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思的弓弦,静谧的天籁

来源 :音乐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du38sbfs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第十五届上海国际艺术节的重磅音乐演出之一,中国大提琴家王健于2013年11月14、15日在上海音乐厅演奏了巴赫的全套六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这部极具分量的作品堪称大提琴音乐文献中的“圣经”,由于技巧难度艰深,情感内涵深刻,不同组曲和各组分曲的风格多样而复杂,极少有大提琴演奏家愿意将整套作品通过现场音乐会的方式完整地进行演释。作为大提琴演奏家的“试金石”,这套作品演奏时“最难达到的是一种必要的平衡,在人的情感与严肃而深奥的演奏外观之间的平衡。巴赫没有浅薄或不定的情感,没有骤降的愤怒,没有不好的话语和短促的允诺——他的情感在规模上与莎士比亚同等宏伟,与地球上所有的人,从最北端到最南端的族群都相通。巴赫在他的组曲中传达的就是这些基本的情感”。(大提琴家罗斯特罗波维奇语 )
  巴赫于1717至1723年间在科滕的利奥波德亲王的宫廷中服务,这套组曲就创作于这一时期。那时的巴赫正值中年,无论对人生的认识还是对艺术的理解都已走向成熟。三百年后的今天,对于同样已步入中年的王健而言,随着人生阅历的丰富,他对巴赫作品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入。少年时代的王健,曾倾心于组曲中那些华美的乐章;青年时代的王健开始体会到作品深刻的精神内涵,“它们不仅仅是优美,还有我们在现实世界中不能实现的理想境界”;而如今的王健,则以一种真诚而纯净的方式直面这部作品,不再刻意地去追求完美,而是更加从容地去演释巴赫。正如王健所说,“这部作品没有丝毫的装饰,用最原始、最朴素的感情,发出心灵最深刻的感悟——每个灵魂都是孤独的”。


  11月14日当晚,上海音乐厅座无虚席,偌大的舞台上仅放置了一把黑色的椅子。王健身着一袭素雅的黑色中山装款步登台,在观众热烈的掌声之后,迅速调整好大提琴的位置,紧蹙双眉,立即进入到冥想的世界。首先演奏的是明朗简洁的《G大调第一组曲》,在不绝如缕的十六分音符和弦分解音型的前奏曲中,音乐会正式拉开帷幕。王健通过弓法的自如运用与节奏的张弛调度,将悠远深沉的通奏低音声部与温暖柔和的旋律线条同时呈现于听众面前;随后演奏曲风一脉相承的阿勒曼德舞曲,强有力的下弓奏出浑厚的和弦之声,明快的旋律线条游走于琴弦之间;稍后是富于激情的库朗特舞曲与庄重威严的萨拉班德舞曲;第五乐章的小步舞曲共有两首,王健将第一小步舞曲活泼、舒畅的情绪与第二小步舞曲忧郁、伤感的气质先后呈现,通过第一小步舞曲更为灵动的再现,成功地演释出三部性结构逻辑的完美与均衡;组曲结尾的吉格舞曲舞步轻盈,稍显自由的切分节奏动感十足。稍事调整之后,王健呈现了哀婉内省的《D小调第二组曲》,前奏曲开场低沉悲切的D主三和弦和悠远绵长的十六分音符的流动音型,将听众们带入到静谧深邃的音乐时空。下半场,王健用无可挑剔的演奏技术成功驾驭了难度最大的《D大调第六组曲》,左手大幅度的换把快速而准确,配合灵敏地运弓,音色细腻而丰富,完美诠释了巴赫音乐中的崇高与神圣。第二天的音乐会,王健先后演奏了阴郁、灰暗的《C小调第五组曲》,庄严、从容的《降E大调第四组曲》,宏伟、辉煌的《C大调第三组曲》,整套组曲在华美、壮丽的吉格舞曲中完美谢幕。
