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

来源 :职业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g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程教学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研究生课程教学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行教学改革。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需要通过以下措施来实施,在教学过程中转换教师角色,树立教学与科研并重的研究生培养理念;健全教学机制,完善管理制度;建立正确的管理思维。
  关键词: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
  
  在研究生招生规模急剧扩张之后,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问题成了各界关注的焦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一个事关到生源、课程教学、实践教育、学位论文、培养管理等诸多方面的系统工程。在研究生培养的整个过程中,研究生课程教学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学校的教学思想,直接影响着学校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但目前我国研究生课程教学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恰当处理好这些问题,既能促进和优化研究生课程教学,又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保证。
  
  一、研究生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程内容不合理
  研究生课程教学内容的不合理表现在内容的滞后性和重复性方面。课程内容作为有效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载体,教育的迟效性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课程教学内容的滞后性。当今世界是以数字化、信息化和国际化为主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使得知识变迁日新月异。今天培养的学生所拥有的知识结构已可能不适应明天社会发展的需求。尽管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已把课程教学内容的更新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但与国际一流研究生教育机构相比,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课程体系的前瞻性和国际化仍然不足。与此同时。我国研究生课程教学中还存在着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课程内容重复的现象,有些硕士生和博士生的课程内容只是本科生课程内容的简单延续,甚至出现某种程度的雷同。
  (二)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不合理
  研究生与本科生培养的最大差异就在于“研究”,而研究生课程教学中,教师教学方法往往与本科生区别不大,相对比较僵化,很少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课堂讲授时间多,讨论交流少、教学辅导少;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研究生问题意识、批判思维、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强调以教师为主导的多,重视以学生为主体的少。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学习的地位,无法实现教学互动,也就无法实现有效的教学目的。
  (三)教师教学责任心不强
  很多教师热衷于传授知识,并不关注研究生需要学习什么、掌握什么,只是把现有的、自己所熟悉的知识做成多媒体课件,授课成为“念课件”,也就是人们平时所说的“满堂灌”。借助于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教师从过去教学的“动脑、动手、动口”到现在的只用“动口”就可以了,讲课可以“一劳永逸”。有些教师平时不提学习要求,考试考课件,“上课靠后坐、下课拷课件、考前划重点、考后全忘记”,研究生轻轻松松取得学分。也有课程要求研究生写课程论文,但课程论文质量不容乐观,教师往往只提出字数要求,有些研究生就从网上下载相关资料再经过简单编辑就可以应付,一篇课程论文甚至可以应付几门课程结业。教师教得“容易”,学生学得“容易”,教与学成为“双应付”关系,而不是“双促进”的关系。此种考核方式既害了研究生又害了教师,尤其是对良好学风、教风的养成具有破坏性作用。
  、
  (四)研究生课程教学管理制度不健全,课程教学效果评估的实效性不强
  一般而言,各高校有关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管理制度多侧重于两端,即有严格的招生制度和学位授予制度,而针对培养过程中的课程教学这一重要环节,其管理制度的修订与完善有些滞后。个别教师教学态度不够端正,对课程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其直接表现是:研究生的教学学时安排有较大的随意性,调课、停课、集中上课现象多,课程结业考试要求不够严格等。客观原因主要是任课教师大多有较为繁重的工作任务,诸如课题研究、学术会议、社会兼职、外出进修等都会占用任课教师大量的时间,授课时间和课时随意调整。这样势必导致研究生课程教学的松懈,严重影响了研究生对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掌握,阻碍了研究生知识水平的提高。与此相对应,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估标准难以定量,评估结果与课程教学效果的显现不具有同步性,评估主体不同的价值取向对评估结果也有影响。此外,评估指标体系中各级各项指标的权重值如何界定也对研究生课程的建设与实施有着不同的导向作用。
  
