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要有“语文味”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85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还要重视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这些要求,告诉我们语文教学要遵循语文教学自身的规律,上出语文教学的特点来。而这“特点”,笔者把它称之为“语文味”——语文教学要有情感,要有美感,要有语感。
  【关键词】 语文味 情感 美感 语感
  
  语文味是指语文教学要有“情感,美感,语感”。语文教学能给学生一种“立体的形象”,那将是给了学生极大的精神享受。这“立体的形象”就是情感,美感,语感完美的和谐与高度的统一。语言文字是表情达意的,蕴涵着情感,美感,语感。因此,语文教学要突出这一特点,上出“语文味”来,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欣赏品评、体验领悟到一种情感,一种美感,一种语感,获得立体的形象。
  1 语文教学要有“情感”
  注重情感的体验是《语文课标》对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语文课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大多数的文章都包含着浓厚的感情色彩,如果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去引导学生体验、感悟、品评这种情感,如果学生没有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就不能对文章所描写的人物形象、景物、故事情节等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更不能对表现这些内容的文字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对课文情感的体验、感悟是至关重要的。
  语文教学之所以具有激动人心的魅力,主要在于它自身溶入了丰富多彩的情感。情感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教学情感亦一样。教学情感是教师与学生共同的复杂的心理现象伴随着对文本认识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不能开启学生的情感之门,使之与教师、与文本、与作者之情产生情感“共鸣”,那么,这教学活动便是干瘪空洞,枯燥无味的躯壳。“情感”是否“共鸣”,是教学情感,乃至教学活动的关键。教师讲课冷冰冰,似三九天之冰雪;像机器人一样虽有声而无情,虽有行而无内涵。这无激情的教学,必然得不到有激情的听课。这样的教学活动,台上台下死水一潭,教学效果必然不尽人意。只有把教学情感交流、沟通得恰到好处、水乳交融、和谐统一,才能摆脱枯燥无味的说教,才能防止出现压迫强制式的教学,才能产生最佳的教学效果。
  1.1 情感的沟通要统一。教学情感反映了教学活动现实,基本上可分为快乐和痛苦,热爱和仇恨,赞叹和鄙视,自豪和卑微,激奋和恐怖等积极肯定和消极否定两大类。文本本身蕴涵着作者的弃恶扬善,颂真恶假,赞美批丑的情感;教师对教学内容有理解判断、分析品评、体验领悟的情感;学生学习时对文本、作者、教师的情感的理解把握、品评领悟需要沟通、交流、对换。只有沟通、交流、对换恰到好处,水乳交融,和谐统一,才能产生最佳教学效果。教学情感沟通和谐统一,教师作为文本与学生的中介,必须首先领悟、理解、把握文本、作者的情感,与文本、作者同感同情,并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将这情感表达体现得得体恰当,同学生沟通交流得和谐统一。学生则通过对教师这“表达”、“沟通”的情感的理解把握、分析判断、品评领悟,并结合自己对文本所蕴涵着的“情感”的理解把握、分析判断、品评领悟,从而产生与教师,与文本,与作者同感同情。这样,教师之情、文本之情、作者之情、学生之情,才能和谐统一。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学才会生动活泼,有情有感,有滋有味,才会给人一种“立体”的美。
  1.2 情感的交流要真挚。情感是以真为前提的,离开了真,情感就不存在了,教学情感亦如此,离开了真,教学情感亦不存在。没有情感或教学情感不真的教学活动必定是苍白无力的。所谓“真”,就是要有感而发,有情而抒;就是要真实真挚真切,绝不是无病呻吟。文本中人物的情感,作者写作目的的情感,学生读书学习时的情感,教师教学时对文本理解、表达的情感,构成了教学情感的基本的要素。教师首先是读者,要把在文本中“读”到的情感与学生对话,沟通“作者、学生、文本、教师”四种情感,使之共鸣。因此,教师要首先“读懂”、“读透”文本中的情感,达到进入之、参与之,并融会贯通,使之成为一体。
  教学情感真,首先是教师的情感真。教师的情真,才能以情动情,以情传情,以情启情,才会唤起、感染、引发、启迪学生之情,使学生随真情入情。只有学生动真情,才能更好地对文本进行理解把握,领悟分析。教师的情感越真挚、越强烈,对学生的影响就越深,激起学生的情感波澜就越大。只有从心灵里流出,才会再流入心灵里。教师讲课,学生听到的不仅仅是教师那富于感染力的的音调,节奏缓慢、欢快的语句,音量适中的声音,而是透过这音调,这语句,这声音,感受体验理解领悟到教师对文本、作者之情的领悟理解把握,感受体验到文本中、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样的情感才称其为“真”,这样的情感才是教学的情感,才会收到最佳教学效果。
  1.3 情感的色彩要鲜明。情感是具有色彩的。教学情感也具有一定的色彩,而且要鲜明,要显而易见。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对他们各自头脑里的文本中的审美对象的理解、分析、品评、领悟,总是带有自已的情感倾向,并且必将这情感倾向显现在其行为言语之中,流露出同情、反感、憎恶、悲哀、歌颂、赞美等情绪。如果没有这种情感的倾向,仅仅是一般的冷静、沉思、甚至是无动于衷,那么,这样的教学活动就缺乏生气,缺乏感染力。语文教学弘扬什么,弃恶什么,赞美什么,批判什么,必须显而易见,直截了当,且必有一定的倾向性。弘扬赞美的就要高歌,弃恶批判的就要唾骂;该悲壮的则绝不兴奋,该幽默的则绝不平庸;该激昂的则绝不低沉,该惆怅的则绝不欢快。