  对于两场音乐会返场曲目的选择,王健自有其细致的考量。在第一场音乐会的结尾,王健加演《第四组曲》中的萨拉班德舞曲。在演奏之前,王健还向观众解释了萨拉班德舞曲的来源与风格:“萨拉班德舞曲源自西属拉丁美洲,十六世纪传入西班牙,最初是作为一种葬礼的仪式性舞蹈,速度缓慢,气氛庄重,欧洲贵族学习这种舞蹈的目的是感悟其中的尊贵与崇高。”对于选择这首舞曲的原因,王健表示:“人们往往认为舞蹈是表现快乐的,通过萨拉班德舞曲的加演,听众可以了解舞蹈在西方音乐中的作用。西欧的古典舞蹈是修身养性的,甚至能表现出悲伤。”他还引用了法国路易十四时期维奥尔琴演奏家圣·哥伦布(Sainte Colombe)的那句名言“最珍贵的音乐是献给那些已经离去的人的”。第二场音乐会的加演曲目是听众熟悉的中国作品《二泉映月》,清郁悠长的乐音宛如天籁回荡在音乐厅的上空,寄托着海外游子那一抹淡淡的乡愁。作为一个从上海走向世界的大提琴家,谦逊平和的王健用深切质朴的乐声作为最珍贵的礼物献给家乡的人们。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王健大提琴独奏音乐会,也是巴赫的全套六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自诞生之日起三百年后在上海的首演。在正式演出的十天之前,两场共两千多张门票就已售罄,就连一百多张加座票也被一抢而空,票房之火爆创下本届艺术节音乐类节目之最。连王健本人也极为惊讶,称这次演出创票房纪录简直是奇迹,“可能因为这场音乐会最不具娱乐性质,在严肃性上是个极端,所以反而吸引人”。
  有趣的是,王健少年时代首次登台演出的地点恰恰就在上海音乐厅。1982年6月,十四岁的王健与上海交响乐团合奏的珍贵照片,就悬挂在上海音乐厅西侧与北侧走廊过道的墙面上。三十年后,繁华落尽,曾经的那位上音附小的天才少年,回到了梦开始的地方,以质朴和凝重的方式,继续探寻着巴赫音乐的深邃与大爱……
其他文献
《歌剧新闻》Opera News  2013年 9月号  9月23日,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第一百二十九个音乐季以《叶甫根尼·奥涅金》作为首场剧目开幕,女主角是当今最红的女高音歌唱家安娜·涅特布科(Anna Netrebko)。杂志以《安娜时代》为题刊出长篇访谈文章。生活中的涅特布科似乎更美艳迷人,具有一种不可抗拒的超凡魅力。这位俄罗斯女高音现在被誉为自帕瓦罗蒂之后世界上最耀眼的歌剧巨星。她与乌拉圭男中
期刊
有一些乐评同仁对我说:“克莱斯勒和托斯卡尼尼今天在香港能复兴,唱片能够畅销,你的功劳不小!”说实话,在今天,艺术的真正价值已在很大程度上为商业宣传所掩饰,要真正懂得,一般乐迷是需要介绍了解的。香港乐坛节目水平,自去年文化中心把马勒“第九”搬上舞台之后,已有很大的提高。再以吉塞金和霍洛维茨为例,很久以来,尽管我也佩服霍,但却一直以为霍的声誉是时势造英雄,超过了他真正的成就;因为除了弹老柴和拉赫玛尼诺
期刊
(In Mozart’s Shadow: His Sister’s Story)  Harcourt Children’s Books出版社,2008年  作者:卡洛琳·梅耶(Carolyn Meyer)  搞音乐的人群里,有一件事情是颇为悲剧的:你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到头来却发现自己其实没多大天赋。可是,另外一件事情则比它悲剧得多:你有了足够的天赋,却不得不身为莫扎特的姐姐。这本书所讲的,就是娜内
