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无疆 坐看云起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umi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福州,张鹰是一个能人。许多人都知道他是一个成功的旅行家、知名的户外运动爱好者。中国登山协会记录在案的福建省唯一爬得最高的男人,就是张鹰。殊不知,他还是一位古家具收藏爱好者,福建省收藏家协会古家具专业委员会的副职负责人。
  张鹰是那样的大名鼎鼎,但笔者这次是第一次见到他本人。他会是什么模样?满脸络腮胡?臂上有异域的刺青?笔者忍不住在脑海中一遍遍地按照自己的想象,去揣测一个几乎走遍了中国名山大川的神奇男子的形象。
  那就是张鹰!脸部的胡须剃得很干净,理着短头发,他的言语很柔和,还带着标准东北味的腔调,“别人称呼我叫‘花雕’。我喜欢这个昵称。”
  “花雕”的家,确实摆了不少“雕花”的古木家具。穿行在那些外表已经褪去浮光的古家具之间,用手摩挲它们光滑的外表,笔者心中升腾起一种烙印在岁月中的沧桑感。张鹰则在一旁如数家珍,说:“那是红木的太师椅。还有这件,紫檀木做的罗汉床……”。
  聊起自己的古家具收藏,张鹰笑着说,那是比远足旅行更早一些的事情了。“当年,我的爷爷就是一位颇有名气的木匠。所以在我小时候,我对木头很有感情。”张鹰说,“工作后,我又受一位同事的影响,开始迷上了古家具收藏。”更有缘的是,张鹰还遇到了一位懂行老者指点迷津,使得他的古家具收藏之路便成了一条通途。
  以2000年为界,之前的三四年是张鹰收藏古家具的一个高峰期。那时,张鹰忙里偷闲地“淘”到了不少质量不错的清代木家具,材质以红木、檀木为主。当时在福州已兴起了一股古家具收藏热,但那时的买入价与现在的比起来,简直不在一个层次。“如今在福州,上好的古木家具不仅价格水涨船高,而且濒临于有行无市。我当年收到这些藏品,回想起来还是挺合算的。”说着,张鹰的脸色露出了一丝调皮的窃喜。
  张鹰尤其喜欢红木类的古家具。他说,红木比较大众化,而且色泽沉古,花纹美丽且重、硬、细、韧、润,有稳重感。抚摸着红木古家具的包浆(这也是张鹰喜欢做的一件事情),时间久了,便能看到一种奇妙的亮光。一件好的红木家具,能够给人带来宁静的感觉。红木家具在明清时期的制造工艺最为精湛,其中明朝的雕刻工艺简洁明快,清朝则比较繁复。
  听了这么多,笔者忍不住问了张鹰一个问题,这恐怕也是诸位最为好奇的:“这些古家具的收藏过程,与你的户外运动经历互相有关联吗?”
  张鹰说:“严格来说,我不会在外出远足的过程中去买家具藏品。因为我喜欢集中精力去做·件事情,收藏时就要认真收藏,远足时就要专心远足。但是,这些远足的经历,对我的收藏知识起到了极大的丰富作用。”
  眼前的这位男子,曾经穿越了中国最美的山南迦巴瓦、中国最美最长最深最险的雅鲁藏布大峡谷,见到了中国最美最神秘的瀑布藏布巴东瀑布。最近他又凭借自己的力量横穿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在“死亡之海”中遇见过种种惊险的事情。按张鹰自己的话来说,这都是促进“见多识广”的好机会。
  而张鹰最钟情的古家具藏品之一,却不是在人迹罕至的地方收购的。一件福建莆田的祝寿屏风,高约2米,阔约5米,让张鹰第一眼见到就爱不释手。“这件东西非常漂亮,而且基本完整。无论是‘有梁孟风’的匾,还是主坐前的两根杆状物,都搭配得非常和谐。”他说,“这件东西共有三十多个配件,我只是将一部分摆在二楼观赏。”
  其他的木藏品,也被张鹰有序地摆放在家中,如电视机墙上的窗棂,玄关处的樟木箱。这些玩意与张鹰其他的旅行战利品一道闪烁着魅力,透露出这间房子的主人异常丰富的人生经历。
  身为旅行者,可以说是“行者无疆”。而作为古家具收藏者,则被簇拥在精致的几、案、床、柜之间“坐看云起”。这两种洒脱,张鹰兼而有之,不能不说是他的一种幸运。
  
  (责编:石 晓)
其他文献
笔者到城郊农村收集古钱币,在一户居民家中,发现了一枚咸丰朝福州圣庙正殿上梁布币(图1)。这枚上梁布币,因曾被周围许多邻居借去为新建的房屋上梁,故这户人家不愿出售,经反复协商和多次加价,才同意转让。  这枚成丰朝福州圣庙正殿上梁布币,是清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十二月初四日巳时,用于福州圣庙正殿上梁的。福州圣庙,又叫孔庙,位于福州鼓楼区圣庙路。唐大历七年(公元772年),观察使李奇从城西北移建于此
期刊
