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逛街

来源 :世界华文作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yi2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平日里,尤其是夏季,我真的有点儿害怕逛街。这是因为我不愿意看到满大街的店铺里挂满老年女人的各式服饰和用品,它们会勾起我对母亲无尽的怀念,这怀念就像绿化带里的三叶草、瓜园里的瓜蔓、森林里的大树等有生命的植物一样疯长蔓延……
  其实对母亲的回忆也不是多么的清晰,因为打记事起,就一直上学,放学后回家便割草、拾树枝或是和小伙伴们玩耍,累了困了就倒在床上呼呼地睡去,很少去留心母亲的喜怒哀乐,很少去关心她的生活,只是觉得母亲为儿女所做的一切全都是应该的,有时甚至还觉得她有点儿啰唆、有点儿烦。直到自己结了婚,做了母亲,对儿女倾尽了全部的爱,才开始没完没了的想念母亲的好。可惜一切都已经晚了一一那年高中毕业刚到家,母亲就离我远去了——来不及陪她洗衣刷碗;来不及为她捶背揉肩;来不及替她梳妆打扮;来不及轻抚她脸上的皱纹;来不及品味她的苦辣酸甜……她就那么的带着病痛、带着对孩子们的不舍离开了这个世界。
  尽管对母亲的回忆不是多么的清晰,但有四件事还是让我永难忘却:有一年夏天,邻居二婶穿上了花汗衫(二叔是乡干部),母亲自言自语地说,要是能有一件蓝花汗衫就好了。那时候,母亲和许多其他的农村妇女一样,还常常是光着上身过夏天呀,对一件汗衫的渴望可想而知了。还有一年冬天,正是大雪纷飞的时候,母亲出去找羊,邻居说:“还找什么羊呀?你家的那个在外边有人了。”(尽管父亲至今也没承认),母亲只是轻声地说随他吧,只要他还知道来家看看俺娘儿几个就行。我分明看到泪水早已在她的眼眶里打转。再有一次,就是母亲在临终时,对我说,要是能吃上一口西瓜多好呀,哪怕是小瓜也行!可在那个时候,我家人口多劳力少,母亲又常年生病,西瓜对于农村人来说还是稀罕物,母亲哪里吃得到。还有就是,母亲去世后,家人在她的席子底下清理出275元私房钱,那是母亲攒下留给我买自行车的。至今,每到母亲的忌日,或是清明节、七月十五、冬至等祭奠亡灵的日子(更不用说母亲节了)。我总是不由自主地会想到这些,总会禁不住潸然泪下,酸楚、心疼、愧疚、想念的泪水总会模糊我的视线。
  如今,满大街的蓝花汗衫,母亲再也穿不上一件;孤单地在外给人看工地的父亲也不会再让她泪水溢满双眼;翠绿诱人的西瓜摆满了各个超市摊点;我买车子也不用她去攒“私房钱”。可是我那省吃俭用、吃苦耐劳的母亲却已经不在这人世间。
  为了一家子大大小小老老少少的生活,母亲春挖野菜夏割青草;秋拾稻穗冬备柴火。抽空还得挣公分,年底还要和父亲一起推老酱、剥花生米卖。春去秋来,她就这样拖着带病的身体辛勤的养育着儿女,支撑着家,那数不完的家务事最终拖垮了她,夺走了她才52岁并不算老的生命。
  母亲为家付出的一点一滴如同天上不时地闪耀着光亮的小星星,照亮着儿女们的人生路。在她做母亲的30年人生中也教给了儿女们温顺善良、善解人意、平和贤淑甚至是任劳任怨、委曲求全、忍辱负重、不辞劳苦……母亲去世后这25年来的无数个日子里,我多想给她买件衣裳,或是其它称心的礼物,可却无数次的做不到,这倒让早已做了母亲的我时常的感到了害怕逛街……
其他文献
在一个展会上,暮然看见了一个花瓶,高贵的造型,婀娜的身段,华丽的色彩,精美的图案,真是太美了!  他看了一遍又一遍,几次走过去又返回来看,一次次下定决心要把她买下来,可一次次又摇头叹息,那花瓶价格太高,他一时买不起,最终无奈怅然离去。  三天后,他再去展会,同一个熟悉的地方,花瓶却不在了。他心急如焚,疾步冲向展会服务人员处打听,获知花瓶已被当地一著名富商买走。好在花瓶没走远,他觉得还是有希望能再见
期刊
我的青春在这个小城里流过。雪白的芙蓉花曾经落满年少的窗台。时间是一面斑驳的墙,爬满苍绿的青苔。湘中的小城,这个时候,菊花正黄。我站在街心公园的夜色里,满天的星星在天上闪耀。远在异地他乡的友人,是不是也能看见故乡星空的眼睛?风中飘落的花朵,原本是为了枯萎而盛开。我看见那个喜欢穿黑色衣裙的女孩,在隐约的时光里走过。这个散发着落叶气息的午间,一些泛着青草味儿的记忆苏醒。有的时候,什么也不做。湿润的咖啡里
