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学

来源 :珠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lishaba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是博物学?
  关于博物学的定义,百度百科给出的解释是“博物学是人类与大自然打交道的一门古老学问,指对动物、植物、矿物、生态系统等所做的宏观层面的观察、描述、分类等。”这一定义与维基百科英文版中关于“Natural History”的解释所表达的意思类似,都将博物学定义为与自然对话的学科,是如今各类学科的“起源”,可理解为自然科学的历史。但是博物学又不算是现代意义的科学,科学是以数理和实验为基础的,虽然博物学也有科学的成分,但是博物学的基础基于更古朴的观察、描述和分类。
  而博物学作为一门古老的学问,究竟有多“老”呢?
  可能从人类掌握了观察和记录的本领开始,就萌发了博物学。拉斯科洞窟的岩画记录了65头大型动物形象,旧石器时代的壁画记录着马、鹿、牛等动物的不同形态。中国现存文献中古代最早一部解释语词的著作《尔雅》,著录了590多种动植物及其名称,而且还根据它们的形态特征,纳入一定的分类系统中,保存了中国古代早期的丰富的生物学知识。《论语·阳货》中记载:“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这些都可以理解成早期的博物意识。早在达尔文1831年登上“小猎犬号”船开始探险世界写出《物种起源》之前,牛顿观察苹果归纳总结,然后发现了万有引力……由此可以看出,博物学是连接起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是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很难用只言片语将博物学的定义解释清楚,不仅因为博物学“太大”“太深”。更重要的是,关于博物学的理解,应该带着对自然的敬畏感、对身边事物的好奇心,到自然中去,去体验、观察、收获。
  9个词语里的博物学
  药剂师协会
  对于博物学的发源和兴起,目前比较被认可的观点是,在英国的维多利亚时代繁荣一时,这与当时的药剂师协会也有关。因为工作关系,药剂师们必须正确鉴别药用植物。据说当时的人,以收藏鸟类和贝壳等标本的规模,而标榜自己的财富、品味和高雅的程度。
  Nature History
  在国外,博物学三个字对应的英文是Nature History,虽然就字面而论,中国古代有“博物”二字。但是,博物学是日本人学习中国古代博物学特别是本草学之后,面对西方的Natural History而创译的一个新词,后传入中国。江户时代的日本人,在学习中国和西方的博物学知识后,广泛学习自然探究方法,推动了博物学的发展。
  《博物学教科书》
  晚清时期,随着教育与仕途分离、近代教育制度建立,博物学进入普通学堂。20世纪初,清朝先后颁布“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规定中小学堂开设博物课,教授植物、动物、矿物和生理知识。1902年,虞和寅编辑的《博物学教科书》成为了中国最早的自编博物教科书。一年后,华循编著的《蒙学动物教科书》更是作为“蒙学教科书”的一种,正式揭开了中国儿童自然教育的序幕。
  广州花棣
  19世紀初起,广州花棣,也就是今天的花鸟市场,出现大量的外国人。当时广州是唯一可以让外国人活动的中国城市。这些外国人在经商、谈判、传教之余,还喜欢到花鸟市场了解中国的植物。这些外国人还请广州画家写生,这种花卉画在外销画中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
  在当时,英国博物学家将中国植物偷到英国并非易事,除了面临法律制裁外,花销也惊人,移栽成活率仅千分之一,当时平均每株成本高达30英镑。
  《本草纲目》
  生于中国湖北蕲春的中国古代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他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八百余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历时二十七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是中国古代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1992年,《本草纲目》荣获全国首届古籍整理图书一等奖。
  24节气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24节气将时间的流转直接与特定的季节、物候、气候相关联,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古代人在长期生产实践中不断求索、认知、总结的智慧结晶。它的形成是漫长的历史过程,但最晚在西汉初年,24个节气就已经全部出现了。汉武帝时将其纳入历法,从此,节气就成为中国传统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田野俱乐部
