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因子检查意义及与血清C反应蛋白相关性研究

来源 :国际儿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lun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究单核细胞趋化蛋白4( chemokine-4, MCP-4)、白细胞介素25(interleukin-25,IL-25)、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半胱氨酸白三烯受体1(cysteinyl leukotriene receptor-1,CysLTR-1)在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efractory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RMPP)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的水平、临床意义以及与血清C反应蛋白(CRP)相关性。

方法

选取确诊为RMPP并且在急性期(病程2周内)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儿109例作为试验组。并根据其支气管镜下黏膜、分泌物、管腔表现,将其分为RMPP1组(镜下病理性损伤重)68例及RMPP2组(镜下病理性损伤轻)41例,根据患儿是否伴有喘息将其分为RMPP1喘息组20例,RMPP1非喘息组48例,RMPP2喘息组15例,RMPP2非喘息组26例。选取同期非MPP(NMPP)且无喘息的大叶性肺炎患儿15例作为对照1组(NMPP组),同期行支气管异物(foreign body in bronchus,FB )取出术且无肺炎患儿15例作为对照2组(FB组)。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试验组患儿BALF中MCP-4、IL-25、TNF-α、CysLTR-1水平。同时检测血清CRP、D-二聚体(DD)、谷丙转氨酶(ALT)及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等临床常见指标。

结果

(1)支气管镜下表现重的RMPP1组临床实验室指标CRP、DD、ALT及N%水平高于支气管镜下表现相对轻的RMPP2组(P均<0.05)。(2)RMPP1喘息组的IL-25(117.8 ng/L)、TNF-α(26.01 ng/L)、CysLTR-1(0.71 ng/L)及MCP-4(53.38 ng/L)细胞因子水平均值高于其他五组的均值(P均<0.05),RMPP2喘息组中IL-25(85.79 ng/L)、TNF-α(19.2 ng/L)、CysLTR-1(0.59 ng/L)及MCP-4(44.16 ng/L)细胞因子均值高于RMPP2非喘息组、NMPP组及FB组的均值(P均<0.05)。其他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CRP与IL-25、MCP-4、TNF-α均存在正相关性(P均<0.05),与CysLTR-1无显著相关性。

结论

(1)临床实验室指标CRP、DD、ALT及N%等可早期辅助识别RMPP,当上述指标越高时RMPP镜下表现可能越重。(2)细胞因子MCP-4、IL-25、CysLTR-1、TNF-α均参与了RMPP的发病过程,且可能在MP感染诱发儿童喘息的发生甚至发展为哮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3)血清CRP水平与RMPP喘息患儿BALF中IL-25、MCP-4、TNF-α水平均存在正相关性,MCP-4与IL-25都选择性通过影响Th2引发Th2细胞介导的免疫炎症损伤,CRP与IL-25及MCP-4相关,推测CRP也可能是通过影响Th2细胞从而引起Th2细胞介导的免疫炎症损伤。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行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患者的资料,总结术中、术后并发症及处理经验。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选择2018年1—11月在河北省邯郸爱眼医院屈光手术专科行SMILE的近视或近视散光患者515例(1015眼),对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SMILE并发症总体发生率为7.88%,其中2眼(0.19%)负压吸引丢失,3眼(0.29%)扫描黑区,12眼(1.1
目的:评估双氯芬酸钠滴眼液联合口服维生素C缓解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TPRK)术后不适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18年2—6月在青岛眼科医院行TPRK患者7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除了给予双氯芬酸钠滴眼液联合口服维生素C之外,其余处理同对照组,于术后第1天、第3天或第4天观察症状和体征,对眼部刺激症状进行问卷评分,包括疼痛感、异物感、流泪、畏光、睁
组织蛋白酶S(cathepsin S,Cat S)是半胱氨酸蛋白酶家族的重要成员,是一种溶酶体蛋白酶,在许多炎症过程和自身免疫疾病中表达。组织蛋白酶S在自身抗原递呈、损伤修复、体内炎症免疫、细胞增殖和凋亡等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与多种临床疾病的发生、进展和转归密切相关。该文就其结构组成、生物学特性、功能以及其在肾脏风湿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生命早期肠道菌群的正常建立和演变,对婴幼儿肠道免疫、消化、代谢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发育至关重要。生命最初1 000 d是肠道菌群建立的关键时期,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肠道菌群的紊乱可增加生命远期一些疾病的发生风险。该文就生命早期肠道菌群的主要生理功能、与健康的关系、其演变过程及主要影响因素作一综述。
哮吼是引起小儿上气道梗阻的常见疾病,临床发病率较高,严重者可危及患儿生命安全,由于目前国内尚无哮吼相关的诊疗指南或共识,缺乏统一的诊疗规范,针对中国儿童的哮吼循证研究也同样严重匮乏,因此,该文章主要综述近年国外哮吼的研究进展。
先天性囊性腺瘤样畸形(congenital cystic adenomatoid malformation,CCAM)是一种罕见的肺部囊性疾病,发病率在发达国家占出生人口的1/35 000至1/25 000。该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认为可能是非遗传性的肺泡发育停滞引起的异常。在一些国家,超过99%的CCAM是在孕18~20周通过胎儿超声检查出来的。胸部X线和CT检查是出生后检测CCAM的常用方法。
8-异前列腺素F2α是氧化应激状态下细胞膜脂质花生四烯酸发生脂质过氧化反应,经非酶途径β裂解重组而形成的稳定的终末产物,是评价脂质过氧化反应程度和损伤的理想指标。氧化应激可损伤生物分子,引起细胞死亡和组织损伤,其参与了过敏性紫癜及肾脏损害的过程。该文综述了机体氧化应激状态,脂质过氧化反应,8-异前列腺素F2α的产生及意义,氧化应激在过敏性紫癜发病及肾脏损害中的机制,以及测定8-异前列腺素F2α对于
目的乳糜泻患儿常有微量元素缺乏,包括铁、叶酸和脂溶性维生素。本研究比较了发达国家新近诊断为乳糜泻患儿和非乳糜泻儿童的维生素A缺乏率及严重程度。方法这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了2014年9月至2017年2月间在以色列Dana-Dwek儿童医院行胃镜检查的所有儿童,对他们的维生素A、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CRP)、铁蛋白、组织型谷氨酰胺转移酶、免疫球蛋白A和维生素D水平进行测量。结果113名儿童中(69
期刊
RGC-32(response gene to complement 32)是一种重要的补体应答基因,广泛表达于组织和器官并参与了许多生物学过程,如细胞增殖与分化、细胞周期调控、炎症反应、免疫调节以及肿瘤形成等。作为重要的细胞周期调节因子,RGC-32蛋白通过调节细胞周期影响多种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近来研究表明RGC-32参与了肾小管损伤修复过程,其作用可能与其对细胞周期尤其G2/M期的调控有关。
髋臼盂唇是由骨性髋臼外缘延伸而出的坚韧的纤维软骨结构,在维持髋关节稳定、压力平衡及生长发育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中,股骨头脱位、半脱位后对髋臼产生的异常应力使盂唇肥厚、退变,阻碍股骨头中心复位。但在DDH治疗中对髋臼盂唇的处理尚存争议,该文综述了正常盂唇与DDH盂唇的解剖、影像学特点及其对DDH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