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高IgE综合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免疫缺陷病,表现为齿异常,面部不对称,前额隆凸,多次骨折,脊柱侧凸,常伴湿疹,脓肿,念珠菌病和肺炎。实验室检查可见嗜酸粒细胞增多和血清IgE水平增高。
【机 构】
:
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华山医院皮肤科,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华山医院皮肤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IgE综合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免疫缺陷病,表现为齿异常,面部不对称,前额隆凸,多次骨折,脊柱侧凸,常伴湿疹,脓肿,念珠菌病和肺炎。实验室检查可见嗜酸粒细胞增多和血清IgE水平增高。
其他文献
许多皮肤病与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有关,其中关系最密切的是冷球蛋白血症性血管炎(CV)、迟发型皮肤卟啉症(PCT)和扁平苔藓(LP)。HCV属于RNA病毒,其基因序列具有多样性,导致全世界范围内HCV慢性感染一的发病率很高。
羟脲(hydroxyurea)是一种治疗顽固性银屑病安全而有效的药物。现报告1例长期使用羟脲而出现皮肌炎样发疹和下肢溃疡的患者。患者为81岁女性,患有严重的慢性斑块型银屑病,对常规外用药和口服阿维A及MTX均反应不佳,于1992年12月给予羟脲治疗。入院各项化验检查均正常。开始用量为500mg,每日2次,逐渐增至500mg,每日3次,共4个月,以后根据病情调整剂量并维持在500mg,每日2次或3次
匐行疹是一种皮肤寄生虫病,特征为皮肤的匐行损害,好发于热带和亚热带等湿热地区.由于国际间旅行和商业的频繁往来,其它地区发病明显增多.诊断匐行疹主要靠病史,活检极难查到虫体,血液检查可有嗜酸粒细胞及IgE增高.匐行疹常在1~6个月自行消失,但对其剧烈瘙痒、幼虫移行的不适感及可能并发症如感染、变态反应、劳尔弗勒综合征等仍需治疗以缩短病程.传统疗法有冷冻治疗,局部外用噻苯达唑、2%666霜、25%驱蛔灵
入选的26例LE患者(光敏性SLE和SCLE各7例、非光敏性SLE5例和DLE7例)诊断均依据临床、组织学和免疫荧光标准。患者3周内未接受系统治疗,每例取2份标本:1份取自暴露部位(手背);另1份为非暴露部位(臀部),其中有4例患者的2份标本取自不同的时间。
趋化因子可分为4个亚家族,不同的趋化因子作用的靶细胞各不相同.趋化因子受体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超家族,与趋化因子共同完成各种生理功能.银屑病患者皮损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白介素-8、α-生长相关癌基因、γ-干扰素诱导的单核因子、γ-干扰素诱导蛋白、活化后可调节的、正常T细胞表达并可能分泌的因子的表达均与正常人不同,它们趋化各种炎性细胞、T细胞至皮损局部,白介素-8、α-生长相关癌基因还作用于角质形
曾经认为在弥漫性硬皮病的患者中,内脏器官系统受累与病程呈线性关系.然而,研究表明情况并非如此,该研究检测具弥漫性皮肤硬化的系统性硬皮病,其发生严重器官受损的时间及自然病程.选择1972年1月1日至1995年12月31日期间在匹茨堡大学就诊的弥漫性硬皮病患者,观察器官严重受损的程度.器官严重受累的判断标准:①肾脏:恶性动脉高压和(或)急进性肾衰和(或)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MAH),新出现的高血压不
汗孔角化症是一种少见的慢性皮肤病,以中央轻度萎缩边缘堤状角质嵴围绕的皮损为特征,最近我们首次定位了弥漫性浅表性光化性汗孔角化症基因。
近年来,沙利度胺成功地用于治疗多种自身免疫或感染引起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如系统及皮肤型红斑狼疮、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结节性痒疹、类风湿性关节炎、复发性重型口疮、慢性多形红斑、麻风结节性红斑以及艾滋病感染合并症。体外试验证实,沙利度胺可抑制肿瘤坏死因子(TNF-α)产生,并可抑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引起的血管形成。该研究的目的在于观察沙利度胺对红斑狼疮临床症状及免疫指标的调节作用。
外用皮质类固醇治疗银屑病不但会经常出现局部和系统不良反应,而且随着药物的连续应用,会产生一种快速抵抗(tachyphylaxis)现象使疗效下降,停用皮质类固醇几天后,患者对药物的应答又恢复正常。作者观察了隔周交替外用倍他米松和卡泊三醇的临床疗效。
EMLA(eutectic mixture of the local anesthetics)霜是利多卡因和普鲁卡因两种局麻药的低共熔混合剂,皮肤局部外用可降低痛觉,因此可在针刺和浅层外科手术时用作局部封包麻醉.尽管EMLA霜已在临床应用很长时间,但其对皮肤止痛深度的资料却很少.该作者将16名健康志愿受试者分为A、B两组,在其左股部皮肤涂5% EMLA霜,然后覆以塑料薄膜封包.每位受试者分别接受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