人缺乏有效监督,不可移动文物遭到人为因素遭到破坏,盗窃盗掘等文物犯罪也曾发生。
  (三)文物保护资金不充足
  文物保护和利用离不开经费的支持,由于辽阳市在经济和财政上的短缺,缺乏整体维护、开发和利用历史文化资源的资金。针对首山清风寺出现的墙体局部开裂、瓦面脱落等安全隐患,只能编制保护修缮方案,还需省专项资金予以支持。辽阳市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虽有19处,但除了白塔、东京城等遗址外,大多以汉墓壁画为主,虽然汉墓壁画文物点多,但大都归为一类,国家财政拨款只负责一份资金,这对汉墓壁画后期的保护和利用工作远远不够。未定级的保护点,现只能对其中的一部分予以保护修缮。因此,单纯依靠国家、省政府及市政府的财政拨款来对文物进行保护,杯水车薪。
  (四)文物保护意识不强。
  文物保護和利用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现阶段,群众的文物保护意识有待提高。在现场调研时,发现群众的文物保护意识淡薄。甚至部分人错误地认为文物保护与自身无关,仅仅是政府部门的责任。有些人从自身利益出发,不重视对文物的保护,导致私自占有与挖掘宝物的现象时有发生,而如“世界文化遗产日”等相关宣传活动举办次数较少,也不利于营造“文物保护、人人有责”的良好社会氛围。
  历史文物保护利用工作需要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以保护为主,既要原封不动地保护好文物古迹,还要展现生机与活力,通过调动关注历史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性来加大资金投入,扩大公众参与渠道,形成工作合力,为辽阳市中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打下坚实的基础。(作者单位为中共辽阳市委党校)
  作者简介:刘席威(1993年2月),男,辽宁辽阳人,汉族,中共辽阳市委党校,硕士研究生,助理讲师,主要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其他文献
建筑施工项目的成功管理不仅给工程和企业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也同时给国家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成功的管理可以促进项目和企业的发展,推动建筑市场向前发展。伴随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建筑企业迎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提高施工项目的管理已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筑施工项目中组织机构管理、项目成本管理、质量管理、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的建设项目特殊性方面,阐
期刊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在大力的发展建设,而行政的决策决定了发展的战略方针及发展方向。目前看来实现行政决策的民主化及科学化是我国政治体系改革的首要任务。想要做到行政决策的民主化及科学化,就必须建立科学完善的保障体系。通过完善行政决策的民主参与机制,实现行政决策的民主化。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决策保障制度,实现行政决策的科学化。  一、前言  行政决策是指国家行政组织在履行行政义务管理事物过程中,对所出现的
期刊
部队出纳是部队财务管理工作的前沿阵地,是保护部队财产的关键环节,他们主要负责进行对部队中资产现金的收付、保管、货币资金核算、银行结算等相关工作内容,同时通过核算各种票据为部队经济运营条件优化创造有利条件。近年来,国内部队建设都在纷纷开展财务管理制度改革工作,希望保证凸显出纳财务管理工作之于部队发展建设的重要性。所以部门财务部门也需要立足于实际,结合自身情况积极发现指出部队出纳还存在的工作不足之处,
期刊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一般都会开设会计综合实训课程,相对于本科教育,更强调实践性,但是课程内容与教辅工具仍与实际工作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或者滞后性,使得学生无法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因此本文在此就高职院校会计一体化(手工及电算化)综合实训课程的开展提出几点思考与建议。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一般都会开设会计综合实训课程,相对于本科教育,更强调实践性,但是课程内容与教辅工具仍与实际工作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或者滞后性
期刊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农村大量人口进城,特别是城郊农村闲置农房问题愈发凸显,如九龙坡区空置房屋(无人居住或不愿居住)4803栋、32416间,空置面积401682.5㎡,空置率5 %,据了解主城其他区空置率在20%左右。大量的农村房屋闲置,断壁残垣、破败荒凉,与实施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新要求格格不入,同时也造成资源浪费,存在安全隐患,因此盘活利用农村
期刊
一、印刷型资源指标评价  在高校图书馆中,印刷型资源评价的标准就是围绕馆藏书借阅利用的情况,满足读者及社会文献需求的能力等,整个评价要从多个角度考虑。  (一)数量指标评价。  数量是质量的保证和前提,数量评价是质量评价的基点,可通过学科覆盖率,读者的满足率,以及文献的保障率各个指标来衡量。  (二)质量指标评价。  可通过图书馆馆藏文献覆盖率,新书的增长率来衡量和体现。对于馆藏文献质量的评价有着
期刊
田园综合体将生产、生活、生态与农业、加工业、服务业有机结合,对于改善农村面貌,改善农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打造田园综合体有利于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城乡一体化,推动精准扶贫,实现乡村振兴。  一、田园综合体的基本含义  田园综合体在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被首次提出,文件中提到:“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
期刊
本文主要研究了新能源企业财务相关的理论,并对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进行研究,以宝新能源为具体的案例,寻找金融风险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降低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的具体措施。 主要包括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不断完善治理层结构,积极构建完善的法律体系,逐步的确立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监控体制。  一、引言  2009年,国家能源局科学界定了新能源,并指出了新能源的具体领域,包括太阳能,风能,核能和智能电网。 目前欧美等
期刊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逐步明显,我国经济发展也逐渐与国际市场接轨,在这一背景之下企业的会计工作内容也应当顺应趋势而发生一定的改变。不难看出,旧会计准则在现阶段企业的会计工作中已经暴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新会计准则的推出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新会计准则的建立与推出,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阶段我国经济体制中存在的诸多漏洞,助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向更为完善的目标迈进。基于此,文章将首先从宏观与微观的角度对新旧会
期刊
一、实践内容“三”模块  (一)品味传统魅力。即“同读一本经典”、“同吃一次药膳”、“同赏一期花开”、“同逛一次药园”等为主题,引导宿舍成员品味中医药传统文化魅力,增强宿舍成员对中医药传统文化的感性认知。  (二)感悟文化底蕴。即开展“中药大家谈”、“中药食谱速递”、“中药诗词聚会”、《中药歌诀》改编传唱、情景剧为主要内容,赋予优秀中医药传统文化以时代感,引导宿舍成员从品味走向感悟文化的底蕴,实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