  在欧洲,19世纪田野俱乐部蔚然成风。1873年,在大不列颠和爱尔兰的169家地方科学协会中多达104家是明确的田野俱乐部。这些田野俱乐部成员,放弃家庭的温暖,承担着田野工作的艰苦与危险,收集来自自然的各种数据。
  自然科学的四大传统之一
  北大哲学系教授、博物学文化倡导者刘华杰总结,博物学是自然科学的四大传统之一。他认为四大传统中最古老的传统就是博物传统,第二个是数理传统,第三个是控制实验传统,第四个传统是数字模拟传统。
  生活方式
  2015年,曾有媒体把“博物”评为年度“最时尚的生活方式”,近年来,博物学已经逐渐走向大众。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人认可多种价值观,人们可以凭兴趣学习和工作,在生活里找到乐趣和爱好,所以,博物学精神和博物学也在“回归本真”和“追寻兴趣”中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博物学家“大咖”
  回顾历史,会发现知名博物学家比比皆是,如亚里士多德、达尔文、赫胥黎、沈括等,他们有的是冒险家、文学家、科学家,他们是自己那个时代的斜杠青年,用自己的方式记载着世界的变化,进行着博物学的实践。
  乾隆帝
  乾隆是著名的文艺青年,他不仅热爱写诗,还在乾隆十五年(1750年)至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亲自召集当时两位重量级宫廷画家余省和张为邦,历时十多年绘制了《鸟谱》和《兽谱》,文字部分则由八大臣联手完成。这两本书吸取了来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知识和文化艺术,采用了当时刚传入中国的西洋绘画的光影技巧,又和中国审美趣味与文化内涵完美结合,具有很高的价值,是中国古代动物物种的一套传世巨著。   曹雪芹
  曹雪芹是一位隐藏民间的博物学大拿,他在《红楼梦》这本著作里描写了许多稀奇物品。曹雪芹自幼生活在文学艺术氛围浓郁的环境之中,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饮食等均有所研究。后来家道中落,移居北京西山,领略市井文化,写出《红楼梦》这本著作。第67回中写薛蟠带来从苏州虎丘等地带回来的礼物“外有虎丘带来的自行人、酒令儿,水银灌的打筋斗的小小子,沙子灯”等物,让读者通过文字了解江南特产。
  亚里士多德
  《探险家的传奇植物标本簿》一书中写道,“亚里士多德不断宣扬对世界的认识要基于细致的观察。”这位对后世有着诸多影响的哲学家,被公认为将生物学分门别类的第一人,他在许多不同的著作中就动物的生活写下了许多论述,《动物史》就是其中的一部,有关于动物生理的详细图解。亚里士多德对五百多种不同的植物动物进行了分类,至少对五十多种动物进行了解剖研究,指出鲸鱼是胎生的,还考察了小鸡胚胎的发育过程。
  达尔文
  英国博物学家、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物种起源》作者达尔文从小就对博物学有着极大的兴趣。他1828年到剑桥大学学习,并结识了当时著名的植物学家J.亨斯洛,并接受了植物学等科学训练。1831年,达尔文从剑桥大学毕业后,亨斯洛推荐他以“船长陪聊”的身份,参加同年12月27日英國海军“小猎犬号”舰环绕世界的5年科学考察航行。在此期间,他对动植物和地质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形成了生物进化的概念,于是有了影响后世的《物种起源》。
  马可·波罗
  马可·波罗出生在一个旅行世家,据说他的父亲与叔叔在13世纪中期就到过中国,等到马可·波罗17岁时,他的父亲与叔叔又带他去一趟,感受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东方国度。在四年的旅途中,他们跋山涉水,穿森林、过沙漠、翻越帕米尔高原,穿行了整条丝绸之路来到了忽必烈的王国。马可·波罗对东方风土人情、繁华富庶、奇闻轶事的描述,集中在《马可·波罗游记》一书,不仅提升了欧洲人的地理知识,还激发了欧洲人对东方世界的向往。
  布封
  布封被称为“18世纪后半叶的博物学之父”,他自幼喜爱自然科学,工作后获得了法国皇家御花园和御书房总管的职位,他所研究之领域包括植物学、动物学、生态学、医学、物理学、数学、天文学。布封花了40年写成了一部36卷长的巨著《自然史》,包括《地球形成史》《爬虫类史》《鸟类史》《动物史》《人类史》等,是名副其实的百科全书。他还邀请了同时代法国著名的雕刻师弗郎索瓦·尼古拉·马蒂内,为其中的《鸟类史》手工雕刻插图。
其他文献
站在吉莲19外面看tuf:合集,建筑外覆盖着一层工业设计感的深棕色铁皮,如一片边缘锋利的波浪,中间却裁出了两条细长的玻璃窗,显示出极简的现代装修风格;楼下直接裸露在外的红砖墙上还有斑驳黑迹,墙上挂画里模特却都穿着极具现代感的衣饰,复古与现代产生碰撞,“先闻其声”地彰显出独具一格的设计感。拾级而上,推开店内大门,简洁明亮的空间被分成三个层层叠进的区域,雪白的墙面栖着振翅的蝴蝶,柔和的灯光洒在沿墙悬挂
期刊
说到夏日避暑的度假胜地,可能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海边。但是在金湾,在海的对面还有另一种海——树海。去往金湾海澄村,一路上能看到无垠的大海,虽不能立刻亲身感受海风的吹拂、海涛的低吟,但是逃离一切都市纷扰与喧嚣的时刻即将到来,关于避暑纳凉的许多遐想正在展开。  从金海东路往海澄村下属的正表村拐进去,就像一头扎入了树海,静谧扑面而来,上百棵古树在静谧深处。几棵浓荫翳日的榕树屹立,密密匝匝的绿叶间冒出嫩芽
