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方言指的是一个区域的通行语言,亦称“家乡话”或“土话”,作为区域身份认同标识,方言是不同地区人之间区别的重要标志,方言建档实质就是通过建立方言集体记忆来实现身份认同。泰州文史专家葛崇烈花了30多年时间为乡音建档,搜集、考证、梳理泰州方言词语,写成416万字的泰州方言辞典《泰州方言斠疏》,弥补了泰州方言领域历史空白。各级档案主管部门也应积极做好本行政区域内方言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着力开展方言档案的抢救与保护。
档案部门开展方言建档工作,是指通过多种方式将本区域范围内各种方言的文字记载、声音影像、图书资料等集中收存到国家综合档案馆,并对这些方言档案资料进行科学系统整理、数字化以及开发利用。
第一,方言建档是档案人记录历史,留住乡音乡愁的职责使命。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加速,农村人口向城镇大量转移,讲方言的人和土壤越来越少,地方方言正在加速消失。而大面积推广使用普通话后,年轻一代用普通话进行交流的社会人文环境已逐步形成,方言成为了“逐渐消失的声音”。泰州方言属江淮官话分支,从泰州地区使用方言的情况来看,因企业集中区和餐饮服务区的外来人口越来越多,讲泰州方言的人变得越来越少,如果不对泰州方言进行抢救性保护,随着时间的推移,很有可能在几十年间一些方言词语就会逐步消逝。方言建档就是把地方语言作为一种档案资源保管起来,是尊重历史、尊重社会发展规律的自然选择。开展方言建档,既能够以档案的形式保存一个地区语言的真实记录,又能见证历史记忆和承载乡情乡愁。
第二,方言建档是档案人传承文明,构建城市记忆的重要举措。明朝建立后,为重建泰州城,朝廷从苏州等地召集人群移民到泰州城周边地区恢复生产,史称“洪武赶散”,所以泰州境内不少地区方言词语和吴语方言词语意思很接近,方言的演变和传承也成为地方历史变迁的见证。泰州自古文风昌盛,人才辈出,近三十年来,“里下河文学流派”作为一个有着地理特点的文学流派,已成为中国文学界最具活力的文学流派之一,泰州兴化作为里下河的腹地,以费振钟、王干、毕飞宇等为代表的一批生于兴化、长于兴化的作家相继登上中国文坛,其文学作品中经常使用一些方言词语。他们把方言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写进作品,表达更为生动鲜明,彰显文化情结,其独特的人文价值毋庸置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网络上流传有大量的方言段子,听上去让人倍感亲切,这是娱乐化传播地方语言的一种形式,同时也让广大人民群众重新认知方言的感染力。开展方言建档,既能够激发我们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知与共鸣,又构建起一张城市记忆的独特文化名片。
第三,方言建档是档案人守护家园,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成果。方言文化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泰州境内“兴化茅山号子”和“靖江讲经宝卷”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它們运用抑扬顿挫的泰州方言,再搭配上起承转合的曲调,体现独有的韵律美感。方言建档,保护的是地方文化的多样化“基因”,把方言中的语音、词汇、语法作为标本予以留档保存,后人在研究一个地区的语言动态、活态发展时,就可以直接提取语音的音像档案,而不需要像现在这样去推测当时的词语发音。现在,很多地方挖掘方言的语意和文化内涵,用这种独特的文化资源,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基于方言资料编印出版方言宣传手册,制作音像制品以及大众喜闻乐见的网络文化产品,讲好“地方故事”,开展“城市记忆”“乡村记忆”等活动,方言档案成为挖掘传统文化的特藏库。开展方言建档,既是我们守护百姓精神家园,发挥档案文化软实力作用的有效方式,又是档案部门参与文化强国建设,提高工作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随着方言使用范围缩小,使用频率降低,2008年起,我国启动了“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通过录音、录像配有相关文字记录方式进行方言建档。2015年,教育部、国家语委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对有代表性的方言进行抢救性保护,但涵盖面有限。档案部门开展的方言建档工作与国家语言保护工程建档工作不尽相同,2011年以来,我国一些省份的档案部门主动承担起构建社会记忆的责任,浙江、天津、湖北、广东、陕西等地,有的开展全域方言建档,有的选取特色方言区试点建档,进行了方言建档工作的实践与探索,逐步形成了一套运用档案技术和标准开展方言建档工作的模式。
