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老宅子,那些老故事

来源 :新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gyingpp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和老伴退休以后,为了消除生活中的寂寞,曾多次外出旅行,游览各地风景名胜,着实潇洒了几回。后来年龄大了,身体条件不宜再出远门,就常在北京的街头巷尾遛弯闲逛。偶尔看到一块不起眼的牌子,写着某某故居,这让我们很好奇,于是就想进去看看。
  从最初参观鲁迅故居开始,我们发现,在咱们北京许多胡同街区、深宅大院,历史上曾居住过不少名人,留下了众多历史遗存和人文景观。这让我们的生活又多了一项丰富多彩的内容——京城“名人故居”游。
  生活细节见品格
  几年来,我们先后参访过30多处历史名人的故居。作家茅盾先生的故居在北京东城区后圆恩寺胡同13号,这是一处清末建筑,二进小院,占地800平米,“小房间很多,横竖迈不开十几步”。1974年12月12日茅盾从东四头条文化部宿舍迁入此处,直到1981年3月27日逝世,在此居住了6年多。卧室中,茅盾生前的摆设非常简朴,隔着玻璃窗向室内观望,我惊奇地发现床头上挂着一排各种颜色,且长短不一的绳子,不解其意。询问后得知,原来那是先生平时悉心收攒的各种包装绳儿,以备随时捆扎报刊和书籍使用的。在书房里,桌上各种文具钢笔、铅笔、大头针、便签等都极有次序,摆放整整齐齐。据说,他写作后哪怕是一支笔也要立即放回原位,绝不会等一天工作结束再去收拾。先生的文字手稿干净整洁如同最后的定稿。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事,是茅盾先生严肃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的生活作风的真实写照。
  宋庆龄故居在什刹海后海北沿46号,她的卧室中,有一床小红被子,展品介绍的非常简单,只说明这是她的嫁妆,参观的人们一般都不太加以注意。我向工作人员了解得知,这确是她母亲送给她的,年轻时她不顾家人反对,毅然与孙中山先生结合,从而对父母亲始终怀有一种愧疚,于是就把这件小红被子当做珍品保留在身边,以表达自己的怀念。后来她成为国家名誉主席,生活待遇很高了,但这件退色陈旧的小红被子依然不舍得扔掉。这让我们感受到一代伟人内心深处,与常人一样怀有的那种亲情与温馨。
  各有千秋
  每一座故居都是一种人生,他们的家最能体现其气质和品位。位于灯市口丰富胡同19号的“丹柿小院”是老舍故居。据说当初老舍先生看上这处房子,一个重要原因是距离王府井老字号和隆福寺小吃店都很近,说明先生骨子里对老北京的热爱。院子里从山西移来的柿子树,影壁上夫人胡絜清手书的福字,屋内桌子上摆放的主人收集的一些小玩物等,都折射出这座民宅的平凡朴实和他们的生活情趣。老舍在这座小院过着和普通民众一样的日子,感触着周围百姓的喜乐忧愁,这为他后来的作品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
  相比之下,大文学家、历史学家、大诗人郭沫若的故居則气派得多。这是东临什刹海,北望恭王府,南依北海公园的一座优美的古典园林。院落宽敞大气,房子古色古香,每到秋天,银杏叶铺满草坪,各种树木郁郁葱葱,朱门绿瓦、雕梁画柱掩映其中,就好像一幅气势磅礴、色彩浓烈的油画。
  历史的述说
  位于虎坊桥的纪晓岚故居保护非常完好。这是清末一所砖木结构的四合院,两样旧物紫藤花和海棠尚在,相传后者为纪晓岚亲手栽种。树旁有一块海棠碑记,记录着主人当年的一段恋爱史,为故居平添了几分浪漫情趣。故居的四方书库、阅微草堂旧址、纪晓岚画像以及最出名的大烟袋,仿佛又把人们带回了乾隆年间。
  两广大街的魏染胡同有座京报馆,102年前有“铁肩辣笔”美誉的我国著名报人邵飘萍曾在这里居住,使这里既是邵飘萍故居,又成为京报馆旧址。如今这所老宅已然残破不堪,看不到从前的格局,只能从古旧的窗棂,斑驳的石柱,木质的楼梯去揣摩那过往的岁月。前些天听说居民已然腾退一空,即将修缮,我不顾年老体衰,赶紧跑去参观。上楼时,发现破旧楼梯的每一踏步,都磨出了深深的凹槽,充分显出小楼的沧桑与厚重,感慨之中我在破旧的大门前留了影。
  在花市斜街东口广东义园旧址,住宅楼群中隐藏着一座袁崇焕纪念馆,如不加注意很难发现。这是在明末著名将领袁崇焕的墓地和祠堂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至今坟墓还在。馆内藏有袁崇焕的手迹《听雨》以及康有为手书的“明袁督师庙记”等珍贵文物。
  我是细心人,每次参访后都会把故居名称、地址、门牌、现状等一一列表记录。这些故居大多已被定为国家、市、区级文保单位,正式对外开放,但也有的尚未修缮,也无牌匾,或由名人后代居住,或为居民杂院。不管怎说,故居每一个院落,每一间房,每一颗树,甚至每一件家具的背后都有着许多生动的故事。参访让我了解到这些名人当年是如何生活,如何工作,如何交友,有什么兴趣爱好,看到了他们的人生态度,找到了向他们学习的闪光点。这既是对前辈们的追忆缅怀,更是对自己的提高。
