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群众 常抓不懈 合力建设清洁美丽的新农村

来源 :吉林农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ny888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榆树市恩育乡红庙村位于市区西18公里处,距离恩育乡政府2公里,毗邻科铁公路,交通便利。全村幅员面积9.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37公顷,7个自然屯,户数698户,人口2896人。2014年全村人均收入达10800元。该村是2010年~2012年省级示范村、农业部“美丽乡村”试点村。
  1.尊重群众意愿,制定村规民约
  红庙村过去是个“粪便随处见、脏水到处流、垃圾遍地堆”的落后村。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他们依靠群众,常抓不懈,合力推进村屯环境卫生建设,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为了制定一个能约束大家的村规民约,他们把领导意愿与群众意愿结合起来,把外地经验与本地实际结合起来,把重点突破与面上提高结合起来,经过反复讨论,群众同意签字后,在2007年,拿出了干部和群众都认可的村规民约。村规民约对秸秆堆放、垃圾运送、粪肥堆积、日常卫生负责、美化绿化出工、村组干部抓法都做出明确规定。印好的村规民约,由组长亲自粘贴到各户,时刻提醒干部和群众去执行,真正做到没有特殊,没有例外,人人平等,按规办事。表现尤为突出的后红庙屯,在组长盖长发的带领下,实行农户出工、集体出车、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的综合治理模式。由组长与农户签定协议书,户产垃圾由农户自己用手推车送到垃圾堆放点,集体路段垃圾采取各户依次出工形式清运。然后由集体定期出车清运到指定地点填埋、沤肥。组长监督,群众执行,共同履行协议。屯内环境管理井然有序,纤尘不染。多次受到省市领导的好评。
  2.积极争取,抓好硬件基础设施建设
  几年来,通过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政策的扶持,结合集体与群众自筹,投资700多万元,建设了18.5公里的水泥路,实现了户户通。投资21万元,对村屯进行绿化美化,先后栽植各类树木13500棵。在每个自然屯利用屯内废弃的土地,修建了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的垃圾场和积肥场。为腰红庙屯砖砌排水沟600延长米。为全村铺设过户桥500个。新建卫生厕所230个。建设2500平方米文化活动场一处,新建140平方米村部一处。在腰红庙屯建设新农村示范屯,通过深度改造,实现围墙、边沟、绿化、过道桥、卫生厕所统一标准化。2013年,在全村推广了秸秆颗粒锅炉和户用沼气这种新型能源模式,实现了群众春夏秋沼气做饭、冬季颗粒锅炉取暖方式。
  3.按制度办事,做到常抓不懈
  红庙村的优势在于全村各项工作,农民群众能够积极热情、广泛参与,尤其是在环境管护上,真正实现了群众自觉与机制约束互为一体。工作中主要落实三项措施:一是落实环境卫生工作责任制。按照村规民约的要求,各户落实“五包制度”,包院内卫生、门前卫生、门前果树管护、门前顺水沟畅通、院内垃圾清运。“五包制度”与经济挂钩,做不到这一点,包屯的村组干部及农户,都要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二是设立保洁员。各组组长兼职每个组的保洁员,负责柴草垛管理、路面清洁、路边沟畅通、树木管护、垃圾清运等工作,实行绩效与工资挂钩的制度。2007年在组长原有工资基础上,又增加2000元的环卫工资,重点解决柴草垛进屯问题。提出如果一年当中屯内无柴草垛,组长挣全额工资。发现有一垛柴草,扣组长工资500元,并限期由组长组织农户搬到指定地点。由于管理严格,几年来,全村无一柴草垛进屯。三是设立专项资金。为了保证环境卫生工作的持续开展,村里每年在承包地资金中拿出5万元作为环境卫生的专项资金,用于保洁人员的工资、机械加油、维护管理、冬季主路清雪、生活垃圾和畜禽粪便清运等。这笔钱专款专用,在村公开栏中实行一月一公布账目,认真接受群众监督。
  现在的红庙村,路通了,沟畅了,环境美了,空气无污染了,群众建设美丽乡村积极性增强了。
  (省新农村办 供稿)
其他文献
摘要:夸美纽斯曾说过:一个人一生所有的那些东西,应该是在这个最初的学校中赋予给他们。随着时代的进步,乡村小学也面临着种种变化。本文通过对吉林省部分乡村小学教育的调研研究,详细介绍了乡村小学的现状和原因,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教育;乡村小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29.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19.060  随着城镇化
期刊
