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纤维材料谈现代纤维艺术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来源 :世界家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_ex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纤维艺术经过漫长岁月的打磨不断发展壮大并完善成熟起来。如今,纤维艺术不单纯是编织壁毯的代名词,随着工艺手法、新型材料的介入以及多元化的展示形态使得它以更加丰富多彩的姿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其中,材料的发展及其材料运用壁垒的打破为纤维艺术的多元化提供了丰富的展示媒介,为纤维艺术的多元化发展推波助澜。
  关键词:纤维艺术;材料;工艺手法;表现形式;多元化
  《考工记》记载:“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共有桥,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其中,“材美”指工艺材质的性能条件,材料会直接关系设计美能否体现的物质载体,是设计美的第一要素,回顾人类的造物史,新技术、新材料的推广与运用,都会导致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的革命性变革。纤维艺术是就材料的艺术。不同的材料有着不同的质感,从而表现出不同的肌理,在视觉和触觉上都能带给人各异的感受。材料发展的多元化给纤维艺术的塑造提供更多表現方式,也为纤维艺术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的可能。
  一 纤维材料的多元化发展
  1、多样化的天然纤维材料运用。天然纤维材料是纤维艺术最早运用到的材料类别,它是传统纤维艺术中最具标志性的材料,从早期的羊毛壁毯到现代的立体装置,无不有着天然材料的身影。作为纤维艺术多元化的起点,为其它材料出现和纤维艺术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棉的质朴、毛的柔软、麻的粗犷、丝的高贵,这些在纤维艺术作品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它们之间的相互搭配也丰富了纤维艺术的表现形式。质朴的经纬肌理所体现出的纯净的美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礼物。使得纤维艺术作品更加贴近生活、贴近自然,给人一种温暖舒适的感觉。例如大型作品《中华根》,高4米,长20米,厚1.5米。作品采用的是麻绳和麻线,单看这种材料毫无美感,然而却被作者所领悟,发掘出其独特的美感。作者运动一种自由的手法——缠绕。经过有序的重复缠绕结构的组合,作品带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作品把色泽暗淡、反观微弱、表现粗糙的麻绳的粗犷表现得淋漓尽致,使人产生厚重的心理反应。波兰艺术家华洛戴克·塞根(Wlodzimierz Cygan)壁挂系列作品《奇迹》,以羊毛、剑麻为原料,呈放射状纹理造型,成视错的空间造型,由作品下方的裂痕向画面中心点曲折延伸直至闭合。整幅画面完整,又出乎人的意料之感。作品体现的精湛的编制技术,无论从图案本身还是,出其不意的织做技法都体现出了作者惊人的创作才华。
  2、具有时代感的人造纤维材料运用。纤维艺术的发展需要更多元化材料的注入,天然材料的局限性让人造材料更广阔的使用空间。尼龙、化纤等的人造材料在纤维艺术中的广泛运用使纤维艺术品更加具有弹性光亮的美可塑性高的优势之外,坚韧性方面也有所提高。例如1969年,纤维艺术家克里斯托夫名为“包裹海岸,1962-1969”的作品,面积达9万多平方米,极为大胆地用尼龙布,把悉尼附近的整个海岸都包裹了起来。人造材料的出现影响了人类的生活,同时也影响了纤维艺术。为纤维艺术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表现空间,表现形式也异彩纷呈,它们的广泛运用使纤维艺术不断地向多元化迈进。
  3、兼收并蓄的综合材料。除了天然纤维材料和人造纤维材料,各种综合材料的使用也让纤维艺术的表现的题材和内容、展示方式有了飞跃式地拓展。柔软的线材不是纤维艺术的唯一,钢铁,废品,石头等硬朗材料也出现在纤维艺术的表现形式中。综合材料的应用彻底打破了纤维艺术中纺织材料的主导地位,为纤维艺术的多元化发展开辟的新的道路。纤维艺术家王建创作于2014年作品 《相非像》材质装置综合材料、声控感应灯光系统形成人物半身像的形态,体现了综合材料的包容性。
  二 纤维材料的多元化促使纤维艺术表现手法的多元化
  1、彰显材料特性的工艺手法。在纤维艺术中,一些工艺手法通常以材料的本色形式呈现出来,根据材料的形态来确定实施什么样的工艺手法。例如线材多数是采用编制、缠绕等手法,有固体形态的材料多是使用堆砌,烧焊等手法。这样就保证材料的原本属性。日本纤维艺术家草间喆雄的作品《破晓》,他所运用的材料是棉和塑料。这幅作品由三个长方形的方块组成,采取参差和渐变的手法,作品中的色彩由深紫到暗红再到橘黄,含蓄而微妙。它摆脱了传统纤维艺术经纬编织的束缚,却依旧把材料和工艺手法紧紧结合在一起,使作品的本质毫无保留的展现在观赏者面前。
  2、改变材料原有特性的工艺手法。这里说的改变材料原有特性是通过打散重构或打破常规用途来使观赏者分辨不出作品材质,对材料进行新的演绎和诠释。王雷的《手织手纸》就是把手纸这种物质材料从人们印象中的不可能变成可能。作者运用“织”这种传统技艺,将纸搓成条来增强韧性,再织做成各种款式的衣服穿在人们身上。这种逆材质特质的工艺手法让熟悉的材料变的陌生,给人新鲜感,让观赏者回味。使纤维艺术品贴上“趣味性”这一标签。
