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春雨·江南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opmy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提到春天,往往把它与江南联系起来,因为北京虽有“春季”,但几乎没有春天。当年在北京郊区(现在都纳入了市区)种地时,脱了棉袄,就穿背心,冬天姗姗而去,盛夏匆匆而至;就是原野中的荒草,刚刚看到嫩芽破甲萌生,转眼就是“孟夏草木长”了。因此,北方人,特别是北京人要领略春天、沐浴春光最好的去处就是“江南”。30多年前我在《文学遗产》作编辑的时候,每逢“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时候都要到外地组稿,特别要去长江下游、太湖周围的“江南”,那里不仅仅“春色冠年芳”,而且也是人文渊薮。
  从“江南”到江南
  “江南”这个词出现很早,先秦文献中就有,例如《楚辞·招魂》中的名句“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这个“江南”的涵盖面是很大的,凡是长江之南皆可称“江南”。《招魂》中的“江南”指的是现今湖南。南朝庾信的《哀江南赋》中的“江南”则包括了南朝梁的全部领地。宋代以前许多关于江南的绮语丽词,大多泛指长江之南。乐府古辞中的“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丘迟的“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等,都与现今词语中的江南有很大不同。
  两汉以前,长江流域的文化虽然也自有谱系(如良渚文化、吴越文化、楚文化),但与中原文化相比还是相对落后的,起码中原人士是这样看的。楚人陈相放弃了儒家学说,而改学产于长江流域的“许行之学”,被大儒孟子批评:“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也就说中原是正统的“夏”,而楚人之学是“夷”。又说:“今也南蛮鴃舌之人,非先王之道,子倍子之师而学之,亦异于曾子矣。吾闻出于幽谷迁于乔木者,未闻下乔木而入于幽谷者”。弃“夏”学“夷”就是“下乔木”入“幽谷”。庄子也把“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到野蛮地区卖礼服)视为愚昧之举。即使到了汉代,无论经济还是文化,长江流域仍有百越遗风。
  经历了两汉的南北融合,和东汉以后的兵连祸接,中原汉人大批南迁,先进的经济文化逐步南移,特别是从晋朝南迁到南朝(宋齐梁陈)这近300年中,长江流域经济文化有了长足的进步,南朝文化系统逐步形成,甚至在一些方面超越了经历了“五胡乱华”中原。待隋、唐统一中国,促成了南北文化的融合,江南在经济文化习俗上的相对独立性也日益彰显,这在唐朝地域行政建制中也表现了出来。贞观元年(627年),唐太宗分天下为十道,将“古杨州(《禹贡》中所确立)之南境”分割出来,建立了“江南道”。又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到了盛唐期间(唐玄宗天宝间)又将“江南道”分为东西,“江南西道”治所在洪州(今南昌),可简称“江西”,又称“江右”;“江南东道”治所在苏州,可简称“江东”(李清照就有“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或“江左”。我们今天常说“江南”这个概念基本上建立起来了。
  从唐末到宋朝的建立的近百年间,中原又一次陷于战乱,江南一带虽然亦有其问题,但社会还是保持了基本的稳定,经济文化没有受到致命的破坏(宋朝建立之初中原文化大幅度衰退,而江南文化处于领先地位),中原士人甚至把这里作为躲避战乱的场所,甚至是“安乐窝”。晚唐韦庄的《菩萨蛮》组词中有两首写到了江南: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炉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
  “江南”成为“白头誓不归”之地。
  天上天堂,地下苏杭
  历史上唐宋两代常常并称,其实两代差别是非常大的。先从经济上来说,两代经济发展的程度差别是很大的,宋代的生产力起码是唐代的十倍以上,货币发行量是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唐代铸币的也不少,保持每年铸钱十万贯左右,到了宋朝,每年平均下来都是一百多万贯,铸币多的时候一年可达到五六百万贯。因为中国产银量、产铜量、产金量都非常的少,宋朝大量的铸钱还不够使,就铸铁钱,宋代铁钱非常多。宋代之所以有了“交子”(纸币的雏形)的发明和流行,其原因就在于金属货币不能满足商业发展和经济繁荣的需求。
  两宋朝廷的财政收入也遥遥领先历代各朝,最高时达到14000贯文。这个数字是清代末年有了“洋务”之后才达到的。
  宋代经济繁荣的根本原因在于粮食产量的大幅度提高和商业、手工业、服务业的发展。中国古代是农业社会,一个朝代的兴衰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取决于农业。历数古来“盛世”都与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有关。像历史上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就与农业生产力突破性的进展有密切的关系(如农具改良、代田法实施等,每人平均占有粮食近千斤),盛唐则与小麦进入国人主食有关(石磨的发明与改进,小麦从“粒食”到“粉食”),两宋则与占城(今越南中部)稻种引进有极大关系。北宋真宗关心粮食生产:
