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抽吸术在脂肪相关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美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h07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70年代,由于脂肪抽吸技术的出现,特别是1987年Klein发明肿胀麻醉技术以来,使体形塑造获得了迅速发展。随着脂肪抽吸技术与设备的发展,抽吸部位已由腹部扩大到全身各个部位,并在治疗脂肪瘤、巨乳症等相关疾病中获得广泛应用。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就脂肪抽吸技术在非吸脂手术的其他相关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1脂肪抽吸术治疗脂肪瘤
  脂肪抽吸技术很早即被应用于脂肪瘤的治疗,各种类型的脂肪瘤均可采用抽吸技术进行治疗。由于脂肪瘤与局部脂肪的蓄积极为相似,抽吸的原则也大致相同。采用脂肪抽吸术治疗脂肪瘤有以下优点:①避免了较长的瘢痕形成;②多发性脂肪瘤可通过同一入路进行抽吸;③手术后患者疼痛轻、痛苦少;④手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脂肪抽吸术在治疗脂肪瘤时不能完整地去除瘤体的包膜,手术后复发率较高。但Illouz认为脂肪瘤的复发是由于残留的脂肪细胞增生所致,只要完整地去除脂肪瘤体,即使未去除包膜也不会导致复发[1]。单发性脂肪瘤为一孤立性凸起,抽吸时应注意中央区与外周区抽吸量的比例,以免形成阶梯样改变,其抽吸技术的应用及治疗原则与局部脂肪堆积相同。采用脂肪抽吸技术可以安全有效地去除多发病灶,邻近的病灶可通过同一入路进行抽吸,复发时可反复抽吸[2]。
  2脂肪抽吸术修薄皮瓣
  皮瓣或肌皮瓣转移或移植后体积较为臃肿,例如腹部皮瓣修复手部电烧伤后的深度创面。为改善外观需修薄皮瓣以塑形,既往多采用皮下组织切除术,为避免皮瓣坏死需分次修薄。脂肪抽吸对皮肤血运损伤小,可一次完成修薄皮瓣,手术后并发症少,抽吸时应贴近真皮深面,手术后塑形好。对皮瓣转移形成的“猫耳畸形”,也可采用脂肪抽吸进行塑形。脂肪抽吸术用于皮瓣修薄首先由Hallock[3]报道,较传统方法其优点在于切口小,对皮瓣血供影响小,恢复快,操作简单,修薄术可一次完成,疗程短,费用低且安全性较大。关于皮瓣修薄整形的时机及脂肪抽吸对皮瓣的影响,Bui[4]认为对臃肿皮瓣吸脂整形至少应在皮瓣修复术后3 个月进行。手术时应注意:抽吸层次位于皮瓣深筋膜浅层,保留皮瓣下2mm皮下脂肪,防止术后皮肤坏死;行扇形交叉拉锯式抽吸,以防止术后皮肤凹凸不平。国内余建新、杨艳清、宋慧峰等[5-6]均对脂肪抽吸术的临床应用进行了报道。有学者[7]认为皮瓣吸脂去薄后因皮瓣皮肤重新适应皮下脂肪的减量,仍需加压包扎2~3个月,无需切除调整皮肤。脂肪抽吸修薄皮瓣可在皮瓣转移的同时或手术后3~6个月左右进行,一般认为手术后6个月后行脂肪抽吸皮瓣修薄术较为安全、有效。抽吸原则与其他治疗相同,操作时应轻柔,以避免损伤皮瓣的血运。修薄后若皮肤松弛严重,应行皮肤切除术[8]。
  3脂肪抽吸术治疗巨乳症
  女性乳房的肥大是由脂肪组织肥大和乳腺组织增生所致,一般含有50%以上的脂肪组织。Gray认为女性乳房含有70%的脂肪组织,可导致乳房肥大或两侧不对称,脂肪抽吸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手术后恢复快,不遗留瘢痕、并发症少,无皮肤坏死,并保留了乳头、乳晕的感觉功能。脂肪组织肥大、乳腺组织增生所导致的巨乳,单纯采用脂肪抽吸术,大多数患者可以取得较好的术后效果;对于体质消瘦、乳房大而坚硬者,不宜行脂肪抽吸。最佳适应证为乳房含有较多脂肪成分,皮肤弹性好,轻微下垂及脂肪肥大。关于抽吸手术是否能抽出腺体组织,曾存在较大争议。但脂肪抽吸是否造成原有癌组织的转移目前尚无定论,此外,组织抽吸对女性哺乳功能是否有影响仍需继续研究。