10月29日~11月1日,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主办的第十六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在西安市隆重举行。展会旨在集中展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和绿色食品事业的发展成果,向公众普及绿色食品知识,提高绿色食品社会认知度和美誉度。展会期间,通过举办推介会、座谈会等活动,为绿色食品企业与商家对接和商品交易搭建平台,从而促进绿色食品贸易,培育绿色食品市场。  为了宣传推介吉林农业和吉林农产品,全面展示我省农产品质
期刊
10月25日上午,由省政府主办的吉林大米2015新米上市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吉林大米”首次以统一标识集中展示,国内知名经销商与我省大米企业展开对接洽谈,现场签订大米贸易合同14.5万吨。  发布会上,代表我省中、东、西部不同特点的“德惠小町”“吉林东福稻花香”“查干湖圆粒香”“延边清湖河香”等7个品牌大米首次以“吉林大米”统一标识集中亮相。格力集团、嘉和一品、首农集团等120家经销商与吉林大米
期刊
随着信息化和城镇化建设的发展,永吉县高度重视农民工信息资源数据库的建设。今年下半年以来,永吉县人社局根据县域经济特点,加大资金投入,提高信息工作队伍素质,拓宽信息服务领域,使农民工综合信息数据库建设迈上新的台阶。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先后投资13.12万元完善乡(镇)、村基础服务平台。对农民工信息库进行了系统更新。建立求职人员信息库、用人单位招聘信息库,动态储备各类供求信息,实现了市、县、乡三级资源共
期刊
当追求舌尖安全的诉求在全国上下风起云涌时,吉林作为农业大省、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一场对有机的追求和革命,正在白山松水间兴起。那么,一直以保障粮食安全为第一要任的吉林省,如何在端稳饭碗的基础上,发展有机农业?如何在生产成本高、市场销路窄的现状中,促进农业转型和农民增收,考验的不仅仅是农民。  土地里长出的有机梦  当“今日家园”、“社稷尚品”、“新华联”等有机采购团成为一种时尚风靡时,长春市九
期刊
一进入吉林盼盼食品有限公司,诱人的香味直往鼻子里钻,面包的麦香、蛋糕的奶香……展示区里的食品让人目不暇接。  好面包源于好麦苗,好饮料源于好水源。贴着粮仓、林海、肉库、鱼乡的标签,发展食品加工业,松原大有舍我其谁之势。  改变“一油独大”的产业格局,松原市的决策者目光锁定——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打造“舌尖”上的产业。松原市植入“绿色基因”,拉长产业链条,实现从低端产品到高端品牌全覆盖,吹响了产业
期刊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无论是在生活方式还是文化传播方式上,城市和农村都出现了截然不同的画面,农民工在城市适应问题也随着城乡文化的差异日益凸显,基于此,本文以新生態农民工的社会适应问题为中心,对现阶段农民工的社会适应突出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针对性意见。  关键词:新生态农民工;社会适应;问题探究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吉教科文合字〔2014〕第B086号 
期刊
为了进一步加快通化市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实现农村繁荣、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通化市农业委员会联合市工商局、财政局和人民银行通化市中心支行根据通化市农村山区特色,制定了《通化市示范性家庭农场认定扶持办法(暂行)》。按照《认定扶持办法(暂行)》市农委组织开展了首批市级示范性家庭农场申报认定工作,经各县(市、区)申报,市农委组织相关人员采取实地考察、查阅相关资料、座谈交流等方式
期刊
光辉村位于农安县西北部,距离县城25公里。全村幅员面积2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00公顷,全村1200户,人口4022人。全村形成以玉米种植、畜禽养殖、劳务输出为主的经济格局,年产玉米1800吨,出栏畜禽30万头只,劳务输出800人次,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2万元。  1.大力营造氛围,不断完善基础设施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以往光辉村的真实写照。新的班子成立后,在村书记胡海军的带领下,光辉
期刊
波泥河村位于九台区南35公里处,地处长春、吉林两市之间,是波泥河镇政府所在地。全村幅员面积12.6平方公里,耕地195公顷。全村共有6个自然屯,377户,总人口1386人,劳动力852人。波泥河村区位优势明显,九万公路、营波公路横穿域内,距长吉高速公路出口仅12公里,有通往长春、吉林的客车,交通便利,由于地处波泥河镇核心区域,成为全镇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1.壮大主导产业,确保农民持续增收  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