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粳稻不育细胞质遗传效应的研究

来源 :作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dyyl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 BT、D、L、UP、H、P 和 IW7种不育细胞质遗传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不育细胞质遗传效应的表现,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不育细胞质对 F1代的多数性状有表现负效应的趋势;不同的细胞质,或虽然细胞质相同,但细胞核的遗传背景不同,其细胞质效应的表现有很大差别。文中对不育细胞质遗传效应的表现特点和原因以及如何对其控制和利用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其他文献
<正> 在小麦与山羊草杂交中发现,波斯小麦品系Pss与粗山羊草、卵穗山羊草、小伞山羊草、顶芒山羊草以及钩刺山羊草的杂种F_1具有可育性,自交产生一批小麦—山羊草双二倍体。
该新三体于1983年发现,1984年鉴定。新三体的超数染色体为带随体的染色体,命名为Trisomic E(简写为 Tri E),其四体应称为随体四体(Satellite tetrasomic)。非整倍体的原始真
供试材料 种间杂种[O.sativa(AA,2n=24)&#215;O.latifolia(CCDD,2n=48)]F_1的幼穗,杂种基因型是异源三倍体(ACD)3n=36。利用幼穗诱导愈伤组织与再生植株,经过多次继代培养后,
对油菜叶片及其外植体所产生的愈伤组织和分生组织细胞进行了详细的透射电镜观察。观察表明,它们的超微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而且这些变化与细胞脱分化和再分化有关。它们的主
玉米花粉植株的育成,为单倍体育种提供了可能。但移栽成活率低,结实株数少,影响了在育种实践中的应用。我们研究了花粉植株的生理特性,并通过调节激素,改善相应的栽培管理措
期刊
黄花烟草 Nicotiana rustica 的两个品种 V_2和 V_(12)以及它们的衍生世代 F_1、F_2、B_(c2)和 B_(c12)计6个世代16个家系种植在16个不同的环境中。方差分析表明:母性效应不
酿造大麦是啤酒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原料,大麦中的蛋白质对麦芽与啤酒的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蛋白的热稳定性对啤酒泡沫的形成和稳定均具有重要的作用。国内外的研究表明,
用对甘薯组 A 群的种 I.tiliacea 和 I.gracilis 与 B 群的种 I.trifida 和 I.littoralis 杂交观察授粉后的胚胎发生的情况,发现授粉后7小时,花粉粒均能在柱头上发芽,花粉管
在杭州春夏播条件下,冬春性不同的大麦品种间生长发育差异明显。春化处理效应因品种和播期而异。未抽穗植株幼穗发育的停滞时期有随播期推迟,品种冬性增强而提前的趋势,作者
AMD 法显带技术对一粒小麦的染色体进行染色体高分辨显带,经过放线菌素 D 预处理、Ohnuki′s 溶液低渗、固定液中捣碎涂片法制片、Wright-Giemsa 染色等显带程序,可以在一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