期刊
“纳凉高树下,直坐落花中”,岭南的夏天来得特别早,走得特别慢,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最大的特点就是——燥热。屋前屋后的树上又开始传来阵阵蝉鸣,厌倦了从空调获取凉意的人们,在室外找到了夏风盈怀的好去处,让苦夏多了些野趣,让身居城市疲惫的身心多了些放松的空间。乘凉消暑的地方,或是悠然出现的小径,或是落日西斜时的村口大树,或是轻衣候风……这些都是夏天的樂趣。
期刊
粤系大厨烹饪海鲜讲究原汁原味,其鲜为第一要义。海味之鲜,三分靠厨艺,七分靠食材。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南端的斗门区沿海,坐拥山、河、湖、海等自然资源,哺育出丰饶的鲜美食材。跨过高山湖海,斗门人的美食餐桌呈现出诱人的金字塔结构:常年不断的海鲜是美食的奠基;四季飘香的陆产和应时而取的山珍则是腰线,彰显鲜味之高。  在斗门,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海鲜。采用新鲜的地道食材,无需花费太多厨艺,出品也会在及格线上。斗门
期刊
Q&A  Q:珠海系列城市宣传品从筹备到制作完成,历经多长时间?  A:一直以来,我市按照中央、省有关部署,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通过组织媒体采访、开展新闻发布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对外宣传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果。2017年,全国“两会”正式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上日程,港珠澳大桥通车在即,珠海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迎来了良好机遇。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抢抓机遇,全面部署推进城市形象国际传播工作,明确提
期刊
圭峰山国家森林公园  圭峰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北部、圭峰山风景名胜区核心区内,为中国内地最南端的国家森林公园,公园面积35.5平方公里,它濒临南海,毗邻港澳,坐拥青山翠岭,旅游资源丰厚奇趣,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于一体,融高山湖泊森林于一身,旅游环境得天独厚。圭峰山山势雄伟,秀峰挺拔,因形似圭璧而得名,峰峦叠起,错落起伏,相对高度在300-400米之间,主峰云峰,海拔545米,傲视群
期刊
“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写下此诗此景的苏轼估计也是赶上三伏天了,虽然盛夏难耐,却也有许多乐趣。恰如“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或是“星繁愁昼热,露重有荷香。”或是“何处堪避暑,林间背日楼。何处好追凉,池上随风舟。”或是做一山野隐士,闲时蹚蹚河水,席地而坐,望山川树木,听泉间流水,心静自然凉……这些美妙的古时消暑方式都被古人记录在诗画中。跨
期刊
斗门首个“运动”主题社区公园开放  3月28日下午,斗门区东堤北段社区公园举行开幕仪式。该公园建有1个舞台、2个篮球场、1个7人足球场、4个乒乓球场、3个羽毛球场、2个网球场、1个老人及儿童专属休闲区、自行车驿站等多种运动场所。近些年来,斗门区持续实施美化绿化行动计划,保持每年新添10个社区公园,五镇一街每年各新增2个村居公园的建设速度,不断丰富斗门绿化美化生态宜居内涵,让群众共享绿色发展成果。数
期刊
岭南乡间庭院树  事实上,黄皮果的栽培已有一千五百余年历史,原产于我国南方。黄皮果树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荒地、山坡疏林中皆可生长。性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这种小乔木成年树能长到12米左右,小枝粗壮,叶片一般为卵形或椭圆形,边缘波浪状或有浅的圆裂齿,叶的质感像硬纸片。  黄皮是一款颇有乡缘的水果,虽然连片种植的不多,但几乎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种有黄皮。在乡间,黄皮果树可以用于遮荫纳凉,绑
期刊
以身心抵山水  有“珠江门户第一高峰”之称的黄杨山,青峰如云,山上生长着黄杨树、黄杨茶两种珍稀灌木,而得山名“黄杨”。黄杨山九峰相连,第一高峰海拔581米,面积31平方公里。其中黄杨山引以为傲的“黄杨八景”指的是茶田吐翠、清泉冽水、第一石门、赤脚仙踪、无底深潭、金台银瀑、环海镜面、“也”字山峰等八处山中秘境。  踏上几梯粗粝的石阶,便开始了登山之行。远方的白云下出现一片连绵起伏的山脉,心情也随视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