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于数学解题来说,如何深度审题不仅是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更是提升數学素养的根本。文章从挖掘内涵,多元勾连;整体考虑,发现隐含;判断题型,高度预见等方面研究重视深度审题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初中;数学;审题;数学素养;提升
中图分类号:G633.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8-0087-01
在解题时,学生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审题。审题能力的高低不仅决定了能否顺利解出题目,而且决定了解题速度和准确率。如果想完美地解出一个题目,就必须学会深度审题。在面对实际应用问题时,要求学生更深层次地去理解题目、剖析题目,联系所学的各方面知识;树立整体思想,挖掘出题中的隐含条件;辨别所属题型,预见考查知识点。
一、挖掘内涵,多元勾连
在实际问题中,解题条件都包含在题目中间,但由于学生能力有限,有的同学在获取条件时略显困难。因此,教师需要认真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深入理解题意,从多方面联系思考,挖掘内涵,并且及时记下所得出的条件。同时,要求学生认真仔细,善于思考,将所列出的条件联系起来。比如在讲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这部分内容时,首先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点,之后学生们会遇到一些用方程组解答的应用题目。对于有困难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们认真读题,分解出题中所给的条件,根据有用条件列出方程组,然后解方程组完成题目的解答。例如,丽丽和佳佳去书店买书,同时喜欢上了一本书,最后丽丽用自己钱的五分之三,佳佳用自己钱的三分之二各买了一本,丽丽剩下的钱比佳佳剩下的钱多出5元。请问丽丽和佳佳原来各有多少钱?这本书多少钱?学生们通过仔细阅读题目,得出以下条件:丽丽钱的五分之三等于佳佳钱的三分之二,丽丽钱的五分之二减佳佳钱的三分之一等于5(丽丽的钱还剩五分之二,佳佳的钱还剩三分之一)。然后,学生们设丽丽有x元钱,佳佳有y元钱,并得出方程组。紧接着,学生们便通过解该方程组得出该题的答案:x=50,y=45。那么,该书的价格为30元。这样,学生就简便地解决了该题。在实际教学中,要严格要求学生认真分析题目,挖掘内涵,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思考。不仅要使学生审题能力得到不断提升,还要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认真仔细的好习惯,从而使学生们的数学素养得到提升。
二、整体考虑,发现隐含
随着年级的增长,教材设置的难度也会相应提高,数学问题也会逐渐趋于复杂。所以,在多数中学数学问题中,常常设有一个甚至多个重要的隐含条件。这就要求学生在审题时,树立整体思想,整合已知条件,进而挖掘出隐含条件。比如,在讲解“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这部分内容时,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等腰梯形的性质和特点后,为了更好地巩固提高,可以出一些例题。例如:在等腰梯形ABCD中,AB∥CD,AE⊥CD于E,且AE=AB,CD=3AB,则∠C等于( )。有的学生很快得到了答案,也有一些同学迟迟算不出结果。经过观察发现,有的同学可以想到过B点作垂直CD于点F的辅助线,却不知如何下手解题。这时,可以要求这位同学再次读题,整体考虑,然后再思考根据辅助线能得出什么隐含条件。结果,这位同学很快就证明三角形ADE和三角形BCF全等,得出EF=AB的隐含条件,接着推导出DE=EF=CF,进而得出∠C=45°。在遇到实际问题时,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树立整体考虑的思想,挖掘出隐含在题中的条件,进而掌握所有可用条件,拿下整个题目。同时,也使得学生们的审题能力不断提高。从某种程度而言,也使学生的数学素养有所提升。
三、判断题型,高度预见
步入中学,对数学这门学科的研究变得更加宽泛,难度也随之提高。同时,对学生审题能力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如果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够准确判别题型,预见所考查的知识点,数学问题也就会迎刃而解。针对这个问题,教师要积极帮助学生了解各种题型,并引导其学会判别各类题型。比如,讲解“图形与证明(二)”这部分内容时,在讲解完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后,可以趁热打铁,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可以找一些有特征的典型例题帮学生练习,并要求他们在解题后思考该题是哪种题型和所考查的知识点,在今后遇到相似问题时能够迅速找到解题方法。经过几番练习,最后学生自主总结:在大题中一般问到求解三角形ABC是什么三角形这类题型时,就要往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方面联系,是在考查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还有的学生说道:在考查这方面知识点时,要么判断是什么三角形,要么给出条件证明三角形,然后再根据证明出的三角形的特征得出一些边角关系从而解出题目。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学会判别各种数学题型,并预测所考查知识点,然后进行总结。这样,可以有效消除学生面对题目时的陌生感。即使题目百般变化,学生们也不会无从下手。同时,使学生的审题能力得到快速提升,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结束语
解题的关键在于审题,学生学习并运用以上三个方面的技巧进行审题,可以很轻松地解决所遇到的数学问题。在平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这三个方面研究问题,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严谨的解题思路,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孟庆甲.数学思辨:追求隐性与显性的圆融共生[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2(01).