赏奇斋之“大观通宝”锈蚀严重,乍看彩照,穿孔有流铜尚未清理,钱肉加工亦显粗糙,锈色包浆泛肤白,不似北方干坑斑斓而有层次,品相较差。  然细观钱文神韵及穿郭制作则颇具北宋钱风,特别是“大观通宅”四字书写流畅,颇见功力,且布局得体有致,非近年新铸赝品,书写拙劣,一派狞厉乖张之气,一看便知急功近利、心浮气躁者所为。  须知“大观通宝”乃徽宗赵估御书之钱,所谓铁画银钩自成一体,无论楷书、行书皆呈一派华贵洒
期刊
《收藏界》2008第6期刊登了伍秋鹏先生撰《“宋元佑三年”款纪年青花瓶考辨》一文(以下简称“伍文”),文中介绍了某收藏家收藏的一件“宋元佑三年”款纪年青花瓶,伍文整理了藏界的不同观点,深入探讨了铭文(诗文)的出处,亦对该瓶的年代作出了比较中肯的假设。由于该罐的纪年与器物本身的时代工艺特征出入较大,故在藏界中引起较大的分歧实属正常。我总觉得鉴定犹如垂钓,每个人的经历(经验)、悟性、方向不同,其结果自
期刊
众所周知,唐朝末年,我国处于藩镇割据的混战局面。占据燕地的是幽州节度使刘仁恭父子。其后,刘氏之子刘守光擒刘仁恭囚之,自立为幽州节度使,于公元911年8月在幽州自称大燕皇帝,国号“燕”。据燕地有年,并在幽州铸行货币“永安钱”。永安钱币分铜铁两类,铜少铁多。铜品多为铁母,为数甚少,稀若星凤。至公元913年,晋王李存勖攻陷幽州,杀了刘仁恭、刘守光父子。破刘氏幽州,燕地为李氏势力所吞并。故永安钱行用时间极
期刊
一,热销的三个“当代艺术”版本    通常,中国的“当代文化史”或“当代艺术史”著述,几乎全部以新中国诞生的1949年作为起点。新中国以来的“当代美术史”,又通常划分为建国初的“十七年”时期、文革十年时期、新时期至今二个时段。然而,在鼎沸的市场落槌声中,本水比较清晰的“当代艺术”的含义,变得摸糊,“当代艺术”市场在“张冠李戴”后,情况愈加复杂。  拍卖市场上的中国当代艺术,原本涵盖很宽泛,多称之为
期刊
本人除收藏中国历代古钱币之外,还对我们的邻国——日本古钱币有着较浓厚的兴趣。近日在一堆中国古钱币中觅到一枚颇为与众不同的钱币——“乾元大宝”。  此币直径20.5毫米,重2.3克,光背,属小平小型。通体红斑绿锈,开门见山之物。千万不要小看此枚古钱币,其外形虽小,却有着一个赫赫有名的身份——日本皇朝十二钱之一。  我们都知道,日本作为我们的邻国,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66
期刊
《燕子笺》传奇剧本,明末清初阮大铖作。阮大铖(1587-1648年),字集之,号圆海、石巢、百子山樵,怀宁(今属安徽)人。以进士居官后,先依附魏忠贤阉党,后以附逆罪罢官为民。明亡后在福王朱由崧的南明朝廷中官至兵部尚书、右副都御史,对东林、复社文人大加迫害。南京城陷后乞降于清,跌死于随清军攻打仙霞关的石道上。所作传奇今存《春灯谜》、《燕子笺》、《双金榜》和《牟尼合》,合称“石巢四种”。  是书为巾箱
期刊
对文五铢,又称作“对文钱”,是指一个钱被剪凿成两个钱的对品。其中心部分称“对文钱”,其剩余的外缘部分称为“綖环钱”。  对文“五铢”花穿钱,是这种剪凿后的中心部分。钱之所余外部,周郭细薄如綖,内作大圆穿,形如环,曰“綖环钱”。  东汉建武以后,所铸的东汉“五铢”钱,较之西汉时的“五铢”钱轻薄,钱径多在25毫米,厚略1毫米左右。精致一些的东汉“五铢”钱,重略3克左右。外郭较窄,“五铢”二字,宽肥圆柔
期刊
博物馆免费开放的趋势已成定局,在博物馆免费开放的背后,是博物馆自身定位思维的大转换,在大转换中,每个博物馆都在用自己精心烹饪的文化产品大餐——展览,来争取新的评价体系下的生存权与发展权。在这个大背景下,南京博物院浓墨重彩的“金色江南——江苏省金器特展”的出台的背后筹谋就很值得思考。  为了能赶在中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这样的应时日子里开展,南博为展览精心筹备的精美图册也来不及同时出炉,这已经是市场
期刊
河北省古城正定收藏协会珍藏着一幅梁清标书法扇面,虽只存扇面,但它是历史的见证,是正定宝贵的文化遗产,从中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沧桑,能感受到作者的高超才艺和崇高境界。  此书法扇面以行楷写成,清新秀雅,开合得体。细赏扇面,笔力道劲,笔意潇洒飘逸,墨化虚灵,气韵生动,用笔的力度、提按、使转、枯润,都极尽其变化,显示出深厚的功力和学养。该书法扇面上书:“别墅开春谷,诛茆种药阑。云迎节竹杖,花落鹿皮冠。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