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建斌职校构建“螺旋提升”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

来源 :广东教育·职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lin1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螺旋提升”人才培养模式是中山市建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近几年探索的一种人才培养新模式,本文对该校近几年的具体实践进行研究。
  关键词:中职;人才培养模式;“螺旋提升”模式
  
  从2004年开始,中山市建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数控专业试行“螺旋提升”人才培养模式,并于2006年在学校制造部和信息部全面铺开,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培养了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养成,促进学生成长;二是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质量;三是毕业生更容易适应和融入社会,就业稳定性高;四是有效实现了校企双赢。
  实践表明,“螺旋提升”人才培养模式适应了中山市小榄经济发展需要,符合中职生身心发展特点,有助于培养大批懂技术、懂管理的实用型技能人才。与“螺旋提升”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增强了中职教育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提高了教学效率。下面,笔者就我校“螺旋提升”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践进行阐述。
  
  
  2.目标。
  通过“螺旋提升”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我们拟达到以下几个目标:
  首先,构建适应中山小榄经济发展需要和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和熟练技能,并能直接服务于生产、服务以及管理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实现零距离就业。
  其次,建立“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三大课堂循环为载体”的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能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第三,研发配套的校本教材及学生学习辅导资料,并建立起相应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评价与考核检验办法。
  第四,构建以社会公德为基础、以职业道德为核心、以职业行为为导向、具有鲜明专业岗位特色的融企业文化、行业规范及岗位要求为一体的专业德育目标体系。
  最后,促进广大教师在课题研究中通过设计、实践和反思等逻辑过程不断成长,努力打造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
  
  二、“螺旋提升”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
  
  1.深入调研,确立培养目标。
  为了更好地实现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我们深入行业、协会和重点企业进行调研,认真分析社会对各专业实用型人才能力的基本要求,结合专业理论及技能特点,对原有的知识和技能体系进行了重新整合,从而确立了“螺旋提升”模式的技能培养目标体系。(见下表)
  中职生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对理论学习有畏惧感。所以,我们在教学中确立了“以技能为核心”的思想,在技能教学中逐步拓展学生的学科理论知识,加深学生对岗位和职业的认识,帮助他们形成基本职业素养,为今后向职业人的转化奠定基础。
  2.全面实施任务教学。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根据生产、管理与服务等工作的实际要求,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按照岗位实践的特点,建立从单项到综合、由简单到复杂的任务系列,分项实施,开展考核,使学生学习更有针对性。
  首先,理论认知课堂。对于专业基础教育和基本职业能力教育课程,一般通过理论认知课堂实施教学,采用“目标导学,当堂检测”的教学思路,使学生达成对知识的理解,在“螺旋提升”的循环中,逐步成为具备人文底蕴、掌握相关知识和熟悉基本规范的人。
  其次,模拟实训课堂。模拟实训课堂采用“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以项目为载体、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项目教学形式,使学生学会对知识的初步运用,逐步成为了解行业现状、掌握基本操作方法和能够独立完成任务的人。
  最后,社会实践课堂。这一课堂主要针对制造部及信息部的学生。我们每学期都要安排一个月,让学生深入企业,直接参与生产实践。通过社会实践课堂的实践,使学生了解职业规范、体验岗位要求和企业文化,熟悉生产操作过程,促成技能的进一步提升,从而实现学生向熟练的职业人的转化。
  3.三大课堂循环教学。
  我们通过理论认识课堂、模拟实训课堂和社会实践课堂教学的反复循环,对学生进行有效训练,使学生能够在学校学习期间就广泛接触社会,参与社会实践,掌握企业生产技术,了解企业文化,适应企业管理,实现其与社会和企业的零距离接触。(见下图)
  我们认为,完成教育目标要特别重视三种基本途径:(1)优化环境。良好的学习环境是教育目标完成的基础。我们首先创设情境,在理论认识课堂中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形成班级文化。在模拟实训课堂营造专业氛围,形成专业室场文化。创建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深入社会和生产实际;(2)强化体验。情感体验是教育目标达成的有效抓手,也是形成良好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我们将当地企业经营管理的具体案例引入理论认知课堂,进行剖析,让学生加深知识理解。我们将企业生产场境、企业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搬进模拟实训课堂,引导学生融入实践场境。我们带领学生深入社会实践课堂,进行社会调查、直接参与生产第一线的生产实践;(3)观念内化。理论认知课堂、模拟实训课堂和社会实践课堂循环往复的过程,既是学生专业知识不断巩固和实践技能逐渐提升过程,也是学生职业思想逐步形成和内化的过程。学生正是通过这种“螺旋提升”的过程实现自然人格和社会人格的完善,实现向职业人的过渡。
  
