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微童话创作指导策略谈

来源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1gwe52rg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实施微童话创作,从精选角色、筛选情节、提升立意三个方面着手,引导低年级学生从微小的角度切入,选择熟悉的人物,确定个性的情节,完整、有序、连贯地讲述不超过150字的创作,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帮助他们积累语言、发现语言特点,并逐步提升想象、表达、创造等能力。
  关键词:微童话创造指导想象
  语文学习的目标是语言的学习和运用,而文学创作是提升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童话是最能吸引他们的阅读体裁。实施微童话创作,引导低年级学生从微小的角度切入,选择熟悉的人物,确定个性的情节,完整、有序、连贯地讲述不超过150字的创作,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帮助他们积累语言、发现语言特点,并逐步提升想象、表达、创造等能力。引导进行微童话创作,不但要教给学生系统的知识,还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表达。可从精选角色、筛选情节、提升立意三个方面有序推进微童话创作。
  一、精选角色
  《故事工程》一书为我们揭示了讲故事的六大核心技能:“立意”“人物”“主题”“结构(情节)”“场景构建”“风格”。“人物”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人物塑造”。合适、精准的人物定位往往能使故事结构更完整、更清晰。低年级学生创作微童话,动物、植物、食物、昆虫、文具、家具、人体器官……只要是能够接触到的题材,都可能成为他们微童话创作的对象。但这样的創作,往往容易陷入因人物太多而导致的故事情节不集中、故事层次不清楚、故事连贯性与吸引力不强等困境。避免这些问题,有效方法之一就是精简角色。
  一般来说,微童话故事的发展集中到一两个人物角色身上,学生的想象范围与创作途径就直接明了,并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一个完整的微童话故事。如写“食指和拇指”,很多学生会将中指、无名指、手甚至人体其他器官也当作故事角色,导致故事情节丰繁复杂,缺乏明线。引导他们减掉其他角色,就围绕食指和拇指讲述一个小故事,结构就清晰了,情节就明朗了,“食指和拇指吵架”“食指和拇指去旅行”“食指和拇指玩游戏”等主题也得以凸显。再如创作“铅笔和笔套皮”的微童话,很多学生都喜欢将自己熟悉的所有文具拉进来,创设文具家族的故事情境,导致最终的微童话看不出铅笔和笔套的影子。引导他们进行过角色精选后,有的学生就写了“铅笔和笔套历险”“铅笔和笔套交朋友”等有趣的故事,人物明确,线索清晰。有位学生创作的微童话是这样的:“我是一支铅笔,我住在文具盒里。我有一个蓝色笔套,它就像是我的帽子。我每天带着它去上学,可暖和了。有一天,又来了一个红色笔套,它也要带到我头上。两个笔套便吵了起来……我没办法,只好说:‘好吧,你们一个套在我头上,一个套到我脚上吧!’”这样的微童话,情节虽简单,但因为人物少,读起来简洁、干净,主题也明确,属于初期创作的有效尝试。
  二、筛选情节
  低年级学生想象力丰富,一旦确定创作对象,就能生发出很多的相关联想。但问题又出来了,想象情节过多,故事内容就容易散,思绪太多,成文也乱。如何避免这个问题,笔者以为,筛选情节,适时按照思路排列想象出来的相关句子顺序,是成功创作微童话的重要步骤。
  以微童话“爱冒险的西葫芦”创作为例,笔者引导学生通过“制造冲突,引发故事”“筛选情节,明晰过程”“赋予性格,凸显个性”三个步骤进行个性化创作。在“制造冲突,引发故事”的步骤中,学生交流讨论后,制造了“西葫芦的小伙伴都被运到了学校,西葫芦打算去解救他们”的冲突,引发了故事。在“筛选情节,明晰过程”的步骤中,学生自由想象,积极思维,预设出了很多生动情节:“正巧上课了,我溜进了校园”“我像小偷一样鬼鬼祟祟,心里七上八下,担心自己会被发现”“我溜到食堂,看到好多兄弟姐妹都被困在一个篮子里”“我赶进爬上桌子,抱起一个又一个,轻轻说:‘兄弟’,快跑!”“我来到学校,哇,学校好大啊”“任何风吹草动,都会让我失去生命”“我急匆匆赶到学校,都不知该往哪里走”“我们一起快乐地回家了”“我决定先去二年级的教室看看”“‘呀!’老师的火眼金睛好像正盯着我,吓得我赶紧躲了起来”“后来,我太害怕了,又溜出了校园”……句子很多,想象无限,学生对不同的句子提出了修改建议,并建议为这个故事设定一个美好的结局。接下来,笔者便和学生一起筛选情节,先确定了西葫芦到学校寻找其他西葫芦并最终成功解救他们的过程,然后遵循这样的线索,按照个人意愿,组合自己的个性化微童话。待所有学生都筛选组合好了故事情节后,笔者又引导他们进入“赋予性格,凸显个性”的步骤,为自己故事中的西葫芦角色铺设一定的人物性格,让整个故事更形象、更立体。