期刊
父亲是个老兵,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是立过大功的人。看父亲当兵时的照片,是那么的威武,那么的刚强,那么的勇猛。有着敢战天,敢斗地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可生活中的父亲却又是那般的慈爱。经常给我买小人书看,还给我买了象棋,军旗和扑克来玩,给我招来了很多小伙伴。他还经常给我们讲故事,甚至还陪我们一起玩。给我带来了一个快乐的童年。  母亲去吃香的,喝辣的,穿花的去了。丢下了父亲和三岁的我,每当去
期刊
“二十八年了,没有见过一面!”老师一句深深的感叹,内疚和心酸顿然涌起。  对不起,敬爱的老师,请原谅年少时的不懂事,总是要到中年了,才能发自内心地顾念起父母、老师、往昔,按捺不住地回到故里。  咸阳,一个让支边过去的父母倍感孤独的小城市,却注定成为了我的第二故乡,只因曾经青春年少的美好,都留在了那里。即使父母带走了我们的人,心却无法逃离。只是,到了这把年纪,才意识到这样的宿命。  能请到的老师,相
期刊
会场里已经吵得炸了锅,你一言我一语,夹杂着婴儿的啼哭,孩童的嬉闹,婆姨媳妇此起彼伏忽来的大笑哗然,已经听不出人们在讨论什么。  龙坪村不大,四五百口人的样子,这些年地方谋求摆脱对资源的依赖来发展经济,三乡四里的小煤窑、小铁矿关停得黑森森的。村里的青壮年劳力大都外出打工谋生,平日留守村子的只有386170部队,气氛倒是热闹,但总是少了些威武之气。  要说起386170部队,在解放军编制里是找不到的,
期刊
父亲写得一手小楷好字。上次回国,我在北京收拾房子,再一次领略父亲的字,清秀,端丽。那是一踏家信中的文字。  2003年,当我一个人带着儿子,在北京玩命生存时,父亲写来的千叮咛,万嘱咐。此刻,易步在被窝里,仔细的重新阅读这些陈年旧事,忽然发现,字里行间,那么多倾注着父亲深厚关爱担忧的话语。  我一时自责起一直在误读父亲,不由得潸然泪下。我奇怪为什么在当时,并没有从家信中,获得这种来自父亲的强烈疼惜的
期刊
爱,需要多久才能够明了?  经过整整一个漫长的冬季,我都在用心的呵护着它。怕冰雪侵蚀冻伤它弱小的身躯,将它放置于避风的过道。土壤略微干燥时立刻浇水。怕它感到孤独寂寞,每日出门回家时都要用手抚摸它干涩,枯灰色的枝条,轻抚它纤细的腰身。  它不会说话,也不会走路,它是一盆茉莉花。是的,它只是一盆茉莉花,可是在我童年的记忆中,在无数个宁静清幽的夏夜,满天的星光,皎洁的月色和它浓郁沁人心脾的花香早已潜伏在
期刊
故乡,是用来思念的;青春,是用来追忆的;往事呢,往事是用来回望的。时光如梭,光阴荏苒,往事如缕如烟,在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荡漾。总有一些记忆,随着年龄的增长,岁月的流逝,不仅不会忘记,反而日久弥新。在我的记忆深处,就有一种味道,像一种深深的烙印,铭刻在心,时时的想起……  记得当时大概五、六岁的样子,那是一个物质贫乏的时代,尤其是农村的孩子,能吃上一顿白面馒头,应该说是类似于享受了一顿满汉全席那样的
期刊
昨晚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那么多的好友和我一起去爬山。面对XX山的主峰,却没有人去爬了。它陡峭挺拔几乎是垂直于地平线的,看着这样的主峰是那样的富有挑战性,看着面面相觑的好友们,我挺身而出说,我去!他们都用怀疑的目光看着温文尔雅的我,以为我没有那个实力。于是,我一个人小心翼翼地慢慢地努力地向上爬着。我一步一个脚印,终于登上那XX山的主峰。一登上去才看到了仙界才有的景色,正前方有一座飞瀑,祥云缭绕,一
期刊
当一切喧闹停歇,当一切欢乐仍在脑海浮现,当星星仍在眨巴着眼睛……在厚街采风的那天晚上,带着快乐如小自马般饱满情绪的我,回到房间倒头便睡着了,知道灯光仍在亮着,可困倦的我似乎连起来关灯的力气都没有了。  清晨六点醒来,窗外,已呈现出茉莉色的天空,赶紧梳装完毕下楼,我喜欢欣赏陌生城市的早晨,喜欢轻轻地移动脚步,去抚摸一个城市的脉搏。独自一人走出阳光酒店的大门,转了个弯,一阵轻微的芳香朝我迎面吹来,是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