  三、“螺旋提升”人才培养模式的条件建设
  
  1. 调动社会方面积极投资,完善学校实训条件。
  第一,争取政府支持,努力改善实训条件。小榄镇教办和上级主管部门在经济上给予了大力支持,主动参与学校规划。镇政府对我校实训设施的资金投入逐年增加,近三年来,累计投入超过500万元,使学校的实训条件快速改善。
  第二,增强造血功能,保障设施的资金来源。学校充分利用政府的优惠政策和各方面的有利条件,扩大招生规模,扩大社会培训,扩大生产,增加创收,保障学校有足够资金用于硬件建设。建成了数控加工实训室、音频实训室和视频实训室等60余个专业实训室,为开展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提供了基础。
  第三,以股份制吸纳企业资金,加快实训中心建设。学校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多渠道吸纳企业资金,以股份制形式建设实训中心。学校与镇生产力促进中心合作建立了“小榄镇工业培训中心”,与深圳山口印刷厂合作建立了“小榄镇印刷培训中心”,与小榄镇纤丝鸟制衣厂合作建立了“建斌服装工艺实训中心”等,从而有效地解决了校内资金不足的问题。
  2. 校企合作,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多年来,学校一直致力于改善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提高整支教师队伍从事职业教育的能力。
  第一,建设一支学校专业顾问团队,确保决策科学。学校成立了市场拓展部,负责校外办学资源的开发、引进和项目洽谈等工作,成立了“校务委员会”和“专业委员会”。其中,“校务委员会”成员由政府、企业和行业等企事业单位领导及学校行政人员组成,“专业委员会”由学校专业教学骨干和企业工程人员组成。“校务委员会”及“专业委员会”定期对来自校外各种信息进行研究,结合学校办学条件,为专业学校发展决策。
  第二,打造研究型教师队伍。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水平,学校引进了一批具有实践经验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加入教师队伍,组建了一支兼职教师队伍,建立了专业教师到企业轮岗培训的制度。学校让专业教师每周用三天教学,用两天到企业兼职。为了完善专业教师队伍的能力结构,学校积极开展校本培训和研修,通过“蓝青结队”计划,让教师形成相互学习的氛围。同时,学校有计划地引导广大教师深入生产实践的第一线,让他们既是学生实践的管理者,又是生产实践的直接参与者,在组织循环教育内容、螺旋提升学生技能水平的同时,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水平。
  3.拓展校外实习基地,为提升学生职业能力提供条件。
  在“创立螺旋提升模式,实现零距离就业”的过程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寻找一大批生产经营条件好、管理规范的企业作为学校的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在这些基地中接触社会,深入企业生产岗位第一线,逐步加深对企业文化、岗位职责和技能要求的认识和体验。通过模拟实训和生产实践,让学生具有相当熟练程度的生产技能,最大限度地缩短理论知识与岗位要求的距离,使学生在刚就业时就基本实现“毕业生=熟练工”的目标。
  作为校外实习基地的企业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首先,领导观念方面。与学校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的企业家,应该是对社会有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与学校志同道合的人,在具有精明的经济头脑的同时,能深刻地认识到职业学校的发展、学生技能水平的提升和对本单位企业文化的认同,实际上是提前为自己储备人才,改善区域的投资、经营环境的重要手段。
  其次,规模条件方面。作为学校校外实习基地的企业,应该是一些规模较大、岗位齐全和工位足够的生产企业。因为只有这样的企业才有可能进行生产调整,让学生参与生产实践。同时,学生在这样的实习基地才能更好接受良好环境的熏陶。
  最后,管理基础方面。作为学校校外实习基地的企业,应该是一些管理科学规范,特别是设立有人力资源开发部门的企业。只有这样的企业才能选派专业人士同学校一起进行协调管理,系统安排学生的实践,保证企业岗位轮换有序,实践内容层层递进。
  为了找到能够适合以上三个条件的企业,学校成立了市场拓展部,具体负责整合社会资源,开辟校外基地,有计划、分阶段地组织学生分期、分批到企业参观、见习和实习。另外,学校市场拓展部与实习基地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紧密协作,共同制定学生学习管理方案,合理安排实习时间和“螺旋式”的循环教育内容,保证学生实习达到预期目标。
  当然,作为合作学校只有牢固树立为企业服务的思想,才能使学校与实习基地之间的合作关系长久持续的发展下去。我校在教育教学中明确提出:将实习基地的案例搬进课堂,优先为这些企业输送后备人才;深入了解企业实际,根据需要,有针对性地为企业设计课程,积极承担岗前培训和岗位提高培训;组织学校的专业技术骨干,参与技术攻关。这样,学校教师的合理化建议得到了企业的认同,技术改造的思路受到企业重视,企业积极委托学校组织实施,都取得了良好效果。
  
