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65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西南三线建设体制问题的决定》,成立西南三线建设委员会。
三线建设,是一个激动人心而又一度神秘的话题。从1964年到20世纪80年代,成千上万的建设者,包括工人、解放军、工程技术人员和干部,从中国的四面八方,汇集到内地大西北、大西南的丛山峡谷之中,苦战十余年,进行了一场鲜为人知但规模极其浩大的建设。
时过境迁,当战争的阴霾散去,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一代人的青春岁月却定格在大山深处。他们的人生仍然不被大多数人所知晓。甚至参加过三线建设的人们及子女,也常常疑惑地自问:我们去建设是为了什么?值得不值得?
时至今日,西南三线建设委员会成立已过去50周年。50年在历史长河中是弹指一挥间,在三线建设地区却历经翻天覆地、沧桑巨变:三线建设在内地构筑了具有相当规模的门类齐全的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现代工业和交通体系,形成了门类齐全的较为完备的我国国防科技工业体系,为内地培养了千千万万无私奉献的高素质人才,并形成了奉献祖国、艰苦创业、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三线精神,在共和国建设史上具有伟大的战略意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回顾三线建设及调整的艰辛而又辉煌的峥嵘岁月和改革发展的历程,回顾取得的重大成就、重要作用和意义,弘扬三线精神,传播三线文化,在新的时期和新的起点上,为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建设创新型国家、努力构建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为进一步推动三线企业和地区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强国梦凝聚力量。
三线建设,是一个激动人心而又一度神秘的话题。从1964年到20世纪80年代,成千上万的建设者,包括工人、解放军、工程技术人员和干部,从中国的四面八方,汇集到内地大西北、大西南的丛山峡谷之中,苦战十余年,进行了一场鲜为人知但规模极其浩大的建设。
时过境迁,当战争的阴霾散去,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一代人的青春岁月却定格在大山深处。他们的人生仍然不被大多数人所知晓。甚至参加过三线建设的人们及子女,也常常疑惑地自问:我们去建设是为了什么?值得不值得?
时至今日,西南三线建设委员会成立已过去50周年。50年在历史长河中是弹指一挥间,在三线建设地区却历经翻天覆地、沧桑巨变:三线建设在内地构筑了具有相当规模的门类齐全的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现代工业和交通体系,形成了门类齐全的较为完备的我国国防科技工业体系,为内地培养了千千万万无私奉献的高素质人才,并形成了奉献祖国、艰苦创业、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三线精神,在共和国建设史上具有伟大的战略意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回顾三线建设及调整的艰辛而又辉煌的峥嵘岁月和改革发展的历程,回顾取得的重大成就、重要作用和意义,弘扬三线精神,传播三线文化,在新的时期和新的起点上,为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建设创新型国家、努力构建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为进一步推动三线企业和地区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强国梦凝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