  1.4 情感的氛围要适宜。教学情感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形式与内容要和谐统一,要适合文本——即教学文本描写的情境、意境相适宜。每篇文章都有一个意境,有的轻松愉快,有的悲壮严肃……无论什么意境,教学时,教师的情感以及教师设计的教学氛围都要与这意境和谐同一。
  1.5 情感的感悟要重视独特的体验。每篇文章的情感都是不一样的,而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经历也是不同的,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理解角度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人们对文本情感乃至美感、语感的感悟与品评都有其独特的感受。作为教师就是要允许并鼓励学生对文本的情感作出独特的理解与体验,张扬个性,发展特长。学习《景阳冈》,有的会从武松打虎中感悟到武松的勇敢;有的会从武松身上感悟到他胆量大是因为“酒壮英雄胆”的缘故;甚至还有的会感悟到武松是争强好胜,才把虎打死的。不是吗?见了榜文,他不是也吓出了一身冷汗吗?
  2 语文教学要有“美感”
  语文教学活动是知识交流的活动,也是审美的活动。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因素得天独厚,教师应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深刻挖掘,给学生一种美感,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与感染。
  2.1 教学活动是师生审美的活动。教学内容中蕴涵着许许多多的艺术形象:有秀丽无比的自然风光,有献身祖国的英勇战士,有推理严谨的科学说理,有意境幽雅的诗词歌赋,这些都需要师生品评分析、体验领悟。
  2.1.1 品评优美语言,感悟音韵节奏。课文中有许多语言优美、音韵和谐、节奏匀整的诗文,教学这些诗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诗文的优美语言和音韵节奏进行领悟,体验,品评,从中获得美感。
  2.1.2 挖掘艺术形象,体会美好品质。文章中有许许多多的人物形象,有的舍己为人,英勇献身,有的助人为乐,品质善良。这些人物形象都值得好好品评、领悟。教师应该使学生在品评、领悟这些人物形象的同时,也去体验、领悟人物内心种种具体的情绪和情感,使学生感受到人物的美好的精神品质,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感染,获得美的享受,提高自己审美的价值观。
  2.1.3 品味幽雅意境,领略美好风光。课本中有许多描写祖国秀丽河山、自然风光的优美文章,这些文章不仅语言优美、意境幽雅,而且把祖国的自然风光描绘的无比秀丽。在教学活动中要引领学生品味领略自然的美。
  2.2 教学活动是形式与内容完美和谐,高度统一的活动。教学内容决定了教学形式,有什么样的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任何一节语文课都有两个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两者之间有着盐与水一样的关系。课堂教学的美感创造需要一定的物质材料,即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手段、结构、节奏、板书、语言、姿态等诸多因素)。只有把“内容”与“形式”,按照一定的规律予以改造、编排、搭配、结合成为统一的整体,才能使之完美和谐,高度统一,具有一定的表现力、感染力。教学结构要合理分配,疏密相间,教学环节要清晰,衔接自然,教学节奏要适度,均衡严谨,教学方法要适宜教学内容,教学氛围要轻松愉快。教师不仅在思想、情感,而且在发型、服饰、风姿等方面都要给学生一种美感。这些“美”,教师不应是单一地呈现,而应是交织在一起地奉献。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教师的声音是美的,身着的服饰是美的,塑造的形象是美的,与之相搭配的教学形式也是美的,既让学生聆听美的声音,欣赏美的画面,观赏美的造型,感悟美的形象。那么,才能给学生一种多维的“立体形象”的美感,才会使学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进行审美品评、体验、领悟,受到美的享受、陶冶。这样的教学活动过程才会以巨大的艺术魅力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唤起学生的审美意识,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给学生一种美感。
  2.3 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进行艺术创作的活动。教师走上讲台,便是同学生一起“演戏”——课堂是舞台,教材是剧本,学生、教师则是演员(学生是主角)。这场戏是师生编排、教师导演且扮演相应的角色与学生共演的“戏”。教师面对学生讲课、学生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发表言论与演员面对观众表演一样,是把教材中所提供的“间接的艺术形象”——人物形象、艺术意境等,通过“表演”,转化成“直接的艺术形象”——课堂教学境况。这“直接的艺术形象”是师生共同用各种手段(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完美和谐、高度统一才塑造出来的,并直接诉诸于师生的视觉、听觉,使师生共同感知、品评、领悟。因此,语文教学活动的结果是师生共同进行艺术创作的结果,是师生共同的审美意识、情感、理想与一定的物质形式相结合的艺术品。读文本,要在理解文本,品味意境的同时,还要通过“读”把自己的理解与体验表达出来,进行“二度创作”。
  3 语文教学要有“语感”
  所谓“语感”就是指对语言文字的感知领悟。语文教学的“语感”是多方面的,主要是指对文章的语言文字所蕴涵的音韵、节奏、韵律的感悟,其次是指对教师教学语言的感悟。
  3.1 教学活动是对语言文字感悟的活动。文章是一个个文字按照一定的规律搭配组成的,组成的过程是一个运动的过程,具有和谐的音韵美、节奏美、韵律美。学习文章就是对这些具有音韵美、节奏美、韵律美的语言文字进行分析理解、品评领悟。有的合辙压韵,有的抑扬顿挫,有的节奏鲜明,有的韵味无穷,有的音调和谐,有的情感丰富。