[2]郑兵.以核心问题促进学生数学体验[J].教育科学论坛,2013(12).
关键词:初中;数学;审题;数学素养;提升
中图分类号:G633.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8-0087-01
在解题时,学生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审题。审题能力的高低不仅决定了能否顺利解出题目,而且决定了解题速度和准确率。如果想完美地解出一个题目,就必须学会深度审题。在面对实际应用问题时,要求学生更深层次地去理解题目、剖析题目,联系所学的各方面知识;树立整体思想,挖掘出题中的隐含条件;辨别所属题型,预见考查知识点。
一、挖掘内涵,多元勾连
在实际问题中,解题条件都包含在题目中间,但由于学生能力有限,有的同学在获取条件时略显困难。因此,教师需要认真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深入理解题意,从多方面联系思考,挖掘内涵,并且及时记下所得出的条件。同时,要求学生认真仔细,善于思考,将所列出的条件联系起来。比如在讲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这部分内容时,首先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点,之后学生们会遇到一些用方程组解答的应用题目。对于有困难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们认真读题,分解出题中所给的条件,根据有用条件列出方程组,然后解方程组完成题目的解答。例如,丽丽和佳佳去书店买书,同时喜欢上了一本书,最后丽丽用自己钱的五分之三,佳佳用自己钱的三分之二各买了一本,丽丽剩下的钱比佳佳剩下的钱多出5元。请问丽丽和佳佳原来各有多少钱?这本书多少钱?学生们通过仔细阅读题目,得出以下条件:丽丽钱的五分之三等于佳佳钱的三分之二,丽丽钱的五分之二减佳佳钱的三分之一等于5(丽丽的钱还剩五分之二,佳佳的钱还剩三分之一)。然后,学生们设丽丽有x元钱,佳佳有y元钱,并得出方程组。紧接着,学生们便通过解该方程组得出该题的答案:x=50,y=45。那么,该书的价格为30元。这样,学生就简便地解决了该题。在实际教学中,要严格要求学生认真分析题目,挖掘内涵,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思考。不仅要使学生审题能力得到不断提升,还要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认真仔细的好习惯,从而使学生们的数学素养得到提升。
二、整体考虑,发现隐含
随着年级的增长,教材设置的难度也会相应提高,数学问题也会逐渐趋于复杂。所以,在多数中学数学问题中,常常设有一个甚至多个重要的隐含条件。这就要求学生在审题时,树立整体思想,整合已知条件,进而挖掘出隐含条件。比如,在讲解“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这部分内容时,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等腰梯形的性质和特点后,为了更好地巩固提高,可以出一些例题。例如:在等腰梯形ABCD中,AB∥CD,AE⊥CD于E,且AE=AB,CD=3AB,则∠C等于( )。有的学生很快得到了答案,也有一些同学迟迟算不出结果。经过观察发现,有的同学可以想到过B点作垂直CD于点F的辅助线,却不知如何下手解题。这时,可以要求这位同学再次读题,整体考虑,然后再思考根据辅助线能得出什么隐含条件。结果,这位同学很快就证明三角形ADE和三角形BCF全等,得出EF=AB的隐含条件,接着推导出DE=EF=CF,进而得出∠C=45°。在遇到实际问题时,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树立整体考虑的思想,挖掘出隐含在题中的条件,进而掌握所有可用条件,拿下整个题目。同时,也使得学生们的审题能力不断提高。从某种程度而言,也使学生的数学素养有所提升。
三、判断题型,高度预见
步入中学,对数学这门学科的研究变得更加宽泛,难度也随之提高。同时,对学生审题能力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如果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够准确判别题型,预见所考查的知识点,数学问题也就会迎刃而解。针对这个问题,教师要积极帮助学生了解各种题型,并引导其学会判别各类题型。比如,讲解“图形与证明(二)”这部分内容时,在讲解完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后,可以趁热打铁,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可以找一些有特征的典型例题帮学生练习,并要求他们在解题后思考该题是哪种题型和所考查的知识点,在今后遇到相似问题时能够迅速找到解题方法。经过几番练习,最后学生自主总结:在大题中一般问到求解三角形ABC是什么三角形这类题型时,就要往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方面联系,是在考查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还有的学生说道:在考查这方面知识点时,要么判断是什么三角形,要么给出条件证明三角形,然后再根据证明出的三角形的特征得出一些边角关系从而解出题目。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学会判别各种数学题型,并预测所考查知识点,然后进行总结。这样,可以有效消除学生面对题目时的陌生感。即使题目百般变化,学生们也不会无从下手。同时,使学生的审题能力得到快速提升,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结束语
解题的关键在于审题,学生学习并运用以上三个方面的技巧进行审题,可以很轻松地解决所遇到的数学问题。在平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这三个方面研究问题,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严谨的解题思路,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孟庆甲.数学思辨:追求隐性与显性的圆融共生[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2(01).
[2]郑兵.以核心问题促进学生数学体验[J].教育科学论坛,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