  国内田玉东等报道双环切口结合肿胀麻醉吸脂缩乳整复术是针对不同乳腺增生组织, 通过脂肪抽吸、切除增生腺体及腺体内脂肪, 最大限度地缩小乳房体积。肿胀麻醉吸脂术不仅减少了乳腺腺体及血管、神经的损伤,而且吸脂后乳房皮肤与腺体之间仅有纤维条索状的乳房悬韧带相连, 剪断纤维条索即可将皮瓣与深部的乳腺组织分离, 使皮瓣游离易于操作, 减少了术中出血。环行切口的外圆切口设计为近似椭圆形, 环行切除纵轴方向的皮肤较横轴方向稍多, 减少了空腔形成, 提高术后乳头的位置, 有助于乳房的塑形。切口位于乳晕的外缘, 一般较为隐蔽[9]。抽吸时抽吸针刺入乳腺组织,同时抽吸脂肪及乳腺组织,术后应佩带适宜的乳罩固定乳房,抽吸区域弹力套加压包扎、塑形。
  
  4脂肪抽吸术治疗男子女性型乳房
  男子女性型乳房为男性乳房的良性肥大。分为真性男子女性型乳房和假性男子女性型乳房。传统的乳腺切除术手术后并发症较多,患者对胸部形态满意率低。采用脂肪抽吸技术,手术后形态好,对组织损伤小。国内有学者[10-11]采用脂肪抽吸加乳晕小切口治疗男子女性型乳房。得出以下几点体会:①麻醉效果好、持续时间长。利用肿胀麻醉技术,有足够的肿胀液对术区组织进行肿胀麻醉,保证了手术切除范围广的要求。注射于脂肪组织和腺体组织中的利多卡因大多随着脂肪的抽吸和腺体的切除而排出体外,从而使麻醉药吸收入血量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同时,肿胀液还可在乳腺组织与皮肤、皮下脂肪及胸大肌筋膜之间进行充分游离,宜于操作,出血少,操作损伤小;②保留乳晕下0.5~1.0cm厚乳腺组织,使乳头、乳晕的真皮下血管网的血供免受破坏,进而保证乳头、乳晕的血运;同时,后期又有利于乳头、乳晕固定在胸大肌筋膜上,防止其移位,减小了由于腺体切除后皮肤与胸大肌之间形成的腔隙,配合负压引流减少了术后创腔血肿和血清肿的发生;③乳晕皮肤色素较深,切口位于乳晕边缘,术后形成的切口瘢痕较隐蔽不明显,吸脂针孔的切口小,愈合后瘢痕也不明显;④术后胸部创面常规加压包扎2 周。
  术前应仔细检查患者,通过掐持试验判断脂肪及乳腺组织的厚度,确定抽吸范围并绘制等高线,指导不同部位抽吸量[12]。对于脂肪和乳腺组织需同时抽吸的患者,应首先抽吸脂肪组织,进入腺体时有明显突破感,应加快抽吸频率,但腺体抽吸较为困难。抽吸乳房下象限时,抽吸针管应穿过乳房下皱襞的皮下直至肋弓缘,以消除下皱襞。最后在乳晕旁切口进行乳晕下组织抽吸,使突起的乳头、乳晕平坦。抽吸结束后,加压包扎,并穿戴弹力服装4~6周[13]。
  
  5脂肪抽吸术治疗腋臭
  治疗腋臭的手术方法很多[14],有腋部皮肤切除和不切除的术式,二切口或四切口的术式,主要集中在如何破坏大汗腺上,只是方法不同而已。其创伤性大,破坏腋窝的自然形态,预后瘢痕增生明显,严重时影响上肢抬高,特别是限制女性在炎热季节穿着无袖衫。一些改进方法如“S”形皮瓣法[15],小切口皮下毛囊剥离修剪法等也仅是切口选择的不同,容易出现皮下血肿,切口瘢痕,皮瓣坏死等并发症。在肿胀麻醉下进行汗腺层搔刮法是脂肪抽吸技术在治疗腋臭中的应用,操作方法是标记腋窝毛际区,在肿胀麻醉下将术区皮下灌注的肿胀坚实,腋窝凹陷处变平坦,便于抽吸。
  抽吸方法同一般脂肪堆积,因该部位脂肪较少,每个抽吸隧道反复4~5次,直至无脂肪抽出,并将过渡区域适当抽吸,使腋窝边缘光滑平坦。该方法简单易行,但术后腋臭易复发,主要是由于残留大部分大汗腺或已破坏的大汗腺重新复活[16]。国内有学者利用射频消融对机体组织产生电脱水作用,致大汗腺发生不可逆性变性坏死的原理,利用肿胀麻醉下脂肪抽吸技术结合射频消融治疗腋臭取得良好疗效。该法明显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且不影响皮瓣的一期愈合[17]。
  
  6脂肪抽吸术在鼻唇沟整形的应用