  (责编:辛娅)
其他文献
《成長》 作者:徐金伟
期刊
2019年正值我国文学巨匠老舍诞辰120周年,老舍先生一生创作无数,无论是小说还是戏剧,都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京味十足。清明时节,记者带着崇敬的心情走访了老舍作品中提到的胡同小街,探访老北京的新变化。  在老舍的作品中,就北京地名而言有240多个,北京这座城市给他留下太多深刻记忆和创作的充足营养。老宅子老胡同是北京老城的根基和脉络,是北京历史与文化的载体,亦是联结这座千年古都过去与现在的桥梁。近
期刊
又是一年春来早。对于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东路的国家知识产权局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大学来讲,似乎春天来的更早。乍暖还凉时候,这里已经春光满园,煞是醉人。一株开在活动中心的玉兰,早早吐露芬芳。银发老人在窗内读书,洁白的玉兰花在风中摇曳,交相辉映,让人羡慕流连。  65岁的李先生带着老伴参观完国家知识产权局老年大学的2千多平米的新校区后,激动地说:“没想到,没想到,老年大学建得真好,我们有福气,有福气
期刊
我生于1925年,现已94岁高龄,仍面色红润、腰背挺拔、步履稳健,声音洪亮、思维清晰、反应敏捷。有人问我有何养生之道,我哈哈一笑:“难得糊涂”。闲下来总结一下,我的健康长寿得益于以下几点:  夫妻恩爱,生活愉快。我们老两口是自由恋爱、结发夫妻,妻子比我小10岁,我一直像照顾小妹妹一样地照顾她、呵护她。老伴也不是一个娇滴滴的柔弱女性,她勤奋学习,努力工作,有相当独立的工作能力,曾担任过省重点中学教导
期刊
在今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大力发展养老,改革完善医养结合政策,让老年人拥有幸福的晚年,后来人就有可期的未来。  随着中国老龄化的加速到来,养老产业步入了加速发展的快车道,各行各业纷纷涉足养老行业。不可否认的是,虽然进入养老服务行业的企业很多,但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  在北京养老服务领域,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面向老龄服务科学前沿、面向北京发展战略需求、面向老龄社会现实需要,持
期刊
名片起源于交往,而且是文明时代的交往。原始社会没有名片,到了奴隶社会,尽管出现了简单的文字,也没有出现名片。名片最早出现封建社会。唐宋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进入全盛期,带动了社会经济与文化大发展,新科及弟门生,必须先递“门状”,这时“刺”的名称也就被门状所代替了。到了明代,则变成了“名贴”,到了清朝才有“名片”的称呼。而早期名片与近代名片的主要区别是用手写而不是印刷。名片是现代人交往的必需品。  战国
期刊
“别人丢了他,我是自己人,我不能丢了他。”她朴实而深情地对人说。因为这份“不丢”的爱,在15年中,她先后有了10多项发明,被人们敬重地称为“发明家奶奶”。  舍不得老伴遭罪  她是居住在武汉市鲁巷的范成芬,老伴老汪曾是一位军人,比她大5岁。她说,一辈子柴米油盐,同许多人一样,他们也是柴米夫妻,日子尽管琐细零碎,但夫妇间也相亲相敬,有着柴米烟火的相伴相随和不弃不离,平淡而亲切。  柴米油盐日子也会出
期刊
从医学角度来讲,秋冬之交,过敏、血压升高、带状疱疹等都容易在这个季节高发,老年人如何安度“秋冬之际”,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秋冬之交,有一些人身体总有些不适。虽说去医院看了,医生也都感觉问题不大,这就是气象过敏症。  每年秋冬交际之际,大气系统比较活跃,冷暖空气时常交替入侵,气候变幻多端,时而风和日丽,时而阴雨连绵,气温忽高忽低,逐渐寒凉,常使人很难适应。  气象条件的变化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周期性
期刊
浙江大学的研究团队研制出首例基于霉菌孢子碳技术的高能量密度锂硫电池,他们将废弃果蔬发酵的霉菌孢子碳作为储能材料引入能源领域,获得高能量密度电池,其比容量较市场上最好电池高3倍,未来有望解决电动汽车长途行驶的续航能力问题,此外还在成本、使用寿命等方面有诸多优势。  硫元素容量密度高、能量足,被看好为下一代电池材料。然而,单独的硫元素本身绝缘,科学界就一直在为硫寻找一个宿主。科研人员首先将霉菌通过发酵
期刊
日前,由太原某公司研制的國产第一套TMH20/15MN快径锻造机热负荷试车成功,顺利锻出了第一支成品棒材。意味着长期以来被国外完全垄断的大型径锻机技术壁垒从此被打破。径向锻造兼有脉冲加载和多向同步锻打的特点,可实现锻件的全截面细晶锻造,更适用于高强度低塑性的不锈钢、高温合金等特种合金的锻造,在交通、核电、轧钢、军工、航天航空等行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