  帝以江、淮、两浙稍旱即水田不登,遣使就福建取占城稻三万斛,分给三路为种,择民田高仰者莳之,盖早穗也。内出种法,命转运使揭榜示民。后又种于玉宸殿,帝与近臣同观;毕刈,又遣内侍持于朝堂示百官。(《宋史·食货志一》)
  宋真宗先在宫苑中试种,认识到占城稻产量优势后,则大力推广(3万斛相当500万斤)。占城稻生长期短(一般水稻的一半),南方可种双季,北方可施行“一稻一麦”;产量高,对土地和水要求相对不高。占城稻的推广和普及使得宋代粮食生产登上古代最高台阶,宋代人口最多时达到1亿2千万,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1400斤以上。引进占城稻受惠最多的当属于太湖周围,当时就有了“苏湖熟,天下足”(《四朝闻见录》)的谚语。
  宋代经济的发展与繁荣与前代不同,过去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农村,而宋代的发展主要依赖城市手工业、商业和服务业。这一点我们从税收所占的比例就可以看出。北宋末工商税占到全部税收的70%以上,这些税收主要来自于城市。不仅仅是汴梁、临安这些大城市,也包括诸多的中小城镇。这些城镇许多属于两浙路或江南东路,如江宁、镇江、平江(今苏州)、常州、湖州、明州(今宁波)等地。这些沿运河城镇把“江东”城乡联系起来,构成了后世所谓的“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其代表就是杭州、苏州,当时民谚中就有了“天上天堂,地下苏杭”(《吴郡志》)之说。   关于南宋以临安(杭州)为中心的江南一带文化、文明的高度发展,法国汉学家谢和耐的《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的日常生活》中有很细致的描写,他认为这是宋朝进入“近代的标志”。
  谢和耐在书中指出,在8世纪,中国的南方,“由于其沉闷并使人丧失活力的气候,只不过是辽阔帝国的一块未开拓的地区罢了。人们的兴趣和感情都另有所系。对于许多人来讲,南方并非祖先的故土,在那里会产生一种流放之感”。可是到了北宋中叶以后,人们已经不断地感受到了中国南方日趋增长的重要性。在南方,人口更加密集,富足程度增加,海上和内河交通发展起来,并且形成了一种几乎不为中国北方所熟悉的特殊的城市生活方式,产生了一些重要的书香世家,这终于使人们意识到它的存在和活力。对于这种深远的、几乎难于觉察到的变化过程,我们最先想到的也是最有可能正确的解释是:正是公元10世纪至13世纪的来自中亚和今天蒙古一带的野蛮游牧民族的持续不断的压力,才构成了促进中国长江流域和东南省份经济普遍成长的主要动因。
  13世纪的中国在近代化方面进展显著,比如其独特的货币经济、纸币、流通证卷,其高度发达的茶叶和盐业企业,其对于外贸(丝制品和瓷器)的倚重,以及其各地区产品的专门化等。无所不在的国家掌握了许多商业部类,并通过一种国家专卖权体制和间接税收而获得其主要岁入。在社会领域,中国无疑是当时最先进的国家。它具有一切理由把世界上的其他地方仅仅看作蛮夷之邦。
  这就是外国一些史学家认为宋朝已经踏入“近代”门槛的理由。此后虽然经历了战争和蒙元铁蹄的蹂躏,但东南一带经济文化的积累已经形成,江南风月虽然也一度蒙尘,但其一经拂拭,照样光辉依旧。难怪词人“懒去蓬莱三岛,且看江南风月,一住数千年”了。
  生于东南,游于都会
  明清以来江南就成为人们的向慕之地,明末喜欢旅游的李渔就把“生于东南,游于都会”视为人生乐事。身居大都,官至翰林的元代四大家之一的虞集,久在燕京朝堂伴君,为一些汉族士人所艳羡,但他还是写下了这样的词句:
  屏风围坐鬓毵毵,银烛烧残照暮酣。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听雨》)
  画堂红袖倚清酣,华发不胜簪。几回晚直金銮殿,东风软、花里停骖。书诏许传宫烛,轻罗初试朝衫。
  御沟冰泮水挼蓝,飞燕语呢喃。重重帘幕寒犹在,凭谁寄、银字泥缄?报道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风入松·寄柯敬仲》)
  当时“柯敬仲”退居吴下,这里“杏花春雨江南”就是指江浙一带,“杏花春雨”也成为美丽江南最有代表性的意象,直至现在,其仍与“骏马秋风冀北”并列为柔美与壮美的象征。
  80年代初,我与同事卢兴基先生春末到江南组稿,第一站是上海,从上海到杭州,从杭州乘夜航船听着运河的水声,穿过太湖,次日晨到苏州。苏州是老卢父母家所在,到了苏州,老卢就回家陪90岁父母了,我一个人住在江苏师范学院(今苏州大学)招待所。这里距网师园很近,每天吃完早点带上一本书跑到网师园里一坐,这个园子不像拙政园、沧浪亭那样有名,园子又小,建筑简洁、平直,不以巧思取胜,反而别有风味。但那时还没有开展旅游,苏州本地人都上班了,园子里很静,有时我能在殿春簃前坐上半天,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望着墙犄角芭蕉的新绿,享受宁静和欣欣生意。而且常有温柔细雨不期而至,令人顿生“江南春雨最多情”之感,30多年过去至今尚不能忘怀。
其他文献
2008 年 1 月 15 日,苹果公司推出了世界上最薄的笔记本电脑 MacBookAir。其最薄之处达到了史无前例的0.16英寸,并拥有炫目的13.3英寸LED背光显示屏、标准背光键盘、内置iSight摄像头以及支持多种触摸手势,能让用户体验开合、旋转或轻扫的多触点触控板。MacBook Air配备了带有4MB共享二级缓存的1.6GHz或1.8 GHz英特尔酷睿2双核处理器,并包括2GB标准内存
