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高中数学变式教学的探究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ace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者针对高中数学变式教学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内容主要包括变式教学应遵循的原则,并对高中数学变式教学的对策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高中数学变式教学
  众所周知,在我国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十分重视变式教学,正是因为应用了变式教学,我国中学生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远远超过了西方学生,可以说变式教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方法,但是我国学生在开放问题以及动手能力方面去逊于西方学生。另一方面,我国的专家学者对变式教学的理论研究比较多,实践研究比较相对较少,对理论的研究也大都停留在感性知识上,甚至在有些理论的认识上还模棱两可,还有就是很少有高中教师能从教学实践中深层次的去剖析变式教学,因此,对变式教学的实践探究就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1]。
  1 变式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1.1目的性原则
  所谓目的性原则指的是在进行变式教学时要紧扣教学目标,弄清楚哪些问题要变,为什么要变,不能为变而变,避免变式教学屮的随意性。
  我们知道每一节课都有每一节课的明确的具体的目标,但是一节课的目标不能定的太多,目标多了时间是不允许的,而且如果做到面面俱到的话就会使重点问题研究的不够深入,重点不够突出。变式就是通过对原有问题的非本质属性的变换,而保持本质属性不变,如果我们不能从整体上把握变式与原式之间的具体的联系,以及将他们作为一个整体能够解决的什么样的问题,这样的话就可能背离教学目标,为变而变。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违反目的性原则往往表现为构造变式的随意性。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往往会受到某些问题的启发而产生灵感,就会即兴构造出几个变式,但是由于缺乏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构造的变式就可能会背离教学目标[2]。
  1.2适度性原则
  适度性原则主要有两方面的体现,一是在进行变式教学时使用变式的数量要适度,二是实施变式教学要把握好原式与变式,变式与变式之问的难度。变式的使用数量耍适度。一节数学课上如架使用过多的变式,由于变式与原式的本质特征相似,這样就容易造成背离教学目标,同时也会使学生产生思维疲劳。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需要一个比较长的同化和反思的过程,是一个螺旋式的上升的过程。如果教师想通过大量的变式來达到学生对某一知识的深刻理解的程度是非常困难的,因为过多的变式会使内容之间的联系变得不是很紧凑,学生听的也是云里雾里的,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1.3反思性原则
  反思指的是对过去事情的重新思考,并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数学的学习要经常进行反思,只有反思才能发现问题,只有反思才能进歩。变式教学是利用变式的方式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利用变式进行教学时,由于有些变式和原式可能在形式上有相似之处但是本质上却不同,而有些可能是形式上略有不同但本质上却是一直的,因此,教师要时刻引导学生对变式与原式之间产生的干扰进行深刻反思,并能够从中发现规律,发现它们之间本质的联系。
  一般情况下,数学变式教学中的反思主要集中于以下两个方面:(1)原式与变式之间的区别和联系;(2)原式与变式解题方法上的区别和联系。对于原式与变式如果形式上不同,本质上一致,那么它们的解题方法是类似的,因为每种方法的应用都是经历过许多不同的知识背景,因此通过对解题方法的反思能够深刻理解方法的本质;而如果原式与变式在形式上相似,本质上却不同的解法的反思,则可以加深对各种不同方法的使用条件以及对应题型的深刻理解。
  2高中数学变式教学的对策
  2.1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角色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打破"师道尊严"的旧俗,走下高高的讲台,走近学生,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要求师生共同探索发现知识,鼓励学生多进行主动地发问、思考,师生之间积极交换意见;要求师生在情感上建立一种朋友的关系,使学生在学习上感到放松,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变式教学注重对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培养,如果师生之问建立了良好的朋友关系,那么在课堂上就可以进行很好的互动,产生活跃的课堂气氛,这样就能发动学生积极参与到对问题的探讨中,有利于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大胆创新。
  2.2传统的"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需要改善
  高中阶段的数学课程主耍强调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展示由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让学生亲自体验,从而使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在技能、情感、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发展。变式教学要求"变",传统的"穿新鞋,走老路"的套路行不通,因此,只有改善目前这种状况才能是我国的高中数学教学效率得到提高,学生能愉悦的学到需要掌握的数学知识。
  2.3需要增加一些必要的探究性课题
  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下,探究性教学比较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创设必要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通过这种师生之间的交互作用來重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行探究性教学要注意不能仅仅把探究当做是一次又一次的将知识重现,而又一次又一次的在原地踏歩,这样一來就失去了探究的价值,学生们也会逐渐失去探究的动力和兴趣。在课堂上进行变式教学很适应对问题进行探究,通过问题的变式,学生往往会由此产生灵感和情绪上的冲动,正是这种"灵感"和"情感上的冲动"才会带来学生的创新和发现。
  2.4建立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观点认为,教师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忽视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交流。数学教学不仅仅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更是师生之相互交流与互动的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进行师生互动,可以将师生双方已有经验进行相互交流与沟通。我国传统的变式教学,教师将,:心放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思维与技能的发展等上面,而学生将重心放在通过教师的引导、规范自己的学习与发展,尽可能的改变自己的不正确的学习方式,只有改变这种"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才有利于达成和实现我们的数学教学目标。
  3结论
  总之,变式教学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传统的"被动学习与主动学习"、"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之间的矛盾必将得到改善,学生将摆脱传统的教育理念的朿缚,树立新的教育理念,从而有更多的机会自主学习,多讨论,多思考,在尝试、交流与合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参考文献
  [1]张智勇,浅谈数学概念的形成与掌握[J].数学学习与研究,2009,11.
  [2]陶贵斌,例谈变式教学应遵循的五个原则[J].数学教学研究,2006,9:5-7.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有助于学生实现原有认知结构对新知的同化和顺应,主动调动原有认知结构中能解决新问题的那部分知识,将其重组、建构,找到适应新的问题情境下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才能有效地学习新知。  【关键词】情境创设数学教学方法实施  心理学研究发现:每个人都有填补知识空缺,解决认识失衡的本能。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有助于学生实现原有认知结构对新知的同化和顺应,使原有
通过对社会系统组织化概念的研究,提出社会系统组织化设计应分成三个层次:体制、结构和运行;然后对它们三者的关系进行了描述;最后提出了社会系统组织化设计的程序。
会议
摘要:建筑工程检测在工程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很只要的环节,下文作者围绕建筑工程检测和管理展开小议,提出了其中存在的部分问题。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检测;问题;管理;小议     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检测单位的资质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检测单位应当取得相应资质,并且只能从事相应的质量检测业务,检测人员必须经过相应的检测技术培训,检测机构未取得相应的资质证
期刊
会议
湘晚籼6号(原名“明特晚籼”),是湖南省水稻所于1988年用明恢63作母本,特青2号作父本杂交,于1990年育成的中熟晚籼品种。可在全省稻瘟病轻的双季稻区推广。 该品种1993年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