经过调查,泰州地区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馆藏涉及方言方面的档案资料以纸质载体为主,介质相对单一,主要有历代编修的地方志书中方言章节的内容,以及一些地方文史学者编辑、研究、出版的方言著作。当地教育部门前期组织开展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形成的语音采集数据和有关档案资料,有些已经散失,有些保存在相关业务处室,未能及时向单位档案室和地方档案馆移交。此外,档案部门开展方言建档,还存在下列问题:一是方言建档的运行机制不力。方言建档是一项跨部门合作的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人、财、物支持,建档过程中需要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没有党委或政府的统筹协调,档案部门仅靠自身力量开展此项工作将力不从心。二是方言建档的专业人才有限。缺少各个专业人才的参与配合,内容齐全、体系健全的方言语音档案就难以建成。比如,方言的语音实地调查后,要对调查材料进行语音学和音韵学的分析研究,需要的是汉语言文学、历史、地理等专业的人才;再如,语音档案音像的制作,需要的是新闻学、摄像、计算机方面的人才。三是方言建档缺乏统一的业务规范。语音档案是方言档案的核心,对于方言语音的建档,各地普遍采用的是教育部门的调查方式,但在数据格式、调查内容、操作流程等方面还存在差异性。方言档案缺乏统一的业务建设规范标准,各个方言调查区存在一些难以把握之处或标准不一的情形,易造成采集方言信息资料的不统一,不利于方言档案数据的整合利用和资源共享。
对于档案部门如何开展方言建档工作,笔者认为,方言建档面广量大、任务重,涉及语音普查、口述采集、音像制作、数字化保存、归档整理等一系列工作,需要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找准辨清建档难点,扎实抓住工作重点,从而实现方言档案从“保管”到“保护”的转型升级。 一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积极争取地方党委和政府对方言建档工作的支持,构建多元参与新机制、新模式,成立由档案、教育、广电、文化、旅游等部门和高校、专业研究机构、民间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工作专班,制定建档方案,细化目标分解,落实相关措施,确保建档工作有序推进。同时,将方言建档工作纳入文化名城建設、社会记忆、新农村建设重要内容,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协调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参与方言建档工作,扩大方言建档工作的主体。档案主管部门在方言建档中要发挥主体作用,学习借鉴文化部门“非遗档案”保护和教育部门“语音档案”采集工作中好的经验做法,发挥好档案部门资料收集、整理、保护方面的专业优势,主导好方言建档各个环节,统一建档业务规范和格式标准,把控相关要求。
二要统筹安排,严格质量。广泛收集、应归尽归,建立门类齐全、内容完整的方言档案专题数据库。实际工作中,档案主管部门应联合相关部门和专业机构,对本行政区域内方言分类和分布情况进行调查,对现存的纸质、音像档案以及口述史料采集情况进行普查,根据档案行业标准,制定《方言档案的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并进行收集、分类、整理、编目。一方面,通过新闻媒体、部门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扩大宣传,广泛征集方言书籍读本、民间习俗、历史故事、场景对话、民间号子等;另一方面,围绕方言建档的重点和核心语音档案数据采集,聘请方言专家,组建专家团队,全程在专家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对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进行整理,确定具有地方特色的方言文本,选定合适的人员进行方言语音录音,制作音视频影像资料,专家团队全程参与标准制定、培训指导、质量把控、审核验收。另外,注重延伸相关方面的资料收集,重点对利用方言编写的说唱段子、方言故事、民歌民谣等作品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确保方言得到全面有效传承。
三要大力宣传,展示成果。近些年,泰州地区有关部门积极探索方言的开发利用,在讲“泰州故事”中用活泰州方言这一文化资源。泰州电视台有一档节目叫《直播生活》,主持人用“泰州话”播报新闻,原汁原味的方言接地气,很受观众欢迎,让老百姓时常回味儿时记忆,更加眷恋自己的家乡,热爱这片土地。泰州文旅集团与电视台合作尝试泰州方言与旅游资源跨界融合,建立方言长廊,将泰州4A级凤城河风景区打造成方言网红打卡地,制作了15集《方言有礼》小视频,每一集围绕一个景点、一个主题、一个创意故事,用方言语音来诠释其中的意境,让前来参观旅游的人既欣赏了泰州风景,又了解了泰州人文历史。上述这些举措,让人们从方言中了解泰州的地情文化、风情风俗等,不失为宣传泰州、推介泰州的好做法。方言建档后,档案部门要加大拓展这些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途径,比如,通过新媒体、自媒体、全媒体平台等向社会推送方言产品;运用“互联网+”技术,搭建方言交流论坛;编纂方言校本教材,开设方言课程等。让方言档案活起来、亮起来、火起来,让更多的人热爱自己的家乡,最大程度发挥方言的社会价值,从而实现对地方方言文化的保护。
