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可吸入颗粒物”命名的疑问

来源 :养生大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loft2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象台播报大气污染情况时,常用“可吸入颗粒物”。我觉得这样表述不够严谨,也不准确,且令人费解。
  为便于讨论这个话题,我先要介绍几个相关的技术名词及其含义,供大家参考。
  PM是英文Particulate和Matter两个单词的缩写,翻译成中文为“颗粒物”。
  PM是存在于大气中的固体或液体颗粒状物质。其体积有大有小,大或小的数值用PM右下角的数字表示。
  PM10是指颗粒的粒径小于或等于10微米(1微米等于1米的百万分之一)的颗粒物,据研究,粒径在10微米以上的,不易被吸入人体内,而粒径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则容易进入呼吸道。这种细微的颗粒物,对人体健康是有害的。
  PM2.5,是指粒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较之PM10更易被人吸入的颗粒物。当这种更细微的颗粒物进到肺部时,会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从而引发哮喘、支气管炎、心脑血管疾病等。颗粒越小,进入到呼吸道的部位就越深,其危害性也就越大。
  从上述可见,细微颗粒物的大小,已用PM10或PM2.5注明。能够一目了然地知道PM10以下的颗粒物是有害的,易被吸入的。因此在有害物的前面冠以“可吸入”是自相矛盾,不合逻辑的。词典对“可”字的解释是“同意”、“许可”、“可以”……如果用“可吸入”岂不是允许吸入有害物吗?
  为避免误解,我建议将“可吸入颗粒物”改为“细微颗粒物”或“易被吸入颗粒物”。妥否?请专家、学者们指教,我热切地希望他们能够看到这篇拙文。
其他文献
通过调查将知识联盟组织的综合绩效归结为六项能力管理指标和八项目标管理指标,并进行了系统的综合分析,提出了模糊综合评价的系统模型,构造因素关系树,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分
采用水热法,以Ti(SO4)2为钛源,NaCl为氯源制备了具有高催化活性的氯掺杂二氧化钛(Cl/TiO2)光催化剂.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S)等手段对样品进行表
土力学是工科院校建筑工程本科教学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土力学类课程的改革受到教育部及各院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文中分析了土力学教改的现状,根据作者的教学实践,指出力学
研究一类迭代函数方程在Brjuno条件下的解析解,利用Schuder变换给出辅助方程,通过构造辅助方程的幂级数解,从而得到原方程的解析解.
期刊
通过构建一个规范的经济学模型,利用主流经济学中基础的帕累托最优来解释区域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并推导出区域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时所满足的条件,最后对以我国省级区域地域
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MsPGN)为儿童常见病及多发病。为了观察喜络明(盐酸青藤碱片 )对 儿童MsPGN的治疗效果及毒副作用,我们对36例小儿MsPGN进行了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利用三苯基二氯化锑与二茂铁乙酮肟反应,合成了三苯基锑二茂铁乙酮肟配合物[C5H5FeC5H4C(CH3)=NO^-]2SbPh3,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该化合物进
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让我们一同为震区同胞祈祷祝福!虽然,地震目前是人类无法避免和控制的,但只要掌握一些技巧,可以在灾难中将伤害降到
随访了30例生长激素缺乏症大于18周岁患者,均于发现后未经积极治疗,平均身高低于18周岁同性别-4SD左右,所有患者均伴青春发育落后,无1例达成熟,骨龄也明显延迟,将影响今后生活质量,作者认为,此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