  感悟的最好方法是“读”。“读”是感悟,感悟就需要“读”:“读”是手段,感悟是目的。“读”不仅能对文章内容进行把握,更能对语言文字的音韵美、节奏美、韵律美进行欣赏、品评。
  “读”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由读准字音、读得通顺流畅到读出一种美感来;由读出节奏、韵味到读出一种情感来。“读出美感”和“读出情感”是“读”的最高境界。在阅读教学中,要激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依据言语对象的描述,以类似的情感体验,去领悟作者自我抒发或从旁描述的出神入化,把握作者内心所感的至真至诚,从而激发敏锐的语感。
  3.2 教学活动是对教学语言感悟的过程。教学语言是指在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的,按照一定的规律、运用一定的表现手段的具有一定的音值、音色、音调、音量的师生的语言。教学语言是声音的艺术,是听觉艺术。它以音响为材料,通过有组织、有规律的音响运动,创造艺术形象,表达思想感情,表达审美观念。
  对教学语言的感悟,要感悟教学语言的语调该长则决不短,音量该强则决不弱,节奏该快则决不慢,音调该高则决不低。课堂上,师生耳边的应该是富于乐感的一句句有音韵、有格律,音色优美甜润、柔和动听,节奏鲜明轻快、和谐悦耳,音量忽大忽小而适中好听,音调忽高忽低而不失分寸的语音的轻轻的流淌。这样的教学语言才会让师生感悟到语言的艺术魅力。
  3.2.1 教学语言能够生动形象地引领学生体会文本意境。对教学语言的感悟,还要感悟教学语言不仅通过对人物肖像、性格的描绘,在师生大脑中显现出具体的视觉形象,而且还要通过对审美对象心里凹凸现象的描述,唤起通感联觉,由听觉反应,转化成视觉反应乃至嗅觉、味觉反应等,好像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嗅到了什么,触到了什么。这样的教学语言才会让师生感悟到语言的艺术魅力。
  3.2.2 教学语言能够积极地调动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诗人用意境形象说话,画家用绘画形象说话,教师也应该像诗人、画家一样用教学语言所描绘的“教学形象”来“说话”。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该“显现形象”,而不是“阐述观点”。然而,文本的“形象”不能像图画、电影那样,直接呈现于学生的视觉,让他们可见可观,得到完整的形象。这时,教师除利用电教手段之外,就还要借助教师教学语言的功力了。
  作为课堂教学物质材料的教学语言,只是一种表达的符号,还不能直接构成艺术形象,但是它能唤起学生与教师教学语言内容相关的思维记忆、生活场面,而学生又常常凭借这种对生活场面的经验的记忆,在想象中去把握艺术形象。这间接的艺术形象,它不像雕塑和绘画那样直接作用与学生的视觉,而是需要学生在联想与想象中把握。也就是说,教学语言艺术的形象要经过学生的联想,并连同学生的生活经验一起去感受体验和补充,才能呈现于学生大脑之中。
  3.2.3 教学语言是一种情感交流的艺术。教学语言有一定的情感活动在伴随,它通过表达感情色彩来描绘事物、叙述教学内容从而塑造艺术形象。教学语言之所以能传递情感是指教师的教学语言带有主观的对事物的赞许、歌颂、厌恶反对的褒贬的感情色彩、态度。教学语言能直接、深刻、鲜明地表达教师内心的思想感情、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在某种程度上讲,教学语言是教师“心灵的直接抒发”——言为心声,能多方面细仔深刻地展示教师的内心世界,揭示教师的内心宇宙。这教师内心的情感,既可以通过师生对话表露出,又可以在教师描绘的图景中透视出;既可以以语言为手段直接剖析教学内容中人物的心理状态和思想感情,而在剖析中无一不夹带着教师的思想感情,又可以在间接叙述描绘中潜意识地展示出来。总而言之,带有情感的语言最能直接抒发教师的情怀,最能直接激起学生的情感,引起他们的联想,唤起他们的审美体验。教师教学语言的这种情感功力主要在于使学生通过教学语言而展开情感联想。
  对教学语言的感悟,还要感悟教学语言对事物的赞许、歌颂,厌恶反对的褒贬的感情色彩、态度。
  总之,语文教学要上出语文独有的“语文味”来,使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过程中,不仅获得“语感”,更要获得“美感”和“情感”,这样的语文教学才是真正的语文教学。一节优秀的语文课,应像天边的朝霞,五光十色、绚丽多姿;也应像一首绮丽的小诗,和谐压韵、抑扬顿挫;还应像一幅斑斓的画卷,形神兼备,气韵生动;更应像一曲动听的乐章,悠扬婉转、活泼欢快。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
   出版社,2001.7
  2 崔峦.增强创新意识 推进素质教育.小学语文教学,1999.11
其他文献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具有极强的抽象性与逻辑性,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直观与形象的,因此,在抽象知识与形象思维之间应建起一座桥梁,达到理解知识,发现能力的目的。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作为视听媒体与电脑组合的多媒体教学,它具有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特点,能够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充分展示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思维过程,使学生在“知其然”的基础上“知其所以然”,从而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发
期刊