一、方言建档的意义与作用
档案部门开展方言建档工作,是指通过多种方式将本区域范围内各种方言的文字记载、声音影像、图书资料等集中收存到国家综合档案馆,并对这些方言档案资料进行科学系统整理、数字化以及开发利用。
第一,方言建档是档案人记录历史,留住乡音乡愁的职责使命。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加速,农村人口向城镇大量转移,讲方言的人和土壤越来越少,地方方言正在加速消失。而大面积推广使用普通话后,年轻一代用普通话进行交流的社会人文环境已逐步形成,方言成为了“逐渐消失的声音”。泰州方言属江淮官话分支,从泰州地区使用方言的情况来看,因企业集中区和餐饮服务区的外来人口越来越多,讲泰州方言的人变得越来越少,如果不对泰州方言进行抢救性保护,随着时间的推移,很有可能在几十年间一些方言词语就会逐步消逝。方言建档就是把地方语言作为一种档案资源保管起来,是尊重历史、尊重社会发展规律的自然选择。开展方言建档,既能够以档案的形式保存一个地区语言的真实记录,又能见证历史记忆和承载乡情乡愁。
第二,方言建档是档案人传承文明,构建城市记忆的重要举措。明朝建立后,为重建泰州城,朝廷从苏州等地召集人群移民到泰州城周边地区恢复生产,史称“洪武赶散”,所以泰州境内不少地区方言词语和吴语方言词语意思很接近,方言的演变和传承也成为地方历史变迁的见证。泰州自古文风昌盛,人才辈出,近三十年来,“里下河文学流派”作为一个有着地理特点的文学流派,已成为中国文学界最具活力的文学流派之一,泰州兴化作为里下河的腹地,以费振钟、王干、毕飞宇等为代表的一批生于兴化、长于兴化的作家相继登上中国文坛,其文学作品中经常使用一些方言词语。他们把方言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写进作品,表达更为生动鲜明,彰显文化情结,其独特的人文价值毋庸置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网络上流传有大量的方言段子,听上去让人倍感亲切,这是娱乐化传播地方语言的一种形式,同时也让广大人民群众重新认知方言的感染力。开展方言建档,既能够激发我们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知与共鸣,又构建起一张城市记忆的独特文化名片。
第三,方言建档是档案人守护家园,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成果。方言文化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泰州境内“兴化茅山号子”和“靖江讲经宝卷”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它們运用抑扬顿挫的泰州方言,再搭配上起承转合的曲调,体现独有的韵律美感。方言建档,保护的是地方文化的多样化“基因”,把方言中的语音、词汇、语法作为标本予以留档保存,后人在研究一个地区的语言动态、活态发展时,就可以直接提取语音的音像档案,而不需要像现在这样去推测当时的词语发音。现在,很多地方挖掘方言的语意和文化内涵,用这种独特的文化资源,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基于方言资料编印出版方言宣传手册,制作音像制品以及大众喜闻乐见的网络文化产品,讲好“地方故事”,开展“城市记忆”“乡村记忆”等活动,方言档案成为挖掘传统文化的特藏库。开展方言建档,既是我们守护百姓精神家园,发挥档案文化软实力作用的有效方式,又是档案部门参与文化强国建设,提高工作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二、方言建档概况与主要问题
随着方言使用范围缩小,使用频率降低,2008年起,我国启动了“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通过录音、录像配有相关文字记录方式进行方言建档。2015年,教育部、国家语委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对有代表性的方言进行抢救性保护,但涵盖面有限。档案部门开展的方言建档工作与国家语言保护工程建档工作不尽相同,2011年以来,我国一些省份的档案部门主动承担起构建社会记忆的责任,浙江、天津、湖北、广东、陕西等地,有的开展全域方言建档,有的选取特色方言区试点建档,进行了方言建档工作的实践与探索,逐步形成了一套运用档案技术和标准开展方言建档工作的模式。