  二、成因分析
  
  (一)传统教育模式影响
  纵观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的教育模式,几乎固定化为师授学录,在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授占据着重要位置,强调教师的权威至上,学生只是恪守师道,呆板地继承和接受知识,学生也仅为盛装知识的“容器”,而不是能够创新知识的“输出机”。学生对教师的传授知识只有认同,而缺少反思与创新。这种教育模式同样显现于研究生的课程教学中,在这种“注入式”的教育模式下,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只能被抹杀,学生的发现也是毫无可能。即使在大力提倡创新教育的今天,这种传统的模式和古板的教学方法依然影响着课程教学。
  (二)高校的管理模式影响
  “重科研,轻教学”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不利于研究生的课程实施。各高校为提高自身的科研影响力,纷纷出台措施要求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在规定刊物上发表一定数量的科研论文。这无疑能对研究生的科研能力起到激励和督促的作用,但也會淡化对课程学习的动机。另外,研究生任课教师由于参评职称、申报课题等内在压力,大部分时间用于科研创作,而对课程教学投入的精力相对不足,这种“科研为重”的价值取向削弱了课程教学质量的内在要求。在教学双方主体都不能对课程教学引起足够重视的情况下,其教学质量是难以保证的。
  
  三、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教师的角色转换
  教师角色转换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从某种程度来说,它比教学内容改革更为重要,因为人是教学中第一位的因素。
  1,教师课堂定位的转变——教师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向学习的参与者、指导者。信息时代的今天,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和媒介获得各种新的知识,教师课堂教学的第一位职责已不再是传授知识。如何建立课堂教学的新型“学习型组织”,培养研究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激发其研究动机和提高其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已成为课程教师的第一要务。教师定位转向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指导者是达到上述目的的有效途径。一个真正的“课堂学习型组织”的建立的关键是建立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
  2,由面向全体学生的统一角色转向面向全体与个体相结合的双重角色。在强调团队学习的同时,面对学生个体在性格、知识、爱好、成长及教育背景(不同的本科专业)上的差异,个性化的教学辅导和理论与实践结合重点的个性化指导是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关 键。
  (二)树立教学与科研并重的研究生培养理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在规定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资格时,对科研和课程学习都做出了明确的要求。这说明教学与科研并不矛盾,而是相互联系,互为补充。课程教学的目的在积累学生知识的同时,也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理解能力,发展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去认识、解决和评价本专业领域有争议的问题的能力。因此,课程学习作为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先导性、基础性的环节必须加以重视。对教师群体而言,他们必须树立端正的教学态度和高度的责任感,潜心钻研教学内容,增大对教学投入精力的力度,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避免只重学位论文、忽视课程教学的倾向;对研究生而言,他们要发挥自身主动性,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课堂,加深对课程前沿领域知识的了解,开阔视野,夯实基础,全面提高对知识的探究能力、把握能力、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中应该建立的管理思维
  1,变革是教学工作中永远不变的主题。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变化,市场需求对研究生知识要求的变化,学生对象的不同等教学内、外环境的变化,无一不在要求教学的变革。只有不断完善和变革,努力架构学习者“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平台,才能优化研究生资源,达到研究生培养目标,满足市场需求。
  2,计划是教学工作改革完善的前提。研究生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的、综合的递进过程,必须有目的、有步骤地实现。研究生教学改革的计划性,不仅强调单学科课程内容改革的计划性,更应强调各学科之间在统一教学理念下的协调和改革计划安排。改革课堂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同时强调课后学习的计划安排,注重教学与能力培养的综合性、渐进性计划。
  3,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组织工作是教学改革效果实现的保证。这一理念中组织工作除教学内容的组织外,更强调学习的组织过程中如何依据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和学科要求以及已经具备的教学实践条件,合理地安排组织各种教学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方式、地点、时间、总结和考核办法等)。同时强调学生的学习型组织建设。
  4,合理化實施教学质量控制才能达到教学的预期。教学质量控制的难点是控制环节和控制标准的选择。在强调个性化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下,如何评价和控制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教学实践活动的所有参与者共同总结和点评实践活动过程与结论是知识共享的重要环节,从提高学习质量,倡导创新型学习的角度来说,这一环节的控制甚至比实践的结论或结果还重要。
  (四)健全教学机制,完善管理制度
