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就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的临床应用效果加以探讨。方法:研究样本选自2019年1月~2020年2月期间58例到我院接收胫骨骨折手术的患者,根据不同麻醉方式将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9例,前者采用全身麻醉,后者予以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综合评价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拔管后10min,无论是在镇静评分、VAS评分方面,还是唤醒时间、把关时间以及丙泊酚用量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7.2%)明显高于观察组(3.4%)(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胫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广泛推广。
【关键词】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全身麻醉;胫骨骨折;麻醉效果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0.12.152
目前,針对胫骨骨折的治疗主要有两种,即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若采用手术治疗需选择良好的麻醉方式,既要保证麻醉效果,又要确保麻醉安全。对此,我院以58例胫骨骨折患者手术为例,综合评估全身麻醉与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两种不同麻醉方案的实施效果,并将对比内容进行如下整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样本以我院骨科2019年1月~2020年2月所收治的58例胫骨骨折患者,根据不同麻醉方法随机划分对照组(n=29)和观察组(n=29)。其中,对照组患者主要包括男20例,女9例,年龄32~61岁,平均年龄(46.5±13.9)岁。观察组男22例,女7例,年龄29~63岁,平均年龄(46.3±12.4)岁。比较所有患者上述基线资料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全身麻醉。全身麻醉所采用的诱导性药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咪达唑仑、丙泊酚以及静脉注射苏太尼;对患者意识状态进行全面观察,待意识完全消失后,给予罗库溴铵,以静脉注射开展麻醉作业,用药标准为瑞芬太尼0.1μg/(kg·min)、丙泊酚4-8mg/(kg·h);术前10min应停止麻醉用药,观察患者术中各生命体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调整麻醉药物整体用药量。
观察组——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该组主要是基于全麻,并以超声技术为辅导性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
股神经阻滞:指导患者采取正确的手术体位,一般为仰卧位,做好腹股沟区的消毒工作,选择腹股沟韧带下放股动脉搏动处放置Sono Site便携式超声仪探头,通过探头所反馈的超声图像,对股动脉、股神经以及股静脉等位置加以确定,并在保持平行的状态下将导针插入所选择位置,在与超声回声表现的相互配合之下对进针方向进行适当的调整,当穿过筋膜时会有十分明显的突破感,将0.5%的罗哌卡(10ml)因注入,即可完成阻滞[1];
坐骨神经阻滞:将患肢抬高,以髂后上棘上6cm处作为穿刺点,同样在超声引导下以平行方式进针,回抽确定无血后将10ml罗哌卡因(0.5%)进行注射,顺利完成阻滞。
1.3 观察指标
1.3.1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评判指标主要包括Ramsay镇静评分、VAS评分、唤醒时间、拔管时间、术中丙泊酚用量。
1.3.2评价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有尿潴留、寒颤、恶心呕吐等。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 SPSS17.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x±s)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
在拔管10min后,观察组Ramsay镇静评分、VAS评分、唤醒时间、拔管时间、术中丙泊酚用量,整体评分、用时和用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 评价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从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来看,观察组仅发生1例寒颤,并发症发生率为3.4%,对照组尿潴留1例、寒颤2例、恶心呕吐2例,并发症发生率达到了17.2%,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详见表 2。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关于胫骨骨折的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手术的开展需要全程麻醉辅助。且不同于其他手术,胫骨骨折对麻醉平面没有过多的要求,但受其他因素影响,如手术时间较差、操作难度大等,可能会对机体呼吸、循环系统等功能产生影响,无形中增加了手术安全风险,因此需确保麻醉作业开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2]。
骨折手术治疗中,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法是一种新型麻醉方式,两者联用可减少麻醉药物用量,维持血流动力学的平稳性,同时可形成对迷走神经的有效抑制和股神经与坐骨神经的有效阻断,阻止疼痛刺激上传,不但具有双重镇静镇痛效果,且能够有效预防恶心呕吐、尿潴留以及寒颤等并发症。本研究显示,采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的观察组无论是在临床麻醉效果方面,还是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胫骨骨折手术中应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镇静效果好,并发症风险低。
参考文献:
[1]刘玉杰.超声引导对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46例胫骨骨折手术中麻醉效果及术后疼痛的影响[J].上海医药,2020,41(17):22-24+64.