期刊
大提琴是一件完美的乐器,它的声音充满温暖的阳光感,有着雄性般的健康魅力。大提琴演奏艺术流入中国多年,出自中华大地的大提琴演奏家已经在世界乐坛占有了一席之地,然而,中国却始终没有一个具有国际影响的,囊括教学、研究、演奏在内的一流大提琴艺术节。如今,这个空白终于被填补上了——首届北京国际大提琴艺术节由中央音乐学院主办。音乐节举办了各类教学、研讨、演奏的大师班和音乐会十余场,来自全国各专业院校和演奏团体
期刊
2013年当全球乐坛在隆重纪念瓦格纳、威尔第诞辰两百周年时,有一位作曲家多少有些被忽略了,他就是本杰明·布里顿,今年是他诞辰一百周年。在这个纪念大年,上海交响乐团于10月3日在东方艺术中心,隆重上演了布里顿的《战争安魂曲》,这也是其中国首演。演出由指挥大师夏尔·迪图瓦执棒,携手伦敦之声合唱团、黄浦区青少年艺术活动中心春天少年合唱团以及女高音塔基亚娜·巴甫洛夫斯卡娅、男高音约翰·马克·恩斯利、低男中
期刊
德裔俄国古典浪漫派钢琴家鲁道夫·克列尔(Rudolf Kehrer)于2013年10月30日在瑞士去世,享年九十岁。这位高龄的天才钢琴家一生起伏跌宕,命运坎坷。在二战和苏联时代,生活的贫困让他几乎放弃了钢琴。一次偶然的机会使他又踏进钢琴艺术的殿堂,遂逐渐活跃于国际音乐舞台。荣誉虽然姗姗来迟,但最终赢得国际音乐界的一致推崇。  鲁道夫·克列尔擅长演奏李斯特、肖邦以及俄国作曲家拉赫玛尼诺夫和普罗科菲耶
期刊
在声乐艺术的声部分类中,女低音应该是最为稀少也最为珍贵的一个声部了。二十世纪真正伟大的、可以载入史册的女低音歌唱家只有两位,那就是美国的玛丽安·安德森(Marian Anderson)和英国的凯瑟琳·费里尔(Kathleen Ferrier)。1950年是一个对于声乐艺术史而言颇有些特殊纪念意义的年份。其时费里尔正在美国西部的旧金山歌剧院上演格鲁克的歌剧《奥菲欧与尤丽狄茜》。就在排练期间,安德森与
期刊
影片中,当主教亲手将银烛台交到冉·阿让手里时,也燃起了冉·阿让心中对未来的不灭火光。而当寇姆·威尔金森(Colm Wilkinson)将银烛台交到莱明·卡里姆罗(Ramin Karimloon)手里的时候,新的冉·阿让也将给观众带去曙光与希望。  正在多伦多上演的音乐剧《悲惨世界》迎来了一场特别演出。该剧原版主演寇姆·威尔金森,继电影版《悲惨世界》之后,首度登台出演主教,并在演出中亲手把银烛台交到
期刊
武满彻,如斯特拉文斯基所说,一个能写出音乐的强烈,却身形瘦弱的人。背靠着枯木、面朝着流水是他在唱片封套上代表性的姿态。武满彻的宁静中有一半的苦态,为纤弱的面纱所覆盖。在各种主义横行的今日,他成为超现实主义、印象派、偶然音乐、非具象表现主义、现代无调性、日本传统雅乐……各方元素争相阐释的对象。  再三琢磨,用某个派别或主义来描述一个日本作曲家是多么不合分寸,这本就是一个信奉“无常”的民族。有句禅语将
期刊
“戏弄听众”的由来  萨蒂的钢琴作品乐谱中遍布着奇奇怪怪的法文,有时集中写在乐谱的某个空白角落,有点像背景描述;有时洋洋洒洒地写在大谱表中间,类似歌词的样子。世人仅从一些文献中得知,萨蒂在幽默创作时期确有这种“作笔记”式的写作习惯,而且这些“笔记”是无法向听众公开的。文献中并没有为这种现象冠名,“戏弄听众”这个实验的名称是我经过思考命名的。  在研读孙慧柱先生所著的《“第四堵墙”——戏剧的结构与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