兴趣是激励人们积极从事某种活动的内在动力。当学生对一门学科或某种知识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在学习中表现出极大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创设思维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和基础。爱因斯坦曾把兴趣比喻成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才有积极的探索、敏锐的观察、牢固的记忆和丰富的想象,以及创造性的运用,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因此,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巧妙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
期刊
【摘 要】 要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就一定要把它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上飞扬,因此我认为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从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调动感官,展现自我;放飞思维,互动学习;注重朗读,感悟语境这四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 创设情境 调动感官 放飞思维 注重朗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与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能力既是民族和社会文明发展水平的标志,更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象征之一。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目前教育的主体和最显著的特征。而创新人才的培养则依赖于青少年时期创新意识和创新技能的培养。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最好形式之一,它主要包括创新型品格教育、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技能的训练。开展
期刊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仅仅是教师的说教是不行的,还需要学生的互动。而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自主能力差,试想,在批评不断、指责不停的环境中,一颗受压抑的心灵怎么能够积极地去思维,怎么能够去掉压力奋发向上取得好成绩呢?过多的批评、指责压抑了学生学习的自信与积极性,致使学生悲观厌学,使学生不能清醒地认识自我,反思自我,矫正自我,调控自我,完善自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能力与品质得不到应有的训练与培养。那
期刊
【摘 要】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 质疑 探究 互动 品味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期刊
语文是一门内涵极丰富、主体感极强的学科。语文课堂教学也是一门立体式艺术。传统的语文观认为语文只是文字的组合,因而只须注解文字,体悟内涵即可。传统的语文教师也只凭着一支粉笔、几幅图画就能驰骋于三尺讲台之上,一堂堂精彩的语文课就这样产生于平凡的粉笔和寻常的课本中。但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对语文课的要求日渐提高,对人才的要求也越趋全面,我们不能再墨守成规。于是,多媒体教学成为时尚也是必然。他能够把大量直观
期刊
现在,在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大的社会背景下,创造型人才的多少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兴旺与发达,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型人才势在必行。然而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和造就要靠社会的关注,教育的改革,更要靠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随着世界变化的日益复杂,通过发现新方法和不同的方案或创造新事物来解决问题的能
期刊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了化学教育面临的新课题。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国家经济建设需要一大批有知识、有能力、勇于开拓进取的创造性人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在化学教学中发掘教材,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收到了满意的效果。化学课内容丰富、生动有趣,学生特别喜欢。但是,这一切都是以化学实验作为基础,在化学实验教学中,鼓励学生规范操作、大胆尝试,认真观察、比较、讨论和
期刊
从小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关系到幼儿终身阅读能力的发展。《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规定:“培养学生的识字、听话、说话、阅读、作文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在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阅读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读书,使人受益终身,许多有才华的科学家,文学巨匠,都是从幼儿时就对读书情有独钟。如果我们能给幼儿适当地指导,从培养幼儿读书的兴趣出发,那么,读书就不仅仅是一件快乐的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