  四、结语
  
  “螺旋提升”人才培养模式是中职的一种比较新颖、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然而,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学校在推行“螺旋提升”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还面临着很多困难。例如,由于教师队伍生产实践经验不足,导致教师在开展学科项目体系构建、教学设计和学生实习岗位安排等工作中很吃力;由于学生实习量大,引起实习管理资源消耗较多;由于政策环境和人文环境相对滞后,相当一部分企业未能把培养中职人才看成是自身应尽的义务,配合学校开展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不高,等等。有困难就有动力,今后,在工作中,学校会立足现有的条件,努力克服目前存在的困难,不断完善“螺旋提升”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学校向更高层次发展。
  (作者单位:中山市建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责任编辑赖俊辰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尿路感染诊断中应用尿常规检测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实验选择我院2016年3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98例尿路感染患者和100例健康查体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将健康查体人员作
目的:探讨胆囊壁隆起性病变的B超诊断方法及效果.方法:以回顾性方法,在我院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间住院的胆囊壁隆起性病变患者中随机选取29例,分析B超诊断方法并比较术后结
目的:评价婴幼儿胸部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面检查作为婴幼儿胸肺部疾病复查中的价值,并与常规X线检查对比图像质量、图像显示疾病阴、阳性率,探讨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婴幼儿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要发展,教育是关键.在现代社会,教育先行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而会计教育特别是高等会计教育的水平,却决定着一个国家会计人员的素质和工作质量,
目的:探讨研究X线平片与DR胸片对胸膜外血肿的诊断的对别差异.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100例经外科诊断性穿刺及诊断性手术确诊的胸膜外血肿(≥7.5cm)的患者X
中国保险市场1979年开始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至今不过25年的发展历程,这个年轻的行业在中国经济环境的成长过程中表现出怎样的形态,行业的演变趋势如何,随着市场发展,中资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影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的贯彻执行。在此就三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谈点个人看法。一、如何克服按照民主集中制的一般程序
淀粉样蛋白沉积导致的老年斑是阿尔茨海默病的主要病理特征.位于12号染色体的α-巨球蛋白基因介导淀粉样蛋白的清除和降解作用,而淀粉样蛋白是淀粉斑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文对α
目的:调查分析影响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6 月-2016年6月来我院检验科进行血常规检测的体检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75例采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来测定其
目的:研究影响血液检验结果正确性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院308例住院患者的308份血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检验质量标准,评价并统计不正确检验结果的发生率,分析其相关影响