我于1972年秦皇岛柳江高中毕业,正常应该1972年参加高考。由于“文革”的影响,高等院校10年没有招生。及至1977年恢复高考后,我经历了两次高考。一次1977年的那次,是省里出题,可能是报高了,也可能是因为家庭关系复杂,反正是初选后没有被最终录取;于是半年后又参加了1978年的全国出題的高考,为了万无一失确保带工资上学,所以选了个远非名牌的高等师范院校。学校一般,却遇上了很有名气的老师——汤吉
近日读肖振鸣先生新著《鲁迅的北京》后,犹如时光倒流,鲁迅复生,由他老人家带着在民国时的旧京转了一圈儿,并见了鲁迅身边的各色人物。  诚如作者在书前自序中所说,这不是研究鲁迅思想的书,而是以史料爬梳鲁迅在北京文化地图上的轨迹,由此折射出民国时期北京的生活状况,以及北京带给鲁迅的种种影响及改变。  作者在此点明了,此书并非研究鲁迅思想的书,也不是研究鲁迅生平的书,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也不是研究鲁迅本人
通过第一学期“比长短”的学习,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某些物体的长短。本节课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长度的基本知识,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作为今后学习其他长度单位的重要基础。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测量活动,学生体会建立统一的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3.会用计量工具测量较小物体的
李贺诗受楚辞影响深远,善写虚幻的神仙鬼魅境界,风格诡谲幽丽,被杜牧称赞为“骚之苗裔”。李贺诗歌也受李白、杜甫、韩愈等人的影响,却以鲜明独特的个性与李、杜、韩相区别。李贺短暂的一生都用在了呕心沥血的创作之中。其诗多乐府歌诗,以致他的全部作品被人称为《李长吉歌诗》,其中有50余首乐府歌诗被宋人郭茂倩收錄于《乐府诗集》。李贺精通音乐,熟悉各种乐器的演奏技法,至少在欣赏音乐方面有很高的修养和天赋。因为他的
珍妮特·温特森(Jeanette Winterson)是英国新锐的著名作家。她的新作《弗兰吻斯坦》(Frankissstein : A Love Story)入围了2019布莱克奖长名单,并获得了《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卫报》等各大媒体的赞扬。温特森以大胆又精巧的笔触,重新阐释了玛丽·雪莱的经典之作《弗兰肯斯坦》;她在小说中深刻睿智地讨论人工智能、性别流动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哲学问题,赋予了怪
我倚靠在城南中心小学走廊的玻璃窗下,听着孩子们的朗朗读书声,温总理曾说过的话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同在蓝天下,共同进步成长。  就是这样一个温暖的午后,我开始了对城南中心小学的体验之旅。在此之前,区信息中心主任曾对我说:“这是一所来京务工人员子弟学校,70%的学生来自于打工人员家庭,但正是这样一所学校,却被评为我区的信息化特色校。”“学校取得了这样好的成绩!”在感叹之余,一个大大的疑问也从我心底产生
博覽群书编辑部: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很多人已经进化到“舍曰不欲而必为之辞”了,本来自己不想做某事就不做吧,但一定要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不仅用来撇清自己,还要用来说服别人。例如,为不读书找各种借口,提各种主张。  常言道:“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逆水”源自哪里?  有些源于读书人自身,如慵懒怠惰,如三心二意,或心驰目眩于蝇头微利,或意荡神驰于蜗角虚名,
在建设网络课程的过程中,我市摸索出“区域共享,学校自管”的课程建设与管理新模式。“区域共享”即各学校在统一平台(“中山教师魔灯”)上开发网络课程资源,以学校为单位,由进修学院学科教师进行指导,从学校实际出发,建设跨学科、学段的网络课程资源。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综合管理平台账号进入网络课程资源库,参与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从而实现校际之间网络课程的共享。“学校自管”即每所学校安排一个管理员,由其负责学校
蠕虫病毒危害极大,在校园网中只要有一台计算机感染了蠕虫病毒,就有可能引起网络阻塞,严重的还会导致网络瘫痪。对于蠕虫病毒的检测,普通用户通常通过更新杀毒软件的病毒库并查杀病毒来判断电脑是否感染了蠕虫病毒。但很多时候,感染蠕虫病毒后普通用户根本没有察觉或是察觉后也不一定想到是病毒的原因。这样,岂不是要网络管理员逐一去更新每台计算机的病毒库并查杀病毒?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况且即使更新了杀毒软件的病毒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