  三 纤维材料的多元化促使纤维艺术展示形态的多元化
  新型材料的运用,工艺手法的多元化让纤维艺术逐渐走下墙面,其展示方式从平面走向了立体。纤维艺术在建筑物的内外空间获得了各具特色的空间效果,作品展出的形式多样,根据空间、展地的不同,将空间和光影也纳入作品,其多元的展示效果体现了当代艺术的综合性质。
  1、悬挂的空间形态。它的特性一般是用线、绳等线性材料将作品垂吊挂置于室内建筑的天花板,悬浮于空中,使作品与环境交流、共生、浑然一体。法国艺术家安妮特·梅莎洁的作品《赌场》,创作灵感来源于木偶匹诺曹的奇遇以及他想成为一个男孩的追求。在作品当中,红色的丝缎组成了滚滚大海,从展馆天花板上下悬的一排木偶不时上下摆动,如同人体的呼吸一样。悬挂部分、地面的红色丝缎与环境浑然一体。半依附状态的出现使纤维艺术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墙面逐步走入空间,是纤维艺术在展示方式上的一大突破。这迈出的第一步是纤维艺术在展示方式上重要的一步,是纤维艺术从平面完全走入空间的过渡。
  2、空间中的立体装置。立体装置纤维作品充分利用光效应烘托环境氛围,使观赏者在特殊环境光效中,与主题意境间产生联想,进而揭示主题。人的参与是装置作品表现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这一点也是其它一些艺术形式无法比拟的。这种纤维艺术作品一般是由木或者金属作为框架,然后在框架上进行创作。或者不使用框架,材料的坚硬度能使作品直接“站立”。不仅能体现纤维艺术的柔和轻巧,也因为使用了硬质框架而具有刚硬和厚重的感觉。如美国艺术家安德烈·唐纳利(Andrea Donnelly)小型纤维作品《密度》以柔软的棉纤维为材料,通过加筋处理使棉纤维具有可塑性,以手工编织手段加工成型,兔皮胶粘合固形。安德烈对棉纤维材料进行刻意地加工,形成了能够刺激人们视觉和触觉的结构肌理,从而完成了材料到艺术作品的过程,作者善于发挥材料的自身魅力,顺应材料的特性去创作,使得这些材料的自身张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纤维艺术发展直至今无论是表现手法、艺术形式还是材料运用、观念表达方面都以其多元化的姿态展示在世人面前。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以媒材和工艺为界定标准的纤维艺术曾经以不同的传统工艺形式呈现,随着材料、工艺、展现形式等多种因素的转变,在当下以更为包容创新的面貌示人。发展是没有终点的,在世界艺术语言不断扩张的新语境下,纤维艺术拓宽了人们在艺术领域对材料的认识,也将通过新的观念和再创造、再加工的过程重审传统工艺文化的审美价值。传统依旧延续,现代纤维艺术始终在传统的脉络上探索发展之路,从未止步。
  参考文献
  [1]林乐成 《纤维艺术》 吉林美术出版社1996
  [2]诸葛雨阳、邬烈炎 《现代纤维艺术》 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刘哲,性别;女,出生年月:1979年5月,籍贯:湖北武汉,职称:讲师。
  (作者单位:湖北美术学院服装艺术设计系)
其他文献
党中央明确指出,应借鉴一切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以推动我国政治文明的建设.孙中山先生作为中国乃至东南亚民主革命的先驱,其民主政治思想中所体现出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政治
(续上期) 3 斜视功能测试、不等像(aniseikonia)测试视标 3.1一致性测试(不等像测试) 一致性测试(不等像测试)主要是双眼测试并带有偏光(综合验光仪辅助功能钮上P键),主要是斜视测试、抑
专家辅助人制度在我国刑事诉讼中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专家辅助人制度在实践中的应用也暴露出一些不合理的问题。文章在阐述专家辅助人制度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应
近读《孙子兵法》,悟到了选题策划的一些道理。孙子日:“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用兵打仗如此,选题策划岂不如此!
2011年度“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推荐活动于11月24日在京启动。推荐活动将在媒体推荐基础上产生100种候选图书,经由读者在人民网、新浪网和新闻出版总署官网上投票最终确定入
本刊讯2010年12月17日,人民出版社在北京举办了《烟台要事考略》出版首发座谈会,向全国读者隆重推介这本填补了诸多地方志史实空白的学术专著。
邓小平高端人才培养途径思想,突破了改革开放之初培养人才的思想框框和体制樊篱,从理论上较好解决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高端专业技术人才、优秀中青年干部以及高端青
通过胜任力的结构模型分析大学生创业行为,针对高校创业教育鉴别性胜任力培养不足、创业活动低层次、创业行为低效、就业压力与失业压力双重挤压等问题,提出面向不同群体的分
10月23日在广西南宁举行的中国一东盟出版博览会上,中国与东盟10国出版界通过了《中国-东盟出版界南宁共识》,推进各方加强出版交流,建立合作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