经过调查,泰州地区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馆藏涉及方言方面的档案资料以纸质载体为主,介质相对单一,主要有历代编修的地方志书中方言章节的内容,以及一些地方文史学者编辑、研究、出版的方言著作。当地教育部门前期组织开展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形成的语音采集数据和有关档案资料,有些已经散失,有些保存在相关业务处室,未能及时向单位档案室和地方档案馆移交。此外,档案部门开展方言建档,还存在下列问题:一是方言建档的运行机制不力。方言建档是一项跨部门合作的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人、财、物支持,建档过程中需要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没有党委或政府的统筹协调,档案部门仅靠自身力量开展此项工作将力不从心。二是方言建档的专业人才有限。缺少各个专业人才的参与配合,内容齐全、体系健全的方言语音档案就难以建成。比如,方言的语音实地调查后,要对调查材料进行语音学和音韵学的分析研究,需要的是汉语言文学、历史、地理等专业的人才;再如,语音档案音像的制作,需要的是新闻学、摄像、计算机方面的人才。三是方言建档缺乏统一的业务规范。语音档案是方言档案的核心,对于方言语音的建档,各地普遍采用的是教育部门的调查方式,但在数据格式、调查内容、操作流程等方面还存在差异性。方言档案缺乏统一的业务建设规范标准,各个方言调查区存在一些难以把握之处或标准不一的情形,易造成采集方言信息资料的不统一,不利于方言档案数据的整合利用和资源共享。
三、方言建档的路径和思考
对于档案部门如何开展方言建档工作,笔者认为,方言建档面广量大、任务重,涉及语音普查、口述采集、音像制作、数字化保存、归档整理等一系列工作,需要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找准辨清建档难点,扎实抓住工作重点,从而实现方言档案从“保管”到“保护”的转型升级。 一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积极争取地方党委和政府对方言建档工作的支持,构建多元参与新机制、新模式,成立由档案、教育、广电、文化、旅游等部门和高校、专业研究机构、民间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工作专班,制定建档方案,细化目标分解,落实相关措施,确保建档工作有序推进。同时,将方言建档工作纳入文化名城建設、社会记忆、新农村建设重要内容,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协调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参与方言建档工作,扩大方言建档工作的主体。档案主管部门在方言建档中要发挥主体作用,学习借鉴文化部门“非遗档案”保护和教育部门“语音档案”采集工作中好的经验做法,发挥好档案部门资料收集、整理、保护方面的专业优势,主导好方言建档各个环节,统一建档业务规范和格式标准,把控相关要求。
二要统筹安排,严格质量。广泛收集、应归尽归,建立门类齐全、内容完整的方言档案专题数据库。实际工作中,档案主管部门应联合相关部门和专业机构,对本行政区域内方言分类和分布情况进行调查,对现存的纸质、音像档案以及口述史料采集情况进行普查,根据档案行业标准,制定《方言档案的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并进行收集、分类、整理、编目。一方面,通过新闻媒体、部门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扩大宣传,广泛征集方言书籍读本、民间习俗、历史故事、场景对话、民间号子等;另一方面,围绕方言建档的重点和核心语音档案数据采集,聘请方言专家,组建专家团队,全程在专家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对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进行整理,确定具有地方特色的方言文本,选定合适的人员进行方言语音录音,制作音视频影像资料,专家团队全程参与标准制定、培训指导、质量把控、审核验收。另外,注重延伸相关方面的资料收集,重点对利用方言编写的说唱段子、方言故事、民歌民谣等作品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确保方言得到全面有效传承。
三要大力宣传,展示成果。近些年,泰州地区有关部门积极探索方言的开发利用,在讲“泰州故事”中用活泰州方言这一文化资源。泰州电视台有一档节目叫《直播生活》,主持人用“泰州话”播报新闻,原汁原味的方言接地气,很受观众欢迎,让老百姓时常回味儿时记忆,更加眷恋自己的家乡,热爱这片土地。泰州文旅集团与电视台合作尝试泰州方言与旅游资源跨界融合,建立方言长廊,将泰州4A级凤城河风景区打造成方言网红打卡地,制作了15集《方言有礼》小视频,每一集围绕一个景点、一个主题、一个创意故事,用方言语音来诠释其中的意境,让前来参观旅游的人既欣赏了泰州风景,又了解了泰州人文历史。上述这些举措,让人们从方言中了解泰州的地情文化、风情风俗等,不失为宣传泰州、推介泰州的好做法。方言建档后,档案部门要加大拓展这些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途径,比如,通过新媒体、自媒体、全媒体平台等向社会推送方言产品;运用“互联网+”技术,搭建方言交流论坛;编纂方言校本教材,开设方言课程等。让方言档案活起来、亮起来、火起来,让更多的人热爱自己的家乡,最大程度发挥方言的社会价值,从而实现对地方方言文化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