  在特定的情境中,学生的想象也是不确定的,或者说会有各种意外的收获,这就是个性化的创作。可以说,在以上三个步骤的尝试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一次次被激发,很好地涵盖了吸收与倾吐的过程,稳步地提升了他们的表达能力,也有效促进了他们素养的提升。
  三、提升立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年版课标”)低年段目标中提出:“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低年级学生的阅读中,涉及较多的是绘本。绘本阅读不仅能让学生的阅读积累更厚实,对于他们微童话创作的立意提升也有直接的引领价值。它能使学生的微童话创作在已有水平的基础上再往前走一步,使思维更深刻。
  经典绘本的美好立意往往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模仿潜能和创作动力。如绘本《我家是动物园》中有这么精彩的一段——
  我叫祥太,是个小男孩。其实呢……我是一只猴子,最爱吃香蕉,爬树很拿手,也很会模仿别人。
  这是我爸爸,龙太先生。其实呢……他是只大狮子。最爱吃肉,不太爱吃蔬菜。早上,他脾气不太好,头发乱蓬蓬的,叫起来像狮子吼。
  这是我妈妈,明美女士。其实呢……她是只大浣熊,不管看到什么东西,都马上收去洗。有一次,妈妈差点连我也一起洗了。   学生阅读、比较后发现了绘本创作的规律:无论呈现怎样的情节,都在体现“幸福的一家”这样的主题;繼续阅读比较,他们又发现了绘本创作的写作特点:抓住一个人的特点,举一个例子,把情节写得有趣生动。有了这样的发现,有位学生很快就写了“我家是海底世界”的微童话,塑造了快乐的神仙鱼娃娃、爱打扮的水母妈妈、爱发脾气的鲸鱼爸爸一家,讲述了水母妈妈每次出门前都要在镜子前臭美一下,今天还特意别了一个蝴蝶结的细节;呈现了鲸鱼爸爸见人不搭理他就发火、找不到遥控器也发火、睡懒觉被人叫还发火等细节;再现了神仙鱼娃娃刚哭过看见好吃的就摆出笑脸、刚挨完训就冲出去和伙伴玩游戏、看到爸爸妈妈拌嘴机智“调停”的快乐一幕幕,提升了微童话立意。
  经典绘本的立意往往温暖人心,能在给读者带来兴奋、紧张、欢笑、疑惑、刺激、感情、人生教训等感觉的同时,极尽所能地发挥创造性,将一个简单的想法转变为精彩的故事。如读过《鳄鱼先生做裤子》《怕浪费婆婆》《我喜欢你》《獾的礼物》等具有正能量的绘本后,学生找到了微童话创作的诀窍:多维比较,发现特点;还原生活,发现、修正童话立意,让童话更温暖。之后相应出现了各种美好的新形象,如“一条勤劳的‘老鼠鱼’”中会帮水草剪头发的小鱼;如“篮球和足球比本领”中先是相互斗气后来又相互合作的篮球和足球,都是绘本带给学生的灵感。
  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版课标建议激发低年段学生的写话兴趣,鼓励他们写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但由于在汉字积累、书写稚嫩等方面的局限性,低年级学生的想象思维往往得不到完全释放。因此,教师须与时俱进,适时运用手机、电脑等平台,利用QQ、微信等媒介的特有功能,帮助学生进行语音转化,也可以进行录音,适度降低写的难度,让学生从开始创作微童话的那一刻,爱上表达、爱上语文。
  在低年级进行微童话创作,是有效发展学生想象力,合理调动学生生活积累,启发他们进行创造性加工,进而形成个性化创造的积极探索。以上指导策略还属于笔者的浅层次探索,期待更多有效策略的出现,让学生的想象、表达、创造等能力得到真正提升。
  参考文献:
  [1] 【美】杰克·哈特.故事技巧——叙事性非虚构文学写作指南[M].叶青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 【美】拉里·布鲁克斯.故事工程——掌握成功写作的六大核心技能[M].刘在良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3] 【美】马克·克雷默,温迪考尔.怎样写好一个故事[M].王宇光等译.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5.