  鼻唇沟是颊部与鼻唇部分界的解剖标志,它随机体老化而逐渐变深,是人中面部老化的显著特征。鼻唇沟的矫正一直以来是整形外科面临的难题,目前争议中考虑最多的是如何用理想的技术得到长期持久的结果—较好地组织复位及较少地复发。鼻唇沟及沟内侧脂肪组织少,纤维连接多,纤维连接与颊上颌韧带相连并受其牵拉,组织比较致密,移位的空间很小,而沟外侧的组织比较疏松,脂肪比较丰富且松软,有较大的移动度。国内学者[18]将鼻唇沟分类:①单纯颧下脂肪垫脂肪增多型;②鼻唇沟皱纹型;③鼻唇沟深沟型;④鼻唇沟外上皮肤松弛型;⑤颧脂肪垫脂肪增多加皱纹型;⑥颧下脂肪垫皮肤松弛加皱纹型。其中①③⑤型适合于单纯脂肪抽吸术,②⑥型适合自制针刀皱纹处真皮下剥离术加自体脂肪填充术,④型则较为少见,不适用于本法。
  鼻唇沟是微笑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笑时加重,如果试图通过注射充填物来填平鼻唇沟时,注射物不太可能会如希望的那样固定在沟底,极有可能会向两侧尤其是外侧移位,从而有可能更加加重鼻唇沟的深度。针对鼻唇沟的形成原因和笑时明显加深的特点,理想的治疗方法应该是:切断鼻唇沟与颧颊部的联系,尽量去除鼻唇沟外侧可能向下移动(下坠)的组织,使其失去形成沟的物质基础。基于此,有学者[19]采取先去除多余的下垂的脂肪组织后,充分离断颊上颌韧带,使鼻唇沟区的皮肤与深层的连接得到充分释放,再通过术后的包扎使皮肤粘连在合适的SMAS 位置防止术后再次下垂,从而取得了有效稳定的术后效果[20-21]。
  
  7脂肪抽吸治疗女性副乳
  副乳是先天性胚胎发育异常所形成的, 副乳和正常的乳腺一样, 同受人体内分泌的调控, 在内分泌失调的情况下, 易形成副乳腺囊性增生症、副乳纤维瘤,甚至副乳腺癌。副乳的癌变极为少见,国外报道[22]副乳腺癌的发生率约占所有乳腺癌的0.12 %~0.16%。在副乳的治疗方面,目前尚无统一意见。传统的副乳手术多采用腋前线纵切口切除,包括副乳腺组织的大块脂肪组织,但由于副乳腺组织边界不清,手术中切除范围难以估计,不易切净,可能会残留一些腺体,并且这种手术创伤大,切口不易愈合,易并发出血和积液。术后瘢痕位于躯体最前部,位置明显,有时瘢痕与胸大肌筋膜粘连可使局部凹陷,破坏流畅的腋前皱襞线, 影响外观,严重者还会影响双上肢功能。由于大部分副乳组织周围都存在大量增生的脂肪组织,传统手术处理副乳腺边缘无过渡区,术后常发生局部凹陷,与周围增厚的脂肪组织过渡不平整。肿胀吸脂技术应用到副乳手术中,首先吸除了腺体周围较厚的脂肪组织及部分腺体组织,因抽吸后组织变得疏松,皮下腺体组织清晰可见且易于分离,可以通过小切口完整地切除深筋膜浅层至真皮层之间的腺体组织,通过再次抽吸浅层脂肪,保证了术区平整[23]。
  20世纪80年代末,Sando等应用脂肪抽吸治疗四肢淋巴水肿取得满意疗效。Illouz的临床研究显示,抽吸后肢体张力、疼痛减轻,周径减小,皮肤的移动性增加,四肢关节活动度改善。Brorson等报道用吸脂术治疗女性乳腺癌手术后引发的上肢淋巴水肿。此外,脂肪抽吸技术还可用于血肿、坏死性组织、液体硅胶、聚丙烯酰胺水凝胶的去除,治疗颈背部脂肪垫及外伤后畸形、脊髓灰质炎等疾患的治疗。随着吸脂设备的不断发展及脂肪抽吸技术的进一步完善,相信该技术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Mole B.Assisted liposuction of lipomas[J].Ann Chir Plast Aesthetic,2000,4:522-525.
  [2]关志江,杨向东.注射器法脂肪抽吸术治疗脂肪瘤12例临床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10,19(3):438-439.
  [3]Hallock GG.Defatting of Haps by means of suction-assisted lipectomy[J].Plast Reconstr Surg,1985,76(6):948-951.