  1,建立健全研究生教学督查机构。成立由学科专家、管理专家等组成的研究生教学指导委员会或者研究生教育督导专家组,从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设置、课程开设到课程教学实施、课程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指导、监督、检查、评价、反馈。
  2,优化课程教学评估体系。完善合理的课程评估体系不仅可以确定课程教学的效果,而且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课程实施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这对于提高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和确保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都起到重要作用。合理的课程评估体系,首先要制定恰当的评价标准,以确保评价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同时对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指标,不能仅根据教学大纲、课程时间安排的教学时数、教学计划、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评价,也要以学生实际达到课程教学目标的程度以及学生能力的提高来衡量。另外。应把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等评价方式综合运用到课程教学中,以提高课程教学评价的有效性和准确程度。最后对评价结果应进行合理的再分析,从而使研究生课程教学不断得以优化和完善。
  3,建设研究生精品课程。从2003年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实施以来,我国多所大学都开展了建设研究生精品课程的工作,并取得初步成效。研究生精品课程通过聘请国际、国内一流学者授课,教学内容突出研究性和前沿性,教学方法灵活多样,使得精品课程成为研究生走向国际学术前沿的桥梁和纽带。
  4,创新管理手段。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充分利用现代科学管理理论和管理技术手段,依托校园网,完善教学管理网络的建设,使整个研究生的教学管理等工作可以实现计算机化,从学生入校到毕业均利用网络,提高教学管理的效率,实现教学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另外,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开展网上课程教学提供可能。
  5,建立管理队伍培训机制。要加强教师教学培训制度,通过校内外教学观摩、参加各种教学交流活动,建立教学激励机制,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加强研究生管理队伍建设,举办和参加多种形式的学习班、研讨班和培训班,对管理干部进行教育学、管理学以及国家有关方针政策的培训。强化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水平。研究生教育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课程教学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其改革的牵涉面很广、难度很大、困难很多,但国内一些大学进行的许多研究和实践以及取得的成效,为其他高校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十分有益的经验和思路,通过不断地探索和研究,必将为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开拓更宽更广的途径。
其他文献
简要介绍了专门用途英语概况及其传统合作教学模式,概述了多媒体计算机在教学中的特点和优势,认为在大多数高校师资紧张的情况下,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专业英语教学是目前更
当腐败现象在中国尚未取代经济发展成为社会主要矛盾前,必须采取既符合世界通行惯例又适应中国国情的特别方略,在较短的时间和可控的范围内打一场漂亮的阻击战和歼灭战,谨防掉入官员腐败陷阱。其基本思路分为三个方面:  在政治上采取特别方略,开展阳光行动。“阳光行动”的主要内容是:适时制定和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反腐败法》,并以此为契机,在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全面推行家庭财产申报制度和金融实名制度,在全社会全面
对刺辊锯齿主要规格:工作角“α”、纵向齿密“t”、横向齿密“G”、垂直深度“h”、齿尖厚“b”、背角“β”及齿形等对分梳质量的关系,进行实验研讨。
“日记门”、“短信门”等“涉官”事件,受到网络的热炒,多与受贿、性丑闻相关。这类“门”事件所折射的政治文化含义是深刻的,网络传播的“汹涌”反映了广大网民的“政治无意识”和某种心理期待与诉求,有其积极的合理性。但在鱼目混珠的无序中,也会有人乘机借“势”,为自己的私利张目,混淆视听,这反映网络管理内容上的“失控”和监管的不到位,引起深思的是各种“门”事件的传播机制和社会心理以及网络的“失控”显示出的多
6月29日,人民论坛杂志社与河北省委党校共同举办了"社会管理创新与群众工作"专题论坛。河北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梁志忠、人民论坛杂志社副总编陈建致辞,中共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
电子商务近年来迅速发展,潜在巨大的商业前景,但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与开放性以及个体参与者信用的不确定性,诚信问题成了阻碍其发展的一个瓶颈。因此,探讨中小电子商务企业信用管理
用吸湿性涤纶长丝在原料、纱支、密度、织物组织、织造工艺、碱减量处理方面如何体现丝绸风格及产品性能测试情况。
在尝到了初步富裕果实之后,中国人马上接受了以金钱为核心的“利益”概念。中国社会的基础很快就从意识形态(或者道德)转移到了利益。最明显的就是“GDP主义”,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经济的增长成为了衡量各级官员的唯一重要的指标。GDP主义已经高度制度化,尽管最近几年中国政府想努力扭转单向面的GDP主义,但成效并不大,可见各级官员的金钱主义概念根深蒂固。(应当指出的是,GDP主义是通过牺牲下一代人的利益来满
用MS-Xα方法研究了Nd2Fe17Nx化合物的电子结构和磁性质,发现在Fe(f)和Fe(c)晶位间存在着负交换耦合,间隙N原子的作用使化合物的元胞体积稍为增大,因此负交换耦合强度减弱.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