  [4] 【美】拉里·布鲁克斯.故事力学[M].陶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其他文献
棉花花铃期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双旺,进入盛花期后,生殖生长才逐渐转为优势,棉株需肥需水达到高峰。在此生育阶段环境温度较高、日照充足,对花铃期生育是有利的,同时,也受到高温伏旱缺水、病虫害多发的不利影响。在管理上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克服不利因素,争取早坐桃、多结桃、结大桃,力保后期早熟不早衰,从而获得棉花优质高产。  1. 重施花铃肥  花铃期棉株大量开花结铃,对养分的需要激增,重施花铃肥可满足棉株对
在苹果、桃产区,常常发生白绢病、圆斑根腐病,由于这两种病害的发病症状与缺铁、缺钾相似,果农很容易误诊。鉴于此,笔者将它们的症状识别要点和防治方法进行总结。  白绢病、圆斑根腐病都属于真菌界无性型真菌,都是厌气、喜温、高湿型,土壤板结、通气性不良时易发病。  一、白绢病  1. 症状识别 白绢病发病症状与缺铁症相似。从外地引进的苗木,定植第二至三年开始发病,树上叶片发黄但叶脉仍为绿色。此时对叶面连喷
目的:观察和分析肺癌患者应用个性化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60例肺癌患者,分为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应用人性化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护理效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应用于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30例术后或病理诊断确诊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超声检查资料,观
凯伦·布利克森(1885-1962),笔名伊萨克·迪内森,以描写非洲经历的自传体小说见长。小说家生前并未受到评论界太多重视,去世后随着影片"走出非洲"带来的全球轰动效应
寄生于鸭的球虫包括艾美耳属、泰泽属、温扬属和等孢属的多种球虫,鸭感染后临床表现为腹泻、血痢和贫血等,对养鸭业危害很大。各种年龄段的鸭均可感染,但以2~5周龄的雏鸭多发,死亡率较高,耐过鸭则生长发育受阻,增重缓慢。笔者现从该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发病原因  没有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鸭舍、饮水器和饲槽等器具消毒不严格;粪便没采取堆积发酵或焚烧的
2014年12月,沛县某猪场发生一种以急性的出血性渗出性肺炎、胸膜炎和慢性的纤维素性坏死性胸膜肺炎为特征的疾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和病死猪剖检初步诊断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遂采取隔离、药物防治等措施,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一、发病情况  该场存栏育肥猪960头,饲养在5栋猪舍的100个栏中(每栋猪舍有20栏,每栏面积15米2左右,饲养育肥猪10头)。主诉:“猪先是干呛(干咳),没几天就大批
2009年我站从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引进甘薯新品种——徐薯27(原名徐25-2),在我市张庄镇王庄村进行了栽培试验,平均亩产达到4250千克,比对照徐薯18增产24.53%。3年的栽培实践表明,该品种产量、综合抗病性以及薯形均优于目前的甘薯当家品种——徐薯18。2011年该品种在邹城市甘薯栽培覆盖率达到45%以上,2012年有望突破80%,将替代徐薯18成为邹城市淀粉型甘薯当家品种。现将徐薯27高
节约耕地、减轻民众负担和破除封建迷信是政府推行"殡葬改革"的三大依据,作者系统梳理了传统土葬的文化渊源和社会功能,他认为,推行火葬是地方政府强行将自己的物质主义哲学
腐皮病是鳖苗培育过程中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发病的主要原因是鳖苗在孵化出壳、人工操作、长途运输等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造成体表损伤后感染真菌和细菌所致,特别是放养后30天内是鳖苗腐皮病的高发期,严重的死亡率可达30%以上,我国养鳖企业由此造成的年经济损失达亿元。而传统应用的化学药品和抗生素因不符合无公害水产品要求被国家禁用,而且成本也比较高,所以研究用天然的中草药对腐皮病进行绿色预防成当务之急。本研究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