  [4]Bui DT,Mehrara BJ,Disa JJ,et al.Use of liposuction for secondaryrevision of irradiated and nonirradiated free flaps[J].Ann Plast Surg,2004,52(6):541-546.
  [5]余建新,姜方震,徐凤芝.脂肪抽吸术在臃肿皮瓣整形中的应用[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7,23(3):269-270.
  [6]杨艳清,江昌艳,秦 巍.应用肿胀吸脂技术修整晚期臃肿皮瓣[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2,18(6):378-379.
  [7]宋慧峰,柴家科,陈敏亮,等. 肿胀麻醉脂肪抽吸术在皮瓣修薄术中的应用[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5,21(2):131-132.
  [8]刘子健、杨雷钧.脂肪抽吸术在皮瓣修薄中的应用[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0,16(3):554-556.
  [9]Price MF,Massey B,Rumbolo PM,et al.Liposuction as an adjunct procedure in reduction mammaplasty. Ann Plast Surg,2001,47:115-118.
  [10]胡亚兰,胡亚欣,肿胀麻醉下抽吸加小切口治疗男性乳房发育[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23(1):57-58.
  [11]黄 闻,章建林.脂肪抽吸加乳晕小切口治疗28 例男性乳房发育症[J].重庆医学,2010 39(9):1135-1137.
  [12]Price MF,Massey B,Rumbolo PM,et al.Liposuction as an adjunct procedure in reduction mammaplasty[J]. Ann Plast Surg,2001,47:115-118.
  [13]Walgenbach KJ,Riabikhin AV,Galla TJ,et al.Effect of ultrasonic assisted lipectomy(UAL) on breast tissue:histological findings[J].AestheticPlast Surg,2001,25:85-88.
  [14]Bechara FG,Sand M,Hoffmann K,et al.Histological and clinical findings in different surgical strategies for focal axillary hyperhidrosis[J].Dermatol Surg,2008,34:1001-1009.
  [15]Park YJ,Shin MS.What is the best method for treating osmidrosis [J]?Ann Plast Surg ,2001,47:303-309.
  [16]Tsai RY,Lin JY.Experience of tumescent liposu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osmidrosis[J].Dermatol Surg,2001,27:446-448.
  [17]左璐,李健.局部麻醉下微创治疗腋臭临床观察与分析[J].西南国防医药,2010,20(2):153-154.
  [18]白南,陈远征.基于鼻唇沟局部解剖研究的抽吸离断法鼻唇沟平整术[J].中国美容医学,2011,119(8):1106-1108.