[2]张云慧.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胫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5,31(03):228-230.
【关键词】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全身麻醉;胫骨骨折;麻醉效果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0.12.152
目前,針对胫骨骨折的治疗主要有两种,即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若采用手术治疗需选择良好的麻醉方式,既要保证麻醉效果,又要确保麻醉安全。对此,我院以58例胫骨骨折患者手术为例,综合评估全身麻醉与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两种不同麻醉方案的实施效果,并将对比内容进行如下整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样本以我院骨科2019年1月~2020年2月所收治的58例胫骨骨折患者,根据不同麻醉方法随机划分对照组(n=29)和观察组(n=29)。其中,对照组患者主要包括男20例,女9例,年龄32~61岁,平均年龄(46.5±13.9)岁。观察组男22例,女7例,年龄29~63岁,平均年龄(46.3±12.4)岁。比较所有患者上述基线资料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全身麻醉。全身麻醉所采用的诱导性药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咪达唑仑、丙泊酚以及静脉注射苏太尼;对患者意识状态进行全面观察,待意识完全消失后,给予罗库溴铵,以静脉注射开展麻醉作业,用药标准为瑞芬太尼0.1μg/(kg·min)、丙泊酚4-8mg/(kg·h);术前10min应停止麻醉用药,观察患者术中各生命体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调整麻醉药物整体用药量。
观察组——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该组主要是基于全麻,并以超声技术为辅导性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
股神经阻滞:指导患者采取正确的手术体位,一般为仰卧位,做好腹股沟区的消毒工作,选择腹股沟韧带下放股动脉搏动处放置Sono Site便携式超声仪探头,通过探头所反馈的超声图像,对股动脉、股神经以及股静脉等位置加以确定,并在保持平行的状态下将导针插入所选择位置,在与超声回声表现的相互配合之下对进针方向进行适当的调整,当穿过筋膜时会有十分明显的突破感,将0.5%的罗哌卡(10ml)因注入,即可完成阻滞[1];
坐骨神经阻滞:将患肢抬高,以髂后上棘上6cm处作为穿刺点,同样在超声引导下以平行方式进针,回抽确定无血后将10ml罗哌卡因(0.5%)进行注射,顺利完成阻滞。
1.3 观察指标
1.3.1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评判指标主要包括Ramsay镇静评分、VAS评分、唤醒时间、拔管时间、术中丙泊酚用量。
1.3.2评价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有尿潴留、寒颤、恶心呕吐等。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 SPSS17.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x±s)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
在拔管10min后,观察组Ramsay镇静评分、VAS评分、唤醒时间、拔管时间、术中丙泊酚用量,整体评分、用时和用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 评价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从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来看,观察组仅发生1例寒颤,并发症发生率为3.4%,对照组尿潴留1例、寒颤2例、恶心呕吐2例,并发症发生率达到了17.2%,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详见表 2。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关于胫骨骨折的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手术的开展需要全程麻醉辅助。且不同于其他手术,胫骨骨折对麻醉平面没有过多的要求,但受其他因素影响,如手术时间较差、操作难度大等,可能会对机体呼吸、循环系统等功能产生影响,无形中增加了手术安全风险,因此需确保麻醉作业开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2]。
骨折手术治疗中,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法是一种新型麻醉方式,两者联用可减少麻醉药物用量,维持血流动力学的平稳性,同时可形成对迷走神经的有效抑制和股神经与坐骨神经的有效阻断,阻止疼痛刺激上传,不但具有双重镇静镇痛效果,且能够有效预防恶心呕吐、尿潴留以及寒颤等并发症。本研究显示,采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的观察组无论是在临床麻醉效果方面,还是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胫骨骨折手术中应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镇静效果好,并发症风险低。
参考文献:
[1]刘玉杰.超声引导对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46例胫骨骨折手术中麻醉效果及术后疼痛的影响[J].上海医药,2020,41(17):22-24+64.
[2]张云慧.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胫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5,31(03):228-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