  [19]官丽华.吸脂术应用于面部改型186 例临床经验[J].中国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5,16(2):104.
  [20]孙轶群,范东良.治疗女性鼻唇沟老化的新方法[J].中国整形美容外科杂志,2008,19(5):361-362.
  [21]王志军,高景恒,李 吉,等. 面部表浅肌肉腱膜系统的解剖学研究[J].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1992,3(3):115-118.
  [22]隋志甫,谷廷敏.脂肪抽吸结合小切口腺体摘除治疗女性腋区副乳45 例临床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4(4):639
  [23]张建卓,于 丽,图布新,等. 肿胀吸脂并腺体切除法治疗副乳37例[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6,38(7):620-621.
  
  [收稿日期]2011-06-23 [修回日期]2011-08-15
  编辑/李阳利
其他文献
某男,19岁,主诉前牙冠折两天影响美容要求治疗,于2008年12月12目前来就医。
期刊
牙周炎是我国成年人丧失牙齿的主要原因,因此采取措施控制牙周炎的发展是医务工作者的主要任务。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牙齿也越来越重视。自2010年1月~2011年7月在我牙周科行超声洁治结合派力奥治疗慢性牙周炎56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期刊
微静脉畸形旧称鲜红斑痣、毛细血管扩张痣、葡萄酒样痣,常在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出现,可发生于身体各个部位,好发于面、颈和头皮,严重影响美观。
期刊
瘢痕是各种创伤后引起的正常皮肤组织的外观形态和组织病理学不规则改变的统称,是一种血液循环不良、结构异常、神经分布错乱的纤维化改变,是人体创伤修复过程中的一种自然产物。瘢痕是机体组织受到严重创伤后修复过程的必然结果,是损伤愈合的产物和指征,适度的瘢痕形成是
期刊
口腔生活质量是反映口腔疾病及防治对患者的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等方面影响的综合评估。
期刊
标准方丝弓(Edgewise)技术以其矫治高效、价廉和操作技术成熟,成为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固定矫治技术。
期刊
肤色暗黄是指女子因各种原因导致肌肤表面老化,脸色泛黄,没有光泽的一类皮肤问题,它是亚洲中老年女性最为常见的生理衰老现象,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大而愈发显得严重,呈现出人们常说的“黄脸婆”状态;当然,青年女性由于外界压力、环境因素、身体状况、不良生活习惯等容易促进皮肤衰老的因素也会造成面色发黄现象。然而,对于追求肌肤白皙润泽的东方爱美女性而言,如何解决肤色暗黄问题就成为她们必须面对而又束手无策的烦恼。因此
期刊
乳房体积的测量可以较准确地估算现有的乳房体积以及需增减的体积,以指导术前设计,减少盲目性,增加科学性和准确性。乳房体积测量在临床工作中主要用于五个方面:①正常人群的乳房体积调查;②确定隆乳术所需假体的容积;③乳房缩小术后对称性的评估;④确定不对称乳房隆乳术的假体体积,或者指导皮瓣设计;⑤隆乳术后复查,观察假体有无渗漏或破损[1]。乳房由软组织构成,较敏感,接触、按压后极易变形;位于前胸壁,随呼吸而
期刊
成体血管新生在整形美容外科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各种皮片、皮瓣以及脂肪移植等,都需要尽快形成新生血管供应移植组织的血运。多年来众多学者从各种生长因子到干细胞,对促进成体血管新生做了大量的研究,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局限。如何有效调节成体血管新生,仍是急需解决的问题。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血管特异性microRNA在调节成体血管新生机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给调节血管新生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从基因水平对其
期刊
[摘要]目的:建立下颌第一磨牙含邻牙合面(Ⅱ类)洞型三维有限元模型,为嵌体修复的生物力学分析奠定基础。方法:采用CBCT扫描的方法, Mimics软件读取断层影像数据,数据分割、三维重建,Geomagic软件补洞、精修,运用Pro/E软件制作洞型及嵌体,ANSYS workbench软件网格划分。结果:准确地建立了含有嵌体、牙釉质、牙本质、髓腔的邻牙合面(Ⅱ类)洞型三维有限元模型,所得模型具有良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